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万象更新

所以理论来说颍川学宫只要在礼、射、数任意赢一门便赢了太平学宫。品書網可是谁成想在颍川学宫以为胜券在握的情况下,却只赢了乐和法,礼、射、数全军覆没,要知道这些还不是太平学宫的主课,若要是起道和医来,怕是颍川书院都不用了。自此次大之后,天下朝野震动,谁也没想到不被大家看好的太平学宫竟然有如此实力,能够力压颍川学宫,尤其是这胜的还都只是太平学宫的旁科而非主课,旁科已然这么强了,那主课岂不是绝对的天下第一了?如此一来太平学宫顿时让人刮目相看。

而这时候一些有心人这才去探寻太平学宫先前学成的弟子,这一探查之下才发现这太平学宫的弟子当真是不凡,不能说远超旁人,但绝对有旁人所不及的拿手技艺,都将自己所专的事项做到了让人瞩目的地步。如此这才引起了一阵哗然,不管是朝达官贵人还是地方豪强士绅都纷纷想要将孩子送入太平学宫学,好习得一身本事。

尽管张平一再提高太平学宫的入学门槛,尤其是强调了一入太平学宫便算加入太平道,从此后便需信仰太平道,供奉道祖,依旧打消不了这些人的热情。面对越来越多入学的孩子,面对一年一年多前来报名的人,张平虽然一再限制名额,如今太平学宫弟子人数已达五百多人,相起不足百人的颍川学宫已然庞大了数倍,因此为了便于管理,张平却也不得不对太平学宫进行了改革。

他将太平学宫的弟子按照他前世从看的各种修真武侠小说一般分了四等。刚刚入学太平学宫的弟子统称太平弟子,也是普通弟子或者外门弟子。而三年学成毕业后能够进入四大院学习的则称为内门弟子。而内门弟子资质优异,能够得到四大院坐阵祭酒看重愿意收为弟子的则为亲传弟子。而有幸拜入张平门下的则为真传弟子。

张平还按照自己记忆的样子制作了统一的道袍,道袍样式新颖,简单大方,做工精细,剪裁合身,穿在身不觉让整个人的精气神为之一震,让人不由肃然瞩目,吸人眼球。普通弟子着素白色道袍,外襄蓝边。内门弟子着天蓝色道袍,外襄白边。亲传弟子着青蓝色道袍,外缘襄白边印八卦符,外罩素白长褂,襄青蓝边,腰挂雕有太极符的白玉。真传弟子着青色道袍,外缘襄印八卦符的金边,外罩淡蓝色褂,腰挂太极符翠玉。如此门弟子自是一目了然,还能借此激发弟子们对太平道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再加太平道义的反复灌输,相信通过数年的教育培养,这些弟子对太平道的信仰便能深植于心,日后能够更好的发扬和传播太平道的教义和精神。

张平最早的一批弟子都被算做了亲传弟子,之后入学的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大部分都还只不过是内门弟子而已。而真传弟子,至今都只有一人,那便是周瑜。对此那些跟随张平一起经历过当时事情的弟子们全无不满,反倒是对张平的决定表示了信服,连安平候刘辩对此亦是认同。

同时为了便于管理,张平也对太平学宫的师长的袍服也统一制定,普通师长封太平道祝侍,着灰蓝色道袍,外缘襄银色八卦符,胸前有太极阴阳鱼图案,外罩素白长褂,配白玉。高级师长封太平道治,着赭红色道袍,外襄金边八卦,腰挂翠玉。院首及名师封太平道祭酒,着玄青色道袍,外襄黑边八卦,腰挂明玉。同样相对的太平道相应的一应职位也都照此一一对应。

而如今太平学宫以普通师长为主,高级师长还是极少,毕竟太平学宫扬名还是半年前才开始,厉害的人才还没有招揽来,之所以能有培养出不俗的人才,多半全赖张平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更加系统规范。这些普通师长多数都是太平道选拔的一些人才还有第一批学成的弟子一面深造一面留下来教学。

