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2)

苏逢吉这个人,贪诈无行,深文好杀,戾气很重,论杀心,史弘肇都比不过他。史弘肇那武夫,凶都是凶在表面,残虐而使畏忌之。苏逢吉不一样,这个人狠辣是让人头皮发麻、内心发凉的那种。

当初在晋阳的时候,逢刘知远生日,欲“静狱”以祈福,遣苏逢吉疏理狱囚。苏逢吉则阅尽狱中囚犯,无分轻重曲直,尽杀之,尔后上报:狱静矣。

那件事,让河东的文武们都知道了这姓苏的狠毒好杀,多有惮之者。而刘知远,虽不满其好行杀戮,但终究是受其差遣,口头责备了一番,也就罢了。

故如今,苏逢吉口出凶言,杨邠、王章这些河东旧臣,倒是没有多少诧异。似窦贞固这样的新进者,则忍不住愕然,急声问:“如此峻法,要杀多少人?”

旋即,拱手向刘承祐,郑重地请道:“殿下,苏相此法万不可行,为盗族诛,已非王法,而况于邻保乎?若行之,则天下必乱!”

窦贞固虽然与刘知远有旧,且名望极高,但还不放在苏逢吉眼中。见其敢直接驳斥自己,当即怒道:“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若不以急刑厉法震慑贱民,天下盗匪,何时得清,大汉江山,如何能得安宁?”

“如此滥杀之法,苏相是欲天下百姓皆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吗?是唯恐天下反抗朝廷者不众吗?”窦贞固虽一向持重,但此时也不禁怒气上涌,吹着胡子,与苏逢吉这个宠臣争辩。

“贱民啸聚为盗,滋扰乡里,祸害治安,本就触犯王法。杀之,何谈滥杀?”苏逢吉一拍椅子,反驳道,悄然间已经开始偷换概念了。

眼见着二者争论,刘承祐神情却是有些阴。这些大臣,还真不像把他这个太子放在眼里的样子,拍桌子、亮嗓子,真的是无所顾忌。包括这个苏逢吉,虽然此前一直替他怼杨邠,或许是“自己人”的缘故,俨然恃宠生骄了!

“殿下!”见刘承祐不说话,窦贞固沉着脸谏言道:“天下群盗,多因战乱与恶政而导致生存不下去的百姓,无奈而啸聚山林。若能安稳度日,谁人愿意为匪为盗,受人唾弃,还受官府剿杀?如今大汉局势已然稳定,只需宽政简刑,诏令各道州将吏,招抚流民下山,归其家园,耕其田亩,天下自然安定,何需滥行杀戮?”

苏逢吉在旁,嘴露讥笑,被刘承祐抬手止住了。

在刘承祐这边,苏逢吉的建议当然是行不通的,若依其法,不杀个血流成河,能告终?况且,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乱,人口锐减,刘承祐尚嫌大汉丁口不够多,没有足够的人来耕种、徭役,怎么可能大行杀戮,自取其乱?至于连坐族群、邻里,那更是扯淡了。

“二位不必争论了!”刘承祐点了下桌案,扫了二人一眼,冷声道:“不能黎民居其家,种其田,操其业,本是朝廷无力所致。大汉之立,方变乱为治,天下盗贼,念其庸贱贫苦,朝廷可适当宽宥!”

“孤议,从窦卿之眼,诏令天下道州招抚盗民,还其耕织!”刘承祐声音平稳地过分:“不过,鉴于各州匪患眼中,为地方秩序计,为子民安定计,官府也不可对匪盗之徒无限期容忍。可降诏天下,乾祐元年,三月一日昧爽以前,天下群盗,未有下山寻官府登记造册入编者,悉杀之!至于株连之策,暂不取!”

“诸位相公,以为如何?”环视一圈,刘承祐问道。

“殿下此议考虑周全,甚是妥当,可行!”率先表态的便是苏禹珪,他见着这些窦、苏二人争得面红耳赤,看戏都看得有些紧张。

紧接着是窦贞固,点着头表示赞许:“殿下此议,不失为一两全其美之法!”

