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四章 几时出兵?

宣府,行宫。

朱厚照的小日子过得无比逍遥,甚至可说前所未有的自在,比留在京城更有趣,这里有他从未见识过的风景,更有眼花缭乱的女人。

出京后,钱宁、张苑等人行事越发肆无忌惮,强抢民女,跟天子脚下有所不同,在这里作奸犯科没有人追究,更有人为虎作伥,纵容皇帝跟前这些红人。

小拧子和丽妃也加入到争宠的行列中,朱厚照平时见到的女人更多了。

朱厚照进了宣府,完全不过问军中事务,这跟他在京城的情况相似,更糟糕的是这里不会有谢迁或者沈溪进言,就算有王守仁和胡琏等人禀奏军情,也都无法见到朱厚照本人,说是张苑转呈,但张苑根本不会把糟心事如实相告,朱厚照问及军情,张苑一律推说地方准备周全,随时都可以出兵。

如此一来,朱厚照觉得已有人帮他安排打理好一切,自个儿只需要在行宫恣意享乐即可,殊不知很多事情如果没有朱厚照的旨意,下面的人根本不会遵从,到了四月底,大明九边仍旧如同一盘散沙,没有动员起来。

如今宣府兵马中,除了宣大边军外,还有京营人马,以及地方调拨至京城换戍再跟随皇帝出征的卫所军队,合起来总共有二十余万,这些人分属不同的都督府,很难形成协调统一,就算张苑再自大也没信心全部调动。

至于更多的人,都在等候朱厚照御旨,但现在朱厚照什么都不管,城里城外陆陆续续出现一些骚乱的苗头,每天都会有纠纷产生,胡琏和王守仁等人一直忙于调停,可谓焦头烂额。

四月二十,沈溪请命出征的奏疏已送到宣府,但张苑一直压着,他知道一旦战事开启,局势便不受控制,为了防止沈溪遥控皇帝,做了很多阳奉阴违的事情。

四月二十九,距离沈溪请求出兵之日只剩十天,朱厚照仍旧对军务漠不关心,跟在京城作息时间一样,基本都是早晨才睡,下午起床,昼伏夜出。

这天朱厚照下午起来得很早,不知哪根筋不对,突然想问问战争筹备情况,于是几天都没见到朱厚照面的张苑被火速召集到行宫来见驾,基本没有给张苑留太多准备时间。

朱厚照梳洗完毕,正坐在桌子前吃饭。

到了宣府后,饮食方面朱厚照有所克制,菜品不要求多精良,只要合胃口就行,只是饮酒和玩乐方面没有收敛。

朱厚照拿着碗,目光不时瞟向张苑。旁边有太监帮忙夹菜,朱厚照要吃什么,手指一点,太监就会夹到他碗中。

“……陛下,宣府各处都已准备完毕,大军随时可以出征……陛下无需担心,距离出兵还有个把月呢……”

张苑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他效法刘瑾,到宣府后但凡遇到麻烦,尽可能不去烦扰朱厚照,生怕因处事不周受到迁怒,至于从京城转过来的朝事,他也概不请示。

朱厚照有些疑惑,“是这样吗?沈尚书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张苑想了下,考虑是否应该把沈溪请求出兵的事情告知朱厚照,之前他跟臧贤商议过,臧贤提出很多建议,因此他还是有所心理准备。

张苑道:“沈尚书之前上过几次奏疏,都不太着紧,大概意思是他已到大同,正在筹备出兵事宜,不过因为马上要到夏粮入库时间,这会儿三边和宣大之地要抽调官兵帮忙抢收,如果贸然开战的话,对屯田不利。”

因为是臧贤教的说辞,合理性方面不存在问题,张苑说出来后极为自信,朱厚照听到连连点头,显然对此并非完全不理解。

朱厚照道:“说的也是,正好是夏收时节,一切应以民生为重。今年鞑子应该不敢来犯边吧?”

