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实在是敌军不中用

在下游风云变化之际,长江中游的战事同样也展开了,并且,动静要比下游的战事动静要大的多。从九月十六日开始,由曹彬所统率的水陆大军,便开始按照原先制定好计划向鄂州发起进攻。

鄂州的防御核心,在于汉阳与江夏二城,自从当年淮南大战之后,为了缓解来自中游的汉军的压力,金陵朝廷在鄂州投入了大量的人物力,加强其防御,以巩固下游州县及金陵的安全。

再加上,常年守备鄂州的主将,乃是刘仁赡,此人本就是善守者,围绕汉阳与江夏,他打造了一整套的防御设施,城池也修缮地十分坚固。沿江更有超过二十座的堡垒,各个坚实,易守难攻,互成犄角,共同拱卫着主城。

等到刘仁赡去世,继任的老将卢绛,也是在刘仁赡的守御基础上,继续加固城池,修缮军械,操训军队,演练守城之法。

到乾祐十四年时,鄂州的守备兵力,已达五万之众,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州县兵以及乡兵,但仍有一万多的雄武军,是常年受到训练的精卒,这是一股不弱的力量。

因此,鄂州的守备力量,实际还是很充足的,如果能够善加利用,纵然不说守住,总是能给汉军造成不少麻烦的,这也是的打一个鄂州,朝廷会准备四万军队的原因。

然而问题恰恰在于,鄂州的守军,并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原因就在于其新主帅,新任鄂州节度使、雄武统军皇甫继勋。

迫于朝廷的压力,李煜撤换了自以为老迈不堪的老将卢绛,想要靠皇甫继勋这个忠烈名将子弟但当大任。然而恰恰是这个的皇甫继勋,使得刘、卢两位老将军精心构建防御,竟成摆设。

皇甫继勋的到来,对于鄂州的守备而言,实则是一场灾难,最大的打击,就是对军心士气的削弱。前边提过,皇甫继勋徒以其父荫庇,而为大将,本身却无什么将才。

如此也就罢了,若能团结将士,虚心纳谏,使得上下一心,坚持抵抗,同样能给汉军造成麻烦。然而,皇甫继勋的做法,恰恰相反。

他赴任鄂州之后,心思完全没有放在军事守备上,喜欢炫耀、摆架子,沉湎声色,对敌情打探,城池防御,军心士气等事务,是一概不顾。

对于抵御汉军,态度也很鲜明,觉得以北军之强,觉得挡不住,既然挡不住,又何必费心效那无用之劳。甚至于,皇甫继勋还在军事会议上,劝告诸将,如果顽抗,把朝廷得罪狠了,将来只怕祸及自身。

皇甫继勋为何敢接下鄂州的守备任务,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没有为国尽忠,誓死报君的决心,他所思所想的,只是保住自己的地位与富贵。

身为主帅的皇甫继勋,竟是这样的消极态度,受其影响,鄂州的守军,情况如何能好得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使得鄂州守军上下,离心离德,士气日渐衰落。

而在岳州磨刀霍霍的曹彬,对于鄂州守军的情况,也是洞若观火,完全做到了知己知彼。原本,还有些顾忌其防御,但皇甫继勋到任后的表现传来后,曹彬自己都惊到了,完全无法理解。

事实上,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推动的,除了掌握大势的大汉君臣之外,也有敌对势力的配合,从事情的发展来看,就是如此。

不管如何,对于鄂州守军的情况,曹彬是喜闻乐见,敌军状况越差,问题越多,对他而言,则越有利。作为一个素来成熟持重的将领,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果,一直是曹彬所考虑的,对手主动给机会,那就再好不过了。

等到诏令发来,曹彬与刘光义二人,立刻率军,猛扑鄂州。刘光义也是一名比较年轻的战将,以治军严谨著称,平蜀战事,随赵匡胤东路入川,立有战功,也参与了北伐战争。此番被遣平南,也因为他有南方作战的经验。

