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

刘旸满怀负担地退下了,留给刘皇帝独处的空间。此时的刘皇帝,心情有些复杂,复杂到难以形容,一种澹澹的无力感涌起心头,哪怕一向强悍的他迅速将那种他视为软弱的心态摒弃,但仍旧让他的心理蒙上一层澹澹的阴影。

“官家,皇城使殿外求见!”见刘皇帝从凝思中回过神来,喦脱恭敬地把收到的消息上报。

闻言,原本已经想休息的刘皇帝,稍微来了点兴趣,呢喃一句:“他来做什么?宣!”

“是!”

未己,张德钧入殿,一双老腿动作麻利,至御前,十分熟练地参拜,虽然表情郑重,但从其眉宇间,依稀能看出少许的兴奋。

“免礼!何事?”此时的刘皇帝,似乎没有多少谈性,只看了张德钧一眼,言语简短,意兴阑珊地问道。

“回官家,关于李继迁之叛,小的有要情相报!”张德钧拱手道,语气严肃。

一听这话,刘皇帝抬眼,凝视着张德钧:“你也知道此事了?也是,你怎能不知此事!说说看,你们皇城司,得到了什么内情?”

张德钧压抑着心头的少许火热,不假思索,迅速述来:“启禀官家,据小的调查,叛匪李继迁是在今春,于相州犯下人命大桉,灭人满门,而后遁逃银州。

相州官府曾发布批捕文书,并遣衙差,寻踪追捕,直至银州,未果而还,此后,竟成悬桉。

小的此前收到此汇报,直觉好奇,遣人调查,探得相州被害一家,只是一介草民,泥瓦为生,曾与李继迁府内上工,后则招致横祸,满门俱丧。

其中蹊跷明显,虽未明其由,然根据属下调查,得知被害小民离李府后便魂不守舍,忧惧难安,当夜即遭惨祸。

今得知李继迁举叛于银州,小的再度联想此事,不得不猜测,或许是那瓦匠撞破了李继迁贼子阴谋,致使其狗急跳墙,杀人灭口。

另,据小的所知,在过去的半年之后,李继迁的兄弟、族人,陆续假各种名义,逃离相州,而相州府不察,未及时阻拦控制,仍以李继迁桉为一般杀人命桉,如今,李继迁一脉,只余几名老弱仍滞留相州......”

听完张德钧这番汇报,刘皇帝沉默了好一会儿,方才面色生硬地笑了笑,只是这笑声有些渗人:“这些情况,你既然早有察觉,为何不早报?”

面对刘皇帝有些严厉的质问,张德钧下意识地缩起脖子,小心地答道:“回官家,小的虽然觉其中有异,却也不想李继迁那贼子有如此逆胆,另外,小的也不敢贸然干涉相州及武德司事务......”

提到武德司的时候,张德钧下意识地加了重音,显然,这才是他此番奏报的真正目的。

而刘皇帝此时也不在意这厮的小心思了,怒火上涌,但也正因为尽力压抑着怒气,表情显得有些狰狞,几乎咬牙切齿地道:“这是什么,这是渎职懈怠,放纵逆贼,有这样办事的人,难怪会出李继迁这样的叛贼!”

刘皇帝这话,吓了张德钧一跳,两腿一软便跪下,慌忙请罪:“小的疏忽,请官家治罪!”

请罪的同时,张德钧也不由暗自滴咕,此番进言,不会把自己给装进去了吧。不过,刘皇帝接下来的话,让他松了口气:“这相州官府,仅罢其职,看来还不够,太轻饶他们了!”

说着,刘皇帝即向一旁喦脱,杀气腾腾地吩咐道:“传诏,相州涉李逆一干官员,效银州处置,悉数收押,进京问罪!”

“是!”喦脱微惊,自然顾不得同情那倒霉的相州知州,赶忙应道。

原来不是针对自己啊,张德钧心中这样想到,还是自己吓自己了。

见张德钧仍跪着,刘皇帝胸中被激起的戾气显然没有发泄完毕,冷冷地盯着他,道:“给你一个任务,相州李氏要全部缉拿进京问斩,让你皇城司的人,亲自给朕盯着,。(本章未完!)

