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出宫

孟月之际,复苏的大地,就仿佛映照着复苏的大汉王朝,东京城,比起往年同时,亦有明显的变化。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声震如潮……当然,还没那般夸张,但总归是热闹了许多。

自辰时北市开市起,刘承祐便身现其间一所阁楼,盯着市内一普通街道观察,所谓观民忘气。一站,便是将近一个时辰,刘承祐始终麻木着一张脸,眼神古井无波,如一根桩子般直立。

“哥,那两家店铺究竟有何异处,都快一个上午了......”在身侧,被唤来伴驾的淮阳王刘承勋小声地嘟囔道。

这两三年间,刘承勋成长不少,尤其是个子长得飞快,站在一起,已经隐隐超过他的皇兄了。封王开府之后,以往跳脱的性子有所收敛,就刘承祐收到的汇报,长居府中,习文练武,未尝废怠。

不过,终究年轻,性子又哪里是那般便容易改变的。清晨闻宫人传诏,言皇帝召他伴驾出游,虽少有纳罕,但仍满怀兴致而来。然而,结果却是,一干人陪站......

“怎么,站不住了?”听到刘承勋的“抱怨”,刘承祐神情少松,轻声问道。

“没有!”闻问,刘承勋条件反射般地否认,随即嘿嘿笑道:“只是就我而言,站一个时辰,比骑一个时辰马还要累!”

“累了的话,都寻地歇息吧!”刘承祐这话,不只是对刘承勋说的。

随行的,除了内侍、近臣之外,尚有开封府尹侯益。听天子“恤下”之言,其他人都没动作,唯有这老朽,拱手告罪:“老臣这双老腿,确实不耐其苦,还望陛下恕罪!”

言罢,却是一点也不拘束,径直盘腿坐下了,捋着发白的胡须,视线透过栏杆朝街道继续望去。虽然,他也不解,一间绸缎铺,一处瓷器店,有何异样。想不明白,不过这老头也看得开,至多事后派人调查一番。

观侯益豁达的表现,刘承祐眉毛稍扬,果不在意。侯益这老朽,虽然没有什么学问,但做官确是有一套的,为人处事,多恰到好处。思来,当初去职凤翔,东入开封,貌似还从来没有惹得皇帝不愉的时候。

“记得自其开张起,两间店铺各有多少人上门,又各完成了多少次商贾交易?”刘承祐突然问刘承勋。

“不知。”骤闻此问,刘承勋一脸茫然。

“都不知晓?”刘承祐偏头问其他人。

皆缄口不言,王溥是没必要出这个风头,倒是身兼侍卫职责的张永德,小心翼翼地道出几个数字,显然这个年轻的护卫是用心到位的。

刘承祐的御前班直将领,是一直轮换着来的,既为就近收买人心,也为培养,时间一到,便迁职,抑或外放磨砺,而今已成为一种模式。如此前的李崇矩,而赵匡胤,则被刘承祐派到宿州去了,职居团练使,那里,距离南唐的江北,很近!

“站了这般久,莫非就这般干看着?”对新的侍卫头领露出了一个赞许的眼色,刘承祐语气陡然转厉而问刘承勋,让周遭的空气都凉了几分。

刘承勋下意识地低下了头,支吾两声,却是诺诺不得言。

“皇考筚路蓝缕而创大汉,你身为大汉皇室,年纪也不小了,这江山社稷,也是需你出力守护的......”说起这些套话,刘承祐是驾轻就熟。

“平日出府,不要只顾走马行猎,多到市井转转,看看生民百态!”刘承祐以一种教训的语气,指着街市间的店铺,道:“而今还不是什么太平世道,容不得有半分懈怠,朕也一样,什么时候这街市间百业兴旺了,才敢有丝毫放松!”

“是!”嘴巴厥了一下,刘承勋有点不情愿地应了声。不过面对了君兄的威严,表情也只敢做到这一步了。

刘承祐今日出宫,当然不只是带着皇弟站街观景教训一番,稍微活动了一下筋骨,刘承祐问近侍张德钧:“时辰如何了?”