“那是,那是。”

张苑笑着恭维,“陛下天威,亲自坐镇边陲,鞑子哪里有胆子来犯?到现在为止,边陲尚未收到一次鞑子南下犯境的消息,估摸这会儿那些蛮夷都在想着如何逃进北方的大沙漠,以防止被我大明兵马一举歼灭吧!”

这些话让朱厚照大为受用,笑着点头:“我朝天兵陈列于边境,就算没出塞,鞑子也该知道我们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这个节骨眼儿上还敢来犯境的话,不是跟肉包子打狗一样?”

张苑心里发愁,其实实情并非他所说的那样,进入四月底后,因为大明由南向北粮食作物逐步成熟,开始进入夏粮收获季节,但这时也是鞑靼人犯境最频繁的时候,除了大同镇外,九边各处都有警讯传来。

至于为何大同镇一直没被侵犯,或许是凑巧,但基本上可以认为是连鞑靼人知道沈溪正在大同坐镇,对沈溪非常忌惮。

朱厚照问道:“沈尚书可有说几时出兵?”

张苑舔了下嘴唇,没有第一时间作答,因为朱厚照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他稍作迟疑,才道:“这个……沈尚书并未详细说明,因此战乃是陛下主持,岂能由沈尚书决定出兵时日?一切应以陛下圣旨为准。”

朱厚照听到这话,心里十分舒服,本来还想追问,但因实在太过懒惰,不想费心,便道:“也对,那就把出兵日子,定在夏粮入库后吧……到什么时间夏粮能收获完毕?”

张苑笑道:“大概需要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之间。”

朱厚照皱眉:“听起来时间似乎很充裕……对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了?”

这问题把张苑吓了一大跳,到这时他才知道,原来眼前的皇帝比想象中还要不靠谱,到了宣府后连基本时间都没了概念,心里也就更加放心些,因为这意味着朱厚照非常容易糊弄。

张苑道:“陛下,今天已是四月二十九。”

朱厚照稍微在心里算了一下,“那就把出兵之日定在六月十五,你看怎么样?”

张苑笑道:“英明无过于陛下,这时间刚刚好。”

突然屏风后传出个女子的声音,“六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让兵士顶着一身厚重的盔甲出征,这还好?”

张苑脸色瞬间僵硬,他听出来了,这是丽妃的声音。

张苑心中十分恼火,暗忖:“这女人,之前不是说了要跟咱家合作么?怎又出言阻挠?”悄悄往屏风后看了一眼,只见丽妃正在里屋整理着装。

朱厚照这时也回味过来,面色迟疑:“说的也是,六月中旬出征,简直是要把官兵热死啊,要不就换在七月出征得了。”

张苑一听更高兴,恭维道:“还是陛下仁心仁德,为将士辛苦考虑,七月里出征自然要比六月更为妥当。”

丽妃又在里面道:“七月才出征,一场战争怎么也要持续三四个月,那是不是要到十月以后才会结束?那时天气早就凉了,怕是军需中没准备寒衣吧?到时候天寒地冻,大雪封山,将士出塞有去无回当如何?”

张苑更加恼火,不过他还是不敢出言反驳丽妃,尤其是当着朱厚照的面。

朱厚照倒没生气,抚着下巴问道:“丽妃,你的意思,是让朕换明年再出征?这六月里太热,五月出征的话,自然也会经历六月,而七月出征却要经历苦寒,七月以后跨年更加不行了……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苑不由傻眼,朱厚照几时那么在意丽妃的意见?

他却不知,从开始丽妃就是以朱厚照智囊的身份留在军中,而且每次建议都有针对性,让朱厚照逐步收起轻视之心。

丽妃道:“早出征总比晚出征好,迟则生变,还是应该遵从沈尚书的意见,沈尚书治军有方,深谙兵法,自然会有更好的安排。”

朱厚照想了下,不由点头:“爱妃所言有理,那就赶紧去信大同,三天内问出沈尚书的意见,朕要知道他的决定是什么!”

张苑很不甘心,道:“陛下,您乃九五之尊,又是御驾亲征,怎能处处都去问沈尚书?”

