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〇一章 总有抢戏的

沈溪刚到军事学堂,还没等他跟胡琏说话,门口有值守兵士来报,说是工部尚书李鐩前来拜访。

“下官先回避。”胡琏道。

沈溪看了胡琏一眼,一摆手:“你留在这儿,我出去看看李尚书因何而来。”

沈溪并未打算跟胡琏一起去见李鐩,他跟李鐩的私交不错,在几位尚书中间,沈溪难得有一个“相识于微末”的朋友,李鐩当时的地位不比沈溪高多少,但现在二人都当上了尚书。

李鐩见到沈溪,并未恭敬见礼,上来便道:“听会同馆的人说,鞑靼派使节过了居庸关,眼看就要到京师,这件事你知晓吗?”

沈溪点头道:“是有这么回事,大明来年就要跟鞑靼人开战,这会儿对方派出使节前来,说是商谈上贡的事情,我看多半是探听我大明的虚实,以确定来年是否需要做出应战准备。”

李鐩道:“那你的意思是……?”

沈溪看了李鐩一眼,知道对方是借鞑靼使节的事情,试探他的口风,当下笑道:“我的意思,难道时器兄不清楚?”

李鐩苦笑一下,道:“之前谢尚书不止一次来工部,询问朝廷钱款划拨的事情,顺便说到来年战事……如今朝廷上下,少有人支持跟鞑子开战,认为根本没那必要……鞑子这几年先是在侵犯我大明疆土时遭遇惨败,后来又发生内乱,怕是短时间内没精力威胁大明边防吧?”

“很多事说不准。”

沈溪道,“本来以为草原上战乱不断,让鞑靼人元气大伤,但你看看,这几年哪年鞑靼人消停过?草原上的生活环境太过艰苦,大明又未跟草原通商,鞑靼必须要靠战争掠夺来获得必要的生活物资,他们生活越是困苦,越会南下扰边,指望他们止战的唯一方法就是将其彻底打服。”

李鐩摇头道:“之前我大明连续击败鞑靼人,尤其先帝时在京城脚下留下数万鞑靼尸首,还不算打服吗?”

沈溪道:“前几年大明都是被动迎战,就算为数不多的主动出击,也是以失败或者无功而返告终,使得鞑靼人根本有恃无恐,完全不需要考虑防守的问题,天天琢磨着怎么南下劫掠,谈何打服?最好是让他们迁居到距离大明边境数千里外的漠北,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行,这件事我不跟你说太多,之前谢尚书向我施压,碍于情面我应承下来,但这里我可以保证,无论你作何选择,我都不会加以干涉……你莫要怪责我两不相帮,实在是……朝廷主流舆论如此,无可奈何。”

李鐩感觉自己在出兵草原的问题上,没法帮到沈溪,所以干脆先来通知一声,让沈溪有个心理准备。

沈溪苦笑道:“看来朝堂上,我得孤军奋战了。”

李鐩道:“有些事你本可变通,未必需要把关系闹僵……你入朝时间不长,若你坚持出兵,顺风顺水还好,就怕出什么偏差,那时朝廷上下只怕满是非议,你一个人如何能顶受阖朝官员攻讦?”

沈溪没再就此讨论,行礼道:“多谢时器兄提醒。”

……

……

因为朱厚照要参加午朝,沈溪成为朝野关注的对象。

所有人都知道这次朝会要说什么,涉及大明来年是否跟鞑靼开战,很多人怕这会损害大明的利益,继而让自身利益受损。

以儒家中庸思想,没人愿意沈溪打这仗。

曾经为了斗刘瑾提出的基本国策,到现在阉党覆灭已是人人拆台,沈溪感觉寒意阵阵。

沈溪心想:“估摸只有刘瑾专权时朝廷大政方针才没人敢非议,只有强权才能获得世人认同……说来说去,还是高压政策有效啊。”

沈溪留在军事学堂,没打算回兵部衙门,他相信回去后承受的压力只会更大。

至少大部分人都不会想到他躲进了军事学堂,之后他不打算从大明门入宫,直接走东安门。

眼看到了巳时末,沈溪已开始准备入宫时,军事学堂又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这次造访者是小拧子。

“沈大人,可算找到您了。”

小拧子见到沈溪后,擦了擦额头上滚滚而下的汗珠,外面寒风刺骨,小拧子却大汗淋漓,足见其跑了不少冤枉路。

沈溪道:“可是陛下有要事交代?”

小拧子道:“正是如此,陛下让小人来跟您说,这次午朝商议来年战事,请您无论如何都要支持出兵,至于旁的事情……陛下说了,您不必担心,他一定全力支持,让这场战事可以进行。”

沈溪苦笑一下,暗忖:“这会儿朝会时陛下给我撑腰,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等于是把我逼到全体朝臣的对立面。”

沈溪道:“这会儿陛下可是入宫了?”

