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太子还京

“恭迎殿下回京!”

祥符驿外,太子车驾当道停下,道前,一名文质彬彬,看起来极具涵养的青年,上前躬身迎拜。

帘幕打开,太子刘旸探出半个脑袋来,见到来人,面上顿时露出一抹和煦的笑容:“有劳二舅相迎,不必多礼!”

“谢殿下!”

迎驾的青年,也就二十来岁,但风度翩翩,仅从太子的称呼与态度就可知,这是何人了。符昭愿,国丈、陈留王符彦卿的次子,符皇后的弟弟,也是刘旸的亲舅舅。

自从符彦卿长子符昭信英年早逝之后,年少的符昭愿毫无疑问成为了符氏家族未来的接班人,得到重点培养。多年下来,在东京的勋贵子弟之中,名气也不小,人设立得很正,温文尔雅,谦恭待人。

两年前,被安排在东宫之中,担任侍读,陪太子刘旸读书。显然,符家也根本不必隐讳他们对太子的支持,关系摆在那里,藏也藏不住。

虽是舅侄,但刘旸与符昭愿的年纪相差却不大,两个人的关系也一向亲近。因此,对于符昭愿,刘旸也显得亲热,问:“不过回京罢了,何必亲自来迎。”

符昭愿答道:“臣奉少傅之命前来!”

如今,东宫的官吏又经过一轮调整,除了没有独立的宫卫率府之外,一应属吏都配备齐全。宰相魏仁溥挂着太子太傅衔,李昉则为太子少傅,成为东宫事务的总管负责,当然,随着刘旸年纪越长,份量也渐增,需要辅助太子处理宫务以及政务。

今年春,刘旸作为太子,代替刘皇帝西巡,查察吏治,劝课农桑。并且,刘皇帝下令,让刘旸独立出巡,李昉等东宫重臣,不得随行。

这一次,算是刘旸头一次,只带着自己的脑袋出巡,刘皇帝对他的培养,也算是煞费苦心了。如今,近半年过去,终于返京。

太子卤簿在此,祥符驿的馆吏,自是积极安排好驿内秩序,做迎驾事宜。面对殷勤的驿丞,看了看天色,又注意到被占据的道路,以及那些被清开的行人百姓,刘旸说道:“天色未迟,孤就不在此留宿了!”

“传令起驾!不要占着主道,影响行人!”刘旸又轻声吩咐着。

“是!”负责仪卫的军官,当即去安排。

太子不欲留宿,驿丞自然失望,但是,并不敢多说什么,连怨言都不敢有,只能乖乖地退开,眼睁睁地见着车驾起行。

“舅舅还请上车,与我同乘!”又对符昭愿邀请道。

“多谢殿下!”符昭愿也不推辞,拜谢一句,淡定上车。

甥舅二人,在车厢内部这种相对私密的空间内,都自然了许多,也不用像在外人面前要端着。看着刘旸,符昭愿道:“殿下出巡这几个月,姐姐可挂念得紧,朝中也发生了几件大事!”

“此番远游,确是不短,烦娘亲担忧!”刘旸叹了口气,而后问符昭愿:“听说卫公病逝了!”

“正是!丧期方过!”符昭愿道:“陛下对卫公辞世,很是伤怀!”

“可惜啊!卫公是大汉柱国功臣,更是陛下的袍泽兄弟,苍天无情,竟夺其性命......”刘旸对此,也觉惋惜,说:“回京之后,我也当前去吊祭一番!”

“这是应该的!”符昭愿说道,面上露出了点笑容,对刘旸道:“宫里已经传开了,陛下与皇后,决定纳慕容家的小娘子,为太子妃。殿下此番回京,该准备婚事了!”

闻之,刘旸有些愕然,脸上终于露出少许的羞赧,不过很快恢复。作为刘皇帝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刘旸对于包办婚姻,倒也没有什么抵触,只稍微想想,便知与慕容家联姻给他的帮助与好处了。

“我没记错的话,卫公无女吧!”刘旸提出疑问:“是慕容哪家娘子?”

符昭愿说道:“京畿都指挥使,慕容延卿的长女慕容玥!”

刘旸点了点头,沉吟几许,突然抬头道:“舅舅,这慕容家娘子,相貌如何,人品如何?”

注意到刘旸有些紧张的表情,符昭愿不由乐了,哈哈一笑:“殿下不必担忧,陛下和姐姐给你选的,自然是才貌俱佳,品性纯良之人,一般的庸脂俗粉,也配不上储君。”

闻之,刘旸也不由乐了:“当初大哥结亲,一旁观之,只觉有趣,如今轮到自己的时候,却难免失了方寸!”

