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与旧人

“恭迎官家!”

越过行礼的宫人,刘皇帝径入内殿,掀开珠帘,便见到正在坐月子的符惠妃。生育不久的小符,气色已然回复不少,只是身材有些走样,怎一个丰腴了得。

见到刘皇帝,小符美眸一亮,不过很快暗淡下来,明显发福了的玉容间,也很快隐去了喜色。对于她的变化,刘皇帝有注意到,见她要起身行礼,刘皇帝的脚步也更快了些,上前轻柔地按住她:“不必多礼!”

“谢官家!”小符的声音也显得很轻很柔。

“朕的小皇子呢,快带出来给朕看看!”刘皇帝四下张望了一下,大声道,雄浑的声音反映出他愉悦的心情。

小符则拉住刘皇帝,低声道:“才喂了奶,已然入睡!”

闻之,刘皇帝也收了声,给了一个我来得不巧的表情。不过,皇帝要看儿子,哪怕睡着了,也得拉出来。

很快,在乳母轻手轻脚的侍候下,一张摇篮被抬至君前,刘皇帝的十五子,就躺在里边,睡得正沉。

刘皇帝没有带孩子的压力,因而往往只能见到孩子美好的一面,哪怕已然是第十五个儿子,刘皇帝也仍旧难免新生命降下的喜悦。

这几年,刘皇帝播种造人已不像从前那般频繁了,但还是有些成果的,后宫之中一共有二子二女诞生,但是,只有耶律翎所生的十四子刘昕尚存,剩下的陆续夭折了。

为此,刘皇帝还大发雷霆,有关的御医、宫人,或贬或杀,方才有所释怀。这个时代,婴儿的成活率,实在不高,哪怕是皇家,哪怕照料得再细致,总免不了意外。

事实上,不只是皇家,想柴荣、赵匡胤、韩令坤等,他们所生,也夭折的不少,赵匡胤的诸多儿女中,成活率不足一半。

因此,汉宫中又添龙子,生母还是符惠妃,刘皇帝自然更加重视。看着小儿,安睡之中,没有任何异样,刘皇帝也安心几分。

这才抬头,对小符道:“名字已经取好了,就叫刘晅,刘温叟那老儒取的,引经据典,咬文嚼字的,总之,寓意吉祥!”

“他才刚出生不久啊!”小符有些意外。

一般而言,皇子皇女都要给一定时间的成长期,然后再赐名序齿,就是为了应对夭折的情况。不过,总有例外,刘晅只是其中之一。

刘皇帝温和地笑道:“他定然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说着,刘皇帝又朝着宫人摆了摆手,语气中带有几分严厉:“把皇子带下去,好生照料着!”

“是!”刘皇帝显然把人吓到了,尤其是那名大凶的乳娘,颤得不行。

刘皇帝此来,自然是为了探视惠妃母子,与之相谈,却明显发觉,她的兴致不怎么高,甚至显得有些消沉。

终于,刘皇帝开口关心了:“怎么了,如此苦闷,我自踏入这殿中,就见你愁绪满面,这可不利于你身子恢复?给我说说,这宫中,还有谁能让你委屈?”

闻问,小符的面容终于有所变化,来了些精神,迎着刘皇帝的目光,小符低声问道:“官家觉得我老了吗?”

一听这种问题,刘皇帝就有种无奈的感觉了,女人的心思往往难测,而后宫之中,就属符惠妃的小女人心思最重。

心里如何想不重要,面上则是一副宽慰的表现,对她道:“因何言老?你才三十五岁,何来的多愁善感?你还不知道我,在我看来,女人最美丽的年纪便在于此,你正步入最美丽的阶段!否则,我怎么总往你这里跑,刘晅又是怎么来的......”

说着,刘皇帝还朝小符挤了个眼色,露出点老色批的表情。见状,小符也不由噗嗤一笑,开颜之后,心情似乎也敞亮了许多,主动依偎到刘皇帝身上,悠悠道:“官家是这般想,只怕旁人不这般想......”

