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分封与否

“吐蕃!”刘晞嘴里呢喃了一句,眉头已然不自觉地拧起,眼神不住地往刘皇帝身上瞥,目光中满是疑思。

刘晞不得不猜测刘皇帝此举的用意,以当下朝廷的政治氛围,说是要封他为吐蕃王,他是不会有丝毫奇怪的。只是,倘若封到吐蕃,那或许还不如安东、饶乐呢?

何况,高原地区,不论地理、经济,还是宗教、民俗,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困难,发展潜力有限。安东、饶乐虽然哭喊,但有牧场、有耕地,山里有矿,河里有鱼,就是天寒地冻,还可以加衣生火避寒,而高原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待,都愿意去待的......

在刘晞看来,朝廷针对高原能实现名义上的统治,吐蕃诸部已认可朝廷的权威,做到这一步,已然足矣,寻求更进一步,实在费力不讨好,赔本赚吆喝罢了。

要说马匹、牲畜、皮货等资源,于朝廷而言,从河西、漠南乃至漠北获取,岂不更加方便?

或许是刘皇帝近来在决策上给人的印象过于深刻了,刘晞已然下意识地考虑起把吐蕃地区封给自己的问题了。

至于什么“驻吐蕃大臣”,在刘晞看来,很大可能只是一个过渡阶段罢了。就如安西与南洋之事,虽还未像饶乐、安东、林邑那般明诏颁布,但已经自上而下达成了共识,被刘皇帝定义成了一项必须完成的使命与任务,悬而未定,只是欠时机而已。

当初刘皇帝给诸子们看的那张分封图,可不只是舆图上的描绘与畅想,倘若刘皇帝出了什么差池,那张图便是朝廷在分封事务上最具法理的一项依据。

刘晞凝眉苦思,刘皇帝则目光迷离地遥望着乾元殿,这座有史以来最巍峨、最庞大的殿宇,正在春日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带给刘皇帝莫名的感动。

“朝廷对于吐蕃的经营,前前后后已有三十余年,纵然不像安东、漠南、西北那般大洒钱,但三十年累计下来,也不少了。

朕前不久翻看了剑南道财税用度情况,其中关于支协周边地区所费,其中有约一半都是投向川蕃及与吐蕃的茶马贸易,西南茶马市监所得,也有一半留道,用在川蕃行政维持、军事建设上,仅从钱粮而言,是亏本的!

但是,朝廷付出了这些的代价,要达成的,可不仅是对吐蕃诸部名义上的统治,务了三十年的虚,该向务实转变了,获取一些实在的东西。朝廷对雪域高原不能仅仅停留于影响,还当增强控制力,这不是朕好大喜功,贪大求全,若为此,朕早就发兵西上了。

唐时诸边之患,吐蕃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虽然如今其沉沦百年,分裂势衰,但当年其东出高原,侵我汉土,略我河陇,断我三千里汉土,此事当永以为戒!吐蕃若能驯服,对剑南之安全,西南之稳定,是极其重要的!”

刘皇帝向刘晞交待着他的想法,轻描澹写间展现着他的强势:“这些年,朝廷也培养了一些亲附朝廷的部族,尤其是川蕃交界地区,有这些部族势力存在,朝廷在当地设立管理机构便有了‘民意’基础。

你进驻逻些之后,除了继续施展朝廷的绥靖政策之外,最重要的任务,便是组织起一套吐蕃事务管理结构,并发挥其作用,治不下其民,但那些受了朝廷好处,接受朝廷封赏的土官、头人,却要管好,从大汉这里获得了好处,就要守朝廷的规矩。

同时,要继续打通川蕃之间道路,增进汉地与之交通往来,另外,对那些冥顽不化,依旧意图对抗朝廷得到部族,要组织进剿,穷追勐打,彻底夷灭为止。

这些年,朕听得吐蕃这部作乱,那部袭扰,听得太多了,该做个总结了。既不识时务,那高原再是广阔,也不留其容身之处!”

