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解绑的武德司

“王卿何竟欲弃朕而去?”面对王章的请辞,刘承祐脸上浮现“不解”,情绪稍外露。

脑子则快速地转动着,王章这番举动背后的原因与目的,并不难猜,大抵不过杨邠之事。然而,真正让刘承祐疑惑的是,王章与杨邠的关系,当真好到那个程度?

只怕不尽然!

王章的态度中有些不卑不亢,只是拱着手,操着苍老的声音,缓缓道来:“臣年老体弱,陛下也是知道的,近来实感力不从心。而今大汉,朝局平稳,地方安宁,陛下英明神武,有诸俊杰辅弼,却是不需老臣这德行浅薄之人,再僭居高位!”

闻其言,刘承祐脑筋只稍微一转弯,意有所指地问道:“王卿何故如此心灰意懒?是不是朕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陛下言重了!”王章长叹一声,摇着头,语气却十分坚定:“实在是老臣病体缠身,而又德不副位,深感惶恐!如今,只欲还乡,置些田亩,含饴弄孙,以享天伦,还望陛下成全!”

见状,刘承祐语气同样坚定,道:“朕不同意!国家财计,离不开王卿,朕必行夺情之举!”

皇帝这样的态度,让王章有些意外,抬眼看了看刘承祐,然而并不能从年轻的皇帝脸上看出什么,毕竟刘承祐满脸的“真情”流露。

迎着王章的目光,许是自觉强人所难了,刘承祐想了想,又补充道:“王卿身体不豫,朕这便遣太医出宫,长住府上,以备疗养。公务烦累,卿自可减少劳形劳心之事,交与僚佐。总之,朕还需时时咨询王卿,卿又何忍弃君国?”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大胆地,与刘承祐对视了一会儿,王章平静的面庞间流露出一丝无奈,只得应道:“臣遵命!”

顿了一下,王章又道:“臣终究老迈昏聩,能干不足,长居三司,非朝廷之福。还请陛下,早作打算!”

刘承祐轻轻地“哦”了一声,明白王章的意思。左手撑在御案上,考虑其意见,琢磨了一会儿,淡淡发问:“王卿以为,朝中何人能佐命三司?”

闻问,王章认真了想了想,注意着天子的眼色,沉声道:“度支判官薛居正,可堪重任!”

刘承祐的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了一个气度出众、涵养过人中年官员的形象。不假思索,刘承祐直接拍板:“朕知此人,学识广博,王卿所荐,更当不错。就如此,朕以其为三司副使!”

此番君臣相对的情景,若是刨除那些不为人知的场外因素,传扬出去,倒也不失为一番佳话。然而,事实往往与常人表面所见,大相径庭。

待王章退下之后,刘承祐立刻变了一张脸,有些阴沉。

王章,刘承祐迟早会换掉,在杨邠下台就有所考量的,但绝不是现在。杨邠刚倒,王章若是再被踢出朝廷,不管是不是其主动请辞,都是另外一场政治风波,刘承祐心里门清。

故王章在这么个时机,来这么一出,刘承祐不满意,很不满意。

为什么要和杨邠学,过去两年在朝中的作风,可是甚得君心。刘承祐稍感疑惑,或许,还是他对“兔死狐悲”这个词,感触不深。

......

带着一个并不美妙的心情,刘承祐接见表兄李少游,听取他的工作汇报。这段时间,针对于朝廷中杨邠党羽的清洗,武德司上下是卖了大力气,调查取证,罗织罪名,乃至批捕下狱。

武德司成立快两年的时间了,其间身为武德使的李少游不止一次明里暗里向刘承祐请示过,而今,终于在杨邠案上,开了个口子,予以武德司缉捕之权。

从古至今,哪有特务机构,不享捕问之权的道理。

当然,释放一头饿狼的獠牙,刘承祐并没有忘记给予限制。武德司的批捕权限,仅限于五品以下官员,各级探事,所拥权限亦分等级,并且仅有捕问之权,最终还将案宗,移交刑部处置。

同时,针对于军队,未有君命,绝不允许妄动!没办法,而今这个时代,还是文臣好欺负些......