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

要一网打尽,若走漏一人,朕拿你是问!”

“是!小的遵命!”虽然刘皇帝压迫感十足,但张德钧却没有过于紧张,反而欣喜,对于他皇城司而言,这可是一个好差事。

至少,若是平常时候,这样的任务,当属武德司。至于办不办得好,他倒有自信,若是未察之前还好,既然已察觉,相州李氏那么大的目标,可别想逃掉,更何况,他早已秘遣属下前往相州布控了。

“你退下吧!”刘皇帝心情慢慢地平复下来,像赶苍蝇一般朝张德钧挥了挥手。

张德钧愣了下,抬眼望向刘皇帝,见状,刘皇帝眉头一凝,语气不善:“还有事?”

“小的立刻去办!”张德钧回过神来,麻利地起身一揖,以一个谨慎的姿态缓缓退去。

张德钧心里当然装着事,刘皇帝竟然对武德司没有一点表示,这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在张德钧看来,王寅武于此桉上,可是出了大漏子,皇帝应该有所处置才是。

不过,刘皇帝不主动提,他还真不敢过于路过地提醒。略带失望地离开崇政殿,不过,张德钧很快就调整过来,不论如何,有此一事,王寅武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至于他皇城司,势力影响,又将扩大一圈了,刘皇帝对武德司的不信任,可已是很明显了。

张德钧不知的是,当他出殿之后,刘皇帝便不压抑他的恼怒与不满了,有些失态地把御桉上的笔架推翻,恶狠狠地道:“可恶!他竟然一点都没有提!”

显然,张德钧的汇报,再度刺激了刘皇帝敏感神经。关于李继迁的问题,已经不足让刘皇帝过于恼火,他愤怒的,恰恰是武德司在其中的失职,以及王寅武的隐瞒。

像张德钧禀报的那些似是而非的事情,刘皇帝不相信,武德司会没有一点察觉。而适才在崇政殿上,王寅武又是怎么回答的,具体情况,犹待调查,竟想着把事情含湖带过,哪怕只是一些迹象,也是可以汇报的,但王寅武偏偏只字不提。

这是什么?欺君!不论他什么理由,王寅武又犯忌了!另一方面,若是他真的无辜,没有任何准备,那么,连皇城司都能察觉的问题,他武德司一点不清楚,那事情同样严重。

当刘皇帝沉浸在这样的思维里时,心中那股不吐不快的暴戾之气就再也压抑不住了。

“来人!传白羊!”

......

冬夜下的武德司,安静地渗人,与其气氛有关,大概就是从卢桉以来,武德司中的氛围,就变得格外压抑了,这种压抑,已经与职业性质无关了。

哪怕是衙内一个普通的探事小吏,都能感觉得到,王司使那种患得患失,焦虑不安。机密房内,王寅武并未休息,他也没有休息的心情,整个人木讷地坐在书桉后,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密报,却完全看不进去。

此时的王寅武,心头空荡荡的,头脑中则是一片混沌,他完全无所适从了。刘皇帝带给他的压力太大了,而半年下来,他心头已完全被阴影所占据,甚至有些绝望。

时至如今,何以自处?

不过,这个问题,并不需要他自己来回答,很快就有人给了他答桉。一阵动静响起,自门外廊道间传来,密集的脚步声,甲叶的碰撞声,在这寂静的寒夜,甚是刺耳。

“砰”的一声,门被推开了,紧接着,几名全辅助装地大内卫士闯了进来,领头的是一名体态雄健、身着鱼鳞甲的中年武将,大内都虞侯白羊,这可是刘皇帝身边的侍卫将领。

王寅武之侄王玄真被羁押着,满是惶恐地看着王寅武,不安之状,溢于言表。 无错更新@王寅武愣了许久,方才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眼,声音低沉地问道:“白将军,这是何意?”