说到此处,刘皇帝语气不自觉地带上了点杀意,混浊的眼神清晰了,也无情了,那是作为天子伏尸百万的“器量”。

略顿,瞥了刘晞一眼,见他听得认真,刘皇帝又道:“关于驻吐蕃大臣的建构,你和赵普商讨规划一番,只要在合理范畴,概无不允,属官从吏,任你而决!

川蕃、滇蕃茶马贸易之关市税,从中划出一部分,作为机构行政运转经费,具体分成,与财政司及二道司会商!

另外,此去大会,与你三千步骑......”

用心消化了一番刘皇帝的交待,刘晞想了想,道:“臣记得,朝廷曾与诸部有约,汉军不入逻些城!”

听此言,刘皇帝连扫了刘晞两眼,审量着他,那眼神仿佛在说:你小子是这种循规蹈矩的人吗?朕又是信守所谓盟约的人吗?

不过,话还是尽量“收敛”着说,刘皇帝语气慢悠悠的:“此一时,彼一时,朝廷当与时俱进,总不能抱着一纸条约过一辈子吧,那岂不是抱残守缺?

何况,你作为朕的皇子、大汉晋王、朝廷宰相,躬亲而入吐蕃,已是对彼等莫大的恩典!卤簿仪仗,当依朝制,那三千甲士,作为你的随驾护卫,彼等又何话说!”

面对刘皇帝这番霸道言论,刘晞反应倒也平静,思忖几许,终是向刘皇帝一拱手:“是!”

至此,刘晞基本已经接受了去吐蕃的安排,只不过,心中存在的疑问反而加深了,不便问,也有些不敢问。

但是,刘皇帝似乎看出了刘晞的心思,冲他笑了笑,道:“文海那孩子,朕很喜欢,如今也长大成人了,军校里待过,军中表现也不俗,可以正式开府做事了。

对他的安排,朕暂时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和刘昀、刘晓、刘淳他们去南洋,另外一个是滇南,你是他父亲,帮他做个主吧!”

刘皇帝这话里,俨然饱含深意,刘晞闻言初时微愣,与刘皇帝对视了一会儿,慢慢明白了。低头长考,面色恢复平静,应道:“南洋如今的情况,有些拥挤了,陛下若欲历练文海,还是让他去滇南吧......”

第66章 陷河阳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绝唱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20章 武德司的收获第343章 逐渐窒息的局面第272章 被放弃的耶律斜轸第111章 “名将”之败第48章 瑶蛮的格局第117章 赵匡义也慌了第437章 二十年难遇的大水第1684章 西州尽复第451章 完颜来朝,东北将乱第191章 财制变动第16章 异见第162章 兵事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339章 不登宰堂,终为人所制第44章 太后相召第132章 进宫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318章 硕果仅存第364章 皇子戍边世宗篇34 由“劳务输出”引发(等待更新)第245章 辽帝的决心第42章 难得积极第77章 吓人第2126章 世宗篇1 谁继大统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23章 皇帝的底气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193章 辽国上层的忧患意识第1757章 勋贵子弟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196章 战略之议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357章 宫廷与宗室第174章 帝崩第351章 满朝之中,只此一人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159章 还朝第378章 辽国近况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第316章 皇后的宽慰第1783章 戴孝入碎叶第321章 瑶女第65章 选择第59章 睡王上位第101章 大整军第332章 广德殿婚宴第269章 爱将第66章 这个冬季不寻常第95章 皇后又进谏第385 礼宾馆第374章 善待第11章 请教第39章 归义军有归心第360章 主持善后第1779章 四王毕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伪唐第85章 安心第62章 祸福之间第305章 旧税制下的地方现状第132章 向训为帅第480章 “新对策”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56章 一战定河西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第202章 百草口之战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254章 应州大军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167章弹冠相庆第1783章 戴孝入碎叶第230章 主动出击第21章 祸从口出第75章 按*不动第77章 吏职变动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85章 赵砺案第2145章 世宗篇20 刘旻走了第134章 回府第1713章 机遇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125章 由土地问题引申第436章 乾元之巅揽月台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迟暮第154章 绝不姑息第175章 军略第126章 问罪第309章 衡酿第294章 北伐的尾声3第148章 养残的顾虑第57章 扬州案有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