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天子上门

赵晖,尝为李存勖帐前亲兵,虽然已经二十多年了,但对于前期的庄宗,他心里仍保留着一分敬畏......

夜已深,两架马车施施而行于洛阳街道,临近宵禁时分,坊间的巡卫严密了许多,途中还遇到了一波巡察的禁军。不过见是受天子当众褒奖嘉许的保义军与建雄军两节度使君,也不敢多加盘问,得罪。

接连穿过三座里坊,马车先后停在一座平静的院落前,赵晖与王晏下车,赵晖相邀过府叙谈。一下子便注意到了府前的情况,中门大开,晦暗的灯火照耀下,一名年轻的将领领着几名士卒,在门前徘徊,那是赵晖的牙将。

见此景,赵晖眉头一凝,稳步上前,问迎上来的牙将:“怎么回事。”

“节帅,您可回来了!”年轻的牙将松了口气,脸色还带着点急色,禀道:“天子正在府中等候。”

“什么?”赵晖脸色大变。

情况很简单,就是刘承祐在宫中“闲”来无事,特出宫前来拜访赵晖。

御驾亲临拜访大臣,这还是刘承祐的第一次。

“为何不早报?”收敛起惊容,赵晖不由发怒。

“天子说不用......”牙将憨憨地回道。

“你还真是听话!”赵晖教训了一句。

这时,王晏深吸了一口气,理了理衣袍,对赵晖道:“赵兄,还是去面君吧!”

“天子亲临,好大的恩典呐......”赵晖叹了一口气。

赵晖在西京的府宅,并不显奢华,甚至有些普通。但此夜,府中各处,廊道门庭,皆为宫中禁军手守备着。至于刘承祐,收到赵晖回府的消息时,正在其堂间,与其儿子赵延进聊着天,咨之以陕州事。

赵延进还没满二十周岁,但不愧为将门虎子,有一股子锐气,在刘承祐面前,虽然稍显紧张,但应对还算得体,并且看得出来,脑子很灵活。

有刘承祐提前吩咐下去,赵晖与王晏匆匆赶来,经过排查威胁后,倒顺利直谒君前。

“臣赵晖(王晏)参见陛下!”

“免礼!”刘承祐扫了二人一眼。

“父亲。”

没有理会儿子,赵晖倾身拱手:“怎劳陛下亲临,臣实惶恐。累陛下久候,臣,臣......请陛下治罪。”

不管是不是装的,面对刘承祐这个少年天子,赵晖态度很端正。

刘承祐穿着一身常服,不过当了这一个多月皇帝,身上君威渐盛,再加上他素来的严重,威势很强烈。

“赵卿,不必如此。反倒是朕冒昧来访,叨扰贵府了。”刘承祐平和地说道。

“不敢。”

又看向王晏:“王卿也在?”

“陛下。”王晏再行礼。

“倒不用朕多跑一趟了!”刘承祐摆了下手,鼻子抽了口气,似乎嗅到了二者身上的酒味,说道:“今夜侯使君,招待二卿的,定然是美酒佳酿吧......”

闻言,二者顿时齐道:“请陛下恕罪。”

“二卿不必如此。”刘承祐命随行的内侍奉上一小坛酒,说道:“朕今日上门,也带了一坛酒,这便与二为共饮,这可是产自杏花村的好酒,二卿可有兴趣?”

闻此言,赵、王二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愕然,注意着刘承祐那副迥异于常人的冷静姿态,心中对这个少年天子更加慎重了。

刘承祐寻赵晖,自然不是真找赵晖来喝酒了,命人简单准备了点肉食,吃喝相谈。稍微酝酿了一下气氛,一手持杯于横于腰前,一手背腰,刘承祐感慨着:“去岁,敌骑长驱而陷两京,石氏不能守中国,先帝虽思拯溺图南,然既思实力不足,又虑人心不附。及至二卿首变于陕郊,共扶义举,使我父下定决心举兵。故,汉之所兴,二卿并有力焉!”

对于二人,刘承祐评价很高。但也正因如此,二者反倒有些迟疑:“陛下过誉了,臣等实不敢当。”

见两个老将的表情和反应,刘承祐脑中只浮现出一个词:受宠若惊。

“大汉初立,便逢天崩,朕以渺躬,得承大统。然自附德行浅薄,继位以来,夙夜忧忡。大汉周遭,群狼环伺,北有契丹虎视,西有孟蜀入寇,南有高氏反复,伪唐包藏祸心,西北又有党项怀异。内则民生凋敝,百业不兴,秕政难抑......”

