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短歌行

深夜,一轮明月当空,雒阳皇城将军府中,火把通明,钟鼓笙箫,管弦悠扬,欢歌笑语,吆喝声声,正在举办酒宴。

这酒宴正是骠骑将军张辽为迎接兖州牧曹操和徐州牧刘备而设,曹操和刘备是客,都在上座,曹操的父亲曹嵩、弟弟曹德、曹洪,关羽、张飞都在座中。

也邀请了很多朝臣,除却士孙瑞、周忠等大臣外,还有段煨、张杨、鲍信、孔融等后来归附的地方诸侯。

除此之外,当今天子刘协、皇后伏寿皆在座中。

在河东的两年,刘协被安置在安邑宫,并非被幽禁,也不是深居简出,张辽时不时会邀他到河东书院、郡县巡看,了解民情。

张辽曾对刘协说过,一辈子深居宫中,不了解民情和疾苦的天子,不会是个好天子,刘协也认同这一点,何况在董卓和李傕执政时被幽禁怕了,所以时常下郡县,刚开始大臣还有反对的,后来就习惯了,如今到了雒阳也是,刘协常出宫门,便如今夜,他听闻张辽宴请朝臣,便也赶来了。

刘协比之在长安时胖了许多,他今夜兴致颇高,连饮数杯,已是醉意朦胧,被两个宫女照看着,身旁的伏寿也照顾着他,偶尔之间,眼神会不经意看向一旁与曹操、刘备和众大臣谈笑风生的张辽。

张辽是此次宴会的主人,兴致更高,与众朝臣推杯换盏,神采飞扬,他虽然位高权重,但平时喜欢交友,与很多人都能言笑甚欢。

酒宴上,刘备和曹操表面上看兴致不差,谈笑自若,但实际上二人看着神采飞扬的张辽,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对于他们这种有雄心壮志的枭雄,从一方诸侯被逼迫回到朝廷,寄人篱下,这种心理落差是极大的。

可惜无论是曹操和刘备,他们都不得不回到朝堂寻找机会,曹操被困兖州,无力挣脱,刘备则无家可归,无兵可用,只能另走一途,借着张辽的权势回朝增加声望。

张辽已经举杯敬了二人数次,他本就擅长察言观色和揣摩人心,尤其是在朝中混了几年,更是老道,虽然二人掩饰很好,但他本就了解二人性格,几番交谈暗察,更是察觉到了二人心中的不甘。

张辽知道无力是刘备还是曹操都是有雄心壮志的人,不会轻易臣服他人,不说曹操,单只一个刘备,张辽在这数年之间已经几次暗示拉拢,但刘备很滑,几次都脱离了他,比如在青州,张辽为青州牧,刘备寻机去了徐州投靠陶谦,而后刘备留在徐州,张辽迎奉天子后第一次征召诸侯时,张杨、鲍信、段煨、孔融皆回朝,而刘备却没有回来,只是派了关羽和糜竺。

如他这般层次的较量,很多事是不能明摆出来的,摆出来搞不好就是决裂,张辽给了刘备好几次机会,已然察觉刘备的野心。此番刘备被逼回朝,看似投奔他,但另有什么想法,他也难以断定。

至于曹操就更不用说了,这厮是性情中人,但性格多疑、多变、狡诈,洒脱时极为洒脱,狠辣时极为狠辣。

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二人的能力都是很强的,张辽若能折服了他们,扫平天下不过是数年的事,治理天下二人也能出大力,所以张辽宴请,就是希望能够收二人为己用,先干一件大事。

至于二人手下的能人,刘备有大将关羽、张飞,与自己关系不错,其他文臣如简雍等人,能力一般,曹操手下有很多能人,不过大多留在了兖州,如曹仁、夏侯惇、夏侯渊、枣祇、李典等人,随行的程昱倒是个人才,不过张辽并不过分觊觎。

张辽如今手下的谋士很多了,程昱论谋略不差,但行事风格有些偏激,不择手段,历史上程昱对曹操的付出最多,但曹操仍是以荀彧掌中枢不是没有道理的,论谋略,程昱不差于荀彧,但论行事风格和待人处事却不如荀彧中正了。

能力很重要,但行事风格和待人处事在某些位置更为重要的,尤其是中枢,荀彧担任尚书令,无人不服,因为他擅长居中协调,说得难听点就是会和稀泥,与各方相处的很好,换成程昱这老头就不成了,暴脾气得罪人,行事又偏,难以处中枢。

