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阴霾

开宝八年年末的洛阳,自上而下,自官府及民间,都显得十分繁忙。本就是年尾,需要收拾总结的事务繁多,这一年中又经历了北伐这等地波及朝野的大事,就更添几分忙碌了。

刘皇帝的归来,对大汉的官僚们而言,起到了极大的鞭策作用,他在与不在,朝廷上下,诸部司衙,气氛都有明显的差别。

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不说要有多少亮眼的表现,至少不能出错,大量的行政命令自政事堂发出,而上情下达,也极其通畅,甚至不用似此前一般,需要赵普实时关注、督促,朝廷的办事效率,也空前提高。

这些变化,也就是刘皇帝带来的,很多时候,不需要他发句话,只要他人在那里,对下边的臣僚们就是一种鞭策。

而对于西京的广大百姓们而言,也是值得高兴的,倒也不是完全欢喜皇帝的归来,北伐的大捷,而是新年将至,同时洛阳的物价虽然仍旧居高不下,但粮油米面布这些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物资供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回落后,到如今是彻底稳住了。京中市面上,仍旧有大笔的采购,甚至有些哄抢,不过,都是为了过一个新年。

整个洛阳,陷入了一阵极其喜庆的氛围之中,民间活力彻底释放。在官府的组织引导下,在数日之间,也有两次轰动性事件。

其一,自然是郊外祭天了,足有十余万百姓随驾观礼。

其二,就是最为轰动,也最为热闹的,一场浩大的凯旋仪式,在赵普与赵匡胤、石守信的安排下,操办得井井有条,数十民热情欢迎归来的将士,围观者自城外顺着天街延伸到皇城宫阙,拥者如堵,欢声如潮,气盖全城,声势远盖当初出征之时。

就这两件事,已经耗费了赵普等人大量精力,而紧跟其后,新年贺典也随之展开,连番的大动作,万众参与,与民同乐,在北伐这个大时代背景下,这个跨年也显得多了几分特殊。

原本,庆典放在开宝十年,会显得更隆重,更合时宜些,不过,有刘皇帝的要求在前,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也就是在刘皇帝抵京之前,对于这些事务,赵普等臣就受命提前做了些准备,否则以他再强的能力,在这种连续的繁务之中,也难免不出错。

即便如此,也让赵普手忙脚乱的,他还得分心他务。当然,承受压力最大的,要属洛阳府了,这等大规模的庆典活动,几十万人参与,方方面面甚至比指挥几十万大军还要困难,更加考验统筹调度能力。

为了维持秩序安定,洛阳府下属差役以及巡检司人马几乎全部出动,同时还从禁军借调两万军,以作维护。所幸,那一系列的庆典流程活动,不需洛阳府太操心。

背后的一切操劳与努力,刘皇帝自然不会去太操心,而在开宝九年正月朔,他见到的,自然一片繁荣盛景。

公卿伴驾,百官随从,刘皇帝亲登皇城定鼎门,接受万民朝拜,发表新年贺词。烟花井喷,璀璨当空,暮色之下,连片的花灯将皇城、河桥、天街点亮,清寒的夜风中,与会东京百姓,载歌载舞,放声高歌。

这也是新年庆典中,最高潮的一部分,刘皇帝最亲民的一段表演,即便如此,他仍旧是居高临下,俯视苍生。

而这之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区别也显露出来,大汉的贵族、官僚们,得以盛装华服,随驾入宫,在那灯火辉煌的乾元大殿,参与御宴,享受盛世奢华。

另外一个世界的中下层百姓们,只能游乐于灯市,流连于酒肆,所谓的与民同乐,都有种施舍的意味,大抵只有家人团聚,闭门过年,才是真正温馨所在。

乾元大殿内,自然是另外一番景象,灿烂的灯火,绚丽的彩绸,无处不透着华贵气质的景致,刘皇帝与他的臣僚们,共同构成一幅宫廷御宴的画卷。

画师黄荃父子,就如往常一般,默默记录着,准备用他们的妙笔,将这景象勾画出来。这些年,他们父子俩都十分高产,一系列画作,将进入开宝时代后大汉的宫廷景致描绘得淋漓尽致。

宴会的中心,毫无疑问,乃是刘皇帝,在场的统治阶级,与宫外的士民,有着巨大的鸿沟,而刘皇帝与这些公卿大臣们,也同样有着天堑般的距离。

乾元殿,毫无疑问是如今大汉最为壮丽的宫殿,进行一场容纳两千余人的御宴,也是绰绰有余,不见一丝拥挤。

筵席间,最喜悦,也最放得开的,当然得属那些从北伐前线回来的有功将士们了,这本身也是对北伐的一次庆功宴会,虽然稍显仓促,虽然具体的封赏还未出台,也足够他们开怀了,皇帝已然公开表彰了,而能与宴之人,都代表着他们会在赐爵授勋之列。

