第一九四六章 横征暴敛

沈溪回朝的路走得异常顺利。

沿途莫说是鞑靼人了,就连普通匪盗也都躲得远远的,沈溪所率可是宣府边军精锐,知道这路人马在宁夏平叛中因迟到而铩羽,全都憋着一股气,没有人敢触这路人马的霉头。

沈溪本来计划最迟于十月上旬到京城,但由于秋高气爽,官道干燥平坦,沿途官府后勤补给保障得力,行军速度异乎寻常的快,基本可以保证提前抵达京师。关于军功奏请,沈溪已先一步以奏本形式呈送朝廷,让朱厚照做到大致心里有数。

至于朱厚照能否看到奏本另当别论,不过沈溪在奏本中根本没提刘瑾任何事情,这样就算刘瑾看到也不会太担心,最终的对决要等他回到京城后再展开,沈溪暗中催促滞留京师的马九把一些事项完成。

九月二十二,大军抵达紫荆关,此后差不多三五天就可结束行程,而朝廷派来的使节已到紫荆关内,等待跟沈溪会面。

这次朝廷派来的使节,是正遭到刘瑾迫害的王守仁。

此时王守仁挂南京刑部郎中职,等于是说,曾经巡抚一方的王守仁,这次跟沈溪见面后,就要往南京赴任。

沈溪跟王守仁关系良好,二人在紫荆关驿站内相见,王守仁把刘瑾的意思说明:

“……刘公公之意,让沈尚书您往宣府,不回京师,但他明显是假传圣旨,所以在下不会拿他所发御旨压沈尚书……”

两人身份悬殊,作为下属的王守仁说话非常客气,沈溪则处处以礼相待,丝毫也不见傲慢无礼。

刘瑾或许正是看出沈溪跟王守仁良好的关系,才让王守仁来履行差事。

沈溪明白,如果自己不按照刘瑾所说去宣府,王守仁就可能要背负罪名,但若遵守的话,等于说让刘瑾的阴谋得逞。

这是个进退不得的局,就看他对王守仁到底有几分情义。

沈溪道:“伯安兄这么说,让在下好生为难……刘瑾假传圣旨并非一次两次,据说这次宁夏地方叛乱,他一直隐瞒陛下,以至于到现在陛下对于叛军所打旗号都不了解,他更是虚报鞑靼兵马犯境,迫使在下留在西北……”

王守仁叹道:“真乃国贼也!”

“呵呵!”沈溪没想到王守仁对刘瑾的评价如此直白,摇头苦笑道,“就算天下人都知晓又如何?刘瑾如今在朝可说呼风唤雨,我若继续回京,可能会对伯安兄的仕途造成影响……”

王守仁摇了摇头,道:“在下跟家父商议过,准备辞官不做……早两年我就已经是兵部郎中,到宣府领兵建立功勋返京,未得寸进不说,现在还要被贬斥到南京任刑部郎中,实在是对我人格的巨大侮辱……阉党当道,这官不做也罢!”

有了王守仁这话,沈溪顿时感觉自己背负的包袱轻了许多。

刘瑾就算如何设计陷害,对于王守仁辞官,他却奈何不得。

到底王守仁在年轻一代官员中声名卓著,在领兵对鞑靼之战中立下大功,长时间代天巡守宣大地区,回朝后有功不赏也就罢了,遭到降职主动辞官还要紧追着不放,那就说不过去了。

另外,王守仁的父亲王华门生故旧众多,刘瑾再怎么浑也知道拿下一个王守仁,会引起朝中文官的强烈反弹,得不偿失。

沈溪问道:“那以伯安兄之意,我继续回朝?”

“嗯!”

王守仁点了点头,道,“最好将安化王谋逆之事,详细告知陛下,促使刘贼伏诛!”

王守仁表达了他的想法,沈溪跟着点头,他没有给王守仁更多的承诺,许多事情一切尽在不言中。

二人闲话一会儿后,沈溪让王守仁回去休息,这边王守仁刚走,张永急匆匆而来。

“这是刘瑾派来的使者吧?”张永劈头盖脸问道。

沈溪点头:“是!但我跟王伯安的关系,张公公应该很清楚,所以王伯安已把京师内的情况说明,这次刘瑾是假传圣旨,让我带兵回宣府!”

张永急忙问道:“那沈大人可准备遵命行事?听说陛下要重新启用您为兵部尚书,若回宣府的话,等于是对刘瑾认输!”

