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西征!

“我家虎儿一张牙舞爪,便要吃人啊!刘旻这一仗打得不错,虽然获不多,但足以挫败黑汗嚣张气焰,展我大汉雄威!”崇政殿内,刘皇帝龙颜大悦,发出一阵喜悦的笑声。

这半年多来,刘皇帝就少有如此开怀之时,此时释然大笑,冬日暗澹的阳光,似乎都变得明媚起来了。

室外的光线婆娑入内,照在刘皇帝身上,也照出他半张脸,露出的喜色确实做不得假。他也确实有些日子,没收到足以高兴的消息的。

安西传来捷报,魏王刘旻在焉耆城外大败寻衅滋扰的黑汗军队,斩首八百余级,缴获战马五百余匹。

《控卫在此》

近几个月来,因为使团遇害一桉,大汉与黑汗之间那本不牢固的关系,迅速由冷澹步入对峙,直至如今的兵戎相见。

不过,虽然距离上一次两国交兵,已然过去了整整十年,但当年的教训黑汗还是有所警惕的,因此,没有大举东进。

而是选择小心翼翼的,不断派遣小股骑兵,扰边滋事,袭击焉耆周边的村镇、牧场,籍以试探大汉的反应。

或许黑汗国还存在着一种侥幸心理,毕竟他们的使者都被害了,大汉多少要给些补偿吧,他们占理,哪怕派兵扰边,也只是展示是态度的做法,大汉不当反应过激。

而针对黑汗军的袭扰,安西的初期也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相应地派出骑兵,驱逐来犯之敌,双方的骑兵在龟兹、焉耆二地之间,缠斗绞杀,持续了近两个月的时间。

汉军的被动软弱的表现,大概给黑汗军增强了信心,一直到九月,在其驻龟兹军事长官阿里亚曼的率领下,三千多的黑汗轻骑东进,兵寇焉耆。

还美其名曰,鉴于近月以来不断有黑汗叛贼乱兵流窜汉境,影响到两国关系,特地来搜捕乱匪。

这样的挑衅举动,彻底激怒了魏王刘旻以及安西汉军,似乎是为了安抚黑汗军队,刘旻特地遣使联络,希望其撤军,同时还送去了一些酒肉犒军。

当然,这自是麻痹对方的一种办法,而事实上,刘旻早就决定要狠狠地教训这些夜郎自大的黑汗人,在此前的纷扰中,早已从高昌、轮台等地集中兵马、粮械,又有来自刘皇帝强硬的勉励,更不会有什么负担。

阿里亚曼这支军队,也算是正好撞到刘旻的刀口上。于是,在开宝二十年九月十三日,刘旻集步骑一万余人,对扰边的黑汗军进行围攻。

经过漠北远征的刘旻,对骑兵的运用十分熟练,亲率三千汉骑,绕袭其后。大汉军队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战争中,早已成熟,不只是靠着精良的武器,战术战法也研究到一种极深的境界,野战中的步骑结合,更是纵横无敌的倚仗,摆开阵势,无惧任何敌手。

不过,黑汗军队终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鲁莽,很是警惕,斥候洒得很开,在察觉到汉军的动作后,果断开熘。

因此,即便刘旻筹划得再周密,也未能如期地完成合围,最终演变成一场追逐战,汉军的步骑结合优势没能发挥出来,强弩、火箭等重型武器也未起到作用,徒以兵力优势以及出奇不意制胜,虽然最后获得了胜利,成功驱逐了黑汗军,但未能全歼,让其逃脱,同时,自身还死伤了三百余人,这就让策划“对黑反击战”的刘旻很不满意了。

不过即便如此,捷报上达东京后,刘皇帝仍旧很高兴,不论过程如何,损伤如何,至少结果还是好的,出了刘皇帝胸中一口恶气。

“传诏褒奖!有功将士,当升则升,当奖则奖!”刘皇帝冲侍立于殿中的枢密使刘廷翰吩咐道。

“是!”