回垂拱殿,刘皇帝没有乘御辇,而是徒步,慢悠悠的,养生的姿态。行走在廊道之中,盛夏的炎热也被遮挡在外。

“惠妃方才向朕诉苦,听她的意思,是有人嫌弃她老,惹得她情绪不佳。”良久,刘皇帝头都没偏一下,随口问喦脱:“你可知,是怎么回事?”

喦脱步伐紧密地跟在身侧,闻言,小心地观察了一下刘皇帝脸色,有点迟疑。然后,一声稍显严厉的“说”,把他慑了一跳。

不敢隐瞒,喦脱赶忙道来:“就小的所知,惠妃产子,宫中有流言,说这是老树结果......”

“好个老树结果!”刘皇帝呵呵一笑,淡淡地道:“还有这等传言?嗯?从哪儿来的?”

“最开始,是从张美人身边女婢传出来的。”喦脱道。

张美人,是新进宫不久的美人,年方十八,容颜美丽,身材曼妙,刘皇帝临幸过好几次,属于新宠,册封美人。

“你倒是知道的清楚!”刘皇帝斜了喦脱一眼。

喦脱拱手应道:“小的受官家信任,总领后宫内侍诸监,多少了解些......”

“那你这个内侍行首,是怎么做的?”虽是盛夏,但刘皇帝的语气就是让人感到一阵寒意:“什么时候,这宫中也开始没大没小,奴婢下人,也敢非议,传嫔妃的流言了?”

“官家息怒!”闻言,喦脱哪里还不知刘皇帝的态度,当即道:“小的稍后即去处置,定然叫那些多舌的贱婢再也说不出话来......”

对此,刘皇帝没有再发言,而是继续朝垂拱殿走去,见状,喦脱也微微松了口气。自古,争宠都是后宫的主旋律,刘皇帝这边,也一样,只是由于符皇后主持后宫事务,荣宠不衰,地位稳固,压制住所有人罢了。不过,对于一些缺少认识的新人,可就不适用了。

而作为刘皇帝身边的内侍头子,喦脱在这方面也不得不陪着点小心。跟着刘皇帝走了一段时间,刘皇帝停下,再问:“这些年,皇后替朕管着后宫,朕也没怎么关心过后宫的情况。你给朕说说,这女人们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的事情,多不多?”

“这......”面对此问,喦脱迟疑了下,拱手道:“小的不好说!”

“不好说!”刘皇帝不禁莞尔,而后感慨道:“朕得感谢皇后啊,给了朕这么久的安宁......”

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80章 春夜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41章 探监第195章 王、韩遭贬第60章 “暴毙”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64章 边事不宁第324章 相安为上第258章 火烧威武城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23章 老臣凋零第366章 安东不一样!第72章 磁州贼第103章 缺少一个系统的李从益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252章 面圣第134章 乾祐元年终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269章 爱将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2046章 最后的旅途17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22章 “郑州站”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391章 暗箭第386章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第62章 奸宦昏主第22章 荆南既定第76章 效郭威战法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1720章 静默第173章 汉辽皇帝之间的友好交流第75章 恩威齐下第67章 宿州一线第313章 晋王第428章 赵王的新任命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130章 监察系统的变动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92章 两京并重第321章 瑶女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193章 辽国上层的忧患意识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56章 是非第60章 狠狠敲打第96章 寿春城内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326章 再用老将第88章 赵思绾有远谋第23章 夜宴第376章 降臣纷来第111章 暂息伐蜀之心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转移阵地第7章 不如意的二审结果第348章 文武并举第7章 恩赏问题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514章 最后的旅途13第173章 阔别多年的东京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155章 河东风云(2)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罢我登场第1789章 “猴子”的反应第168章 执迷不悟第182章 尚敢北顾?第182章 邢州有变第309章 衡酿第299章 温情脉脉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27章 出兵争论第20章 被忽视的问题第480章 “新对策”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猎天子第191章 赵思绾的背反第65章 制举进展第103章 郭王会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第480章 “新对策”第1697章 蠢蠢欲动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79章 势孤危第122章 连锁反应第282章 新形势,新阶段第159章 河东风云(6)第378章 辽国近况仁宗篇8 罢相“疑云”第30章 韩通与向训第52章 幽燕变故第344章 王师已过大江来第115章 冬月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115章 瀛州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118章 商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