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急报

徐州,下邳国,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事,河内郝萌叛乱,若非曹豹和曹性,几乎夺取了下邳城,吕布急行军赶回,大破郝萌,斩其头颅,才平定了这场叛乱。

虽然叛乱平定,但这几日吕布依旧烦闷不已,这一场叛乱让他损失不小,更令他心惊的是这场叛乱看似郝萌受到了袁术的蛊惑,但背后却是向来倚重的陈宫竟然也参与其中,甚至可能是主谋,虽然隐藏的很深,但吕布依旧捉到了蛛丝马迹。

陈宫当初从东郡投奔他时本就带了兵马,这些兵马是听从陈宫命令的,而且随着陈宫这几年出谋划策,对他的部曲影响更大了,连手下不少将领都会听从陈宫的命令。

吕布还知道陈宫与世家势力关系也很好,所以他纵然察觉陈宫参与其中,也只能装作不知,不敢深究,否则一旦撕破脸,后果他不敢想象。

至于援助张辽那边,他是顾不得了。

比之当年意气风发、驰骋天下的人中吕布,此时的吕布颓废了许多。

很少有人知道,陈宫的背叛对吕布的打击是致命的。

吕布这些年驰骋江淮,能与袁术、曹操抗衡,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陈宫的谋略和陈宫对后方的打理,如今陈宫背叛了,大本营不稳,吕布根本不敢兵出下邳了。

陈宫此人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他有着自己的抱负,又有着很强的地方观念,是以他当初先迎曹操入兖州,而后察觉曹操不是他理想中的主公,而且过于强势和狠辣,迟早要打击地方势力,便又背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随后吕布被曹操打败,退入徐州。

吕布虽然比曹操更容易掌控,但政治上太过稚嫩,比曹操差了何止百倍,在徐州奔波数年无成,还处处受制,甚至很多时候吕布不听从陈宫的计谋,烂泥扶不上墙,陈宫自然会产生另寻明主或自己单干的想法。

这无可厚非,对陈宫而言也很正常,一个有抱负的人绝不会一直跟着一个不听劝谏又没有前途的主公。

对陈宫而言只是一念之间,但对吕布却全然不同了。

因为这些年吕布对陈宫的信任是绝对的,甚至视为兄长,引为家人,连女儿的婚事都与陈宫商量,所以陈宫的背叛对吕布这个轻侠是实力和感情上的双重打击,着实令吕布心灰意冷,连带着对其他手下也失去了信任。

这就是轻侠的性格,讲义气,好冲动,表面强势无比,心性却又脆弱不堪。

因为陈宫的背叛,让吕布失去了雄心壮志,麾下势力更是产生了信任危机,当一个势力产生信任危机、将帅离心之时,就是这个势力走向衰亡之始,历史上吕布集团的衰落便始于这一次叛乱,而今依旧如此。

吕布正在烦闷,下来人报,曹豹求见。

吕布精神一震,连忙命传,如今他最信任的只有曹豹了。

曹豹是徐州豪强,曾经徐州牧陶谦手下第一大将,吕布入主徐州后,曹豹将女儿送给他做妾室,成了他的老丈人,对他一向也很支持,这一次平乱中曹豹出力不小。

是以曹豹求见,吕布不敢怠慢,起身相迎门外,二人进屋坐下,曹豹禀报了一些徐州的情况,闲聊了一会,话题无意中一转,装作若无其事的问道:“主公,尝听闻大将军有一从弟,往来大江之上,掌控舟船无数,渡江之人皆赖其力,可是当真?”

吕布闻言一怔,奇道:“外舅如何得知此事?”

曹豹没有说自己是从吕布一次醉话中无意得知的,而是道:“江淮之人多有传言,此人化名文强,却不知真假?”

吕布不疑有他,点头道:“不错,张健与文员兄弟排辈,字文强,此事本是少有人知,竟然传扬了出去?倒是有些奇怪。”

曹豹笑道:“天下无不透风之墙,却也难免,这文强怕是与大将军关系不睦,否则怎会被发配江淮?”