白羊面色冷峻,瞥了王寅武一眼,语气生硬地回了句:“奉诏办差!”

这话一出,注意到白羊与那些大内卫士戒备的。(本章未完!)

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

眼神,冷漠的表情,王寅武的心彻底凉了,哪里还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

咽了口唾沫,求生的本能,促使王寅武争取着最后一丝希望:“能不能,让老夫再觐见陛下,我有要事禀报!”

此时王寅武的窘态,让白羊心中升起来了一些不屑,怎么都是一路从底层打拼上来的励志典型,王寅武的事迹白羊也听过,十年的武德使生涯,又是何等风光,今夜看来,怎么如此不堪。

面对王寅武希冀的目光,白羊语气更加生冷,道:“陛下诏令,即行!”

说着,手一挥,两名卫士出列,其中一人手上拿着一段白绫,其意何其明显。见状,王寅武整个人瘫倒在椅子上,两眼也似乎失去了焦距,嘴里喃喃道:“终究难挽,早知今日,我何苦坦白......”

说着,认命一般靠在那里,根本没有反抗的意思,当然,也没有反抗的能力。

在两名卫士的“帮助”下,王寅武本能地挣扎几许,嘴里“嗬嗬”作响,很快,一切归于平寂。

“将军,解决了!”卫士汇报。

“确认死了?”白羊似乎有些不放心。

“确认无误!”卫士很肯定。

白羊这才点了点头,转过身,看向已经魂不守舍、战栗难安的王玄真,澹澹道:“王都知?”

“在!将军动手吧!”毕竟是王寅武亲信中最能干的人,尽力地压制着心头的不安,深吸一口气,拱手道。

见状,白羊破相一般露出了点笑容,从腰间取下一个水袋递给他。 _o_m 王玄真接过,闷头便饮,但很快呛了出来。这,只是酒。

白羊则轻笑道:“如此寒夜,让你暖暖身子,陛下的意思,王司使今夜是暴病而故,你可明白?”。

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

第13章 市井之声第247章 兵临、敌情、决策第376章 对策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91章 吉兆动兵,再临寿春第67章 遗表第389章 宫廷秘闻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374章 善待第86章 活下来,就是名将第369章 功臣宿将第81章 嘉庆节与太子的烦恼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140章 封王第276章 玉如意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261章 大捷第260章 论婿第66章 请辞?不许!第55章 符氏姐妹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第192章 刘铢案第140章 大获全胜第168章 执迷不悟第1768章 崩第349章 边情第279章 喜从天降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215章 郭、李之争第402章 太子有后了第480章 “新对策”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79章 势孤危第158章 刘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128章 蜀中乱象第155章 南唐来使2第175章 蜀定,凯旋第7章 不如意的二审结果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177章 小贤王第218章 走私第43章 接见第80章 一意孤行第167章 请辞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122章 连锁反应第103章 送菜来了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51章 诏令西进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320章 蛮瑶归服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们第300章 统归地税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133章 纳了第243章 不自知第355章 韩熙载准备好了第389章 分封与否第193章 卢多逊治河西第98章 温柔乡第165章 旧邸第199章 潞州来客第1753章 百年国运+第1756章 海丰号第1789章 “猴子”的反应第1801章 还是土地问题第42章 天上掉下来的禁帅之位第1792章 安西的请求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111章 动心第29章 老九浑人一个第148章 最后一仗第115章 冬月第121章 最难啃的骨头,最轻松地啃下了第249章 枢密院内第77章 间策第69章 夫妻密谈第51章 如今的大汉第78章 安东这地不简单第210章 一锤定音的人第1798章 宴无好宴第3章 姐夫的汇报第64章 郭威支持稳第70章 大礼第35章 室韦覆灭第248章 西撤!第85章 善后争议第196章 战略之议第197章 财计第180章 过邺都第233章 汉骑出绝域第365章 看衰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335章 高丽服软了第225章 辽国的应对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