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劝谏

“让东京的人,给朕盯紧那边的情况,尤其是朝堂之上的反应!”召来李少游,刘承祐多废什么话,只是简单而严肃地吩咐道:“另外,依附苏逢吉的那些朝臣官员,也给朕着手监控调查,准备好证据。”

李少游显然也很来事,也为多疑问,很是干脆地应命称是。

进宫之前,他已经得知了消息,对苏逢吉被下狱的结果,他还是稍显意外的。史弘肇找上苏逢吉的麻烦,背后就有他派人于暗处引导,原以为史弘肇会吃瘪,结果被天子拿下的却是苏逢吉。

意外归意外,对于此事的影响,李少游也心里还是有些数的。

苏逢吉,毕竟是开国元勋,一国宰臣,新皇继位,亦在辅臣之列,就因为洛阳这场风波,直接就给整倒了。几乎可以想见的,东京那边的反应,会有多大。不是担忧苏逢吉,苏逢吉的名声比史弘肇好不到哪里去,而是顾虑自己。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拿下苏逢吉,这显然是一个不太好的信号。

而作为刘承祐的亲戚心腹近臣,李少游对刘承祐的想法多少有些了解的。也预想得到,大汉这些老臣老将,迟早会被他收拾清理出朝堂,只是没料到的是,原本以为会是杨邠抑或史弘肇,结果最先撞上刀子的,却是苏逢吉。

至于苏逢吉,李少游只能表示其自作自受。

“看来,洛阳这边的事,要尽快处理结束,朕终究不能,离开东京过久啊......”刘承祐感慨了一句。

不管开封那边的公卿大臣们会有什么反应,至少洛阳这边,史苏相争于御前,而致苏逢吉下狱的消息传开后,贵族勋臣将吏一片噤然。连苏逢吉这样的实权宰相都被史弘肇给整倒了,那西京上下,还有谁能幸免?

这回的人心动荡,有些严重。

宫外人心惶惶,宫内刘承祐则稳若泰山,甚至,还有闲情逸致,在皇后与贵妃的陪伴下,读书习武。

宫内袭芳园中,将东京送来的一批奏章审阅结束后,偷得闲暇,刘承祐邀大符与高氏共乐。

明媚春光下,刘承祐端坐在角亭中,喝着热茶,轻声与大符搭着话。皇后嘴角噙着点温婉的笑意,面色认真地练着字,高门贵女,提笔动作,飘逸自然,那股子泛着书香味儿的贤惠气质,很是吸引人。

当然,更吸引刘承祐目光的,还得数在翠郁草地上舞剑的艳丽人影。髙怀瑾穿着一身紧致的武服,将饱满的身材勾勒出来,提剑弄招,英姿勃发,动作飘逸,刷刷作响。玲珑曲线,妖娆身姿,清晰地映入眼帘,挥舞间带动的磅礴抖颤,格外地吸人目光。

“咳咳!”大符在侧,注意到刘承祐的眼神,表情间闪过了一丝不悦,停笔,提醒一般地咳嗽了一声。

刘承祐慢慢地收回目光,看向大符,倒没什么脸热心虚之态,爱美之心嘛,不似爱民,没必要刻意矫揉掩饰。

“官家看看,我写得如何?”大符瞟了眼身姿荡漾的髙怀瑾,望向刘承祐,问道。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刘承祐来了劲儿,拿起纸张,阅览了一遍,嘴里念叨了一遍

很熟悉的感觉,刘承祐想了想,问道:“白居易的《长恨歌》?”

“正是。”大符接过宫侍递过的湿巾擦了擦手,问:“官家觉得如何?”

“好。”刘承祐说。

美眸落在刘承祐身上,大符追问:“如何好法?”

“比朕写得好!比朕写得漂亮!”刘承祐回了句大实话。

“从此君王不早朝......”放下诗词,刘承祐回首注视着大符:“皇后啊,你摘此句,隐隐包含着对朕的劝谏之意啊!”

“臣妾无状。”大符微垂头,并不否认。

自西巡以来,比起平常,刘承祐明显有些近女色了,虽然只是这一后一妃。

刘承祐抓着他的手,微微一叹:“旁人恨不得与长伴君前,你却反其道,乃知其心。得此贤后,是朕的幸运。”

“官家谬赞。”大符稍稍矮身一礼,看向刘承祐的目光中,已隐隐有些爱意。刘承祐这副英主贤君的表现,很得她这样志趣高远的女子之心。

二者闲扯间,髙怀瑾也舞完,弃剑,慢慢地走到刘承祐身前:“官家。”

刘承祐打量着他的贵妃,天气温暖,穿着单薄,因剧烈运动后,娇躯上隐隐生出了一层细汗,有点透出的效果。气息微喘,圆滚滚,颤巍巍,比起此前放开舞动,更有一番魅力。

刘承祐抚掌,赞道:“贵妃不愧为将门虎女,以你的身手,三五名寻常军中士卒,恐怕还不是你的对手。”

髙怀瑾抬手拭去额头的汗渍,面对刘承祐的夸奖,摇了摇头,说:“军中士伍,经战事,历危亡,晓生死,妾身岂能与之相比。我这点微末之技,仅作观赏之用,能娱官家之眼,已足矣!”

