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渐不自知

“相公回府!”

伴着一声高呼,苏府大门开启,守卫、仆役们打起精神,严肃列队以迎,在一众卑躬的身影间,跨门而入。仅一个回府的仪式,便格外隆重,府中也紧跟着忙碌起来,为伺候苏相公做着准备。

苏逢吉这官越做越大,这架子也跟着越来越大,而今既为辅相,弼助幼主,更是意气风发。苏府规模不小,且装饰豪华,若在东京列一份豪宅名邸的榜单,必在前十之列。

整座苏府之中,包括苏逢吉的妻妾、子女、管事、卫士、仆役在内,总计逾一百二十人。

这个人数,但看起来,似乎并不算多。但是,要知道如今整个皇城之内,除守备禁军之外,伺候刘承祐一家子的内侍、宫娥,也不足三百人。

原晋宫中的宫人,石重贵苦心搜罗的那些美姬娇妾,大部分都成了耶律德光的战利品,被睡之后还被裹挟北上,或死于战乱,或散入民间,栾城之战后被救出的,也被刘承祐赏嫁了有功将士。

苏逢吉对此,似乎没什么自觉,也不认为有什么不妥的。

“相公心情似乎很好?”一名侍妾殷勤地伺候着苏逢吉脱下朝服,见他翘起的胡须似乎都带着点笑意,不由问道。

“本相笑那杨邠,骄横自矜,还当是先帝朝,先帝对其多有包容。不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当初天子还没监国的时候,本相便知道,我们这个少年官家,是不好应付的?”苏逢吉哈哈一笑,语气中满是幸灾乐祸:“已经不得皇帝之心,而今又得罪了太后,真是不知死活!”

侍妾更好奇了:“那杨相公又做了什么事,竟然能得罪太后娘娘?”

闻问,苏逢吉笑容一敛,脸一板,斜着侍妾:“此乃庙堂大事,非尔等妇人能够打听的!”

“是,是......”

见侍妾惊吓的模样,苏逢吉很满意,扫了眼其丰满的身材,嘴角又泛起些不正经的笑意,探手在其圆润娇挺的臀上用力抓了一把,惹得一声娇啼。

他这个新宠,原本是东京一名勋臣的姬妾,为了此妇人,还把那名后晋旧臣给搞得家破人亡了。女人,还是别人的好。

稍微放松了一下,缓解议政之余的疲乏,厅堂间,仆侍们已然于食案上摆满了菜食,水晶脍、圆子、奇豆、汤鸡、鹌鹑骨饳儿,甚至有一碟野狐肉。这仅供苏逢吉一人所用,菜肴极珍善,用度以奢侈,可见一斑。

刘承祐在宫廷间节衣缩食的举动,似乎对他们这类人,没有多少警示。

“今日的圆子不错。”用食结束,苏逢吉用湖丝织就的湿巾擦了擦嘴,点评道。

“明日小人再命人做上一份?”边上负责伺候吃食的管事立刻机灵地问道。

苏逢吉当即摇了摇头:“这美食啊,不能多吃,多吃了,腻!换个花样!”

“是!”

瞥了眼“残羹冷炙”,那还没动过筷子的汤鸡,还冒着热气,苏逢吉随意地摆手吩咐着:“莫说本相无善心,如前例,拿去赏给东京那些乞儿。”

“是!”在旁伺候的管事有点谨慎地应道。

一直以来,苏逢吉都发“善心”,将府中剩衣剩菜,拿出去赏给贫民、乞儿。不过,就苏逢吉平日吃穿所余,对府中的下人而言,都是难得的好东西。

此前,有负责施发的管事,将残食偷偷带回家给妻儿,几次下来,为人所觉,告与苏逢吉。苏逢吉闻之,命人将那管事索至庭院,当着府中所有仆人的面,将其腿脚打断,扔出府门......

自那之后,府中再没人敢对苏逢吉的命令打折扣。

稍晚些的时候,苏逢吉踏入书房之中。苏逢吉的书房很大,布置奢华,十分气派,藏书很多。其中有许多书,都是他费了心思,搜刮强夺而来,用以装饰门面。苏逢吉于文事上有些才能,但也非浸淫其道者。

“参见相公!”一名头戴软幞,身着锦裘的男子,待苏逢吉坐上主座之后,恭声行礼。

此人名为李澄,是苏逢吉自晋阳带入东京的部曲,一直以来,帮他操持府内外,打理着在两京乃至整个中原的产业。

“免礼。”苏逢吉淡淡地说了句,直接问道:“西京府宅、庄园如何,本相的地,耕种如何?”

李澄身上尚且带着仆仆风尘,料想是才至东京,闻问,当即禀道:“经属下巡察,西京府宅一切安好,春耕之事,几名管事已然组织人力耕作,只是人手太少,土地太多,一时间忙碌不过来。”

苏逢吉眉头立时便皱了起来,斥道:“没人不会招吗?”

