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再得两子

崇政殿,这座并雄伟,更谈不上华丽的殿堂,风雪不侵,仍旧稳稳地矗立在东京宫群之中,朴素的色调,隐约散发着威严肃穆。

殿内,落座于龙床,周遭稍显冷清,十余盏宫灯摇曳着火苗,然正是这熟悉的冷清,方使刘承祐心安。只有这大汉权力的中心,才是他的舒适区。

前番北巡,离京日长,虽沉湎于地方的巡视,但他心中始终挂念着东京,生恐帝都出现什么问题。所幸,在他近两年持续的动作下,已然整合出一套可堪其用,稳定朝政正常运转的官僚班子。以冯道为首的大汉中枢之臣,终究没让他失望。

又或者是立国以来,国事不宁,大汉内外已然被折腾得筋疲力竭,上下求安,故刘承祐离京的这段时间,东京军政民情整体还算稳定。多灾多难的大汉王朝,在刘承祐的努力下,终于真正进入休养生息的节奏。

呼吸着殿中的空气,即便是武德司所报东京舆情,类似贪污、渎职、行贿、欺君之类的“恶讯”,都让刘承祐感觉是那般亲切。

崇政殿中的御案是经过改制的,此前就是因为案窄而无法摆放太多文书,刘承祐责令将作重制。然而此时的崇政御案上边,整齐地堆满着各类公文奏疏,都是刘承祐北巡期间积压下的军政要务,还未回京,便已提前传谕诸司准备好,供他查阅,审议留守文武的处置结果。

不过,面对着满案的册页,已经将工作狂属性点满的刘承祐此时却明显显得没有多少兴致,剑眉微横,瞳孔上仿佛氤氲着一张网,将公文中的信息阻挡在外。

“张德钧!”忽地,刘承祐抬首朝外唤道,声音上扬,并没有常时的平稳。

“官家!”没一会儿,张德钧身体紧绷着,轻趋入内。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刘承祐深吸一口气,手扬起,指向坤明殿方向:“情况如何了?”

张德钧声音带着点忐忑,小心地应复道:“还没有消息传来?”

“那还不快去查问!”刘承祐难得地情绪外露,有些恶狠狠地道。

“小的这便去!”吓了一跳,张德钧赶忙道。

在其转身之际,刘承祐腰板挺直,又道:“罢了!我亲自去!”

见刘承祐一副动身的样子,张德钧不由道:“官家,太后有言,圣人自有她照应,请官家安心理政,勿需忧心......”

眉一皱,只瞪了他一眼,张德钧不敢再多言,赶紧引路,安排起驾。

坤明殿,皇后符氏的寝宫,此时庭殿内外,笼罩在一层紧张的气氛之中。经过十月怀胎,皇后符氏已至临盆,刘承祐急归东京,亦有此事的影响。太后李氏,亲自在此照看。

“官家!”

刘承祐脚步生风,快步踏入殿中,无视行礼的侍者,及至案前,住足稳住身体,向李氏行了个礼,轻唤了声:“娘!”

看着儿子,李氏点了点头,琼目之中闪过一丝慈祥,伸手以一种安慰的语气道:“官家且坐,大符当无事!”

朝内殿望了望,并没有听到什么“声嘶力竭”的动静,已然数个时辰了。

在堂下,贵妃高氏,贤妃折氏俱在。另有被封为卫国夫人的符家二娘子,小娘子又长开了些,清丽的面容间忧虑颇深,不住地朝内殿张望,双目之中尽是关切。

不过此时,刘承祐也没有闲心与小姨子多作交流。

“官家!”高氏领头上前,轻声向他行礼。

刘承祐点了下头,伸手将高氏扶起,低头瞟向她已然圆滚滚的肚子,凝声问:“你身子不便,不安心将养,为何在此?”

