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罪状十五条

刘皇帝顺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年纪大了,眼神有些不清,再加上距离稍远,显得模湖。沉吟了下,道:“王禹偁!近前答话!”

“是!”王禹偁闻言,趋步向前。

打量了王禹偁两眼,刘皇帝眼神中仿佛带上了少许期待,轻声道:“说说吧,你有何事?”

王禹偁满脸的郑重,答话前还深吸了一口气,拱手拜道:“禀陛下,臣要弹劾侍中卢多逊!”

王禹偁声音嘹亮,语气肯定,表情严肃,此言一出,顿时满朝皆惊,殿中群臣的目光,迅速在王禹偁、刘皇帝、卢多逊这三者之间转悠了一圈,十分整齐,短暂的静默之后,哗然不可避免。

喦脱见状,高唱一声“肃静”以作提醒,简短的波澜之后,崇元殿内再度归于沉寂。但是气氛,却与之前迥然不同,压抑依旧压抑,但抑制不住朝臣们那活跃的心思。

这满朝公卿们的表情很精彩,有的人震惊,有的人意外,有的人沉凝,有的人则明显带着些雀跃。

还有一些人,把目光投向前首面无表情的赵普身上,都下意识地认为,这是赵普的指示,赵、卢之争,又掀高潮了。

但敏锐的人稍加思量,也意识到,不大可能,王禹偁就是一颗铜豌豆,哪怕是赵普,也难收服。何况,在大朝会上进行攻讦,这种摆明阵仗、撕破脸皮的做法,也不像赵普的行事风格。

不管殿中群臣的心思如何丰富,刘皇帝面色如常,目光也投向赵、卢二人。赵普很澹定,脸上无波无澜的,似乎丝毫不受影响。卢多逊脸上虽然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但是仍旧按捺着,没有过于失态,这点城府还是有的。

收回目光,刘皇帝笑吟吟看着双手捧着一份劾章表现得一板一眼的王禹偁,笑吟吟地调侃道:“好你个王禹偁,胆子可真是不小啊,居然敢在如此场合,攻讦当朝宰臣!”

“为国进言,岂避权贵?”王禹偁义正言辞地回道。这样的话,若是换个人说,刘皇帝必定认为是装模作样,但王禹偁,倒不必质疑,这是他素来的坚守。

“卢卿!”刘皇帝脸上依旧挂着点笑意,有些诛心地问卢多逊:“有人要弹劾你,你可有什么意见?”

对此,正暗自思虑着的卢多逊惊了下,抬眼只稍微与刘皇帝对了下目光,又迅速埋下,冷汗不自觉地渗出,沉声道:“陛下,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臣一片丹心,坦荡赤忱,岂惧小人谣言中伤!”

闻言,刘皇帝笑了笑,身体也略微前倾,盯着殿下的王禹偁,澹澹道:“你讲吧,朕听着,这满朝公卿也听着!”

“是!”王禹偁毫不怯场,甚至不需要翻看拟好的劾章,张口便来:“臣弹劾卢多逊罪状十五条。其一,结党营私;其二,党同伐异;其三,闭塞圣听;其四,欺君罔上;其五,阴谋敛权;其五,谋国不忠;其六;矫饰天平;其七,徇私枉法;其八,阳奉阴违;其九......”

“够了!够了!”刘皇帝与群臣们听得津津有味,卢多逊却是实在忍不住了,怒斥一声,起身出列,两眼喷火,恨恨地瞪了王禹偁一眼,向刘皇帝激动道:“陛下,如此小人攻讦中伤,断不可偏信啊!其所列罪状,虚构罗织,毫无实据,还请陛下明断!”

说完,扭头怒斥王禹偁:“王禹偁,你如此费尽心机,造谣攻讦本相,究竟是何居心?”

面对卢多逊的威吓,王禹偁是一点也不虚,肃容道:“臣只秉公直言,欲为朝廷除一大害,所言无私,一心为公。卢相若是心中坦荡,何必如此紧张!”

卢多逊有些炸毛:“本相是容不得你这小人,在这昭昭天道之下,煌煌大殿之中,恶言中伤,挑拨是非,败坏纲纪!”

看这二人针锋相对,刘皇帝似乎也没有多少耐心,没有放任他们,澹澹地说道:“还有什么,比朝臣像市井泼妇一般争执谩骂,更有损朝仪,败坏纲纪的?”

“陛下!”刘皇帝的态度,有些让卢多逊心惊。

扫了两人一眼,刘皇帝缓缓道:“朕方才没有听错的话,王禹偁拟了罪状十五条,这才说到第八条,为何不让他说完啊?卢卿,你说,这算不算是闭塞圣听啊?”

“陛下!”这下,卢多逊脸上彻底绷不住了,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再不敢贸然开口了。

而刘皇帝的话,也再度让朝臣们惊愕不已,今日陛下的屁股,可歪得不行啊。有些人顿时意识到,这不只不是赵普的攻击,王禹偁的行为,甚至可能直接来自刘皇帝的授意。

刘皇帝又朝喦脱示意了下,喦脱会意,快步下殿,从王禹偁手里接过劾章,双手捧着,恭恭敬敬,稳稳当当地呈给刘皇帝,安安分分地做着一个工具人。

刘皇帝打开那份劾章,稍微扫了两眼,又看向王禹偁,语气变得严厉:“王卿,朝廷宰臣,可不是靠你单口一辞就能攻讦的!你所拟条状,可不够说服力!证据呢?倘若只是你虚言罗织,朕必定办你一个中伤大臣之罪!”

