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太子的安排

“殿下,是否回宫?”马怀遇的开口,将刘旸从那丝丝缕缕怅惘的情绪中拽了回来。

扭头,看着人高马大、一脸认真的马怀遇,刘旸突然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叫着二人陪他坐下,对着一壶已然喝干净的酒。

看着马怀遇,刘旸说道:“怀遇,你是功勋英烈之后,又拥郡公高爵,这么多年,一直在我身边做个侍卫,实在太委屈你了!”

刘旸的话里,隐隐透着一抹愧疚,马怀遇感受到了,因而反应也有些动容,答道:“殿下何出此言?臣少孤,幸得陛下收养,方得周全,顺利长成。

十多年来,陛下与娘娘待臣如子,殿下视臣如弟,如此深恩厚遇,臣向来感激涕零,无以为报。

先父为何给臣取名字怀遇,不就是希望臣能永远牢记陛下对我父子二人的恩泽吗?能为中涓,侍卫左右,已是臣荣幸,只恨不足,何谈委屈?

再者,跟在殿下身边这些年,时时聆听教诲,增广见识,臣也觉大有长进,这样的机遇,乃是旁人羡慕而不得的,臣也只会感激。

至于身负之爵位,那是陛下之恩典,是先父之功勋,而非臣打拼所得......”

听马怀遇这一番衷心陈述,刘旸还没反应,慕容德丰便一副大受感染的模样,冲他赞道:“怀遇忠勇刚正,康慨豪情,令人心折啊,马蓟国公在世之时,大抵便是如此风采了!”

说着,又以一种玩笑的语气调侃道:“可惜啊,你这样的壮志满怀,不免令人嫉妒啊,多少将士,沙场纵横,打拼一生,都难得一封......”

这话也算半真半假了,要知道,他慕容德丰在朝廷中,也算小有名气,青年俊才,太子心腹,皇帝也颇为看中的。甚至于,在卫国公慕容延钊在世之时,就曾断言过,兴慕容家门者,乃是这个二子。

但有一点不可改变的现实便是,如今继承了慕容延钊大部分政治遗产与资产的,乃是他兄长慕容德业。哪怕在很多人眼中,慕容德丰确实要比慕容德业优秀,但是,大汉如今的卫国公,名字慕容德业。

因此,哪怕对于众多跑仕途的权贵子弟而言,马怀遇这样的际遇,也是用羡慕嫉妒恨都难以尽述心情的。

而听马怀遇在太子面前说什么爵位是皇帝的恩赐,是先父的功名,而非自己打拼,云云。若不是了解马怀遇,慕容德丰都要忍不住去猜测这小子是不是在炫耀了,简直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相比之下,刘旸的心情则没有那么复杂,对于这个几乎跟着自己长大的“弟弟”,有一说一,刘旸的感情真就比那些同根同种的兄弟还要亲密些。

脸上洋溢着温和的笑容,刘旸探手拍了拍马怀遇肩膀,道:“怀遇他日,必成大器!”

“不过,一直待在我身边,终究缺少历练!”刘旸就像兄长一般关怀,娓娓而谈:“如今,你的基础已然打磨地足够夯实,需要到外面闯一闯,把所学所知,施展出来!”

面对刘旸谆谆之言,马怀遇只觉心头一暖,未加多虑,拱手道:“殿下关怀,臣感激涕零!”

“你呀!怕是心里也早就想外放了吧!”看着马怀遇,刘皇帝语气轻松道。

马怀遇脸上露出点醇厚的笑容,若是抬手挠挠脑袋,会显得憨直些,应道:“明察秋毫,臣......”

“好了!你就不用恭维我了!”他一张嘴,便大概能够猜出要说些什么了,摆摆手说:“关于你的去向,你自己想来也有所考虑吧,说说看!”

闻言,马怀遇表情变得严肃,略作斟酌,拱手请道:“殿下,臣希望去东北!”

“哦?”刘旸似乎有些讶异。

马怀遇认真地道:“先父当年伤逝于榆关,恨不能提兵东进,为大汉收取辽东,此为一生之憾。

今朝廷已击破辽东,兵压海东,臣才干德行难与先父相比,只能遵从先父遗志,建功立业于东北,以报陛下与朝廷对我父子两代之厚遇!”

“好!”慕容德丰切实地承担着一个捧跟的角色,马怀遇言罢,顿时拊掌大赞,就差竖个大拇指了:“如此,父子两代竭忠尽诚,用事东北,将来必成一段佳话啊!”

刘旸也笑了笑,对马怀遇肯定道:“当年北伐时,你也行营,对当地的情况会熟悉些,东北不失于一个合适的去处。不过,当初在行营,你随我也止步于辽沉,如今东北诸事,在于黄龙府外,对此,你要有个准备,不可大意!”