从刘承祐的话中,能够感受到一股关怀之意,高氏玉唇浅浅一抿,应道:“圣人诞子,妾心中忧怀。”

在汉宫之内,皇后与贵妃之间的争宠,并不是什么秘密,刘承祐也清楚。但闻其“后妃情深”之言,刘承祐也无意她是否言由其衷,只是说了句,你有心了。

撩起袍脚,刘承祐正坐而下,有些心不在焉地与太后叙着话,殿中的气氛越发紧张了。前一次这般的场景,还是当初淑妃耿氏分娩的时候。

忽地自内殿传出符氏一阵痛吟,那撕裂的声音入耳,令人不由揪心。闻此,高氏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软裘下的肚皮,玉面之上难免浮现出一丝焦虑的情绪,似是感同身受。

刘承祐深吸一口气,收回朝里的目光,注意到了高氏的动作,眉微蹙,朝一名侍御点点手指,直接吩咐着:“带贵妃回宫歇养,好生侍奉!”

“是!”

高氏身体似乎也有所不适,未作强留,在侍御的搀扶下,起身向刘承祐与李氏告退,回宫去了。

又看向折氏,刘承祐轻声道:“你也回去吧!”

迎着皇帝的目光,折小娘子也不由抚了抚自己的腹部,收敛着自己的“锋芒”,很是乖巧地退去了。

在伴驾北巡期间,刘承祐播种不少,回京路上,折小娘子也被诊出,怀孕了。

殿中更静了,符氏的痛吟不时传出,闻之,以刘承祐的心态,竟不由有些浮躁。

枯等了小半个时辰,猛地起身,直欲往内殿而去。见状,李氏当即喝住他:“官家进去,能起何用?切莫添乱!”

李氏雌威外露,刘承祐看着娘亲,抽了口凉气,还是坐下了。

“你且稍坐!”李氏的心里,又何尝不忧虑,蹙着凤眉,拂袖起身,道:“我进去看看!”

待李氏入内,又等了半个多时辰,冬夜都悄然降临了,自坤明殿中,终于传出了一阵婴啼声,清脆的哭声,将殿中沉凝的气氛,一下子冲散了。

随着侍婢传出“母子平安”的喜讯,刘承祐露出了畅快的笑容。

乾祐二年季冬,刘承祐的嫡长子出世。

不足半月,时间迈入乾祐三年,在新年上元佳节欲至之时,贵妃高氏,也为刘承祐诞下一子。

后妃接连产子,若加上贤妃折氏有孕,原本稀薄的皇室血脉一下子充盈起来。如此吉兆,似乎也预示着多灾多难的大汉王朝,该转运了。

皇室开枝散叶,受到了内外朝的祝福,除了降恩诏庆祝之外,刘承祐很急切地召集翰林院的饱学之士,给两个皇子取名。

第159章 还朝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299章 温情脉脉第81章 两日而克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376章 拷问第76章 大才蒙尘第361章 皇长子的气度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316章 不装了第169章 王溥的补充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时代第179章 长教训第363章 安西缓封第53章 交代后事第225章 恩爱与恩典第1794章 魏王回来了第361章 “龙宫”第304章 过去的三年第1802章 屁股要坐稳,态度要端正第394章 还欠着外债第453章 注水的开宝功臣第308章 班师还朝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285章 家务事第416章 面试第1747章 出点意外很正常吧第157章 河东风云(4)第357章 国灭第108章 井陉第81章 嘉庆节与太子的烦恼第336章 橐相半岛史话·百年基调第61章 北使南归第189章 燕王南来第335章 高丽服软了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2108章 太宗篇终 一个时代的结束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第455章 见闻第74章 万岁呼声第164章 监国第204章 解决第99章 全面对抗的两司第1711章 赵王履职第41章 卷甲入城第62章 祸福之间第31章 功成第52章 对峙第466章 经济制裁第262章 赵普议蜀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世宗篇39 寇准罢相第134章 乾祐元年终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风波第16章 新勋爵体系第296章 反响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135章 许州兵匪第91章 作别西行第315章 赵匡义有个大胆的念头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757章 勋贵子弟第234章 南口大战3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2048章 最后的旅途19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249章 武德司时况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194章 萧护思眼中的强汉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第118章 面静心动第28章 史弘肇赴边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27章 冬至宴3第1767章 心头发慌第133章 纳了第336章 怪圈第109章 治政以安军民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490章 御宴继续,王钦若第69章 祸事了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139章 众臣拾柴第167章 重建的云中第359章 难以揣摩的心理第216章 下诏北伐第182章 邢州有变第317章 这山庄还是不建了第203章 幸灾乐祸第355章 韩熙载准备好了第159章 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