苏逢吉虽有不甘,但见刘承祐的目光愈加冷淡后,也就打算给刘承祐一个面子,拱了拱手说:“殿下考虑甚妥,可行!”

“臣无异议。”连杨邠,都主动表示了一下。

“既然诸位相公都无异议,那便尽快拟诏下发吧!”刘承祐拍板。

“是!”

“......”

接下来,又与几臣议了议邢、洺、磁、相几州官员的问题,安国军与彰德军这两节度,可空置许久了。自然又是一番激烈的争论,各有人选,刘承祐是有些不胜其烦。

踏出政事堂,回首瞄了瞄,不禁伸出双手用力地在脸上搓了搓,以缓解疲惫。跟杨邠等人共事,当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就方才的争论,刘承祐真的有些将这些人一股脑儿地全部扫出朝堂。

这些人,或多或少,私心都太重了。尤其是杨邠与苏逢吉,一个强势恋权,一个贪婪好利。最重要的是,在面对刘承祐这个太子的时候,还没有摆正应有的心态。尤其是杨邠,大概是前番“交恶”过深,在刘承祐面前,那张司马脸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不由望了望万岁殿方向,刘承祐表情苦巴巴地凝起,也不知刘知远的情况如何了。心头,被一股沉重的压力,给压实了。

根本没有多少歇息的时间,刘承祐还得前往迎宾馆,准备亲自去见那些进京的节度。

以乾祐元年第一日大朝会,再加太子册封典礼之故,天下各州节度都有所表示,或以州官入京进奏,或者亲自上京觐见。

敢亲自来东京的节度,基本都是值得信任的了。昭义军(潞州)节度常思、河阳(孟州)节度使武行德、保义军(陕州)节度使赵晖,再加一个名气最大的泰宁军(兖州)节度使符彦卿。原本还应有个武宁军(徐州)节度使王周,不过以年老多病,未及出行,便病倒了。

对于这些外镇节度,刘承祐自是推心置腹以待,代皇帝刘知远对他们表示问候,并赏赐了一些鞍辔、袭衣、玉带、金器。都知武夫桀暴无礼,然而这些节度,对刘承祐这个太子,可比朝堂上那些宰臣们要恭敬地多,谦卑有礼,无半点逾矩。当然,也许是亲赴东京,知道低调,收敛起了在地方上的“獠牙”。

而这些人中,刘承祐最感兴趣的,自然是兖州节度符彦卿了。符家,可是五代名望颇高的将门世家,原历史上,在五代末期至宋初,尤其显赫。

符彦卿要到今年,才过五十大寿,虽有些发福,但人长得特别正,是一个帅气的老头,气度非凡。在其余节度之中,属于鹤立鸡群的那种。

这么形容,倒不是说其他几名节度都是庸才。就拿陕州节度赵晖来说,当初在刘知远还没登基之时,便是他与侯章、王晏二者,在陕州诛契丹将吏,首为天下倡,支持刘知远做皇帝。就冲着这胆识与眼光,这老将便已非常人可比,再加亲赴来京,更表其忠诚,这是可以托付大事的将才。

只是,在刘承祐这儿,符彦卿的名气太大了。自他“降临”此世,若无后边的耳闻熟悉,这些人中,他就只听过符彦卿。

当然,刘承祐这般看重符彦卿,除了符家在军政中的底蕴影响之外,更重要的,还得数他那三个名气很大的女儿,若得姐妹齐花开,咳咳......

毕竟是三个拥有皇后命格的女子!

估计符彦卿自己,心中都有些好奇,这个太子殿下,为何对自己格外地另眼相待。

接见这个,接见那个,讨论政事,处理军务,初监国,刘承祐便忙了个底朝天,然而细数下来,却当真没有干成太多的事。国家,真不是一个人便能管得过来的,刘承祐已存着搞出一个“内阁”来辅助自己处理军政的想法了。

虽然还没有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地步,但政事堂那些老臣,当真与他有“代沟”。实际上,还是亲疏有别,喜恶有异,用得不顺手罢了。