曹、刘二人,兵分两路,一路两万五千人,由曹彬率领,自巴陵出发,水陆并进,沿江而进,过赤壁,嘉鱼不战而降,而后以水军向北,正面击败鄂州的几千水军,从而切断汉阳、江夏两城的联系,其后曹彬则逐步拔除江夏周边的堡垒。

刘光义则率一万五千大军,自孝感南下,进攻汉阳,按照曹彬制定的作战计划,也是先拔除汉阳周边的堡镇。前后只耗费了三日的时间,两路汉军,将周遭的戍堡、镇甸全部逐步拔除,而后兵临城下,切断水陆交通,使汉阳、江夏成为孤城。

在这个过程中,鄂州军队的反应,迟钝而混乱。经刘仁赡训练的一批戍卒,还是有一定战斗能力与意志的,尤其在初战的时候,还是进行了一些顽强的抵抗。

然而,这毕竟是缺乏组织协调的,仅凭借着一些低级军官,一腔血勇,毫无配合可言,在整个防御体系被割裂的情况下,几座戍堡的抵抗,除了给江南朝廷殉葬,增添几分凄凉与悲壮之外,好无用处。

在汉军拔除诸堡的过程中,主帅皇甫继勋的表现,并没有太出人意料,就是毫无作为,坐守城中,既不下令,也不救援,甚至,有些将校愿意去与汉军拼命,也被他阻止了。

而汉军,则在曹刘的指挥下,从从容容地攻堡拔寨,将进取城池的障碍彻底拔除。除了最开始在鄂军的顽抗下,遭受了一些损失外,后边的堡垒,都是绝望之心,陆续投降,总之,汉军打得很轻松。

在兵临城下之后,曹彬下令,安营扎寨,就地休整,做攻城准备。还同样的作战布置,曹彬在江南攻江夏,刘光义在江北打汉阳。事实上,这有些托大的,两城剩下的守军兵力加起来,仍有不下四万之众,然而守军的糟糕情况,给了曹、刘大胆布置的信心。

“曹将军,这进展有些过于顺利啊!”刘光义乘船渡江而来,与曹彬商讨军事,英武的面容间仍有些不敢置信,说:“我原以为,要扫平诸堡,怎么都要七日的时间,等攻破城池或许就要入冬之后了,谁曾想,守军的抵抗意志如此薄弱,几乎是摧枯拉朽啊!”

“刘将军,我们得感谢皇甫继勋啊!”两个人行走在江边,观察着周遭的地形,曹彬脸上也带着点笑容说道:“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用入冬,鄂州就可以拿下了!”

“劝降信已然射入城中,可以继续重挫其士气,不过,敌军虽弱,这城池的坚固,却是做不得假的!”刘光义说道:“强攻或许也能速破之,但难免增加伤亡!”

“刘将军所言甚是!”曹彬点头,稍作沉吟,说:“还是先做攻城准备,继续乱其军心,消减其抵抗意志,再因势而动,若能劝降,不战而屈人之兵,则最好!”

“唉......”刘光义却忍不住叹了口气,说:“以前也经历了些苦战、恶战,如今进军顺利,却有些不适应,这仗打起来,却有些乏味了!”

听刘光义之言,曹彬不由笑了笑:“我等奉天子诏命,率王师,兴义举,自然是战无不胜,螳臂当车者,自然灰飞烟灭!不过,还是不能放松,毕竟敌军尚有数万之众!”

曹彬还是这般,沉稳持重,不敢懈怠,更不敢生骄愎之心。

刘光义点了点头,当即抱拳道:“我先回江北坐镇了!”

......

在曹刘二人,为战事进展顺利而感意外之时,江夏城内,早已是人心惶惶,士气持续下滑,几乎跌至底点。

北城一座水门下,一干人聚在一起,都是军官,军阶最高的是一名都虞侯,气氛很压抑,这干人聚在一起,显然在筹谋大事。

开口的,也是这都虞侯,也不加掩饰,直接道:“国主昏庸,不用宿将,而用小人,皇甫继勋无才无德,徒以家世而居我等之上,视军事为儿戏,役将士如牛马。汉军大举来攻,既不作御备,也不发兵救援,坐看诸堡陷落,有这样的主帅,我们若不早做打算,迟早为其陪葬!”

