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〇〇章 迟来的午朝

张苑一本正经地讲道理,朱厚照完全听不下去,左耳进右耳出。

等张苑说完,朱厚照皱眉道:“按照你的意思,是让沈先生自行筹措钱粮军资?西北地方不可能出这笔银子,朝廷府库也不可能出,那是多大一笔数目,你让沈先生自何处筹措?哼,你分明不想让朕打这场仗,是吧?”

无论朱厚照多霸道,还是愿意跟人讲道理。

朱厚照虽然荒淫无道,但大致能做到公私分明,不会因为一个人说出的事情不符合其想法而直接降罪,尤其张苑还跟他讲了那么多大道理。

张苑道:“陛下,难道您忘了沈尚书是谁?沈尚书当初以区区不到一万人马,在土木堡杀得鞑靼数万雄兵狼狈而逃,回京勤王更是斩首数万鞑靼首级……既如此,为何陛下非要征调数十万人马,而不能跟当初一样,让沈尚书领精兵出塞?”

朱厚照一听火大了,喝问:“你是想说,朕不用御驾亲征,由沈先生带少量兵马出塞即可,重演以少胜多的奇迹……到了鞑子的地盘,又是遍地皆敌,粮道随时都可能断绝的境况下……你以为沈先生是神仙吗?”

“可是陛下……朝廷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粮充作军资。”张苑苦着脸道。

朱厚照发现自己居然跟张苑这个奴婢争论起来,全无上位者的威严,顿时板起脸:“朕不想听你的解释,之前朕已把奏疏截留,所以户部、工部和兵部才没得到回复……等朝会时,朕准备把事情定下来,就算户部拿不出五十万两,最少也要调拨四十万两,专门用来整军备战,绝不可能打对折。”

“就算沈先生是领兵奇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也不能让他打这种无兵马、无粮草、无补给的三无战事,那才是对大明不负责任。”

张苑心想:“我管你们出兵多少,反正只要别怪罪我办事不力就行……或许我那大侄子领兵在外,我还会为他加油助威呢。”

朱厚照显得很气恼:“朕的好心情,全都被你这个狗奴才破坏殆尽了,朕……回头再收拾你……你回去后立即下发通知,明日朕要举行朝议,就在正午,朕这次绝对不会迟到,怎么都要把事情落实,谁若是跟朕唱反调,朕要他好受!”

“陛下……”

张苑还想继续争论。

这时的张苑赫然发现,自己唯唯诺诺的时候,根本就不受朱厚照待见,还一口咬定他没本事,而当他拿出一副铮臣的模样,据理力争时,朱厚照反而对他尊重许多,可以平等地商量事情,他很享受这种高规格待遇。

朱厚照怒目圆睁,恶狠狠地盯着张苑。

张苑一缩头,不敢再说话,朱厚照随即冷哼一声,一拂袖,离开花厅往戏楼上去了。

张苑终于长长地松了口气,左右看了一眼,然后昂首挺胸自花厅出来,出了戏楼。等他到外面院子时,正好看到小拧子急匆匆迎面而来。

“拧公公?你往何处去了?到处都瞅不到你人……居然这时候才回来跟陛下回禀?”张苑显得很得意。

小拧子没有与张苑废话,他知道自己被眼前这人给算计了,必须尽快向朱厚照解释清楚,免得让皇帝误会自己擅离职守。

张苑回身望着小拧子狼狈不堪的背影,阴笑不已:“你个小东西,知道咱家的厉害了?早晚还要你好瞧!”

……

……

当夜沈溪一直留在云柳处,自打被人叫醒就了无睡意。

他一直让人监视张苑的行踪,得知其去见了谢迁后才回豹房见驾,便知道这一回张苑算是顺利过关了。

“……张苑去见谢阁老,怕是要一拍即合……”沈溪听了云柳的转述,长长地叹了口气。

云柳显得很惊讶:“大人是说,谢大人会帮张公公?”