正如张辽如今手下众人,他仍是以荀彧处中枢,换做李儒不成,李儒曾在董卓手下是个污点,更重要的是他虽然多计,但行事不够大气,难以服众。

郭嘉也不成,郭嘉出计天马行空,但行事太过洒脱,被不少人诟病,放在中枢同样难以服众。

贾诩也不行,虽然他是张辽的师傅,但因为他本人就太低调,明哲保身,不喜欢得罪人,所以正气略显不足,更适合居于张辽身后。

中枢是张辽实行政令的根本,也是他掌控朝政的根本,不过他懒得去理会那些繁杂的事务,所以需要人代理,但是中枢也不能长久被一个人掌管,否则很容易出问题,容易培养出名望盖过他的臣子,如历史上的荀彧就是掌中枢时间太长,在名望对曹操有了威胁,最终黯然落幕。

对此张辽早有长远打算,如今荀彧代他掌中枢,替补的是沮授、袁基,再往后十年他考虑的是钟繇、步骘、鲁肃,再后十年便是培养的诸葛亮等弟子,如果能将周瑜等大才搞过来自然更好。

人才永远是缺乏的,所以他需要在这个上面打开一道门。

不知不觉已是亥时,月到中天,酒宴上不少朝臣已经是醉意醺醺,歌女舞女已经不知表演了几多次。

张辽看了一眼正与丁冲、司马防几个朝臣谈笑的曹操,脸上闪过一副古怪的笑容,举杯醉笑道:“孟德,孟德……汝与玄德此番归来,此朝廷之喜,当此之时,月白风清,吾作一歌,与诸君同乐。”

“哦?”曹操转头看了过来,仰头呵呵笑道:“素闻文远善诗文,与吾同道,愿聆之。”

张辽大笑起身,众臣都看了过来,连上首的刘协和伏寿也看了过来。

张辽举杯与朝臣和一众属吏:“我当作歌,汝等和之!”

他仰望明月,高举酒樽,声音低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张辽看着面露赞叹的曹操,不由大笑,当着曹操的面,吟曹操还没有做出的诗,他心中固然有些恶作剧,但也另有深意。

曹操不知道张辽笑什么,这首短歌行表达的是求才如渴的意思,如今的曹操是做不出来的,因为他不在这个位置,还到不了这个地位。

随着张辽作歌,众朝臣面露惊色,既有赞叹,又有沉思,而刘协和皇后伏寿也都在看着张辽,刘协所有所思,伏寿面露笑容。

张辽作歌,更是在表达一个意思,周公吐哺,他志在做一个辅佐天子的周公,而不是董卓那样的权臣,这是给朝臣和天子刘协听的。

至于他们信不信,张辽就管不着了,他做自己该做的就行。

第二百二十二章 郭图之谋第一百零七章 急援诈取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战(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见郭嘉第四百零八章 长安乱(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危境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乱第二百零一章 猎虎第一百三十九章 相府司马第五百五十章 兖州之乱第六百三十五章 寿春城外第二百零三章 孔伷出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势第四百三十章 回河东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化战略第六百零五章 建安第一百四十五章 迁徙第二百七十章 斗将(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东路诸侯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七百零八章 众女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败兴而回第六百七十二章 巢湖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三百六十九章 淡然应对第四百二十章 长安乱(十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惊喜第四百二十二章 长安乱(十五)第二百五十章 刘表下荆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惊喜第三百六十六章 粗蛮第一百七十七章 挖皇陵的吕布第三十一章 正主出现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战第二百四十八章 送行第三百九十七章 董卓伏诛(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长安乱(十二)第四百一十七章 长安乱(十)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七百三十九章 隆中第二百一十章 酸枣大战(二)第二百零九章 酸枣大战(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激战第三百五十九章 毒蛇低头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狱第五百零一章 名士恶风第三百一十四章 史督邮第二十一章 暴起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隶校尉第二百四十章 请命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段第二百八十四章 夺马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海破单经第六十一章 想法第二百九十九章 使君上任(八)第四百零九章 长安乱(二)第八十五章 智劝第一百三十八章 陈言第七百二十九章 疯狂追杀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至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颍川大抢劫第二百零一章 猎虎第九十三章 胡轸兵败第五百六十章 张黄北来第四百零三章 蔡邕下狱第二百九十三章 使君上任(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借粮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个命令第五百五十八章 文和第二百四十六章 谋职第一百八十章 大舅子来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陈言第四百五十三章 如火如荼第五百零二章 打草惊蛇第二十七章 拉拢第一百零一章 临机应变第一百九十四章 释鲍信第二百零八章 回马第二百五十一章 无题第七十六章 突袭第五百三十二章 乱军第一百七十一章 雨住第八十六章 各谋第六十一章 想法第五百九十三章 河东风物第四百三十三章 妙法破天机第三百七十九章 司隶校尉第六百五十一章 搜寻第二百七十九章 跑!跑!跑!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操回师第三百三十一章 韩馥的狡猾第一百八十八章 东路诸侯第四百二十九章 暗助刘璋第五百四十九章 鲍信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