朱厚照没好气地道:“让你去就去,说是朕御驾亲征,但不能让朕冲在第一线去吧?难道你想代替沈尚书充当诱饵?沈尚书乃是全军先锋,他的意见当然至关重要,而且他还是大明少傅,以前对鞑子战无不胜!”

“以前是以前……”张苑还在狡辩。

朱厚照怒道:“你以为自己是皇帝,可以为朕做主,是吗?”

张苑一听这话,“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认错。

朱厚照道:“把事情问清楚,到底沈尚书意见如何,朕要看到沈尚书的奏疏,不能光靠某些人嘴巴传话,朕会认为那是欺君罔上!”

张苑明显感到正德皇帝对自己的不信任,心里惴惴不安。

他其实早已知道沈溪对战局的安排,但还是选择欺瞒,此时只能想办法弥补。

张苑离开后,朱厚照生气地道:“这个张苑,一看就知道有问题,遇到事情能推就推,想他为朕出谋划策,简直是白日做梦。”

丽妃从屏风后走了出来,对朱厚照恭敬行礼,然后问道:“难道陛下就对妾身完全信任?”

朱厚照笑着把丽妃揽在怀中,道:“朕不相信爱妃又能相信谁呢?爱妃平时忠心耿耿,屡进逆耳忠言,朕一直牢记于心……谁对朕好,谁又对朕敷衍,朕心里很清楚。”

丽妃笑了笑,她清楚朱厚照此时说的是真心话,但能管多久就说不一定了,近来她跟小拧子送了不少女人和玩乐的东西给朱厚照,因此受到重视罢了。

朱厚照性格如此,谁能讨得他欢心,谁就更能得到更多的信任,张苑和钱宁自我感觉良好,却不知朱厚照已经对他们失去耐心,毕竟两人找来的女人,要么是从民间抢来的村妇,要么就是杨武等人找来的大户人家的丫鬟,这些人无法吸引朱厚照的兴趣。

丽妃问道:“那陛下心中属意几时出兵?”

朱厚照想了下,道:“草原上肯定不同于大明境内,朕觉得……晚一些出兵也未尝不可……”

虽然朱厚照有着超越先祖的野心,但涉及具体事项,他就开始打退堂鼓了,他最希望得到的结果,就是沈溪把什么问题都给解决了,但人们歌功颂德时却把他摆在最现眼的位子上,美名传千古。

不想出力,还想拿首功,也没谁了。

丽妃摇头道:“草原上热一些勉强还能撑过去,因为越是北方,比起南方来气温越低,但如果持续到冬天,士兵们可能就不适应了,因为北方草原天气严寒,有时候撒尿都会结冰,这是绝大多数官兵从未经历过的情况,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崩溃。”

“哦?”

朱厚照皱眉,目光中满是疑窦。

丽妃看出朱厚照对她没有有口中说的那么信任,道:“妾身不过是提一些建议给陛下,最终的决定权还在陛下手里,或许沈尚书那边会有不同的见解也说不定。”

朱厚照笑道:“管他几时出兵呢,总归朕不会亏待了你……到时候你就留在宣府,不用陪朕出塞去受苦。”

丽妃态度坚决:“不可!”

“为何?”

朱厚照再次皱眉,“难道你想跟朕到草原上去过那种辛苦的军旅生活?这可不是开玩笑,比起这里,条件要艰苦很多,朕自己都未必受得了,更何况是你?”

丽妃道:“以妾身猜想,陛下出塞后,主要是配合沈尚书,到时候兵马西行,未必会深入草原腹地,而陛下身边自然需要有人出谋划策,就算陛下信任之人,也会有疏忽的地方,妾身希望能以自己绵薄之力,为陛下排忧解难。”

朱厚照脸上流露出稍微轻视的笑容,“打仗的事情,你不是完全明白,朕也没法给你详细解释。”

丽妃瞪圆眼睛望着朱厚照:“陛下难道忘了当初是如何答应妾身的吗?妾身说过要为陛下出谋划策……之前在居庸关驻步不前,妾身是怎么做的呢?向陛下劝谏,因为妾身感觉不安……而且就算陛下在军旅中,也可以带上妾身,还有些姐妹在身边,如此也能排解陛下旅途辛劳……”