“已经回宫去了。”小拧子道,“昨夜陛下早早便睡下,两刻钟前起来,就是为了赶上这次午朝。陛下知道沈大人您一定会参加午朝,没有丝毫耽搁的意思……小人跟您传过话后,就要赶回宫去。”

沈溪点头:“有劳拧公公了。”

“瞧沈大人您说的,这是小人应该做的事情。”小拧子说到这里,欲言又止,脸上满是为难之色,好像遇到什么麻烦。

沈溪道:“拧公公有事只管说。”

小拧子苦着脸道:“小人……昨夜被张公公摆了一道,心里有些不甘……张公公实在太阴险了,居然到陛下面前告小人的黑状,说小人玩忽职守,小人从来没得罪他啊……”

小拧子越说越委屈,最后竟然落下泪来。

沈溪看到小拧子的反应,大概明白昨晚是怎么回事了。

沈溪道:“拧公公如果不着急走的话,只管把事情详细说来听听,若是我能帮忙的话,不会不管不问。”

小拧子这才一五一十将昨夜发生的事情说出来,有意省略二人见面时的明争暗斗,小拧子完全把自己摆到受害者一方,痛陈张苑所作所为。

小拧子最后陈述道:“小人不过是奉皇命监督他做事,谁知道他居然暗中使坏,不知何时出宫去把情况弄明白,急不可耐地跑到陛下跟前说小人的坏话,这种人……一点儿胸襟气度都没有,根本没资格担任司礼监掌印!”

小拧子一心将沈溪当作靠山。

他觉得自己曾在刘瑾当权时帮沈溪做过事,现在得到回报是应该的,遇到问题找沈溪解决属于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他不知,其实张苑和张永等人暗地里跟沈溪也有联系,都觉得沈溪应该帮自己,原因各异,但那种“你不帮我还能帮谁”的心态如出一辙。

沈溪道:“张苑张公公曾是东宫常侍,如今又担任司礼监掌印,态度嚣张跋扈了些,倒也想象得到,但他的司礼监掌印能当多久是个问题……所以,这会儿拧公公最好还是避其锋锐,静观事态变化为宜。”

“嗯?”

小拧子诧异地看了沈溪一眼,以为对方不想帮忙,立即苦着脸哀求:“沈大人,您可不能坐视不理啊。您在陛下面前多高的地位?您说一句话,比旁人说十句百句都管用,小人求您做主。”

说着,小拧子再次向沈溪行礼,表情要多可怜有多可怜。

沈溪微微颔首:“若陛下问及此事,本官自然会帮你说话,但若陛下挂口不提,你说让本官无缘无故提昨日张公公诬陷你?”

小拧子茫然地打量沈溪,想的是你主动提出来又怎么了?在他看来,自己受了冤屈,那是天大的事情,你沈之厚就应该当作头等大事对待而不是不管不问,太监心理大多扭曲,就算本性纯良的小拧子也不能免俗。

沈溪不想跟小拧子过多解释,道:“本官这就要入宫,拧公公也回去跟陛下回奏吧。”

小拧子问道:“沈大人不跟咱家一起入宫么?”

沈溪本想从东安门入宫,以避开那些找茬的大臣,但现在小拧子前来拜会,他不打算再走东安门、东华门这条道。

沈溪道:“本官有些事要跟大臣们商议,拧公公请回吧,不送了!”

小拧子本来对沈溪“寄予厚望”,认为沈溪能帮自己上位,但现在沈溪态度冷漠,让他心里异常难受,当下抹了一把上嘴皮上流下的鼻涕,拂袖转身而去,连句告辞的话都没有。

沈溪看着小拧子义愤填膺的模样,便知道宫里的事情不好处置。

“就连昔日单纯的小拧子都如此,张苑和张永更是自视甚高,一个个都知道我现在在陛下跟前有话语权,都往我身上打主意……想平衡好这些人的关系真不容易,偏偏他们还明争暗斗,甚至使出种种阴损毒辣的招数,我做什么都里外不讨好……罢了,我干脆谁都不帮,让你们自己去争夺!”

