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九二章 犟驴

朱祐樘试图用给谢恒奴名分的方式,换得谢迁对他的支持。谢迁羞恼无比,表面上不动声色,心底却将刘大夏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

沉默良久,谢迁往后退了几步,跪地恳请:“陛下,老臣年迈,身体每况愈下,实在难以再为国效命,恳请陛下让老臣辞官归故里,以拾骸骨,请陛下恩准!”

谢迁不是好相与之人,你刘大夏以为用皇帝来压我,我就没辙了?不好意思,就算皇帝来跟我这么说,我是同样的态度,乞归故里。

“咳咳咳咳……”

朱祐樘听到谢迁这番话,脸涨得通红。

朕身为皇帝,知道你拿为国效命的事来要挟兵部刘尚书,好心好意苦口相劝,你居然没一丝悔过之心。

要不是看你是朕的先生,又是国之栋梁,如今刘少傅和李大学士不理政务全靠你在内阁撑着,还期待你未来好好辅佐我儿子,让皇位平稳过渡……我一定会将你打入诏狱,死生不论!

朱祐樘气得不停咳嗽,萧敬在旁苦苦规劝,谢迁则铁了心跪在地上,磕头不起,就是不收回刚才的话。

萧敬见劝皇帝没效果,只能愁眉苦脸地望向谢迁:“谢阁老,您就不能体谅一下陛下,其实陛下……非常希望您和沈状元能为国效命。”

朱祐樘咳嗽声越来越大,但神色还好……这会儿他更多的是做样子给谢迁看,表示他很生气,不会收回成命。

这是君臣间的一次斗法,谁妥协,将意味着牺牲自己的利益。

谢迁用哀求的语气道:“老臣与沈溪小儿,都有效命社稷报答陛下的心愿,但老臣如今年老体迈,只求能过几天安生日子,看到一家老小平安无事。”

“陛下,您让沈溪小儿在东南平匪,老臣每日牵肠挂肚,寝食难安,精神大不如前,若让他再往西北……老臣恐怕担惊受怕日甚,就算依然留在朝中,恐也难以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谢迁是聪明人,他怕朱祐樘揪着问题,拿他家里人来要挟,所以干脆把话说得婉转点儿……自己之所以辞官,是因沈溪在外他放心不下,以至于夜不能寐精神不好。

“那谢先生,究竟想怎样?”

朱祐樘就算心里无比气恼,但还是和和气气跟谢迁说话。

这算是君臣间的一种妥协。朱祐樘脾气很好,基本没跟他的三位老师发过脾气,即便怒不可遏,也能按捺住,刘大夏那边已经奏明,谢于乔冥顽不灵,为了确保沈溪不到西北赴任,不惜辞官甚至堵上性命。

朱祐樘再不近人情,也不能真把谢迁往绝路上逼。

谢迁道:“回陛下,老臣别无所求,只求家人安稳,小儿如今备考会试,老臣希望他将来能进入朝堂,为大明江山社稷效命。至于沈溪……他是臣唯一的孙女婿,如同顽石需要雕琢才能成器,务请不要揠苗助长……请陛下收回成命!”

朱祐樘心中多有无奈,眼看怎么规劝都无济于事,谢迁态度强硬,不接受给他小孙女定名分,只求安安稳稳不让沈溪去西北履职,如果他不同意,那谢迁就要辞官,再不答应就以死明志。

“罢了罢了。”

朱祐樘最后长叹一声,“先生为国尽忠数十载,临近晚年,应尽享儿孙绕膝之乐,是朕疏忽了,朕会酌情考虑,另派他人往西北,辅佐刘尚书平息北夷!”

谢迁赶紧磕头,老泪纵横:“谢陛下恩典!”

刚才君臣还针锋相对,互不体谅,等话说明白了,又是一副君臣相得的境况。朱祐樘让萧敬过去将谢迁搀扶起来,然后送谢迁出了乾清宫。

等谢迁离开,张皇后满脸愠怒之色,带着听得莫名其妙的朱厚照进入内殿。

张皇后见丈夫气得浑身直哆嗦,病情似乎有加重的趋势,赶紧过去搀扶丈夫躺下,嘴里怨诘道:

“皇上,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臣妾原以为谢先生是一心报效朝廷的大忠臣,没想到他会为了孙女婿而置朝廷安危于不顾,舍大义而顾私情……陛下,不妨剥夺其……”

朱祐樘摆手:“皇后莫再言,指责谁,也不能指责谢先生。当初若非谢先生,西北焉能有今日的大好局面?就连沈卿家也是朕之功臣,对外夷作战接连获胜,功勋卓著,本应名垂青史,但朕却抹杀了他的功劳,是以谢先生才会有诸多顾虑。”

这话张皇后实在不能苟同,不是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么?只是因为功劳没彰显就违抗君令?那置天家颜面于何地?但朱厚照听到这番话却精神一振,接过话头:“是啊,父皇,沈先生真的很厉害,他经常给儿臣讲兵法韬略,孩儿觉得他将来能成为朝廷的肱股之臣,或许能跟李药师和岳武穆相比呢!”

朱厚照拼命夸奖沈溪,并不代表他真的崇拜沈溪,只是担心一件事,就是他老爹把沈溪派到西北送死,从此没人给他写武侠小说。

这会儿熊孩子抖机灵,把沈先生好好夸赞一番,父皇觉得沈先生对我的帮助大,就会把他调回京城担任我的老师,这样他就可以告诉我新的玩法,或许课堂上都能听到新的武侠章回,那该多有趣?

朱祐樘第一次知道沈溪给儿子讲过兵法,脸上带着欣慰,问道:“当真?那沈溪给你讲了什么兵法韬略?”

