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

此时的垂拱殿,仿佛不在洛阳紫微城,而是在鄯州鄯城,让人喘息的艰难。两年内,刘皇帝的腰背,从来没像今日这般笔挺过,两手撑着御案,像头猛虎一般,恶狠狠地盯着殿下的王禹偁。

而王禹偁则一脸无畏,面上的褶子都绽开不少,侃侃而谈,将他对西征之弊以及朝廷为政之失尽情述来,平静的语调中抑制不住兴奋,看起来,他这两年也是憋坏了

听得出来,王禹偁最针对的,便是朝廷对西北之“四征”,征粮、征马、征兵、征丁,这是专为安西征伐而制定“战时政策”,朝廷当初制定之时,也考虑过民力的问题,降诏,以四征暂时取代正税。

然而,这经终究还是念歪了,随着时间的退役,所谓的“四征”逐渐演变成了正税之外的苛捐杂税,河陇百姓,实际上需要承担两份赋税,但都记西征的名目之下。

到如今,在“四征”的基础上,又发挥出了“四役”,还是一些“聪明”的官僚,积极响应朝廷的号召,在朝廷政策之下,进行的“政策开发”。

打着供馈西征的名义,肆意妄为,然令人愤慨的是,从百姓手中剥削来的资源,能有一半用在西征上,就很不错的,剩下的去哪儿了,不言而喻。

而引发的生民困苦,百姓的怨言,却指向何处?在西征之政,在朝廷,在刘皇帝!西征,本就是刘皇帝一力搞出来的事情

当然,诸道府州县的情况轻重不一,这得看主政官员的节操。王禹偁的节操是毋庸置疑的,然以其多方维护,鄯州百姓生计依旧困苦若厮,可想而知,那些性情不似他这般刚强,也没有底线的官僚之下,又是怎样一副艰难场景。

王禹偁甚至向刘皇帝举了个例子,河州知州朱齐对下属州官们说过这么一番话:百姓很苦,但官吏更苦,与其官民皆苦,不若百姓独苦。古往今来,哪有小民不苦的,小民再艰难,挖野菜、啃树皮都能活下去,我等若是完不成朝廷派遣的差事,丢官事小,丢命事大。

还有个名叫张敬的陇西参政也曾狂言,西征粮馈供应,乃是朝廷制命,河陇上下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他们这些官吏,是最不容易的,上下两头遭受压迫,为了完成上差,是忍辱负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若是官吏都活不下去了,完不成朝廷交待的任务,耽误了西征大事,朝廷降雷霆之怒,最终受苦的依旧是平民百姓,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是为了百姓好。

因为还有更烂的情况,所以眼前的“烂”也就可接受了,那张敬的论调,可是把“比烂”原则体现得淋淋尽致。

当王禹偁举出这两个例子后,刘皇帝再也压抑不住了,怒火蹭蹭往脑门子上蹿,一手狠狠地捶在案上:“这等狗东西,也配为官?”

刘皇帝当政的这四十多年,听过各种各样的奇谈怪论,但从没有似今日王禹偁口述的这般,触目惊心,剜心刺骨,鲜血淋漓,同时,也让刘皇帝恼羞成怒,乃至心生惶恐。

而最刘皇帝在意的,显然是这么一点:恶名都让他与朝廷背了,好处都让那些混账官僚得了,这是几乎能让刘皇帝破防的情况。

毕竟,拿贪官污吏的人头,来安抚民心,缓解统治矛盾,几乎是帝王最拿手的办法了。如今这一招,却被一些西北官员反客为主,胆大包天,肆意妄为,不可饶恕!

“呵呵呵……”老皇帝嘴里发出些瘆人的笑声:“西北究竟是怎么了?这十年来,朝廷已是数度整饬,怎么还有这等狼心狗肺、欺君害民之徒?

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朕看呐,不只出刁民,还出奸官贼吏!”

一个忍不住,刘皇帝便开始大开地图炮了,而每当他发表一些不过大脑的言论时,也意味着屠刀快按捺不住了。

“你适才提到的那两个狗贼是谁?河州知州?陇右参政?”刘皇帝恨恨地问王禹偁,言语间杀气腾腾的。

王禹偁迟疑了下,还是拱手道:“回陛下,知河州朱齐,陇右参政张敬?”

闻言,刘皇帝取出一张令纸,提笔便写,快速挥就,旋即抬头冲一名内侍道:“传值班卫士!”

“是!”内侍应命,快步出殿而去。

内侍名叫马正,是去年刘皇帝落水时,拼命下水,差点被淹死的那位。因为忠心可嘉的表现,顺理成章地得到提拔,从一名内谒者,连升数级,成为谒者监,随侍垂拱殿。

未几,一名英武俊朗的年纪武士入点而来,高声拜道:“臣张文蔚觐见,请陛下吩咐!”