“现如今安西是什么情况?”刘皇帝又问。

对此,刘廷翰早有准备,迅速答来:“回陛下,焉耆一战后,魏王殿下趁势领军,向西掩进,攻取龟兹以东两百余里的乌垒小城,就地驻扎!黑汗军则全部撤回龟兹防守!”

“看来,刘旻是想西进了!”刘皇帝摸着下巴,琢磨了下说道。

此时,太子刘旸也开口了,道:“六弟已然上表,请率安西、河西之众,攻伐黑汗!”

“志气可嘉!”闻言,刘皇帝当即给了一个肯定的态度:“黑汗如今,已然成为一头拦路虎,袭扰犯境也就罢了,还阻挠大汉与西方的交流来往,这颗绊脚石,该当移除!”

“刘旻有什么要求?”刘皇帝问。

刘廷翰拱手道:“魏王殿下上表,请求兵马、粮械支援,尤其是骑兵以及火箭、炮车等攻城武器,殿下以为,黑汗军以骑兵为主要战力,必须以骑制骑,保障军需补给供应,同时西进不乏强关要隘,需以强大攻城器械辅助!”

“看来这一场小胜,并没有让刘旻大意啊,这是要稳扎稳打啊!”刘皇帝不由露出了点笑意:“如此,让帅师伐国,朕也可放心了!”

刘廷翰道:“据魏王殿下分析,焉耆一战,黑汗军并未遭受重创,其东进之举,更像挑衅之举,以期王师西进。

根据这段时间西北的各项军情,军情司也做了深入剖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黑汗国也在积极备战,征召兵马,囤积粮械,准备与大汉大战一场!

其国内,也在大力宣扬安西以及大汉的富饶,鼓动国民参军参战,黑汗野心,昭然若揭!”

听刘廷翰这么说,刘皇帝眉头一凝,有些跳跃性地说道:“倘若如此,莫非使团桉是黑汗国自己做的?”

但很快又摇了摇头,暗暗滴咕道,或许来使也只是为了麻痹大汉。

“对黑汗异状,卿等是如何考虑的?”刘皇帝看着刘廷翰。

刘廷翰严肃道:“在过去近二十年中,黑汗数次东进,屡屡受挫,先败于契丹,后折于大汉,再让他们主动向东进攻,他们也觉力有不足。

因而,臣等猜测,他们是想先防守,再反击,若能吸引王师西进,依山据险而守,借以消耗王师,寻机反功。

于大汉而言,安西远在数千里外,鞭长莫及,一旦受创,短时间内恐怕无力支援,会与其可趁之机......”

“黑汗国竟然如此天真?”刘皇帝有些不屑道:“大汉能被其牵着鼻子走?”

刘廷翰:“至少,王师大举西进,或许已合其意!”

听完这番论事,刘皇帝沉默了下来,背着手在舆图下踱起了步子,脚步声在殿中十分清晰,一步一声,敲在在场之人心头。

良久,刘皇帝扭身,满面威严,发号施令:“不论黑汗存在何等心思,到这一步,那就打!最尔小国,妄图挑战大汉,侵我疆土,就当狠狠收拾,破其城,灭其国!

拟诏,着魏王刘旻,全权负责征西军事,安西、河西边军、团练,悉供其调用,所需兵马、粮械,一应同意调拨!”

“是!”见刘皇帝下定了决心,刘廷翰自然只有俯首听命。

“六弟毕竟年轻,担此重任,为防有失,是否再派一名宿将辅助!”刘旸有些担心地提议。

闻言,刘皇帝瞥了他一眼,思考一阵,却是不由叹息道:“可惜郭进病了,王彦升老了,杨业在南方,否则他们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辈的将帅们都陆陆续续地退出历史的舞台,也使得越发念旧的刘皇帝,常有无人可用之感。

不过,大汉的上层中,精英实则并不少,稍作沉吟,又指示道:“就让杨延昭西进,为西征副帅。”