稳居乾元宝座,显得莫测而高深,也俯视的目光扫过这些大汉的显赫贵族们,望着这莺歌燕舞,听着这觥筹交错,刘皇帝却莫名地感受到了一丝寒意,不是春寒,而是高处不胜寒之感。

过去的刘皇帝,提倡俭朴,厌恶享乐,但这不知觉间,他却仿佛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对铺张、奢华,似乎也没有那么抵触了。

这是自己的变化,还是自己本质上就是如此?刘皇帝不禁有些恍惚,他的高官、重臣,对这奢华富丽,也显得十分适应,分外享受,对自己依旧是恭敬逢迎,但那发自内心的笑容,此时刘皇帝看着,却有些扎眼......

“陛下!”国舅李业也端着酒杯,登御阶而上,立定敬酒。

“过去一年,国舅也辛苦了,朕以此杯,略表慰劳!”刘皇帝回过了神,持杯回敬道。

“陛下言重了!都是臣应该做的!”李业的态度,恭顺得不得了,嘴角都快咧开花了。

殿内人声涌动,连宫廷礼乐,都带着一种贵气,听在刘皇帝耳中,却莫名地觉得有些扎耳,愉悦的心情中也增添了几分烦躁。

看着李业,刘皇帝招招手:“国舅上前叙话!”

闻言,李业顿时乐不可支,前来敬酒的有大量的贵族大臣,但被如此“特殊”对待的,到目前为止,只有他一人了。

趋步拾级而上,登上高台,直至御前,终于能看清刘皇帝的面容了,李业越发恭敬了:“陛下吩咐!”

看着他,刘皇帝问:“为筹备此番庆典,花费了多少钱?”

这个庆典,政事堂那边,是由李业具体操持的。而听此问,李业顿时愣了下,有些纳闷,心头也泛起了些嘀咕,原以为刘皇帝叫自己近前,是要说些体己话的,没曾想是问这。

莫非,是有人进谗,在此事上污蔑自己?李业不由得多想,有些不解地看了看刘皇帝,只是他面上微带酒意,但目光十分慑人,心头一颤,赶忙应道:“回陛下,各项花费繁多,还需统计方知。”

“此事是你操持的?心中没有一个数吗?大概花费都不知晓?”刘皇帝面色不改,追问道。

李业越觉忐忑了,迎着刘皇帝的压迫性的目光,垂首低声应道:“约以三百万贯......”

“哦!”

刘皇帝应了声,没再多问什么,只是接下来的御宴上,他面容间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阴霾,即便笑,也是强做欢颜。

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112章 幸灾乐祸第86章 发落南臣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荆湖第292章 北伐的尾声1第481章 行宫第249章 枢密院内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半岛史话·安平公主第268章 机遇第5章 恶劣的处境第7章 小张探花第205章 辽国新君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90章 交趾收复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风压倒北风第1790章 忧劳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2106章 太宗篇53 迟暮第305章 辽国三载世宗篇34 由“劳务输出”引发(等待更新)第84章 夏州降第39章 濮州案(2)第67章 遗表第419章 刘皇帝请客第393章第239章 进退第2108章 太宗篇终 一个时代的结束第231章 辽军的反击第1693章 安西王第195章 漳泉献地第75章 恩威齐下第50章 喜讯第361章 皇长子的气度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215章 手忍不住颤抖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39章 连夜南进第216章 马政第296章 三处余音第83章 辽帝之亡第239章 南口大战8第275章 令人绝望的未来第2054章 太宗篇1 变天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225章 光靠水军也不行第84章 刘承祐的决定第203章 幸灾乐祸第21章 捷音已先来第303章 兄弟之间第101章 这就是开宝盛世?第364章 沉默第153章 未来将帅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356章 被忽视的皇子第115章 罪状十五条第138章 请立太子第47章 诱其北上第286章 宗室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257章 上京叛乱第64章 郭威支持稳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135章 韬光养晦第15章 荆南来使第144章 邺都战事(求首订)第276章 玉如意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79章 滏阳之捷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丽王第269章 爱将第98章 追捕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239章 耀州之战第1734章 首级=赏钱仁宗篇1 正统时代第386章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第314章 壬戌科状元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时代第215章 确立太子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21章 聪明主动的安氏父子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189章 燕王南来第242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世宗篇39 寇准罢相第19章 赵匡赞北上第97章 再临六合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10章 契丹乱政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难测第216章 下诏北伐第141章 父子关系第8章 掺沙子的效果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471章 另起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