“朕思国贫民困,有图治之心,然内忧外患之下,心情郁结,几无头绪。西巡以来,察民生,治贪暴,犹显不足。及诸来京,朕方知,如欲守江山,还需如二卿这样的将帅之英。”

几番面对刘承祐的恭维,赵晖与王晏显得更加小心。

“朕近来常思,如欲使国家长治久安,必得消内患,攘外寇。然,攘外必先安内......”

面对刘承祐一通“掏心置腹”的言说,赵晖二人也慢慢进入了状态。

“外患臣心中有数,然这内患,不知陛下所指谓何?”赵晖问道。

闻问,刘承祐转过身,两指转动着杯沿,目光有神,直勾勾地盯着赵晖:“赵卿当真不清楚?”

“请陛下明示。”

刘承祐还没开口,王晏主动开口了:“陛下所指,河中李守贞,同州薛怀让?”

注意着王晏那冷峻的神情,刘承祐微感意外,这王使君,显然不如赵晖圆滑。饮尽杯中酒,刘承祐抬首遥望着夜空中那一弯淡月,幽幽叹道:“方镇乃国家根基,诸节度为大汉守御天下,朕为天子,自不当妄自猜忌。对河中李氏,朕与朝廷已是多次恩诏嘉勉。然这段时间以来,朕犹闻其异动逾矩之行,朕这心中常怀忧恐。”

“蒲、同二州,一水之隔,带及关右,乃国家重地。其若有变,必然波及关右。国家初定,天下百姓还没过几天安稳日子,朕实在不欲刀兵之祸再起。但是,朕却不可不早做准备。”

听刘承祐说到这儿,赵晖与王晏立刻提了下精神。

“彼心不明,倘若李氏难抑异心,悍然举叛于蒲州,那么,朕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之平定。”说着,刘承祐猛然转身,盯着二人:“晋、绛、陕三州,分由南北对河中呈现钳制之势。朕问二卿,河中果有叛,可愿替朕守御之?”

面对刘承祐这直白的问话,二人还能如何反应,没有多少迟疑,先后发声:

“愿为陛下尽忠!”

“陛下但有命,万死不辞!”

第52章 巫宦之国第338章 争执第31章 进军令第8章 宰臣间的龃龉第353章 楚蛮归化的标志性人物第30章 满堂春宴第279章 喜从天降第18章 轻取江陵2第225章 辽国的应对第1733章 王侁要倒霉了第209章 御史台→都察院第19章 罢免两勋贵第81章 下蔡大捷第182章 尚敢北顾?第1767章 心头发慌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85章 郭荣给的惊喜仁宗篇2 正统六年第28章 史弘肇赴边第11章 大败蜀军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99章 又穷了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22章 荆南既定第115章 困兽之斗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86章 嘴衔蜜糖第436章 真实而残酷第113章 军改伊始第292章 赵普复命第64章 郭威支持稳第173章 钟谟当秦桧第238章 杯酒释权第444章 揣测者第330章 党侯并不傻第408章 蠢儿子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亚第91章 这个都不好迁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115章 冬月第147章 朝局变动的前兆第344章 打个赌第90章 老将可用第380章 开宝第48章 不安宁的四、五月第272章 困兽犹斗第8章 这就是真相?第300章 统归地税世宗篇28 朝晖之城,老年白龙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69章 东出太行第238章 南口大战7第206章 赵思绾落网第66章 这个冬季不寻常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遗产第206章 赵思绾落网第164章 寿阳郡公的忧患意识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1章 封禅的余韵第46章 契丹异动,后顾之忧第451章 完颜来朝,东北将乱第154章 灭门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164章 重返晋阳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32章 后宫不平静第188章 党项人的现状第105章 河北局势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29章 既进京,总有些变动第312章 一举荡平第108章 先取许军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34章 东路军第265章 秦凤既定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394章 还欠着外债第351章 南粤,危!第315章 质量最高的一次科举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452章 终罢西征第151章 凋零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146章 许州事了(1)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291章 淮东大案第143章 许州将吏为之一空第2044章 最后的旅途15第311章 为太子刘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313章 辽国崩溃指日可待第141章 祭关公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176章 接风洗尘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37章 覆灭在即第13章 市井之声第41章 西域战况第229章 血战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