“驸马久经沙场,智勇双全,可保无虞!”刘廷翰立刻表示赞同。

一个李继隆,一个杨延昭,大概是刘皇帝最中意的两个女婿了,都是军中翘楚,统帅之英,也逐渐成为大汉军队的顶梁柱了。

对此,刘旸也表示认可,他与杨延昭的关系,也素来不错。

“自北伐收复安西以来,大汉便持守势,或许守得久了,让人小觑了,觉得可以肆意挑衅了。既然如此,那就打一场,朕倒要看看,这个意图以一隅之地,抗帝国之大者,能有怎样的结局!”刘皇帝目光死死地盯着西域,冷冷地说道:“告诉刘旻,让他好好打,待他凯旋,朕亲自给他庆功!”

“是!”

“仅以安西之力,想要破灭黑汗,怕也力有不殆,让河西文武全力支持,倘若因为后方供馈不力,以叛国罪论处!”刘皇帝对河西官场的不满情绪仍未消除,因此话里仍旧夹枪带棒的:“还有,告诉王明,筹措调度,可是王明的老本行了,朕仍留他在任上,正为此时,希望他不要再让朕失望了!”

“陛下,攻伐黑汗,或许还可联络于阗国,他们这些年始终饱受黑汗威胁,若其举兵于南,王师陈兵于东,两相配合,也可减轻大军负担!”刘旸提议道。

闻言,刘皇帝不由得嗤笑:“大汉与于阗打交道也不是一日两日,他们是什么脾性,你还不了解?”

虽然有些瞧不上于阗,但是考虑了下,刘皇帝还是同意了。

对黑汗进攻的决策,迅速做下,不过刘皇帝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始终没有作话的宰相赵普身上。

见他面无表情,侍立一侧,默不作声,眉头稍稍蹙起,露出点笑容,亲和地问道:“赵卿,这么大的事,你这个宰相怎么不开言呢?若是没有你的认可,朕做这开战的决定,可难心安啊!”

一听这话,赵普就是脸色一变,赶忙应道:“陛下言重了,老臣实不敢当!黑汗犯我大汉,该当予以诛除!”

第168章 塞上风光第79章 父子问对第252章 后蜀君臣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209章 御史台→都察院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亚风云终第203章 幸灾乐祸第117章 新洛阳城,邙山隐者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195章 杨邠案(3)第272章 困兽犹斗第303章 赵普北上第38章 湖南无战事第16章 新勋爵体系第62章 奸宦昏主第55章 燕王病故第37章 新政第8章 巡视第338章 争执第450章 落幕第270章 立场第456章 刚愎的刘皇帝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390章 武举选官定制第97章 隰州第1782章 数百年后的问候第368章 吴越结局注定第171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2第63章 武德奏事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31章 首义三节度第58章 当太子与首相共同针对第122章 连锁反应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4章 中原易主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376章 拷问第12章 河东之患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30章 韩通与向训第1761章 新问题第66章 兄弟之国第59章 皇帝与太子第27章 郭威病了第45章 移镇之议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61章 晋阳来人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234章 南口大战3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131章 和议达成世宗篇37 翻篇收场世宗篇49 皇帝迟暮,太子早薨第67章 又去一老第28章 皇子戍边第1708章 格局第191章 赵思绾的背反第321章 矛盾第400章 晚节不保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775章 调整第68章 撤了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421章 梁孝王第1709章 心猿意马第305章 太子在辽东的最后时间第141章 祭关公第41章 小风波第406章 影响扩大第46章 郭荣的激进建议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321章 瑶女第244章 皇子赴军第151章 听政2第137章 东京军政第124章 轻取扬州第455章 鞠躬尽瘁赵相公第141章 雌威第102章 绝境第309章 衡酿第121章 大朝第1764章 禁轿第125章 文盲将军第33章 东京城内第101章 刘知远在洛阳第33章 两广运动第119章 寿春终于破了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221章 成长的王彦升第44章 听政湖湘第115章 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