“朱虞侯说得不错,皇甫继勋,无能之辈,追随于他,必为之所害,我等当另谋生路!”一名将领,立刻接话道,咬牙切齿的。

“汉军已兵临城下,四处交通断绝,援兵难至,已是孤城,纵然城高,但人心不齐,主帅无能,必然守不住,莫若起义,杀皇甫继勋,向汉军投诚,不失一份功劳!”另外一名军官跟着开口,并直接点题。

事实上,这些人聚在一块儿,各自心里都清楚怎么回事,该怎么做,是以,此言一出,都跃跃欲试的。很快,都把目光投向那姓朱的都虞侯,毕竟他军职最高。

这时,外边传来一阵脚步,一名军官闯了进来,一干人迅速拔刀,还是朱虞侯说了声“自己人”方才缓和下来。

来人说道:“皇甫继勋已经在命人收拾行囊,恐有弃军逃离之意!”

“这个废物!”顿时有人骂道。

朱虞侯环视一圈,压低声音,杀气腾腾地道:“诸位,我们起兵,杀皇甫,归朝廷,可有异议?”

“杀皇甫!”

“杀皇甫!”

“......”

一干军官,都是恶狠狠地附和,皇甫继勋这个主帅,做到这个份儿上,也是挺难得的。

“好,我等歃血盟誓,今夜起兵,各自率部属,杀入帅府,取皇甫继勋首级,归附朝廷!”朱虞侯拍板道。

“是!”

当夜,江夏城内,数千雄武军,在都虞侯朱骏的率领下,突然作乱,杀入节度府衙,斩杀主将皇甫继勋。因乱起突然,又处寒夜,曹彬没有妄动,一直到第二日清晨,江夏城门大开,两万余守军,选择投降。

江夏一降,消息传开,汉阳紧跟着出降,如此,曹刘二人,兵临城下,兵不血刃,而取鄂州。以伤亡四百三十一人的代价,全取江夏、汉阳,得降军四万七千余人......

第100章 无法避开的钱粮问题第454章 安东新王第77章 刘知远终于动了第37章 覆灭在即第1772章 处置第1695章 袁家庄第265章 秦凤既定第115章 冬月第51章 郭氏父子第445章 捐资捐款,天灾不断第236章 南口大战5第311章 旧识第35章 室韦覆灭第138章 破寨第46章 郭荣的激进建议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115章 瀛州第2章 父母兄弟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505章 最后的旅途5第368章 荣宠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266章 蜀廷的争执第149章 西拓南并第297章 心虚仁宗篇8 罢相“疑云”第9章 啖耳将军亦回京第196章 橐驼儿第118章 棉第278章 遣使向西,汉中战况第467章 萧思温的价值第1676章 惨重第45章 同样的选择第393章 钱去哪儿了第213章 带着欢呼启程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178章 会猎第9章 写得不错!第76章 太子还京第437章 改变的契机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1790章 忧劳第66章 商业互吹第50章 南汉来使,庆功宴第1755章 良平岛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第34章 亡国之族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12章 令人陶醉第355章 理智归理智,仗还得打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311章 旧识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义第31章 议治湖湘第98章 追捕第279章 喜从天降第62章 难得迟疑第69章 祸事了第332章 广德殿婚宴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33章 延禧驿第402章 太子有后了第155章 南唐来使2第234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第339章 那一脚第223章 南北海军第2045章 最后的旅途16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155章 蓄奴之议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421章 为什么不喝酒?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70章 同州之战第345章 剥削者第351章 南粤,危!第1795章 父子夜谈第15章 名单第85章 安心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2108章 太宗篇终 一个时代的结束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233章 汉骑出绝域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145章 糜烂的同化政策第25章 周世宗与杨令公第127章 魏博问题第364章 皇子戍边第88章 皇长孙出世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阴霾第88章 童谣第164章 监国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第225章 光靠水军也不行第105章 卢多逊急了第41章 卷甲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