沈溪道:“谢阁老这个人,以前就对司礼监掌印太监礼重有加,当他坐上首辅之位,虽理念不合,也未跟刘瑾发生过正面冲突,正是在谢阁老看来,司礼监掌印太监地位在他之上……你说下级遇到上级,会说什么?”

云柳难以置信:“谢大人铮铮铁骨,应该不会跟内宦合作,做出有损大人的事情来吧?”

沈溪笑看云柳一眼,知道他滞留西北期间,云柳在京师曾为斗刘瑾跟随过谢迁一段时间,耳渲目染下来,对谢迁很是推崇,不愿意相信他对谢迁的评价。

沈溪解释道:“两人议定之事是否不利于我,还不好说,不过这次张苑突然走出步好棋,应该是被陛下逼迫太急灵关闪现所致……之前兵部奏请的粮草和辎重用度,朝廷迟迟未予批复,以我想来,是有人把奏疏转呈陛下面前,以达到打击张苑的目的……谁也没想到,张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有了谢阁老相助,他应该能顺利渡过这次难关。”

云柳不解地问道:“大人是说,有人把司礼监已朱批过的奏疏截留并转呈给陛下?难道是……拧公公?”

沈溪摇头:“以拧公公胆色,尚不敢做出此等事来,而且拧公公暂时还没有接触奏疏的机会……以我猜想,有可能原司礼监内对张苑有意见的太监,联合起来,背地里给张苑使绊子。”

“说白了张苑能力太过平庸,难以服众……宫内已形成一股针对张苑的力量,现在的张苑正面临人生最困难的阶段!”

云柳道:“那为何大人此时不出手帮张公公?想必张公公也愿意投到大人麾下……若大人可以影响司礼监掌印,不就可以更好地掌控朝政大局?”

“张苑可不是什么好盟友。”

沈溪评价道,“至少现在不是……张苑完全是市井小民的心态,利益面前,翻脸比翻书还快,上一刻他需要你时,拼命巴结,转眼你没了利用价值,他不帮忙不说,还恨不得踩上几脚……我知道反对他的势力中,有几个能人,这些人对大明忠心耿耿,若上位的话,对老百姓更有利。”

云柳若有所思地低下头,眉头微皱,显然不怎么赞同沈溪的说法。

沈溪笑了笑,道:“你定以为跟能人合作未必一定是好事,有很大可能会被人算计,那我跟你说,一切合作的前提,是看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否对朝廷社稷有利,哪怕最差也能促进经济民生发展。”

“否则像张苑这样,就算明知是个庸才与其合作能获得巨大利益,却又知道他为人奸诈随时都会背地里捅刀子,谁都会暗中留一手,处处防备的结果只能是反目成仇。”

“奴婢受教了。”云柳行礼。

沈溪轻叹:“单独相处时,不必自称奴婢,我知道你对很多事都有自己的看法,你不是那种盲目随大流之人,我希望你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因为我不是每次都能把一个人看透,需要参详不同的意见。时候不早,我也该休息了,明日有很大可能会开朝会……这次朝议已拖了些时日……”

……

……

一切如沈溪预料,当日要举行午朝的消息,一大清早便传遍京师大小衙门。

WWW¤tt kan¤co

虽然有的衙门没资格派人到宫里参加这次朝议,但怎么说也是件稀罕事,听到这消息后,官员们普遍感到振奋。

自刘瑾倒台,朱厚照已是第三次召见大臣,虽然第一次只是见到几名大臣,而第二次则直接放了鸽子,但这么短时间内连续举行三次朝议,也说明皇帝正在往勤政的方向发展,对朝廷有利。

辰时刚过,沈溪到了兵部衙门,侍郎陆完过来将朝议之事告知。

听完宫中传达的内容,沈溪点头道:“陆侍郎今日也在入宫之列,看来陛下是要过问军务。”

“哦?”