吕布摇头道:“文远素重兄弟情义,何况从弟,他二人关系极好的。”

曹豹心中落定,又聊了两句,告辞离去。

曹豹回到府中,府中早有一人迎上,急切的问道:“曹兄,可曾确定了那文强身份?”

曹豹神情不悦,哼道:“前番便告知汝等文强乃张辽从弟,汝等竟然怀疑于吾!”

那人赔笑道:“本就相信曹兄消息,是以谋划早已进行,只是事关重大,到了最后一刻,不得不再次确认耳。”

曹豹点了点头:“吾已确认,前番所告汝等消息并无差错,那文强真是张辽从弟无疑,而且与张辽关系极好。”

那人喜道:“甚好!甚好!如此张辽之亡,为时不远也。”

曹豹拱了拱手:“如此倒要恭贺袁公路了。”

那人尚不知袁术已死于汝阴,笑道:“张辽之死,于吾主有利,于温侯亦有利也,从此不必在依附张辽,可自谋大事。”

曹豹眯起了眼睛:“此事断不可让温侯知晓,否则一旦张辽不死,我等必招大祸,血流千里也不为过!”

那人嘿嘿一笑:“曹兄勿忧,天网已就,除非张辽不顾念兄弟之情,有插翅之能,否则必死无疑!”

……

豫州汝南郡,在汝阴城破、袁术自杀的第二日,张辽集中兵力在汝阴县境南部阻击来自寿春的袁术援军。

据暗影传来的消息,寿春城来援的是纪灵和陆勉两大将,领五万兵马,留下张勋带着两万人镇守寿春。

唯有庐江太守刘勋,以孙策虎视庐江为由,拒不援救。

五万对五万,张辽还有留下一些兵力看守俘虏和汝阴城,从兵力上看还要稍微弱一些,但张辽行的是精兵之道,便是四万对五万,也绝对有压倒性的优势。

选择战场的主动权在张辽,不过他并没有选择峡谷要道之处,这一段也没有这样的地形,他直接选了一片开阔地,利于大规模作战。

烈日炎炎经天,兵马如龙行地,当太阳位于中天之时,大战在这一片开阔地轰然展开。

纪灵与陆勉在救援前猜到了张辽是围点打援之计,但是他们一路小心翼翼防范,尤其是在狭窄地段更是慎之又慎,却没有想到张辽会直接在一片开阔地与他们会战,所以依旧被张辽打了个措手不及。

急行军的阵型来不及调整,只能仓促分为两路迎战。

这是张辽在豫州战场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作战需要奇兵制胜,但也需要战场正面对阵来磨砺士兵的阵战与杀气。

张辽直接将兵马分作三路,黄忠左路,臧霸右路,许褚中路。

中路迅速突进,犹如长虹贯日。

左右猛烈夹击,宛若双龙绞柱。

战鼓之声,震天吼声,平地乍起风雷,杀气直贯日月!

张辽在中军高地观看战局,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一方兵强马壮,以逸待劳,蓄势已久,一方战力偏弱,急行至此,仓促应战,结果可想而知。

事实没有出乎张辽的预料,战斗刚开始不久,就呈一面倒的局势。

袁术麾下缺乏人才,四大天王的名头叫的响,但在诸侯麾下的一线将领中算是最弱的。

陆勉的中军几乎是被臧霸一举拿下,纪灵稍强一些,但是面对正值壮年的黄忠也是相形见绌,首尾难顾。

许褚当中一冲,更是一条血路铺开,当者披靡。

诸葛亮和郭淮跟随张辽在中军查看战场,见此局面,诸葛亮道:“此战已定,寿春只在彀中,师父当思雒阳之事矣。”

张辽点了点头,一挥手,中军鼓声顿变,而后众将士齐声大吼:“汝阴城破,袁术已死,投降!投降!”

张辽惯用打击军心之计,此番这计策却是诸葛亮和郭淮听了张辽讲课之后所出,此时数万将士齐声大吼袁术已死,令本就落了下风的纪灵和陆勉兵马更是士气低落,开始大举溃散。

与此同时,战场远处山林中又出现无数旌旗,无数的人影在涌动,在大吼:“袁术已死,投降!投降!”