显然,张永希望沈溪回京,因为他知道刘瑾不好对付,需要沈溪这个强有力的帮手,甚至可说沈溪是他的靠山。

沈溪笑了笑道:“人都已经到了这里,就此折道回宣府实在说不过去……本官已准备好回京面圣,连奏疏都已经写好,难不成还会被刘瑾吓回去?”

“这就好,这就好!”

张永终于松口气,道,“再有几日便到京师,若刘瑾不能在这里阻止你,相信他就要在京师城门前将你拦住,或许是用朝廷旨意压你,亦或许是……用一些非常规手段,沈大人您可要有所准备!”

沈溪当然明白张永提醒的是什么,点头道:“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张永这才行礼:“那咱家先告退,就不打搅沈大人想事情了……沈大人这一路都是深夜才入睡,精神如何能保证?为了将刘瑾斗倒,沈大人要多注意休息!切记切记!”

……

……

九月二十五,沈溪所部人马距离京师已不到一日路程。

刘瑾得知沈溪归来后,恼火异常,马上让张彩等人想对策,张彩建议,让兵部派人阻止沈溪回朝,顺带将沈溪就地卸去军职。

在张彩看来,威胁最大的莫过于沈溪发动兵变,威逼京城,以达到清君侧的目的。

为阻止沈溪回朝,刘瑾只能再去觐见朱厚照,趁机说沈溪的坏话。

“……陛下,沈尚书领重兵回朝,如今人已到京师脚下,若他图谋不轨发动兵变,当如何是好……”

刘瑾知道,朱厚照最在意的是皇位安稳,任何威胁到他龙椅的人,都会被防备,这也是在刘瑾看来阻止沈溪回朝的最好方式。

朱厚照听到这话,摆了摆手道:“沈尚书绝对不会如此行事,朕相信他没有二心。”

刘瑾道:“陛下,知人知面不知心,虽说以前沈尚书不会有不轨之心,但此一时彼一时,陛下将他贬谪在外,再加上安化王叛乱中他未立军功,或许他手下挑唆他造反呢?现在沈尚书在军中威望甚高,以老奴所知,西北各将官都对他行贿,这次他回京光是收受礼物,就有十几车……”

在朱厚照跟前说谎,刘瑾已习以为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根本就不用为自己所说事情的真伪负责。

朱厚照皱眉:“沈尚书收受贿……礼物?你可确定?”

刘瑾赶紧道:“千真万确,老奴怎敢欺瞒陛下?沈尚书收受礼物加起来,足有几十万两银子,他这趟西北之行可说赚了个盆满钵满,陛下……沈尚书跟以前不同了啊!”

朱厚照眯眼打量刘瑾,问道:“那你收了多少礼?”

刘瑾顿时愣在当场。

这话显然另有所指,甚至讽刺刘瑾贪赃枉法,无所忌惮。刘瑾脸色僵硬,最后他摇头:“陛下,老奴也……不能说没收过礼物,但都是为了献给陛下,您之前不是说让老奴准备银两吗?老奴已准备了五万两银子……”

“才五万两……”

朱厚照对这数字显然不太满意。

刘瑾暗自恼恨,白白送给你五万两银子都嫌少?这还只是一次敬献的数量,你一年花个五六十万两银子都属稀松平常,没有我,国库早就被你挥霍干净了!

刘瑾愈发觉得自己对朱厚照很重要,如此一来便有恃无恐,甚至对朱厚照的腹诽也愈发增多,以前对朱厚照毕恭毕敬的态度此时也只流于表面。

“若陛下认为少了一些,老奴可以再为陛下您筹措几万两银子,但沈尚书那边……”

言外之意是说,沈之厚在西北贪污几十万两银子你都不没收,却偏偏要在我这里抠银子,是否太不公平?

朱厚照一摆手:“既然沈尚书已回京,那很快朕就能见到他,到时候朕自然会问他,无需你来操心!”

“陛下,一定要防止兵变,前宋陈桥之变就是前车之鉴啊!”刘瑾再次强调。

朱厚照板起脸来:“沈尚书能带着兵马进城吗?朕会派人前去宣旨,让他带少量侍卫进城,这样总该没问题了吧?朕就不信他能带着人马进到皇宫里来!去吧,朕不想再听你啰嗦!”