一直到傍晚,刘承祐去万岁殿给刘知远请安,皇后陪伴在侧。刘知远精力虽有不济,但显然有所恢复,父子俩闲谈了两句,便行告退。

但是,刘承祐心里清楚,他这皇父,快不行了。如今见他,就如当初见病重的刘承训一般,给他的感觉差不了多少。

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周王府”,夜已深了。

“殿下。”闻他归来,髙怀瑾主动将他迎入府中。

堂间,整齐地摆着好几排的礼物。刘承祐眉头一皱:“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官员们恭贺殿下成为太子,所表心意!”髙怀瑾解释着。

没等刘承祐回话,高氏让人递上一个册子,说道:“妾身已命人,将所有送礼的官员职位与名字皆记录下来了。”

略表诧异,刘承祐翻开稍微瞄了几页,人还当真不少,偏头看着髙怀瑾,见她满脸恬然。这个女人,不简单。

“这些礼物,要不要退还?”高氏小声问道。

“不用!倘如此,倒显得孤不近人情了!”刘承祐放下名册,摆了摆手,吩咐道:“将之散与东京城内的贫苦人家吧!”

“殿下仁德!”高氏顿时温婉一笑。

“府中收拾收拾,准备搬入宫内!”深吸了一口气,刘承祐吩咐着。

毕竟是太子了,纵使周王府广大,也不再是宜居之地。

耿氏的肚子是越来越大,刘承祐去瞧了一眼,然后便去髙怀瑾那儿了。

夜深人静,共浴之后,两个人纠缠到了榻上。以高氏身材之丰满结实,对刘承祐的诱惑力一向不浅,只是今日绝对是累了,最终没怎么深入交流,便趴在髙怀瑾胸脯上睡着了。

夜,更深了,屋中的暧昧气息消散了许多。髙怀瑾玉臂搂着刘承祐的脑袋,感受着胸前的挤压,一点也不以为意。

刘承祐虽闭着眼睛,但他眉宇间疲惫却是完全释放出来了,很快还打起了呼噜。注意到此,高氏不禁探手,怜惜地抚摸起刘承祐的侧颊,挪了挪身子,把他调整到一个更舒服的姿势,继续给他当软垫......

第93章 栾城之战(完)第56章 南平王让朕好等啊第507章 一缕叹息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85章 善后争议第249章 冬季无战事第288章 赵普使蜀2第85章 少壮派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亚风云明城会战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第77章 刘知远终于动了第135章 韬光养晦第362章 分封?第288章 殿议总结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伪唐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496章 上进之时上进之人第184章 张德钧的汇报第322章 再启西进第68章 湖南乱第192章 再得两子第165章 旧邸第45章 心情不佳刘皇帝第1762章 契丹政变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402章 这事没完第119章 幸西京第21章 聪明主动的安氏父子第102章 绝境第1733章 王侁要倒霉了第306章 北面事务第364章 皇子戍边第7章 小张探花第209章 刘皇帝脑子还是清醒的第11章 大败蜀军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66章 商业互吹第94章 汝公出山第334章 交待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451章 双双去世第370章 刘鋹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243章 向辽阳进军第206章 赵思绾落网第343章 逐渐窒息的局面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85章 善后争议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国舅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23章 室韦女真一番战终,宗亲无特权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198章 解绑的武德司第38章 濮州案(1)第26章 郭枢密过相州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227章 强势破城第1802章 屁股要坐稳,态度要端正第502章 最后的旅途2第402章 太子有后了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357章 国灭第296章 三处余音第10章 如此处置第442章 金玉满仓,堆积如山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150章 再添两道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292章 北伐的尾声1第263章 纵论天下第158章 河东风云(5)第487章 “惊喜”第72章 安东大开发3第50章 喜讯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193章 卢多逊治河西第104章 来点日常第46章 契丹异动,后顾之忧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风波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45章 中秋第484章 不对劲!第176章 接风洗尘第269章 先锋慕容承泰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364章 过韩府第463章 当朝也有弃用的人才第145章 中秋第107章 殿试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191章 财制变动第465章 辽奸第436章 乾元之巅揽月台第182章 邢州有变第155章 汉帝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