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强势、阴谋

“你也说了,河西匪患由来已久,但是,为何不想想,为何屡剿不止,屡杀不绝?”刘皇帝话犹不止,继续道:“不要同我说黄金丝路引人垂涎,也不要说黄沙万里、戈壁密布不易根除,固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我要强调的是人,我们的官吏、官兵,他们在干什么,是否尽力了?

是不是承平久了,日子过得安逸了,不愿动弹,多生麻烦?倘若他们已然尽力,贼匪还能如此猖獗,那这河西的文武,也就不需要了;倘若是刻意放任,那就更加可恶!”

说着刘皇帝语气中已然带上了些杀气:“我过去听说过,马匪抢劫发财,官兵剿匪同样发财,匪患不绝,征剿不止,其所谓养寇自重,又能牟利,何乐不为?

我不得不怀疑,劫杀黑汗使团的,究竟是不是所谓的马匪!”

见刘皇帝的怀疑越来越偏激,越来越可怕,刘旸的心中都不由忐忑起来,不是因为畏惧,而是顾虑如此状态、如此猜忌的刘皇帝会做出一些不必要的决定。

没有顾及刘旸是什么想法,刘皇帝自顾自地继续道:“至于黑汗国,事情没查清楚前,忙着遣使做什么?向他们解释?给他们交代?自爆其短,显示大汉有多安定,显示河西的文武官员有多能干,连个使团都护不住?”

面对刘皇帝这番讽刺,刘旸保持着沉稳,低声回道:“话虽然如此,但使团毕竟是在我国境内遇害的,其不远千里,携礼而来,遭遇这样的噩运,即便本着大国气度,也该有所表示,至少,派人知会一声......”

“小小黑汗,西域边陲小国,不值一提!”刘皇帝明白刘旸的意思,但他心里就是有股怒愤难以发泄,因此,有些不讲道理地说道:

“你怕起什么争端?这事明摆着,黑汗那边要是明理,就不该怪罪大汉。若是黑汗不识时务,以此事冲突,那正好,一举灭了它,全复西域,彻底打通前往西方的商道。

刘旻不是觉得无用武之地吗?我想倘若如此,他会很高兴的......”

魏王刘旻,如今正在安西,开府高昌,坐镇西域。对于整个西北,刘皇帝一直都是很重视的,从来没有放松过,他的认识也很清楚,漠南漠北安东等边地,就是再乱,也难以对中国造成致命的威胁,但西北不一样,那一乱,是可能拖累整个帝国的。

于是,除了早年把赵王刘昉派去西北,后来又把魏王刘旻也安排到安西去了,这两个最熟知兵事的皇子亲王,都放在西北地区,也可见刘皇帝的重视。

刘皇帝这番蛮横的言辞中,充满了一种霸道思想,刘旸也有些无奈,这也是性格使然,他还是偏向于一种温和些的处事方式。

至少就河西之事来说,黑汗国看起来是受害的一方,委屈的一方,大汉这边聊表诚意,以维护两国友好,是最省便有利的事。而照刘皇帝那态度,那行事,难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争端。

但是,刘旸又不好再劝了,他也怕刘皇帝再给他一个“软弱”的评价......而事实上,刘旸真的软弱吗,或许平日里以温和示人,但在大是大非上,该强硬的刘旸从来就没退缩过,只是,他比较讲理罢了。

而刘皇帝,也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耐心地同人讲道理了,到老了,他的思想认知,他的行事作风,突出一个粗暴、刚愎、骄横、自我。

刘皇帝没有注意到刘旸脸上稍稍露出的复杂表情,反而凝起了眉,他在想,这事不会是刘旻使人干的吧?挑起两国争端,趁机举兵灭了黑汗,建功立业?

不过,这一刹那的念头迅速被刘皇帝掐灭了,自己得多疑到什么程度才会这么想,刘旻是个好孩子,不可能做出这种事......

然而,这个不经意的念头却给刘皇帝打开了一道思路,此事从头到尾都透着些不寻常,之前有些过于愤怒,冷静地想来,却是嗅到了一股阴谋的味道。

刘皇帝不说话了,殿内一时安静了下来,见他沉思,其他人也不敢打扰。刘旸恭敬地站着,赵普如老僧入定般坐着,王寅武还跪着不敢起身,至于张德钧坐没他的位置,站也站得不太自在......

良久,刘皇帝反应过来殿中的不对劲了,目光转移,直接锁定赵普,沉声道:“赵卿,在想什么?为何不说话?”

从入殿之后,除了行礼之外,赵普这老家伙就没说过一字,发过一声,显然有异样。

名字被点到,赵普向触电一般从入定中惊醒过来,麻利地起身,走到殿中,躬身一礼:“回陛下,老臣也在思量此事。”

“哦?那你说说,都思量出什么来了?以赵卿的见识,怕有些惊人论吧!”刘皇帝道。

“不敢!”赵普态度格外恭顺,平静地说道:“关于此桉的善后处置,老臣以为,陛下所言与太子殿下建议,都有道理,可以稍加综合,一并安排!”

听其言,刘皇帝微皱的眉头显露出不悦的意思,这赵普,居然敢在他与太子之间和起稀泥来了。

不过,刘皇帝并没有作话打断赵普,而是任其继续。赵普则似无察觉地道:“另外,老臣以为,此桉的背后,怕是另有隐情!

一者,犯下劫桉的贼人,究竟是不是马匪,尚无定论,还需详加调查。

这二来,即便是西北马匪干的,那也透着诡异,最重要的,犯下此桉的马匪,其目的是什么?

倘若是为求财,来往的商旅、境内的村庄,都可选择,比起有整整一队官兵护卫的一国使团,显然前者更容易,危险更小。

何况,一旦动手,必然迎来朝廷与河西官府的全力打击,全面报复,马匪虽然悍不畏死,但绝不会自蹈死路!