……

……

刘瑾发现,一般朝政上的事情他说什么便是什么,但涉及沈溪,他说话就不那么好使了,这证明朱厚照对沈溪的信任,不知不觉间已超过他。

这让刘瑾很不满。

刘瑾离开后,朱厚照看着身旁的小拧子问道:“你知道沈尚书贪赃枉法之事吗?”

小拧子摇头:“这……不太可能吧?”

朱厚照皱起了眉头:“为何如此说?你听说什么了?”

小拧子恭敬地道:“奴婢并不知道沈尚书在西北是否收受贿赂,但听刘公公说,沈尚书贪污几十万两银子,却只用十几辆马车装回来,这……不符合实情啊,光是一万两银子,就需要几辆马车才载得动。”

“嗯。”

朱厚照考虑了一下,觉得小拧子说得有理,道,“是这么回事,但如果不是银子,而是金器和珠宝这些呢?”

小拧子回道:“就算是的话,沈尚书也不敢大张旗鼓用马车载回来,那不是等于跟天下人说,他是个贪官?”

“呵呵!”

朱厚照笑道,“你这个脑袋瓜还挺机灵的……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有些道理……要是这件事子虚乌有,刘瑾如此诬陷沈尚书的目的是什么?”

小拧子正要出言攻击刘瑾,见朱厚照笑盈盈的侧脸,立即生出一丝警惕,知道有些话根本不能说。

皇帝又不是傻子,沈溪和刘瑾之间有多少矛盾,他心里应该清楚得很。

“回陛下,那奴婢就不知道了,或许是宿怨所致吧。”小拧子道。

“嗯。”

朱厚照再次点头,“朕也知道,沈尚书跟刘瑾间是有一些矛盾,之前沈尚书还在朕面前弹劾刘瑾,随后刘瑾就假借朕的名义,将沈尚书发配到宣府任宣大总制……”

朱厚照分析得头头是道,小拧子心中窃喜,感觉朱厚照对刘瑾的怀疑不断加深,这意味着他出头的机会快到了。

朱厚照最后总结道:“这次沈尚书回朝,朕发现刘瑾一直找借口推搪,试图让沈尚书不能重回兵部当尚书,他这么做,分明心中有鬼……哼,他越是如此,朕越不会让他得逞,看他那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朕真想抽他几巴掌!平时假借朕的名义,他贪污的银子怕是不止几十万两吧?”

小拧子突然想到什么,想说话,却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说!”朱厚照道。

小拧子为难道:“陛下,以奴婢所知,刘公公以吏部考核的名义,每月所收贿赂,就在百万两银子以上……”

“好你个小拧子,竟敢在朕跟前传瞎话!”朱厚照一拍桌子,怒气冲冲地喝斥。

小拧子赶紧跪在地上,磕头道:“陛下,奴婢不敢随便乱说话啊,这些……奴婢真的是经过详细打听后才敢说出来……”

朱厚照板着脸问道:“吏部一个月才考核几人?他能得那么多银子,岂不是要让那些考核的官员倾家荡产?这些官员一年俸禄才多少?”

小拧子哭丧着脸道:“陛下,您或许对外面的情况有所不知,但凡地方官到京城,不管是大考还是小考,又或者候缺,如果不拿出几千上万两银子,莫说是通过,甚至有可能被下狱问罪!”

“现在京师有很多借贷之人,专门把银子借给这些官员,让他们有银子给刘公公行贿……听说这些放贷的人,本身就是刘公公手下,以至于到京师来的官员没银子还,只能卖房卖地,甚至卖妻女……”

朱厚照听到这么劲爆的消息,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就算小拧子说得有鼻子有眼,他还是摇头。

“不可能,绝不至于如此……就算刘瑾再无法无天,他也不敢这么做,而且他也没这权力!”朱厚照道。

小拧子哭诉:“陛下,奴婢等人现在见到刘公公,或许只是行礼便罢,但宫里那些太监和宫女见到刘公公,必须要磕头,陛下您是万岁,他就是九千岁,奴婢听说,光是宫里执事太监和宫女每月给刘公公孝敬的银子,每个人都要几百两……”

朱厚照怒道:“那你给了刘瑾多少?”

小拧子低下头:“奴婢……这个月给了刘公公一千四百两份子钱。”

“什么?”朱厚照暴跳如雷,“你这小子,从何处得来这么多银子?你这是想让朕斩了你,是吗?”