“殿下教诲,臣谨记!”马怀遇站起身来,拱手拜道,像是保证一般。

“坐!不要这么拘束!”见状,刘旸赶忙朝他招招手。

说完马怀遇的安排,刘旸又转向慕容德丰,说:“日新,你有什么想法?”

“嗯?”突然提到自己,慕容德丰微讷,但迅速反应过来,迟疑了下,说:“怀遇若去东北,臣若再去,就怕殿下这边......”

刘旸洒然一笑,小小地调侃一句:“怎么,你还怕我身边缺少可用之人吗?”

“自然不是!”慕容德丰立刻道:“殿下龙凤之姿,本当驾驭英豪,天下有才之士,都任您调用,岂缺区区一个慕容德丰。”

能用的人自然不会少,但用得顺手,且能寄托腹心者,那就不易得了。

但刘旸既发此问,显然心中是做下了决议了,对慕容德丰道:“你在京任职也多年,在我身边,虽然参谋军政,但是为政治民之道,还是缺乏历练。

就连我,对理政治民,实则也是有欠缺的,陛下常教导我,要舍得躬下身体,俯观苍生民情,但想要做到,何其不易。

每每接见地方官吏述职时,总能有所得,为何,就是因为他们更清楚地方情况,而我只能从奏章上去了解、猜测,这样的认识,终究是浅薄,不够深彻的。

你继续待在我身边,想再进一步,也将遇到阻力,还不如外放地方,去另外一片天地开拓......”

“臣明白了!”慕容德丰自然是聪明人,稍作思考,便明白刘旸的培养提拔之意,感激道:“多谢殿下!”

“你想去何处?”刘旸还是很开明地问起慕容德丰的建议。

比起马怀遇,慕容德丰的想法或许要多一些,思吟几许,郑重道:“臣愿去漠南!”

闻言,刘旸眉头下意识地蹙起,打量了他一眼,道:“你可想好了,去漠南,可要做好受苦的准备了!”

若是掉书袋,慕容德丰能够说出一大套文章以表现自己的志向于坚持,但是,只是认真回了三个字:“臣明白!”

看了看慕容德丰,刘旸的眼神中浮现出少许满意之色。略微琢磨了下,说道:“漠南情况,以诸族为要,你也明白,我会安排,让你负责监察当地部族王化推行,当好生配合晋王与当地官吏为政。此事,对大汉十分重要,关乎到疆陲之安宁,当谨慎从事!”

“是!”

“去了之后,记得来信!”刘旸又轻叹道。

“是!”

“你也一样!”刘旸又看向马怀遇。

看着亭间干干净净的壶杯,刘旸语调变得轻松,又说:“此间酒水已尽,宫中尚有,走,我们回宫喝酒去,也算我提前为你们践行了......”

慕容德丰与马怀遇这两个太子党死忠,一个去东北,一个去漠南,或许刘旸自己都不清楚,是否有其他用意。

马怀遇或许不会想太多,但慕容德丰,绝对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369章 找上门来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92章 金陵冬寒第344章 打个赌第1780章 侵入黑汗国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1773章 质问第25章 萧燕燕的故事第392章 抢救一下第360章 主持善后第319章 大将早逝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495章 市场的形成第135章 许州兵匪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32章 郭氏之虑第1708章 格局第240章 城塌了第9章 凤翔战况第147章 许州事了(2)第370章 其志甚坚第195章 漳泉献地第124章 辞表第137章 东京军政第256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第206章 赵思绾落网第18章 侯益第350章 隐退陈情第395章 大商人第78章 沧州府第285章 吃酒烤肉议荆湖第104章 平息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141章 崇政殿听政3第467章 萧思温的价值第399章 刘皇帝的矛盾心理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2章 登闻鼓响第124章 海外扩张第106章 诱惑第86章 笼络人心第91章 作别西行第33章 东京城内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1776章 东平王府内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第175章 军略第226章 一溃百里第25章 李史合谋第309章 江淮将帅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121章 最难啃的骨头,最轻松地啃下了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107章 深思熟虑第249章 武德司时况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170章 河东改制第92章 金陵冬寒第283章 云中之围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272章 困兽犹斗第319章 大将早逝第1714章 百姓苦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弹开始第151章 凋零第98章 灰溜溜地滚回去第230章 压力都不小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时代第360章 主持善后第117章 新洛阳城,邙山隐者第133章 纳了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导师第245章 下一步战略第413章 分食第27章 谋算无用,危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420章 老年丧子第118章 查抄第116章 辽军的异动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236章 南口大战5第498章 六十年来第一遭第138章 回宫第79章 大获全胜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34章 亡国之族第6章 遗奏十条第97章 宣慰司将提上日程第144章 赵家父子第135章 最后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