提到刘煦,符昭愿接口道:“秦公也自礼部调离了。”

“哦?父亲又给大哥安排什么差遣了?”刘旸有些好奇。

“到理藩院任左侍郎,负责四夷之事!”

“这戎狄蛮夷,可不好管理啊!这几年,西北问题频发,便是诸虏生事!”刘旸想了想,说道。

“或因如此,陛下已决定,对西北用兵,彻底解决定难军与党项人问题!”符昭愿有些眉飞色舞。

“此事我也听闻了!”刘旸道:“一直以来,定难军李氏,就像一根鱼刺,横梗于喉,父亲早有消化之心,拖了这么多年,也确实不该再让其游离于大汉军政体制之外了!”

“有杨都帅统兵,定能马到功成,平灭定难军。此番,京中倒也一些勋贵子弟,受拔随之西行,令人羡慕啊!”符昭愿说。

“都有谁?”刘旸兴致勃勃。

“杨延昭、李继隆、郭仪、向德明、孙允......”符昭愿说出一大串的名字。

闻之,刘旸眉头不由皱了皱,果然是年纪合适的勋贵子弟,对此,他并不觉得惊奇,只是心中感慨,自家皇帝老子开始着力培养新生代将领了。这种情况,他很熟悉,因为刘皇帝就是这般磨炼他的。

“郭仪、李继隆如今也才十六七岁吧,邢公与李枢相舍得让他们到西北犯险?”刘旸随口问道。

“有陛下诏令在,二公岂敢反对,再者,二公也不是溺爱之人,跟着杨都帅,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听符昭愿之言,刘旸不由看着他:“舅舅倒是把父亲的用意看得清楚!”

闻之,符昭愿赶忙摇头摆手,道:“陛下神威难测,岂是我这种小子所能猜度的,只是试言之罢了。”

“少傅的官职,或将有所变动!”符昭愿又说了句。

刘旸顿时打起了精神,问:“少傅同你讲的?”

符昭愿摇了摇头:“并未明言,但透露出的意思,我觉得就是如此,前不久,陛下也还召少傅入宫侍讲......”

李昉对刘旸来讲,可谓是良师益友,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刘旸顿生不舍。不过,还是露出一抹笑容:“少傅教导我,时间也不久了,以他的才情品行,也该当高居庙堂,长久待在东宫,却是埋没其才了。以其资历,如若迁职,当为一部司之首吧!”

“现在朝中的要职,哪里有缺?”刘旸提出疑问。

符昭愿摇了摇头,朝廷中的高官要职,着实不少,让他们凭空猜出,那也是为难。当然,以李昉的资历才干,绝不会是小部门。

“对了,嫂嫂快生了吧!”刘旸突然道。

“算时间,也差不了多久了!”符昭愿回答道。

“如此,我也要当叔父了!”刘旸说了句,似乎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毕竟,他如今也才十七岁。

第71章 安东大开发2第62章 奸宦昏主第232章 西域形势一片大好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165章 天子的态度第278章 遣使向西,汉中战况第451章 双双去世第33章 真正目的第292章 赵普复命第314章 壬戌科状元第446章 流光园第430章 刘皇帝弄孙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荆湖第212章 开宝北伐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弹开始第356章 被忽视的皇子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导师第393章 钱去哪儿了第78章 召还二郎?第1734章 首级=赏钱第128章 治安问题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国版图,排队辞世第277章 军政安排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05章 率意南趋以觅食第77章 吏职变动第203章 胜利的意义第425章 开宝十年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296章 反响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18章 权谋手段第1787章 讲个笑谈,说个趣事第357章 国灭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143章 园苑中弥漫着自在的气息第123章 株连不可避免第20章 武德司的收获第178章 会猎第211章 筹议北伐第86章 活下来,就是名将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59章 不知死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1章 柩前继位第42章 天上掉下来的禁帅之位半岛史话·奇葩第158章 善后第14章 大论第90章 安全脱身第29章 劝谏第14章 外戚第19章 武夫第135章 最后的坚守第147章 负荆请罪第113章 将目光投向北边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75章 恩威齐下第138章 刘皇帝认可第514章 最后的旅途13第65章 选择第186章 赐死第223章 南北海军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世宗篇终 驾崩第382章 契丹尽失东北第490章 御宴继续,王钦若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361章 安东国第396章 天花板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203章 胜利的意义第338章 争执第78章 南北并发第1785章 统治从去***化开始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20章 被忽视的问题第275章 当与众乐第264章 更有杨业在后头第392章 抢救一下第2099章 太宗篇46 军售 枢密院变局第376章 拷问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47章 诱其北上第64章 回鹘汗之死第1675章 血战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98章 辽国变故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475章 赵卢之间的龃龉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第53章 遁第11章 大败蜀军第155章 着周王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