当然四院之,教学力量最好的自然是医学院,毕竟有两大神医坐阵,张仲景和华佗分别为正副院首,封祭酒。其下还有不少他们自己培养的弟子冲做普通师长。张仲景和华佗每日里钻研医术,讨论各种疑难杂症,改良尝试各种丹药配方,倒真是让他们鼓捣出了不少的好东西。更是在医学院建立了专门的制丹园,专门炼制各种丹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供给各地太平道的道观,用以治病救人。当然还有些养生保健的丹药自然是在太平道所开设在各地的店铺进行售卖。两位神医的一番作为顿时将整个时代的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了一大截,这也让他们老怀大慰。

而崇院,作为院首的周异如今已经算是完全投入了太平道门下,一面专心教学,一面精研道藏,越是研究越是发现道法之神妙,远不再儒家经典之下,更是引发了其钻研的热情。而崇院的师长大部分都是太平道自己的弟子学成后留任,有张平的教材,教学起来相对也较容易。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太平学宫乃是道家传承,深受儒士排斥,实在招不来名士儒生前来教导学问。不过除了章经义,其他杂科倒是招揽到不少人才。甚至张平居然通过十常侍的关系将以致士的掖庭令毕岚请来出任工科治。毕岚一直在宫掌管女工丝织,宫室修建等工事,自是有丰富的经验。同时张平还通过王允从太常寺挖了一名奉礼郎、一名太祝过来,当然这些人不过是兼职,毕竟他们还是官身,只是常年闲着也是无事,不若给太平学宫的弟子们课,教教礼仪,还有祭祀之仪。数科则是张平自己编写的数学教材了,虽然只是后世浅显的简单算术内容,却已是让这些弟子们受益匪浅。

第七十九章 黄金万两第一百六十七章 韩馥请援第二章 纷至沓来第一百二十一章 如泣如诉第七章 个中原委第三十章 突发状况第八十九章 青州牛角第一百三十五章 将计就计第四十七章 幽州之危(四)第三十二章 病入膏肓第一百章 荆州事了第一百章 荆州事了第六十七章 孙坚大败第二十二章 周仓显威(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郡齐失第四章 促成大会第六十六章 夜袭虎牢第一百八十六章 汝母可治第八十三章 千里驰援第二章 袁绍撤军第七十章 把酒论世(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攻与否第五十八章 南宫大火(四)第三十二章 浴佛法会(中)第五十四章 风起上党第九十七章 辞赋大会(上)第九十九章 公忠体国第十一章 冲突升级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骑当千第五十八章 斗食轶事第二百零八章 荆州杂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顺江而下第四十二章 新年伊始(六)第五十九章 典韦来投第三十八章 医疗小队第一百八十三章 蛇舞熊罡第六十四章 虎牢关前第六十章 檄文讨董第二十章 热火朝天第二十四章 吕赵争雄第一百三十四章 宏大蓝第七十一章 蓟县攻略(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发兵攻袁第一百八十七章 三英入徐第二十章 玄德都尉第三十三章 大闹何府第六十七章 再试孩童第一百九十七章 围而不攻第七十六章 联军围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呼云唤雨第一百二十四章 西园八校第五十八章 南宫大火(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更胜一筹第二十七章 危机解除第六章 难以置信第三十一章 纷乱四起第七十七章 大败乌丸第三十二章 大战将起(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蔡府轶事第五十一章 祭天大典(六)第四十八章 炼丹制药(下)第三十七章 新年伊始(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指点切磋第三十六章 诸事已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司徒归属第二百二十章 刘表挖角第四十一章 入土飞升第一百七十二章 开导安慰第一百章 杨修葬祖第三十五章 渡口争夺第二十二章 城在人在第三十七章 犯上逼宫(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钜鹿见闻(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边韩请贤第二百二十七章 袁绍本初第三十章 突发状况第一百零四章 新家大宅第二百三十五章 临眺急报第九十四章 阿父张让第四章 岌岌可危第一百七十三章 张郃vs文丑第七十三章 蓟县攻略(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事后分析第六十九章 温酒斩雄第十章 二教崛起第一百章 灵帝怒斥第四十四章 新年伊始(八)第六十九章 把酒论世(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蛇舞熊罡第五十五章 南宫大火(一)第四十八章 幽州之危(五)第四十二章 新年伊始(六)第三十五章 曲阳琐事第七十八章 西苑买官第六十九章 温酒斩雄第一百四十一章 何去何从第八十七章 终南山下第六章 吕布貂蝉第四十四章 董大将军第六十九章 故技重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