……

……

乾清宫殿门前,人头攒动。

谢迁和何鉴等人老早便入宫,没有等候沈溪。

何鉴是新任吏部尚书,从道理上讲他是部堂官员中地位最尊贵的存在,从兵部侍郎到吏部天官,这变化太过突然,一时间他竟然有些不太适应站到前列来。至于武将那边,一个都没有,就连张懋都没受邀参加朝议。

朝会在乾清宫举行,意味着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小朝会,远没有奉天殿大朝的规模和气势。

谢迁和何鉴站在一起,小声说话,旁人偶尔会过来问事。

兵部尚书沈溪没到,其余几位尚书和侍郎全都到齐了,礼部尚书仍旧是白钺,户部尚书杨一清,刑部尚书则是刚上任的张子麟,工部尚书李鐩,左都御史则是洪钟。

除此之外,右都御史王鼎、礼部侍郎费宏等人站在后面,人们按照亲疏远近自动地分成几簇商议事情。

刘瑾倒台后,朝廷拨乱反正,谢迁作为首辅大臣,地位卓然,自然而然成为马首是瞻的标杆人物。

按理说现场还应该有一个几乎能跟谢迁分庭抗礼的重要人物,可惜此时尚未到来,这人便是沈溪。

“……于乔,你说今日商议的事情都跟之厚有关,为何他到现在还未入宫?”眼看就快到正午了,何鉴有些不解地问道。

谢迁没好气地回答:“管他呢,他来不来,陛下都会召集群臣商议事情,他来了反倒不是什么好事。”

谢迁这话,当着杨一清和白钺的面说出口,二人虽然没直接跟谢迁对话,但大概听明白话里的意思,谢迁在对工商税和来年用兵问题上并不支持沈溪。

这次朱厚照要跟朝臣商议什么,大臣们心里都有数。

工部尚书李鐩走过来问道:“谢中堂,那今日陛下所提之事,我等就暂且不发表议论,由您代表大家发言即可。”

谢迁冷冷地打量李鐩一眼,喝问:“你不说话,那你来这儿作何?”

这话说得很不客气,谢迁和李鐩年岁相当,只是因为李鐩属于“大器晚成”,很长时间内在朝中的地位跟谢迁相去甚远,故此地位并没有随着官职的提升得到尊重,谢迁当着其他重臣的面,居然直接喝斥。

李鐩本想拿出对沈溪表达过的中立态度,让自己两不得罪,谁知上来就被谢迁劈头盖脸喝斥,也就不再自取其辱,讪讪地退到一边。

就在此时,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苑从乾清宫内出来,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张苑现身后,谢迁上前去见礼,张苑没顾得上跟谢迁还礼,四下看了一眼,着急地问道:“沈尚书人呢?沈尚书可到来了?”

“怎么?”

谢迁不由皱眉,张苑只顾找沈溪,跟上次朱厚照放鸽子的情况有极为相似,那次沈溪没来,朝议便作罢。

张苑解释道:“陛下已准备开午朝,但陛下有言在先,若是兵部沈尚书未到,这次朝议就要延后。”

这下彻底把谢迁激怒了,他大喝道:“荒唐,真荒唐!大明朝会,竟因为一个朝臣是否到来而决定是否举行!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何鉴劝说道:“于乔莫要动怒,陛下要商议的事情基本都跟之厚有关,问问之厚是否来了,也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情嘛。”

“对,对!”

旁边有人附和。

谢迁还是很恼火,就在他准备继续大放厥词时,张苑突然指着远处大喊大叫:“来了来了,沈尚书总算是来了,谢大人,诸位大人……咱家这就进去通禀陛下,相信这次朝议很快就要开始!”

说完,张苑一溜烟进了乾清宫殿门。

……

……

沈溪到来,所有人都不敢表现得太亲密。

不是说这些人跟沈溪关系不怎么样,而是要照顾谢迁的面子……谢迁一日不跟沈溪讲和,那朝臣就要在沈溪和谢迁间做出取舍,不能两头兼顾。

朝廷主流自然站在首辅谢迁一边,就算很多前阉党的官员想跟沈溪套近乎,也要避忌谢迁而不能行动。

沈溪没有说什么,施施然地站在人群后面,没有主动跟谢迁打招呼。

谢迁回头看了一眼,随即低下头闭目假寐,装作不知沈溪到来。

不多时,张苑出来通知,请群臣进大殿进行朝议。

众大臣三三两两进入乾清宫正殿,等人全都入内,依然未见朱厚照身影,众大臣自动分成两列站好,沈溪依然站在后面。

大概过了盏茶工夫,朱厚照在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苑和秉笔太监戴义陪同下出来。

“参见陛下。”

因为不是奉天殿大朝,大臣们只是躬身行礼,不需下跪。

朱厚照站在龙椅前,捂嘴打了个哈欠,这才一抬手:“众卿免礼!”