小拧子道:“奴婢既然说出来,就不怕陛下责罚……奴婢现在在陛下跟前侍奉,很多人便大肆巴结,想让奴婢在陛下跟前多说他们几句好话,但奴婢一直恪守本分,这些人每月给奴婢近两千两银子,但这些银子,奴婢大多数要交给刘公公,不交的话刘公公就要杀了奴婢……”

朱厚照气得浑身颤抖,他没想到,贪赃枉法的事情已到了他身边。

小拧子继续道:“奴婢只是陛下跟前的太监,没多少银子,如果涉及御马监、尚膳监等二十四司衙门,以及各地镇守太监,每月要孝敬的银子更多,这些银子本就是从内库中贪污所得,陛下……奴婢虽然知道这些事,但不敢对陛下说明啊!”

朱厚照坐在那儿,显得很生气,却沉默不语。

小拧子不依不挠,继续说道:“刘公公如今家财,据说已经有千万两之巨,田宅数千亩,京师周围士绅很多已迁居,如果不卖房卖田给刘公公,都会被问罪,甚至民间寡妇都被勒令改嫁,百姓对此叫苦不迭……”

“行了!”

朱厚照厉声道,“剩下的话,你不必说了,朕看出来了,你对刘瑾意见很大,所以听到风就是雨,是吧?”

小拧子哭喊道:“奴婢不敢欺瞒陛下!”

朱厚照显得很不耐烦:“你个狗奴才,朕的话没听到,是吗?朕不稀罕看到你的猫泪,朕只看证据……现在没人证明刘瑾有如此贪赃枉法之暴行,你这是在攻击朕,认为朕用人不当,再说的话,朕把你的舌头给割了!”

这下小拧子果真不敢再多言。

朱厚照气得够呛,隐约觉得小拧子所说都是实情,但心里又安慰自己,觉得自己不可能看错人。

第一〇六八章 平静的宫闱第一九一〇章 写份奏疏第一七〇四章 风向大变第一〇六〇章 五体投地(第二更)第一四八六章 躲得起第二三〇章 文会(第五更)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节少一人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试第二一五一章 有故事的女人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脸第二三一〇章 危机第一九〇六章 不速之恶客第二一四六章 送礼第三四三章 向盗匪问路(第八更)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十九章 底蕴第一四二九章 反守为攻第六八七章 去草原的使节(第四更)第三三七章 乡试(下)第八四一章 交易第一一八一章 算无遗策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无策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第九八八章 三老议兵(第一更)第一九九二章 翻脸第一九四六章 横征暴敛第一五三二章 计较第二六〇二章 关键是密旨第一〇四三章 临危授命(四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九〇章 县试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诱惑(第五更)第一〇二二章 止战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节少一人第二四〇〇章 无能为力第七一〇章 乡试主考(第四更)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九二〇章 酒色财气不可少(第一更)第二〇八章 院试本就没那么简单第七九七章 右庶子是个临时工(第七更)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两案第六七〇章 压功第三六七章 拜见谢铎(第四更)第一六三八章 反常第二一六二章 心安回肚子里第二三〇三章 针对第一四五二章 两个沈家第九八〇章 压抑后的爆发第二三九章 射覆(第三更)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后倨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三六〇章 娶妻不碍纳妾(求推荐票)第三三七章 乡试(下)第六一三章 宴无好宴(第五更,再谢书友)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二二五八章 有价值的人第二四四三章 归宁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围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六四七章 我的队伍我做主第二三三八章 烦恼第一八二一章 小辫子第十六章 夏主簿第二〇八一章 进谏是门学问第一八〇一章 说服力第二三一七章 体谅第一〇五八章 避战(第三更)第一六五五章 应对之策第九二五章 谢谢老爷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二三八三章 大权在握第九八九章 针锋相对(第二更)第二三五六章 问案第二〇一五章 特殊的贿赂第二一七章 我与士子共存亡第三十七章 周旋(求下三江票)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第一八〇一章 说服力第二三二章 贼人难防第四一二章 南宫第一(第二更)第九五〇章 危机四伏第二〇七七章 沟通世界的桥梁第一九三〇章 临别馈赠第七七八章 谢府家宴第一二〇〇章 练兵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一四七章 以诈制恶第八六〇章 是时候出手了第一三六九章 进展顺利第三〇七章 门不当户不对(第七更)第一七一三章 入京第一一五九章 料敌机先第一四六二章 不容易第三七五章 帮忙(求推荐票)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无畏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军营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赃”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