这些呐喊的人影却都是汝阴城一战的袁术俘虏,被押过来助威。

纪灵与陆勉兵马却不知道这些人的身份,他们看到四面无数人影,无不绝望,不少人开始放下兵器,放弃抵抗。

至此战场再也没有悬念。

张辽看着战场上的一幕幕,思绪却不在这里,而是如诸葛亮所说,在雒阳。

雒阳之事,他纵然交给李儒和荀彧,却也不可能完全放下,此时豫州战场大局已定,他就该思索如何处置雒阳之事了。

雒阳局面发展到如今态势,他也是无可奈何。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这把剑可以让你拥有至高的地位,可以让你做很多事,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但同时也会让你身处风口浪尖,时刻面临无数的算计和陷害。

可以一世风光,但一朝落魄,就是万丈深渊。

而且这更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只有向前,没有退路,正如历史上的曹操和司马懿一样,到了他们那个地位,明里暗里争斗无数,不再进一步的下场就是毁灭,除非甘愿俯首就戮,身死族灭,否则没有其他任何选择。

而自己呢。

张辽眉头紧皱,不过就在这时,一个暗影急匆匆而来,张辽见此情形,知道必然是发生了紧急的情况,他从暗影手中接过情报,匆匆一扫,面色大变。

不是雒阳的消息,而是从南边传过来的,张健有难,被数千水匪围困,情况危在旦夕!

第二百八十五章 擢拔第六百六十二章 善战无名第三百四十六章 威逼恐吓第一百八十六章 驯虎?第三十九章 归队第四百四十二章 决定第三百零五章 卫固入彀第一百一十九章 请罪第一百三十一章 见面第四十一章 请客第四百八十章 头号大敌第二百零九章 酸枣大战(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平定第四百六十六章 袁绍找事第六百五十六章 云长第三十九章 归队第二百七十章 斗将(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河内使节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不妥之处第九十五章 此谓大丈夫!第四百一十六章 长安乱(九)第七十九章 闪电战!第一百七十四章 陡转第二百九十六章 使君上任(五)第八十六章 各谋第四百章 董卓伏诛(四)第五百七十章 张辽的担忧第六百七十一章 急报第二百三十七章 调动第五十五章 师父,请受弟子一拜!第四百七十七章 退向山崖第一百八十四章 虎啸!第三百一十章 卫仲道第八十五章 智劝第二百五十章 刘表下荆州第九十章 谋臣之助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见董卓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信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佳选择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对第五十二章 你怎么不早说第十二章 初见董卓第七百一十二章 争执第一章 西园之夜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骂曹鲍第六百六十九章 曹操下黑手第四十章 离开第四百三十一章 开府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被算计第五百七十二章 刘协的决定第七百一十二章 争执第五百四十二章 抉择第四百九十九章 夺取长广第二百零三章 孔伷出策第一百一十章 退袁绍第二百四十九章 还要送兵马第六百一十四章 寿春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快朵颐第四百一十四章 长安乱(七)第六百八十章 袁射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个命令第一百二十八章 洞房(一)第四百二十章 长安乱(十三)第一百零五章 袁绍第二百三十九章 轩辕关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赶第一百四十二章 游侠第二百一十六章 收典韦第三百八十二章 关东风云第七百一十章 惆怅第三百三十二章 反对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个命令第六百四十九章 香消第五百二十一章 求援第五百零三章 分合乱世第四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四百二十七章 离间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至第四十一章 请客第三百九十六章 诏令至第二百零九章 酸枣大战(一)第六百零三章 於夫罗的哭诉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三百七十六章 毁誉第五百二十三章 援救第五百二十八章 什么是屠杀第三百三十章 陈说利害第六百九十七章 终见第四百二十一章 长安乱(十四)第六百九十四章 线索第一百二十六章 成婚第六百五十四章 再生变故第十九章 横冲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行动第一百七十章 身影第七百零一章 锦上添花第五百八十七章 马超来袭第二百四十章 请命第十七章 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