“《三十六计》啊,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嘛……”

朱祐樘差点儿一口老血喷出来,沈溪就给我儿子讲这些没用的东西?还号称兵法韬略?但听朱厚照继续说道,“还有《六韬》、《兵迹》、《武编》、《兵录》、《阵纪》、《战略》、《尉缭子》、《司马法》,呃……还有好多好多呢。”

朱祐樘大吃一惊,光是儿子知道这么多古代兵书的名字,就让他觉得应该对这个顽劣的儿子刮目相看。

他紧忙问道:“这些你都会?”

这下让朱厚照为难了。

沈溪是给熊孩子讲过一些兵法,全是因为当时朱厚照的兴趣全在行军打仗上。熊孩子一直觉得兵法很神奇,可以以一当百,以弱胜强。但自从见了沈溪专门给他编撰的兵书后,看了不由一阵头大……

怎么兵法也都是些古文,而且是这个曰,那个对曰的,让他好生没趣,几天热度过去,他便将那些兵书抛诸脑后。

朱厚照暗自后悔:“早知道的话,我多背一点儿就好了,这样父皇就会觉得沈先生有本事,他就可以回东宫来继续当讲师,我也有新的武侠小说可看了。”

朱厚照闪烁其词:“儿臣只是学了一部分,不是很精通,但沈先生对这些都很在行,还给我整理出来,让我细细参阅。我一直放在床头,没事就拿出来看看。”

这话让朱祐樘喜出望外,他挣扎着从龙榻上坐了起来,然后询问一边侍立的东宫常侍张苑:“可是如此?”

张苑依然有些魂不守舍,但刚才太子吹牛他听到了,要说那些兵书他确实帮忙整理过,但都是压箱底常年没拿出来过的,根本不像太子所说的放在床头时常翻阅。可张苑很懂得说话的时机和技巧,行礼道:“回陛下,确实如此。”

如果只是儿子说的,朱祐樘不会相信,但听张苑这奴才也这么说,他才放心,奴才是不敢欺君的,那是死罪。

朱祐樘满意点头:“看来谢先生所求有理,留沈卿家在京城,比放他到西北,要更有作为。太子,你回头将他整理的兵书送到乾清宫,朕要一观,现在朕要考校你一番,看你平日里是否有所学。”

一句话,就让朱厚照欲哭无泪。

那些兵书鬼才知道放在哪个箱子里,头年里我经常用沈先生教授的方法折“纸飞机”,撕了好多书呢。

但这会儿,就算硬着头皮也要上,朱厚照恭敬地道:“父皇,您别考太难的问题,儿臣不是沈先生,不及他博学,您可以考一些粗浅的,儿臣回去后可再行仔细学习,逐渐将兵书上的知识掌握。”

这话说的有水平,朱祐樘听了连连点头,道:“朕不会考你太难的,只管将一些基本的内容背诵,朕便当你有所学,将来可为治世明君!”

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会典》第七七〇章 娇妻,外宅第一一六七章 反转:大爆炸第二〇二八章 倒张苑联盟第五〇八章 外交纠纷(第二更)第一六三一章 安定生活第一三七七章 堵不如疏第二四一二章 悔过自新第一〇四七章 一起上路(第二更)第一六七八章 贿赂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二〇二四章 自导自演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一〇一七章 不给官,给差事(第三更)第二二二一章 神话第一四三六章 朝变伊始(第三更!)第五四三章 任君采撷(第三更)第二三七七章 还她自由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尔(第五更)第二〇〇九章 铭记于历史的女人第一二四〇章 千钧一发第二一八一章 无语第一五一〇章 夫妻两条心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争第二〇五一章 明眼人第一一〇六章 求和?第四八六章 你不觉得脸红吗?第一六四三章 愁绪第七二六章 绑一送一第一五二六章 百般阻挠第一一一章 捆绑销售第八十七章 画中美人第二三二〇章 纠结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五九八章 地理课(第一更)第一三八一章 群龙无首第一二二三章 急个甚?第二四二二章 找个替代者第一三五一章 谁给的自信?第一一五八章 来不及第八三二章 不蚀本的买卖(第三章)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七六四章 牢房失火第一二六七章 大有作为第八九二章 义兄和义妹第一二四六章 极大的讽刺第二〇五〇章 傲慢无礼第六五四章 预兆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无信第二六三二章 褒贬不一第一二四二章 神兵天降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八八九章 黄金万两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马第七一七章 周氏当家(第六更)第二二〇二章 漫长的等待第八一八章 放火杀人(第三更)第七七〇章 娇妻,外宅第二五七章 回乡探亲第三二五章 厚礼相赠(第五更)第二三五八章 可能性第六三八章 替阁老审奏本(第一更)第二三四八章 出将入相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围第二二一九章 等的就是这一战第六五八章 血战(下)第二六一九章 一杯泯恩仇第一六二五章 初议正德第三三八章 再闹失踪(第三更)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七二三章 阴谋(第四更)第二二九二章 羊入虎口第九三四章 请罪第一四五四章 一声叹息第二〇六七章 宫灾第二三四一章 劝退第一〇四五章 征程未卜第一三二五章 未知最可怕(第三更)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二一二四章 敢谏第六七六章 实实在在的赏赐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二三五六章 问案第四十四章 女神医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一三五一章 谁给的自信?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六十六章 林黛的红楼梦第三六六章 大媳妇,小郎君(第三更)第六九六章 逼上门(第一更)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六〇六章 先发制于人第三一一章 我不是牛粪,我是鲜花(求赞)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当男人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一八七八章 面圣第二五一八章 无果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