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出游携新妇

日上三竿,东京北东城门外,直通陈桥驿的官道十分平整,道上来往行旅众多,不过都有意识地避开占据道中的那两拨贵人。

背后以巍峨壮丽的开封城为景,新进宫的贤妃折氏亲自为祖父折从阮送行,依依不舍。

“我都说过了,不需送行,你才入宫不久,不可太过惹人注目......”折从阮扫着已带有妇韵的孙女,摇头道,语气中却有老坏宽慰之感。

虽然是花季少女的年纪,但显然,刘承祐也没有放过,该办也就给办了。折小娘子梳起了妇髻,面上仅施淡妆,娇颜之间犹带英气,一身紧致的绸服,勾勒出恰到好处的体型。总之,少女已成往事。

面对折从阮的感慨,折娘子微笑着应道:“我来送祖父,是经过官家应允的。”

提到刘承祐的时候,折娘子面容间不经意地露出了一抹绯红。折从阮自然注意到了,心中稍稍一松,看起来,天子对自家孙女,还算宠爱。

不过这也是可以想见的,自家孙女,要相貌有相貌,要才德有才德,更有世间女子少有的飒爽之气,端称奇女子,再加他折氏的身份,天子焉有不爱之理。再加如今的汉宫,一共就后妃三人,皇后与贵妃有孕,那折家女进宫,正当受独宠。

稍微拉过孙女,临别之前,折从阮还是不忘谆谆教诲着:“宫廷之中,不比家里,天子对我家恩遇甚隆,你在宫中当尽心侍奉,万不可任意妄为,恃宠而骄。既为贤妃,当淑敏遵仪,以衬其贤。否则,招至祸端,亦未可料。”

折小娘又岂是一般的深闺女子,年纪虽小,却自有其想法与见识,听闻叮嘱,谨拜道:“谨记祖父教诲,必不敢忘。不过啊,我观官家,却是甚爱我之性情,圣人亦是大度之人,贵妃谨重谦和......”

见状,折从阮摇了摇头,放低声音道:“在宫中,还当小心。不过,我折家的女子,也不是好欺负的!”

折小娘子飒然一笑,反向折从阮叮嘱着:“祖父此去郓州上任,初临其地,还当小心,万务珍重!”

“呵呵!”折从阮爽朗一笑,,意态之间颇为自信:“不过数百里路程罢了,老夫于边陲险地而出,一生栉风沐雨,此番持节而往,无甚大事!”

“回去吧!”发表完毕,折从阮朝折小娘摆摆手:“我们站在这道中,可影响行路之人!”

折小娘四下看了看,望着道左所植,榆柳成荫,长条柳枝在微暖的夏风吹拂下摆动不已。眸子一亮,快步上前,探手便轻松地折断一小段柳枝叶。

“今日,我便效古人,折柳送别祖父!”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折从阮捋须,心中颇为感动,踩镫上马,在一众部曲的护卫下,扬鞭北去。

驻望良久,直到祖父的背影被远处的楼舍挡住。

“娘子!该回宫了!”身边一名侍者,轻声提心道。

重重地舒了一口气,这小娘神情不似离别之际的那般轻松洒脱了,祖父一去,这偌大的东京城,只剩下她一个人了。眉宇间,凝着完全超过她年岁的成熟,不管怎么讲,她才刚满十七岁不久。

“回吧!”袖一摆,折小娘话音短促有力,性情加上贤妃的身份,贵气威严自生。

......

“这是今岁以来,我第二次站在东京的街市上,亲眼亲耳见闻这天子脚下市井闾里的光景。”开封街道愈加热闹了,人来车往,刘承祐站在一处牌坊底下,感受着周遭的喧嚣与嘈杂,感慨着:“也只有亲眼看着此间情景,我这心里方有一丝安稳?”

刘承祐这一行,十余人,仆侍婢女齐全,十余名孔壮之士,牢牢地护成一圈。带队的青年汉子,目光四扫,观察着周边之景,一副高度警惕的样子。

正是赵匡胤,对于这厮,刘承祐除了把他调入殿前司为一指挥外,便没有过多地去干预他的发展。但在前次进行御前班值的遴选中,还是脱颖而出,成为天子近臣,担宿卫之职。

刘承祐这显然没有“微服私访”的自觉,就这架势,站在街头,着实引人注目,当然,没有不开眼的人会主动生事。就赵匡胤那一干人,便足使人望而生畏。

当然,刘承祐的护卫,也不可能仅止于这点人。虽然架势不小,仍旧尽量地做成贵公子出游的样子。

作为天子的新宠,折小娘得幸跟在身边,淡妆素面,罩着一一张轻纱,只露出一双明亮动人的眸子。听刘承祐感叹,唇启,口出清脆之音,疑问道:“东京市井,繁庶若此,郎君心中如何不安?”