张文蔚乃是阳邑侯张永德长孙,如今是大内军殿直领班,前途不可限量。

看着张文蔚,刘皇帝根本来不及表示欣赏,扬了扬手谕,吩咐道:“逆执此谕,亲自去一趟陇右,照谕办理,将那两个畜牲首级取来?”

见刘皇帝有些狰狞可怖的模样,张文蔚心下微惊,但不敢有丝毫怠慢:“是!”

言罢,便趋步上前,从内侍马正的手中接过手谕,正打算雷厉风行地去执行,却被一声突然的发言打断了:“且慢!”

开口的,乃是寇准,一句话就将众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他身上。因为王禹偁进言之故,刘皇帝还真把他忽略了,目光转向,漠然地看着他:“寇准,是不是朕怠慢你了,你又有何话说?”

面对刘皇帝逼视的目光,寇准表情沉凝,抱拳郑重道:“臣听陛下之意,是欲直接派班直取陇西二官性命?”

“有何不可?”刘皇帝淡淡道。

寇准深吸一口气,沉声应道:“陛下,王知州所言,尚属一面之词,未加查证,便匆匆处置,不免有失草率。何况,知州、参政,都是地方高官,牵涉不浅,即便二人有罪,也当有司论罪,明正典刑,以孚人心……”

听完寇准这番见解,刘皇帝呵呵笑了两声,紧接着便嗤笑冲王禹偁道:“王禹偁,听到了吗?寇准说你有诬告之疑,责朕有偏听之嫌,你有何话说!”

王禹偁看了看寇准,抬手平静道:“陛下,臣所言每一句,但请查验,倘有半句虚言,愿坐同罪!”

停顿了下,王禹偁又道:“不过,恕臣直言,寇御史所谏,十分中肯,国家自有法度,朝廷自有体制,若因二贼而坏国家法制,实在不值,还请陛下三思!”

王禹偁言罢,刘皇帝沉默了下,冷冽的目光在王、寇二人身上打着转儿,偏头轻声道:“寇准,关内这几年御史生涯,长进不少啊,居然开始指教起朕做事了!”

刘皇帝话里,多少有几分挖苦的意味,不过寇准倒是面色坦然,从容道:“臣不敢,臣只是听从陛下当年之教诲,尽为臣之职分,为国谋忠,如此而已!”

“一张利口啊!”闻言,刘皇帝又仔细打量了寇准一眼,悠悠道:“看来一个关内道御史的职位,确实屈才了!”

说完,刘皇帝便冲板正地站在那儿候命的张文蔚道:“手谕作废,陇右你还是跑一趟,把那二贼給朕押回京来,朕倒想看看,说出那般惊天言论者,竟是怎样人物!”

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1694章 盐州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19章 轻取江陵3第139章 银州叛乱浅谈两点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506章 最后的旅途6第103章 送菜来了第1796章 刘皇帝的支持第71章 兵临寿春第421章 梁孝王第204章 解决第2099章 太宗篇46 军售 枢密院变局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第46章 驸马的上下两策第52章 对峙第140章 大获全胜第159章 乱情第208章 君臣密议完结感言第110章 郭荣之断第341章 实在是敌军不中用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131章 鸣沙匪第510章 最后的旅途9第77章 吏职变动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143章 艰难度日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第146章 到了还得亲征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428章 赵王的新任命第278章 给老大一个机会第50章 小满与临盆第241章 至此战罢第1797章 吸血的拍卖会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8章 宰臣间的龃龉第233章 汉骑出绝域第202章 钱粮百万计第82章 瓦桥关第163章 河东风云(终)第70章 安东大开发1第452章 皇孙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90章 交趾收复世宗篇34 由“劳务输出”引发(等待更新)第109章 大相国寺第8章 掺沙子的效果第48章 不安宁的四、五月第52章 联姻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720章 静默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128章 开宝宰相之死第386章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第3章 姐夫的汇报第68章 婚宴第17章 鼓噪第40章 荒唐太子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37章 覆灭在即第2054章 太宗篇1 变天第1736章 试炮第52章 巫宦之国第66章 商业互吹第114章 耶律阮称帝第421章 为什么不喝酒?第24章 太子新结良媛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议第138章 回宫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当国,得安半载第472章 一山岂能容三虎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38章 任其纷扰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83章 抉择第127章 冬至宴3第482章 李氏第61章 南北之争第141章 纳降第238章 杯酒释权第404章 冬夜第117章 赵匡义也慌了第214章 荆湖之策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进邺都第83章 东京反应,王峻密奏第93章 噩耗连连第81章 两日而克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