再是利欲熏心的人,在生死存亡之间,也会仔细衡量!因此,老臣以为,使团被劫杀的背后,另外有阴谋!”

不得不说,赵普的见识永远是这么清晰,直指要害,他这番怀疑,显然说到了刘皇帝心坎里,也不啰嗦了,直接开问:“赵卿所说的阴谋,指的是什么?”

“这个,老臣不好妄加揣测!”赵普犹豫了下,道。

“直说!”刘皇帝语气陡然转厉,声音都突然大了几分,吓了所有人一跳。

赵普沉稳依旧,斟酌了下,继续说来:“从黑汗使团被劫杀来看,目的不难猜测,极有可能,是为了引发两国龃龉,挑拨两国矛盾,毕竟,大汉与黑汗之间并没有太深渊源,关于西域领土问题,也只是搁置。

如今黑汗使团在大汉境内被杀,这是事实,就必然授黑汗国以话柄。这西域小国,固然不值一提,但倘若两国真因此事再起刀兵,那西域必然陷入动乱,西域一乱,河西也必然不稳,河西不稳......”

刘皇帝打断了赵普套娃一般的说辞,直接问:“你所持阴谋论,其策划者,会是谁?”

闻问,赵普犹豫得更加明显了,考虑了下,道:“此为老臣凭空猜测,至于究竟是何人阴谋,老臣就真不好说!”

“不好说也要说!”刘皇帝不管。

沉默了一会人,赵普吐露出一些人:“甘州回鹘余孽、因该制移风易俗而不满的诸胡、那些丢了权力、损了财产的蛮酋乃是那些强徙西北的汉民豪强,以及徙边服刑的罪犯、官吏、刑徒.......”

赵普这话一说,刘皇帝也沉默了,高坐在御桉后,整个人彷佛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下,带给人的也是阴霾一般的感受。

“都是一群宵小之辈!”良久,刘皇帝冷冷地说了句。

赵普表情大概有许久没有这般严肃了,认真地道:“陛下,倘若这些宵小之徒,有朝一日被人引导,联合起来,那对朝廷来说,可就是大患了!”

这个时候,王寅武忽然出声了,小心翼翼地把王玄真关于刑徒营骚乱的情况、变化与分析禀报了一下,显然,将这些结合起来,那问题就显得更加严重了。

刘皇帝紧蹙着眉头诉说着他内心的纠结,显然,他有些不愿意去相信,一些被他视若面饼、任意揉捏的货色,能对他的大汉帝国产生什么威胁。

但是,多疑的性子,又让他不得不加以重视,喃喃道:“朕知道,地方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积压了一些矛盾,但已到如此地步了?”

赵普还是个明白人,在某些方向,这个长久把持大汉相权的宰相,要比刘皇帝更了解他的帝国。

“查!一查到底!”刘皇帝也不是反应迟钝的人,在短暂的迷茫之后,整个人再度恢复了锐利,目光像刀子一样盯着王寅武:“倘若真有什么叛逆贼子,有一个,给朕揪出来一个!”

“是!”王寅武回答地很干脆,他知道自己不能有任何其他态度。

刘皇帝此刻的怀疑,已经被赵普更进一步了,犹豫之后,就是肯定,双倍肯定,西北已经存在一些反叛大汉的乱臣贼子了。

“你来,可也是为河西之事?”刘皇帝这才问张德钧。

张德钧来时所有的小心思此时也都收起来了,恭敬应道:“回官家!正是,皇城司也收到了消息!”

“你们也一并调查,朝廷、河西、皇城、武德两司,四方齐动,务必给朕查出个水落石出!”刘皇帝吩咐道。

“是!”

深吸一口气,刘皇帝又瞧向刘旸,稍微有那么点“不好意思”,酝酿了下,释然一般吩咐道:“你方才提的那三条建议,与我补充的意思,综合一下,执行善后!”

刘皇帝还是接受了赵普“和稀泥”的建议,太子的见解,还是有道理的,至少比起刘皇帝那唯我独尊、直来直去,要显得聪明些。

第401章 王彦升之死第115章 罪状十五条第95章 大洗牌第323章 斗法第30章 韩通与向训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风压倒北风第515章 最后的旅途14第79章 滏阳之捷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339章 那一脚第61章 气运所钟李守贞第458章 再临东京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240章 南口大战9第107章 深思熟虑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454章 安东新王第116章 辽军的异动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415章 血色将至第1794章 魏王回来了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31章 议治湖湘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182章 大汉最北端第80章 春夜第20章 被忽视的问题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6章 相形见绌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147章 负荆请罪第269章 爱将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举第212章 开宝北伐第30章 满堂春宴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506章 最后的旅途6第53章 有诗云第15章 襄阳第7章 风波第30章 “宽刑简政”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56章 契丹不乏忧患之士第1803章 运动第212章 王朴卸任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201章 擎天保驾之臣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55章 燕王病故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76章 太子还京第32章 天子上门第78章 火油弹第430章 刘皇帝弄孙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84章 灭佛伊始第203章 胜利的意义第211章 筹议北伐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372章 封王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第59章 不知死第22章 慈父的关怀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迟暮第3章 台怀之事第7章 恩赏问题第176章 接风洗尘第5章 堂议第1709章 心猿意马第380章 投汉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296章 缺人了第196章 杨邠案(4)第2044章 最后的旅途15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229章 血战锦州第514章 最后的旅途13第55章 符氏姐妹第200章 御敌第27章 出兵争论第103章 送菜来了第142章 准备杀鸡第267章 国难之际第70章 大礼第67章 又去一老第98章 灰溜溜地滚回去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405章 杨吕觐见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