大臣们平身立直。

朱厚照坐下来,把手上带着的一样东西放到前面的案桌上,大臣们见状,纷纷猜测到底是什么。

就在谢迁准备发言时,白钺突然从人群中走出,拿出一份奏疏:“陛下,老臣有事启奏!”

所有人都没想到居然是白钺先从人缝中钻出来,本来大家都以为这次谢迁和沈溪才是主角。

朱厚照皱眉:“白尚书,你这是何意?朕还没说话呢!”

白钺跪下,将奏疏举过头顶道:“陛下,老臣年老体迈,近来重病缠身,连下地走路都不稳,更勿谈处理朝事……请陛下体谅,准允老臣乞老归田。”

在场鸦雀无声。

白钺刚过五十,就自称“老臣”,提出乞老归田,这让在场那些年过六旬甚至七旬的老臣一阵汗颜。

谢迁心中着恼,嘴上小声念叨:“这个时候,你出来捣什么乱?”

朱厚照生气地道:“白尚书,你多大了就到朕这里乞骸骨?照你这么说,那今日朝堂内大部分臣工都要辞官归乡?你看看除了沈尚书,还有几个年岁比你小的?”

说话间,朱厚照打量站在群臣最前面的谢迁,好似在说,若是你白钺请辞,那谢迁更应该请辞才是。

谢迁听了心里一阵不舒坦,暗忖:“莫不是陛下指使白尚书这么做的?”

“咳咳——”

白钺连续咳嗽几声,这才喘着粗重的气息道:“陛下,老臣乞老,是因体弱多病……咳咳……这两年因沉疴多进流食,身体虚弱,实在难以兼顾朝中之事,报效朝廷有心无力……”

朱厚照一摆手,示意张苑把白钺的请辞奏疏拿过来。

张苑下玉阶将奏疏接过,再回到朱厚照身边呈上。

朱厚照看过后道:“白尚书乃是朕当政后主持礼部的,这才几年?就连刘贼伏诛,朕也没说撤换你,你现在说要请辞,明显不正常……朕不准允,你说有病朕派太医为你诊治,这件事休要再提,起来叙话吧!”

白钺恭敬地磕了三个头,颤颤巍巍站起身来,看上去弱不禁风,似乎随时都会一头栽倒在地。

第一四六五章 封号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规矩第一二五五章 骑兵绕道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七〇七章 预产期(第一更)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二〇二七章 上门挑唆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时难第三五三章 小解元公(第十更)第九一五章 选拔考试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极好的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气第一五二章 病中见真情(求订阅和月票)第八七九章 所谓孝道第一二一七章 耍猴?第二六五二章 小题大做第一四一八章 竞争第三四九章 有力无脑(第六更)第五五七章 快杀进城了(第二更)第一三二一章 变着法送礼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难缠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坏事第一一七章 合作难第七八一章 摊派和转嫁第一六三二章 表字第二〇九一章 巴结权贵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四一〇章 没了脾气第一〇六一章 畏缩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刘府第二四三九章 潜力是逼出来的第六十五章 老娘的闺名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农夫(第三更,求订阅)第一七二八章 托付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二五二四章 行程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四五八章 王琼告状(第七更,献书友)第六五三章 小丫头不懂事第二六五七章 无须避讳第二六一二章 灾区见闻第一〇六章 小财迷第七六二章 我不杀伯仁第一四一五章 西进第一五八〇章 查无实证第一六七章 讲理不成反被揍第一六九四章 巧取豪夺第一三二八章 抵达武昌府(第二更)第一八一七章 行刺第一三八章先进技术你学不来第一五〇八章 无法掌控第二三七章 买田买屋第一九四八章 赐宴文华殿第二二二一章 神话第一三五一章 谁给的自信?第四七〇章 抄来的祝酒诗(第四更)第一六三七章 比较第一九〇章 县试第一三九八章 固执的女人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八六五章 网开一面(第二更)第一五五六章 弘治托孤第六十九章 扮猪不吃虎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二一一章 过府试(第四更)第二六〇九章 无心风景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六九九章 潜移默化(第一更)第四八〇章 黑白两不误(第三更)第二二四〇章 丧家之犬第二〇九二章 危险关系第二二二八章 杀红眼第二〇九二章 危险关系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一七七六章 分忧第二〇六五章 做买卖第八一二章 谁跟你讲道理(第一更)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风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无策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一九七三章 谁欺负谁第五四五章 不受待见的副使(第二更)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二六一一章 实干与敷衍第一一三八章 信使第一六三章 趣味相同第一三四七章 突然袭击第二二三四章 封侯?第二六八章 拜访第一一〇六章 求和?第二〇一章 救人第二四三三章 娶个祖宗当皇后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八十九章 生意难保第四一四章 内阁大学士的推诿(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