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杨邠案(3)

天子的话,让殿中二人心思俱动。王章眼神微亮,似乎看到一丝转机,王景崇面无异常,保持着恭敬的姿势,一副天子忠犬的模样。

“敢问陛下之意?”试探着,王章问刘承祐。

刘承祐显然早有打算,不假思索,看着王章吩咐着:“杨邠槛车押还,业已近月,此事确也不好再拖下去。杨邠身份特殊,朕苦思鞫问之人,未有合适者。而今念起,欲以王卿负责此事,想来以王卿之刚直,必能秉持公心!”

天子的打算,让王章大感诧异,心中不由猜测着他的用意。不过,纠结的神色快速地从其脸上掠过,谨慎地应下:“臣奉谕!”

“王侍郎知悉此案前后,就由他从旁支持王卿推鞫!”刘承祐又指向王景崇。

闻令,王景崇立刻躬身道:“是!”

“对了!”眼神一闪,刘承祐又瞧向王章,语气有些严厉:“一事不烦二主,杨家人那边,就由王卿交待一下,他们这段时间在东京四下奔走,大扰人心,让彼辈安分些!”

二臣告退而去,坐在高高地御案后,刘承祐盯着王章老迈异常的背影,表情逐渐收敛起来。

王章今日的表现,虽然面上无恙,但刘承祐心中着实不满!

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王章与乡党杨邠疏远,那是在刘承祐与杨邠矛盾最紧张的时期,那个时候,王章的做法在刘承祐看来,就是在向自己靠拢。彼时杨邠秉政,王章掌财,若是这二者一如既往地“沆瀣一气”,那么给刘承祐给造成更大的麻烦,刘承祐夺权的进度会更加缓慢。

后来,以王章兢兢业业,不避流言,不惜名声,鞠躬尽瘁而为国家计,操持着大汉艰难的财政,刘承祐还对他生出了感佩之情。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然而此刻,忘却了王章的那些功劳、苦劳,刘承祐只有一个想法,终究不是与自己一条心的人呐......

压下心中小小的不快,刘承祐收起思绪,又自案上拿起一叠奏章,随意地翻阅了一番,嘴角微微勾起,面上渐露玩味之色。

这些奏章,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朝中大小臣子针对杨邠各项“罪状”的弹劾。朝廷里,从不缺见风使舵的“精明人”,有意思的是,在这些人中,有不少都是杨氏故吏!

原本对于拿办杨邠,刘承祐还心怀疑虑,怕引起朝局混乱,然回京之后,细观朝臣反应,那颗心很快安定下来。他高看了杨邠的影响力,这终究不是太平盛世,在武夫当道的时代,杨邠这文臣,纵使是开国功臣,其份量能有几何?

抬手捏了捏有些发酸的鼻根,刘承祐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处置杨邠,如何收尾此事。不管如何,杨邠的事,已然掀起了一场政治风波,他可以不顾忌大多数人的想法,然对王章、郭威这些仍我朝廷重权的河东元臣,不免小心安抚。

而王章方才的表现,已然给了提了个醒!

步出崇政殿,王章在殿前停留了一会儿,泛白的面上表情郁郁。

察觉到了天子的用意,王章心情愈加沉重。嘴角翘起一道苦涩的弧度,思及天子所提杨家人的活动,杨邠若当真谋反,他那一家子,只怕早被一网拿下了。

而让自己鞫问杨邠,王章并不觉得,这是在卖自己一个面子......

“相公在想什么?”王景崇恭敬地声音响在耳边。

偏头一看,王景崇面带谄色,落在王章眼里,总觉有股阴鸷之意。并不掩饰自己的厌恶之意,王章以一种嘲讽的语气道:“我在想,王侍郎忠心,世间难得啊!”

表情一滞,目光中的狠色很快隐去,王景崇垂下头,当作不明其意,道:“相公谬赞了,下官实不敢当。身负君命,自当尽忠职守,杨邠逆贼一案,相公若有吩咐,下官必全力以助,不敢怠慢!”