而在这段时间,刘承祐的表兄显得十分有干劲,办事果断,效率极高。

简单地翻了翻李少游呈报的卷宗,显得漫不经心地,足数十人,许多人刘承祐都没有印象,甚至名字都没有听过,但是,该问罪处置的,断无幸免的可能。政治上从不少妥协,但在此事上,并不需要刘承祐任何妥协。

浮光掠影般浏览而过,刘承祐直接放下,混不在意,并对李少游与武德司的表现,表示认可。

“移交至刑部之后,杨邠案到此为止,不必再牵扯其他人了!”平淡之音,强势无比,刘承祐朝李少游交待道。

“是!”没有丝毫迟疑,李少游应下。

“此事,游哥你办得漂亮!”嘴角泛起了点笑容。

大概是权势大涨的缘故,李少游心情很是愉悦,谦虚道:“皆仰仗官家威严!”

外臣之后,能称呼刘承祐“官家”的人,已然不多,而李少游便是那为数不多的一人。

敛起表情,刘承祐突然又严肃起来,朗目注视着李少游,以一种告诫的语气,说道:“近来,因武德司之故,朝中非议声重,怨艾颇多!”

“若非心有鬼魅,何惧武德司,那干朝臣,那般忌惮,只怕有异。要不要臣派人,查一查!”李少游请示道。

眉头微凝,刘承祐表情愈显寡淡,盯着李少游,淡淡道:“朕只是想提醒你,武德司今后行事,当牢记职权所在,莫要越了规矩,否则......”

天子的声音越来越飘,落在李少游的耳中,却让他警醒起来,志得意满褪去,忍不住抬眼看了看漠然在座的刘承祐,心头泛起了嘀咕,嘴上则条件反射一般地应答着:“臣必谨记官家教诲,严加约束属下!”

点了下头,刘承祐指着侍立在旁的第三人,王景崇,道:“数月以来,王侍郎功劳苦劳甚多,朕欲以武德司副使酬之,辅助于你!”

此言一落,李少游脸色顿时变了,紧皱着眉头,瞥向在旁一言不发的王景崇。脑中杂念纷起,有心拒绝,但在刘承祐的目光威慑下,根本说不出口。

“怎么,游哥有什么意见?”刘承祐语气反倒平缓下来。

不过,越是如此,李少游反而不敢大意。面皮难看地抽搐了一下,强压下异样念头,拜道:“遵命!”

而在边上,王景崇则是既意外,又惊喜,武德司是个什么机构,他可清楚得很。忙乱之间,千恩万谢,大表忠诚,自邢州时起的那场赌博,终究有了收获。

兴奋的同时,也不免考虑起,天子将自己放到武德司的用意,只稍微琢磨了一会儿,似有所得,瞥向李少游的目光,多了少许玩味......

没有管心思各异的李、王二人,刘承祐向二者密授机宜:“对各地佛寺庙宇土地、财产、丁口的调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武德司接下的重心......”

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376章 降臣纷来第91章 今日开宝第105章 逐一接见第2128章 世宗篇3 气质不同第225章 恩爱与恩典第128章 二使携礼来第129章 汉师伐蜀第151章 广政殿议第237章 南口大战6第5章 春闱第342章 杀肥第14章 武夫军阀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第1790章 忧劳第136章 赵都帅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58章 回师第320章 蛮瑶归服第60章 皇后进言第57章 七月大朝第62章 祸福之间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108章 枢密院内第162章 河东风云(9)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245章 辽帝的决心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18章 刘皇帝打个喷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18章 查抄第82章 不手软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1740章 农民苦第1687章 癸未年科举第1748章 应急机制第468章 信教不留头留头不信教第29章 请缨第1802章 屁股要坐稳,态度要端正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24章 人事调整第380章 投汉第1749章 调教契丹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32章 潞州震动第484章 不对劲!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14章 大论第125章 颂公亭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21章 黄袍加身第298章 王著罢相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93章 升迁第121章 父子异见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315章 赵匡义有个大胆的念头第12章 如此安慰第487章 “惊喜”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62章 难得迟疑第141章 纳降第1725章 见微知著第174章 帝崩第138章 回宫世宗篇41 帝国之法第135章 降将→良将第242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73章 纸上谈兵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314章 门庭若市第188章 永清军议第106章 诱惑第14章 腹黑之谋第22章 慈父的关怀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338章 棋手与棋子第313章 日常第98章 温柔乡第450章 落幕第2054章 太宗篇1 变天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绝唱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第191章 北巡结束第124章 辞表第71章 平息的吴越大叛乱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347章 谈话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377章 难知祸福的决议第176章 接风洗尘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24章 人事调整第224章 邺都文武第1785章 统治从去***化开始第303章 兄弟之间第421章 梁孝王第45章 靖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