陆完有些不解,“莫不是要商议明年的战事?眼看都要年底了,来年战事……怎么也会拖到入秋后吧?可入秋后……马上面临入冬,西北可是苦寒之地哪……”

虽然只是一两句,但陆完意思明显,想劝说沈溪不要坚持来年开春便用兵。

就算要打仗,也要拖到下半年再说。

沈溪笑道:“朝议涉及军务也未必就是要打仗,或许只是商讨来年朝廷预算……届时只需看看各部调拨钱粮的情况,不就知道陛下是否有意开战了?”

在这件事上,沈溪没拿出太过明确的态度,因为他知道朝廷上下都反对来年对草原用兵。

其实沈溪自己心里也没底,但说出去的话不能收回,而且他并不认为来年战事会有什么麻烦,这正是大明最为强盛而鞑靼人衰败不堪时,若不趁机主动出击杀杀鞑靼人的威风,不用一两年等鞑靼人重新整合在一起又会卷土重来。

沈溪的想法,是把鞑靼的主力彻底击败一次,打断其中兴的步伐,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都缓不过气来。

至于彻底平定草原,根本不切实际,因为大明没法派出驻军驻守,就算彻底将鞑靼人消灭,也会有新的部族崛起。

草原不断更迭统治者,从匈奴、鲜卑,再到后来的突厥、契丹等等,只要这片土地能养育一方人,为了抢夺资源草原跟大明的战事就不会中断。

沈溪这边正在处理公文,此时距离入宫尚有一段时间,突然有吏员进来通禀:“沈大人,谢中堂来见,人已经进了衙门口。”

“哦?”

陆完和王敞一听,立即站了起来,二人因为曾列入阉党名录而跟始作俑者谢迁有一定嫌隙,不想见面彼此尴尬,都选择回避。

沈溪主动道:“兵部的事情就交给两位大人处置,本官亲自去会会谢中堂。”言罢,他主动起身出门,准备把谢迁堵在公事房外,避免影响到兵部衙门这边的和谐稳定。

沈溪到了院子里,谢迁刚好走过来。

没等沈溪行礼,谢迁一抬手:“司礼监张公公昨夜来见老夫,老夫有必要把一些事告之,免得你说老夫明的一套暗地里又是另一套!”

……

……

谢迁跟张苑在对待沈溪的问题上达成共识,但在张苑走后,谢迁仔细一琢磨,发现有些不妥。

毕竟沈溪兼具孙女婿和门生两大属性,又是翰林出身的文官集团中坚,而张苑不过是临时的司礼监掌印,若只是碰头协商一番就选择跟沈溪分道扬镳,实在太过儿戏,所以他主动上门来,向沈溪“通知”一声……仅仅只是阐述事实而已。

沈溪道:“谢阁老入内说话?”

“不必了!”

谢迁一摆手,“今日有午朝,好不容易有面圣奏事的机会,老夫得找人商议,就不在兵部这边久留了,自便吧。”

沈溪心想:“你谢老儿可真沉得住气,此番朝会涉及的事情,多半跟我有关,你居然不跟我商谈,而去找别人?还是说你想让我出言挽留,主动放下身段跟你说事?”

沈溪感觉谢迁想让他主动提出请求,故意挂口不提,恭恭敬敬地送谢迁出了衙门口。

谢迁上轿子前,深深地打量沈溪一眼,然后坐轿离去,沈溪拱手相送。

等谢迁走远,出来打探消息的陆完好奇地问道:“谢中堂就怎么走了?”

沈溪耸耸肩,道:“或许谢阁老是要去跟谁商议午朝的事情,匆匆离开并不稀奇。”

陆完瞪大眼,迷惑不解地道:“那谢中堂应该跟沈尚书你先商议才是,今日朝议主要议题,多半跟来年对草原用兵有关,这种事跟旁人谈,是否有些不合适……莫不是谢中堂对来年出塞作战不支持?”

“谁知道呢?”