“哼!”只以一声冷哼回应,王章拂袖而去。

同样的,王景崇也冷冷地哼了一声,待其走远后,方才阴阴自语:“老匹夫辱我,杨邠已经倒了,你又还能猖狂几时,呵呵呵……”

皇城西南,靠近武德司衙门的地方,就是大汉诏狱所在,大狱森森,守备森严。刘承祐继位之后,致力于宽刑简政,开封府一直在甄别冤案,清理案狱,而诏狱被用到的则更少了。

偌大的狱所,并未如其字面上给人的感受那般恐怖,环境并不阴冷潮湿,亦未有骇人的刑具,只是安静,静得压抑可怖。

作为入狱前官职最高、权力最大的囚犯,杨邠享受着最严密的看押,自进入这方地界,就没有任何外人得以接触过。

囚室虽不大,但十分干整,只有少许的狼藉,四周是铜墙铁壁,少光。杨邠就默默地待在这儿,眼窝深陷,胡茬乱扬,面容憔悴,身形较从前明显消瘦不少。显然,虽未遭受酷刑折磨,但狱中的日子,始终难熬,尤其对于曾高高在上、大权在握的杨相公而言。

铁皮镶就的牢门被吃力地打开,几缕并不算明亮的阳光如水泄般漏了进来,对于杨邠而言,有些刺眼,下意识地抬手遮光缓了缓,才望见一身官袍直离门前的王章。

注意到王章身后的王景崇,一股子怒意涌上心头,直浮冷面。不过很快收回目光,

嗅着囹圄之中不可避免的腐朽的味道,看着老友,固执地挺拔着上身,与自己对视,虽强撑着,但意态之间的狼狈,却是无法掩饰的。

微微一叹,王章一摆手:“你们都出去,把门关上!”

“相公,此举恐怕不妥吧!”闻言,在后边的王景崇当即表示异议。

“有何不妥?本相要单独审问犯官,王侍郎有意见?”王章淡淡道。

见状,王景崇神情微冷,沉声提醒道:“相公可不要忘记,杨邠可非一般犯官!再者审讯鞫问,自有条制,相公可不要违规蹈矩!”

无视其言语中的警告意味,王章态度强硬:“陛下以本相主此事,我自有考虑,尔无需于此聒噪,退下!”

在王章的强势之下,王景崇亦无他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狱吏关上牢门,将自己隔于其外。

然而,在牢门关上的那一刻,王景崇表情变了,变得淡然,眼神闪烁,一点阴险的笑容挂在脸上。

在王景崇看来,这是王章自己将把柄送到自己手上。就此事如何汇报刘承祐,他已然打好了腹稿。王章异状,屏退左右,独见逆贼杨邠,二者密谈甚久......

“兄如此得罪小人,只怕不妥,还需当心!我之遭遇,当引以为戒!”杨王二人的交谈,以杨邠对王章的提醒开始。

第231章 主动调整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第108 状元第67章 满廷反对亦无效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504章 最后的旅途4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110章 坦白第166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第488章 真实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问题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23章 夜宴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432章 人事大权第133章 捷报第248章 刘皇帝的小本本第469章 视察澶州第80章 一意孤行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111章 动心第25章 周世宗与杨令公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335章 改到自己头上第335章 改到自己头上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513章 最后的旅途12第15章 马楚内乱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13章 相敬如宾第108章 先取许军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144章 赵家父子第105章 逐一接见无题第71章 六合堤上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153章 未来将帅第101章 大整军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2060章 太宗篇7 开宝老臣第32章 邠州,北迁队伍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687章 癸未年科举世宗篇44 漠北风云、契丹灭国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1703章 如释重负第133章 捷报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猎敌第162章 晋公南游见闻第186章 嘴衔蜜糖第279章 当年三杰第235章 开封新城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96章 杨邠案(4)第381章 刘皇帝返京第160章 军政分离的尝试第1730章 一级压一级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442章 矛头直指第453章 注水的开宝功臣第298章 事泄了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288章 敌酋首级献上第60章 “暴毙”第297章 心虚第327章 通达馈运、泉州内乱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89章 安南冬归人第69章 夫妻密谈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时代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146章 骄将第342章 势如破竹第155章 蓄奴之议世宗篇终 驾崩第245章 辽帝的决心第354章 扯后腿的在朝中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92章 万岁殿宴第46章 郭荣奏事第316章 不装了第88章 童谣第171章 东京火灾第105章 河北局势第106章 敲打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2099章 太宗篇46 军售 枢密院变局第77章 吓人第86章 活下来,就是名将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时代第24章 巡游第227章 强势破城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