丽妃说要出谋划策,朱厚照没有为之心动,不过丽妃说的带女人出征,倒是让朱厚照眼前一亮。

朱厚照虽然有雄心壮志,但始终改不掉贪玩好耍的本性,他对这场战事的结果看得很重,对于过程却不在意,甚至连这场仗如何打赢都不在乎,并不希望自己出塞后过那种苦行僧般的艰苦生活。

朱厚照叹道:“朕忽然想起出征初期那段日子……的确很辛苦,如果有人能为朕捏腰捶腿,倒不失为一种排解旅途辛苦的方式!”

丽妃笑道:“那就是了,陛下留妾身在身边,可以说说话,还可以排解旅途辛劳,如此又何必非要把妾身留在宣府呢?妾身是陛下的人,正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妾身一刻都不想与陛下分离。”

朱厚照笑道:“朕也不想跟你分开,如果条件许可的话,朕会带上你……哦对了,爱妃,之前你不是说要陪朕出行宫走走,见识一下宣府的风土人情吗?事情安排得如何了?”

丽妃道:“妾身已安排妥当,不过陛下出行的话安全方面很成问题,最好不要轻易靠近军营,怕有人唐突陛下。”

“嗯。朕可不想巡视军营,要去也是好吃好玩的地方。”朱厚照就差说要去逛秦楼楚馆狎妓找乐子了。

丽妃站起身来,娉婷施礼:“陛下今夜便可出宫!”

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一一八七章 太子监国(中)第九四四章 大贼小贼第一一五七章 沙盘演兵第九十四章 刊印说本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马第九六六章 交心第二五六章 当头一棒(第四更)第二一七三章 没那么简单第一一五七章 沙盘演兵第一九三七章 各方试探第一六九八章 会面第二〇五三章 一夜光景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严第一四三章 谈事还是要男人来第四八二章 借题发挥第五十八章 家书值万金第一一六五章 血战(下)第一四〇四章 上门催讨第三四五章 入伙(求订阅)第一四八九章 马九为帅第二二六章 求画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妇第一六九八章 会面第一三七〇章 相见第六七八章 兄妹相认第二四六五章 区别第九〇一章 送礼要从家眷开始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四五五章 请寿画(第四更,盟主加更)第七十九章 请人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战第八九三章 人人觊觎的功劳簿第一四三六章 朝变伊始(第三更!)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第一九四五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一四一九章 纷争第二〇一七章 非圣人更需理智第一三四一章 不难的选择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马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国威(第二更)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四〇九章 冷暖自知(第七更,盟主加更)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四六〇章 御赐墨宝(第一更)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二七四章 涉险过关第六八二章 乡试主考第六四五章 飞来横祸第二十九章 官字两个口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八八一章 惠娘有喜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四一〇章 营救(第八更,送所有书友)第二二三四章 封侯?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与质疑第一四六六章 治丧之臣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问题第六一九章 我介意(第六更,谢新盟主)第一二八八章 微妙的变化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无小事第一一八章 成药生意第二〇四五章 太监之争第一五五章 筹措银号(求订阅和月票)第八七七章 哄孩子专家第一〇六五章 际遇无常(第二更)第八三四章 从盐引入手第一一九五章 寝帐议事第二二九六章 谁爱去谁去第一九七一章 探病第二二三七章 摧枯拉朽第八四九章 以小博大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难分(第二更)第二一八五章 内讧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简政第四八四章 恩将仇报(第三更)第一一九一章 寒风中的火炉第一五四六章 大战爆发第一〇三九章 送福利(第六更)第二五三八章 扼杀于摇篮第二三七一章 不党而党第二三一九章 靠山第三五三一章 海战第一八一九章 论政第一三〇一章 虚位以待第九九三章 文韬武略第八六八章 属驴的第二一二五章 制约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一四〇五章 出人意料第一八八五章 改变第五五九章 上了贼船(第四更,谢书友)第二三三〇章 竞争与合作第二二一章 老骗子第一四二一章 马九归来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赖活(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