沈溪苦笑着摇摇头,没有回答……他跟谢迁之间的矛盾,已到朝野皆知的地步,不怕陆完会胡思乱想。

沈溪回到兵部,王敞也从公事房出来了,用征询的目光看向陆完。

沈溪看了看天色,道:“既然兵部这边没什么大事,在下先去军事学堂那边看看,然后准备午朝的事情……有什么事等到了朝堂上再说。”

陆完恭敬行礼:“无论如何,兵部会共同进退,明年这场仗该不该打,又或者怎么打,一切都听从沈尚书吩咐。”

沈溪笑了笑,并未表态,但其实很多事经不起推敲,毕竟沈溪是主战派的代表。

沈溪走后,王敞向陆完问道:“怎么?你没跟谢中堂说……?”

“我出来的时候,沈之厚已送谢中堂离开,我能说什么?”陆完显得有些不耐烦,“刚才我说的话你也听到了,无论谢中堂怎么想,咱们就跟沈之厚站在一道,总归没错,毕竟有陛下支持……”

王敞迟疑道:“这场仗,劳民伤财,有祸国殃民之嫌……”

陆完没好气地道:“换作旁人,或许是,但如今是沈之厚主导战事,那就未必了。”

第二二一九章 等的就是这一战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严第一七四二章 势成第一九六三章 谁是奸臣第二一二五章 制约第三五四章 逆子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无路第一七四〇章 主动权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礼(第二更)第二二九四章 翻脸不认人第一七一五章 过客第六〇一章 何时熬出头(第四更)第一六一五章 皇帝的喜好第二一八七章 杀子之仇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一一六五章 血战(下)第五〇八章 外交纠纷(第二更)第二五三四章 美中不足第一〇九二章 并非只有火炮第二六〇五章 不忍故人第二〇三六章 傲慢与偏见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二二二五章 总攻第一六九三章 公公救我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第二五八八章 海瑞难做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二五二六章 以防不测第七一〇章 乡试主考(第四更)第四九七章 猫哭耗子(第十更)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订阅和月票)第三十八章 衙门有人好办事第一八九〇章 背对第一六三〇章 阻力第五四三章 任君采撷(第三更)第六〇三章 追思会(第二更)第一〇九五章 大胜之后第二六〇四章 顺道抓个乱党第九〇一章 送礼要从家眷开始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试第二二七章 孩子气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八四一章 交易第一六四九章 老鼠见到猫第三九〇章 武举人(第三更)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刚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二二〇一章 群狼第五八〇章 提堂审案(第五更,谢书友)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敌袭第二〇三三章 剑舞第二四三四章 拌嘴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四〇八章 太子回宫第七四五章 太子的买卖(下)第一四六四章 宫丧第八六九章 红双喜第一二一一章 形势危急第一五四四章 引敌来战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二七五章 坏胚子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亲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诱第一三五九章 银子换命(求月票)第一四三二章 收获战果第二三五章 大雨成灾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一八三四章 丁点儿大的功劳第四七三章 明朝历史消失的四年第二二〇八章 身死或身败第一二七七章 讨公道第一〇九五章 大胜之后第一六四〇章 让他回不了京城第一〇〇三章 终须一别第二二五二章 你们效忠谁?第二五四六章 不参与第四六九章 经筵前的邀请(第三更)第一三八〇章 怀疑第二四六五章 区别第八七六章 太子的郁闷第二四〇〇章 无能为力第一七一〇章 元年三月第一八一一章 异党第一六一九章 分忧第一四九四章 小事一桩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第一八五八章 谁之过?第二四八六章 战局有变第二五〇九章 不出所料第二三四二章 价高者得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一二一〇章 策问比试第三七三章 大宅门里的女人第三四三章 向盗匪问路(第八更)第二六五一章 弃车保帅第一一〇四章 克复榆林卫(第三更)第三十三章 讲故事第五九二章 户部可是苦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