瞥了眼身边新妇,刘承祐笑了笑,未深谈。

“尝闻你言府州乡情,边陲市肆又是何样貌?”反问。

“嗯......”折小娘精致的眉宇间,流露出些许怀念之色,道:“与东京之景盛,自无法相比,市甚小,舍肆简陋,然街整肃,商旅虽寡,族群甚众。尝有武夫负气而斗,事后上州衙认罚......”

折小娘所言,最后一句尤其让刘承祐感到惊奇:“府州时处北狄侵袭,民风剽悍尚武乃应有之义,然听你言,民自守其法,在这法制不全、人心丧乱之当世,折公镇边如此,实在不容易啊!”

听刘承祐夸自己祖父,折小娘唇间也不由咧开些许自豪的笑意。她所言,当然是没搀什么水分的,自是其亲身所见所闻。当然,能达到各守其法的效果,更多的还是折从阮巨大威望的作用。

“陛,官人。”刘承祐与折小娘轮细谈之时,赵匡胤走近,面色沉稳地提醒道:“此间鱼龙混杂,往来甚众,为策完全,还请官人移步。”

空气中弥漫着的气味,并不好闻,血腥味,骚臭味,人畜味杂融在一起......

此处是东京最大的一处肉行,于其内贩肉者有七八十家,仅今岁开业的,便有半数。主营的是羊肉,牛肉、鸡鸭次之,不过随着朝廷推动,猪肉已然开始上得台面。天子都爱吃的东西,极力称赞,岂能呼之为贱。

刘承祐此前已经在肉行内逛了一圈,看了看市价,不出意外,很贵。在谷、粮勉强活人,不能饱腹的情况下,但这肉市,看起来行情居然反常得不错,很红火。

“走吧!”面对赵匡胤的劝谏,刘承祐虚心纳之,偏头对折小娘道:“我们,就不让赵护卫为难了!”

“多谢官人!”听到了刘承祐之言,赵匡胤拜道。

“官人接下来打算去何处?”

天气尚早,刘承祐早有考虑,直接道:“肉行看过了,再去鱼行看看......”

第459章 摆烂的李国舅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47章 诱其北上第3章 取士不公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键政第128章 蜀中乱象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2105章 太宗篇52 临淄王第1754章 雄才难制第126章 冬至宴2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86章 戍卒之心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46章 粮与钱第1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第243章 总结第328章 决议横涉流沙第2章 分食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116章 凉甘瓜沙世宗篇36 不一样的完颜部第305章 太子在辽东的最后时间第394章 还欠着外债第148章 教诲第53章 兵制改革第133章 西征!第130章 苍山洱海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第94章 汝公出山第7章 不如意的二审结果第130章 监察系统的变动第418章 洗礼第365章 看衰第8章 这就是真相?第402章 这事没完第73章 纸上谈兵第93章 完了第84章 示警第29章 独眠孤馆第92章 金陵冬寒第86章 驾临涡口第396章 天花板第86章 戍卒之心第497章 重拾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19章 轻取江陵3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1697章 蠢蠢欲动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进邺都第296章 缺人了第5章 天子尤爱杨业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38章 殿议第84章 刘承祐的决定第2045章 最后的旅途16第300章 灵州换任第1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121章 大朝第58章 七皇子,安南问题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83章 下一盘大棋第1690章 拼图第514章 最后的旅途13第73章 赵大已在军中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114章 三月为期第252章 后蜀君臣第99章 两个人才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190章 热情相待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68章 婚宴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吴国之始第308章 新贵第1733章 王侁要倒霉了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179章 再见郭荣第137章 整编事第12章 方略第42章 一心求财王巡检第265章 杨无敌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181章 东河村之战世宗篇23 官钱粮盐第189章 还继续走吗?第67章 满廷反对亦无效第76章 王峻用兵第197章 财计第81章 下蔡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