李澄立刻解释道:“朝廷下诏各地官府屯田,提供耕种、农具,租借耕牛,倘有流民,都到官府那里登记了。洛阳那边,实在招不到人了。”

“朝廷屯田,却让本相无人可用了!”苏逢吉嘀咕了一句:“据闻各州屯田事宜不畅,洛阳竟有此意外?”

“西京留守李从敏,受朝廷诏制,亲自推行屯田事!”

“这些后唐余孽,就当尽数诛杀,以除后患!”苏逢吉冷冷地说了句。

李从敏,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侄子,多谋善骑射,资历很高,大汉之立,被刘知远拜为西京留守。此前许国公李从益之事,苏逢吉便力主杀之,没能成功。此番,是迁怒到李从敏了。

“手底下的民夫,近来有逃逸者,属下已命人严加看守!”

听这话,苏逢吉直接便恼怒了:“把逃掉的人都给本相抓回来,断其手足!”

“若无本相,他们去岁都饿死了!”苏逢吉斥骂道:“果真是一干贱民,不知恩义!”

面对苏逢吉的斥骂,李澄在旁边附和着,并且说:“彼辈多逃为官府屯户,若得官府配合,想来会方便得多。”

“直接去抓人便是!”苏逢吉说着:“难道还有不开眼的,敢拦我苏府的人?”

“那是自然,相公为宰臣,谁人敢不给面子。”李澄顿时奉承道。

“剩下的那些贱民,给他们带上铁锁,看他们还如何逃!”想了想,苏逢吉又吩咐道。

“是,属下稍后便安排下去。”

“对了,那王氏,还不肯就范吗?”苏逢吉突然问道。

李澄的脸上不禁流露出些许无奈,拱手道:“相公,此妇人太过刚烈,属下使尽了手段,始终不愿过府。前番官家又下了令,不准人骚扰他们母子,属下等,实在没有办法啊!”

“废物!”苏逢吉斥骂了一句,随即又捋着胡须,两眼中仿佛闪动着阴险的色彩:“不识时务,还真以为,官家随口一道命令,能保他们一辈子?”

“相公。”小心翼翼地,李澄唤了句。

“说!”苏逢吉瞥了他一眼。

“那王氏虽则还有些姿色,但终究年过四十,又是先朝嫔妃,是不是不妥......”

“你懂什么!”苏逢吉狠狠地斥责道。尔后慢慢地琢磨着:“看来,本相还得想个法子啊。”

等苏逢吉琢磨了一阵子,回过神了,李澄又小心地说道:“还有一事需向相公禀报。属下在洛阳时听闻,太子太傅李崧之弟李屿、李鳷在坊间抱怨,与人言,相公你夺李氏家产。”

第202章 刘皇帝已至长安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94章 汝公出山第2060章 太宗篇7 开宝老臣第456章 刚愎的刘皇帝第316章 皇后的宽慰第138章 请立太子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当国,得安半载第146章 到了还得亲征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496章 上进之时上进之人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266章 放赈辽东第240章 家宴第42章 岭南在望第80章 寿宴上不对劲姐夫第43章 “梳理”、“优化”第449章 宦官之间的撕咬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中)第27章 郭威病了第89章 谈话第417章 庆典一般的刑场第89章 破财赎罪第147章 许州事了(2)第154章 河东风云(1)第16章 态度迥异第2章 分食第478章 开宝二十九年第341章 向钱看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290章 燕王在京,军制改革第370章 其志甚坚第114章 耶律阮称帝第48章 耿崇美第92章 两京并重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15章 名单第362章 分封?第327章 派系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47章 诱其北上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1809章 饯行第64章 郭威支持稳第62章 紧锣密鼓第133章 西征!第301章 藩臣离京第1711章 赵王履职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19章 节度进京第167章弹冠相庆第173章 阔别多年的东京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43章 “梳理”、“优化”第356章 磨砺与考验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第9章 新官上任第378章 辽国近况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809章 饯行第138章 请立太子第1731章 一缕惆怅第327章 相对公平第150章 蜀亡第78章 安东这地不简单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125章 颂公亭第171章 东京火灾第58章 正面互怼第130章 苍山洱海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161章 折氏进宫第87章 秋后算账第61章 淑妃病危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当国,得安半载第21章 黄袍加身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国版图,排队辞世第29章 将卸甲,帅卸职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31章 鸣沙匪第322章 再启西进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80章 寿宴上不对劲姐夫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负担第65章 开封府尹的问题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议第426章 饶乐王来访第311章 为太子刘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323章 汉辽第二次和议第74章 万岁呼声第240章 城塌了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1757章 勋贵子弟第194章 减税难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80章 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