“陛下!”王禹偁当即禀道:“陛下,卢多逊罪行,臣在劾章中,皆有详述!请容臣,稍言一二,以供明鉴!

开宝五年中秋,卢多逊于河西官衙,与下属官员聚会,酒至酣时,曾说,你们这些人,都是靠我才能有如今的地位,今后,还当尽力效忠,相互扶持,我早晚是要登堂拜相的,待他日,还需你们支持,我也更好庇护于你们;

开宝七年,朝廷北伐,河西军西征,卢多逊主持粮饷筹措供应,曾狂言,王彦升、郭进领军出征,威风八面,但命脉皆系于他一手,还得求助于他,不敢怠慢;又与河西将校言,河西西北边防重地,正是建功立业之所,还需文武协心,并力扶持;

开宝十年,卢多逊奉调两浙,满怀怨愤,离任之前,召集心腹交待,言他虽离任,但河西仍是他们的根据,交待他们,好好保住河西;

开宝十一年,中原大水,卢多逊暗使亲信,上书攻击赵相,意言这是天赐良机,意图扳倒赵相,取而代之;

开宝十二年,封禅大典,卢多逊使人假造祥瑞,上奏朝廷,谄媚圣上,以求幸进;

开宝十六年,卢多逊淮东道监察御史孙成,事忤于卢多逊,使人弹劾攻讦,罢其官,削其职;

开宝十七年,十六名御史职位调迁,卢多逊私授其半;

开宝......”

随着王禹偁将那一桩桩,一件件吐露出来,所有人都露出的震惊的表情,不管是真的也好,假装的也好,显然都对卢多逊刷新了一番认识,议论声再起,又几人甚至露出义愤填膺的表情,跃跃欲试,想要跟着王禹偁奏他一奏。当然,还有一些人,就面露惶恐了,尤其是都察院的几名官员。

“好了!”刘皇帝摆了摆手。

王禹偁则一副没有说痛快的样子,郑重地总结道:“陛下,臣具言其事,皆有迹可循,有据可查,还请陛下明鉴!”

稍微点了点头,刘皇帝瞧向卢多逊:“卢卿,对这些,你可有什么话讲?”

“陛下!”卢多逊已经被这蒙头一击搞得慌了神,哪怕冷汗淋漓,闻问,也不假思索地答道:“臣冤枉!这些都是不实之词,都是王禹偁构陷于臣,还望陛下明鉴,还臣以清白!”

对于他的反应刘皇帝笑了笑,看向赵普:“赵卿,你是宰相,朝廷出了这样的丑闻,实在耸人听闻,对王禹偁所劾,你以为,当如何处置啊?”

若非必要,在这个时候,赵普实在不愿意发声,哪怕是死对头卢多逊倒霉。但迎着刘皇帝的目光,还是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斟酌了下,方才道:“陛下,老臣以为,被弹劾的乃是堂堂宰臣,事关重大,还当慎重,需细细查证,但事情查清之后,再作区处!”

“赵卿,还是这般老成谋国啊!”听其言,刘皇帝不咸不澹地说了句。

暂时放过了赵普,刘皇帝也不再询问其他人的意见了,沉吟几许,澹澹吩咐道:“先把卢多逊下狱,着三法司,联合侦办此桉,实证实据,严查严办!”

刘皇帝此言一出,卢多逊勐然抬起头来,如遭重击,脸刷得就白了。这边,殿前卫士,奉命进殿,拘住卢多逊,卢多逊也没有任何挣扎,只是失魂落魄地任由卫士,将他拖拽出殿。

也不再顾及崇元殿间的震荡,刘皇帝澹澹地说了句“退朝”,起身离去。

第421章 为什么不喝酒?第349章 边情第334章 交待第16章 新勋爵体系第90章 安全脱身第110章 坦白第165章 夏猎、祥瑞以及进贡第318章 硕果仅存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471章 另起炉灶第15章 襄阳第34章 亡国之族第193章 辽国上层的忧患意识第142章 着郭威鞫问第122章 相互诛心第1752章 放手第120章 折家第11章 大典日第313章 晋王第451章 完颜来朝,东北将乱第1723章 秦王的请求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79章 大获全胜第499章 有些事从未改变第430章 刘皇帝弄孙第124章 定难军事第373章 被逼无奈第31章 议治湖湘半岛史话·桓王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46章 契丹异动,后顾之忧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200章 御敌第166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丽王第12章 河东之患第119章 回京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290章 燕王在京,军制改革第118章 棉第157章 提亲第2128章 世宗篇3 气质不同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175章 蜀定,凯旋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130章 监察系统的变动第117章 新洛阳城,邙山隐者第95章 大洗牌第353章 杨城大捷世宗篇28 朝晖之城,老年白龙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5章 小人行径第76章 王峻用兵第330章 小市民第141章 父子关系第82章 不手软第1755章 良平岛第249章 武德司时况第121章 大朝第112章 整风第106章 敲打仁宗篇1 正统时代第5章 天子尤爱杨业第437章 二十年难遇的大水第6章 进士楼第49章 求援第1689章 高规格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166章 石熙载的施政理念第159章 乱情第164章蜀臣第341章 实在是敌军不中用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110章 郭荣之断第288章 殿议总结第419章 离宫、噩耗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41章 刘信遭贬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381章 功臣阁第330章 最后一次东进第158章 朝官实用第175章 蜀定,凯旋第397章 指点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41章 刘信遭贬第1772章 处置第226章 一溃百里第106章 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