髙怀瑾这自知之明,很受刘承祐喜爱。

“贵妃飒爽英姿,女中豪杰,令人心折啊。”大符笑眯眯地对着高氏,说道。

闻言,髙怀瑾也浅笑以对:“皇后钟灵毓秀,才貌双全,也令臣妾感佩......”

两个女人聊起天的同时,刘承祐倒是不说话了,心中暗下决定,此后再不让二者同侍御前了。

“官家,文明殿通事郎来报,冯相公求见。”内侍脚步匆匆,走至园中,躬身朝刘承祐禀道。

“朕有国事处理,你们也累了,回宫休息吧。”闻报,刘承祐收了心,对二女说道。

“恭送官家。”动作整齐,盈盈下拜。

......

“免礼,坐下说话!”殿内,见礼过后,刘承祐态度一如既往,对冯道格外礼遇。

“谢陛下!”冯道也一样,恭顺极了。

“冯卿进宫,寻朕何事?”刘承祐直入主题。

见状,冯道也不啰嗦,起身躬着老腰,神色倒是越发自然,自怀里掏出一叠折起的书文,抬手呈上:“陛下,这是老臣在西京的宅邸、庄园、田地、钱粮,愿全数献出......”

冯道突然来这么一手,倒让刘承祐十分意外了,眼神中满是审视,盯着他,诧异道:“冯卿这是何意?”

冯道保持着动作,弓着身体,老腰竟也还能挺得住,嘴角扬起点谦恭的笑容:“老臣思国事不畅,帑藏空虚,朝廷用度欠缺......”

“冯卿忠心体国,让朕惭愧啊!”财产清单、宅地契落入手中,刘承祐稍微看了一遍,命内侍递还与冯道,感叹了一句。

随即表情一肃:“不过冯卿还是收回去吧,国事再艰难,还不至于让老臣尽献家产。堂堂朝廷,传出去,让人笑话,使天下轻我大汉!”

闻言,冯道脸色仍旧没有太多变化,平静地说道:“西京圈地占农,老臣亦有过错,而今愧悔难当。与其为将帅所查,军吏所执,莫若主动献出。老臣但求,陛下念臣这一身朽骨,免臣囹圄之苦......”

听冯道这么讲,刘承祐面露了然,起身,走到他面前:“冯卿,有话但可直言,何必作此以退为进的姿态?”

“老臣不敢。”被直接戳破手段,冯道没有什么尴尬,反而微微松了口气,眼色一闪,恭声说道:“西京乱象,确当整治,然凡事过犹不及,急刑峻法,滥加株连,臣只恐牵扯出更大的乱子。”

“而今西京,上下官吏,其心动荡,人人自危,想来陛下亦当有所耳闻。陛下有澄除弊病之心,然倘若矫枉过正,乱的,可就不只是西京一隅之地了。请陛下审之。”

刘承祐打量着冯道,心中思考着,是什么促使这么个油滑的老狐狸,主动请告。莫非是,真怕有一天史弘肇搞到他头上?

“冯卿免礼,卿之意,朕明白了。朕这便下诏,让史弘肇收兵还营,以弭其乱!”

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98章 山道第154章 南唐来使1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151章 我,慕容彦超,委屈第338章 争执第238章 杯酒释权第1769章 影响力第286章 宗室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339章 那一脚第1727章 府尹正纳妾第165章 天子的态度第173章 汉辽皇帝之间的友好交流第4章 君臣同心第15章 小人行径第7章 小张探花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第339章 不登宰堂,终为人所制第18章 刘皇帝打个喷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35章 室韦覆灭第443章 板子来得毫无征兆第326章 寻觅终有果第403章 抓起来!第1675章 血战第14章 大论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谏第1759章 生财之道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134章 乾祐元年终第379章 诏书下达第1699章 整饬西北第315章 质量最高的一次科举第51章 该当有所“表示”第195章 辽帝第227章 席卷半岛第149章 西拓南并第44章 苏逢吉案结第276章 阴山南麓的战事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139章 众臣拾柴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129章 既进京,总有些变动第1734章 首级=赏钱第60章 皇后进言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2052章 回京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33章 面圣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241章 锦州陷落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339章 不登宰堂,终为人所制第242章 战后第53章 兵临删丹第55章 山上山下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104章 来点日常第327章 派系第60章 皇后进言第1766章 噩耗连连,皇后病危第312章 一举荡平第98章 温柔乡第361章 安东国第380章 投汉第223章 南北海军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322章 针锋相对第285章 家务事第340章 《开宝总类》第43章 接见第165章 回鹘使者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11章 棉稻,后疾第302章 奚王来朝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501章 最后的旅途1第92章 万岁殿宴第59章 病榻陈情第102章 绝境第78章 沧州府第53章 遁第202章 刘皇帝已至长安第482章 李氏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410章 枪打出头鸟第1799章 宿醉风波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负担第286章 宗室第315章 质量最高的一次科举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时代第120章 征服者刘承祐这才是感言第383章 扶持完颜部?第41章 小风波第163章皇后染病,储君人选第53章 兵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