张德钧显然记挂着时间的,当即应道:“回官家,快到时间了!”

“那就走吧!”刘承祐道。

不过却止住了刘承勋,朝其吩咐道:“你就不用跟着了,有几日未进宫了,稍后自去问安母亲,尽孝还需朕来教吗?”

又是一番教训,刘承勋已然习惯了。

不过,刘承祐态度旋即一转,变得柔和,嘴角轻衔笑意,道:“母亲那边,有件喜事,等着你!”

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刘承祐命人引着一头雾水的少年淮阳王离开了。

稍微瞥了眼其青健的背影,刘承祐也终于挪动他有些发酸的双腿,离开之前,留下了一个问题:“似那般衣衫褴褛,一食难求的乞儿,东京城内,有多少?”

顺着刘承祐所指望去,可以在还算干整的街巷间,一眼便看出天子口中的“乞儿”,贫穷、饥饿、潦倒,几个生动的字眼,仿佛挂在其头顶。

待刘承祐在卫士的护卫下离去后,一名得幸随从的开封府官吏方才大喘一口气,疑惑地问侯益:“府君,陛下此言何意?”

侯益扶着栏杆,稍微扭了一下脖子,一边思索,一边嘀咕道:“天子这是让老夫处置这些贫民啊!”

闻言,下属眼神一亮,立刻道:“这干贱民,不事生产,反而上京乞食,着实可恶。是否派人,将东京城内的这些人,全数赶出城去?”

听其建议,侯益老眉一跳,生生忍住给这下属一巴掌的冲动,怒色微闪,呵斥道:“糊涂!倘如此,你我就等着陛下的雷霆之怒吧!陛下那般爱民......”

“卑职糊涂!”下属只感脖子一凉,恍然大悟。

“那当如何处置?”

显然,这个问题难住了侯益,揪着老须,好生琢磨了一会儿,方道:“派人,将城内这些‘乞儿’集中起来,年轻力壮的,给一顿吃食,送去埠头、矿山劳作,至于妇孺老幼,暂且放些粮,接济一二。至于之后......之后再说!”

“如此,东京市内气象,必然一新啊!”下属立刻拍着马屁。

侯益老脸上却没什么得意之情,只是摆着头,心中慨叹,这开封府尹的位置,不好做啊。这老朽,已然琢磨着,要不要上表请辞了......

淮阳王刘承勋这边,听从刘承祐的安排,进宫向太后李氏问安之后,方才回府。

一回王府,便直接问府中职吏:“太傅可在?”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在书斋!”

淮阳王府的书斋,是刘承勋平日里读书的地方,刘承祐给他选的淮阳王太傅李崧正于其间手书。

刘承勋寻来,师徒二人对坐,立刻便将伴驾之时,所受的“委屈”向李崧诉来。

闻之,李崧则是另外一种态度,朝刘承勋劝导道:“陛下所言甚是,大王当知,陛下以少年之尊,维系大汉江山,着实不易,你身为皇弟,当体谅君兄!”

“而况,陛下对大王严厉,言传身教,这正是对你的看重啊......”

很快,又迎来李崧一番说教,大抵是习惯了,虽觉脑胀,但心情却是好了不少。

“对了,另有一事,请教太傅?”

“大王请直言。”

有些不好意思,又带有少许迟疑,刘承勋对李崧道:“我进宫拜见母亲,从她口中得知,欲给我选一王妃......”

第88章 皇长孙出世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188章 党项人的现状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507章 一缕叹息第71章 平息的吴越大叛乱第78章 涡口之战(2)无题第132章 卢南与袁恪第434章 还得是王禹偁第48章 瑶蛮的格局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115章 西北情况第427章 饶乐国的困境第104章 来点日常第147章 德胜渡第327章 通达馈运、泉州内乱第20章 屯务废改第23章 老臣凋零第75章 西北边报第120章 结不结党不重要第193章 卢多逊治河西第385 礼宾馆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第415章 血色将至第248章 耶律屋质真正的建议第30章 “宽刑简政”第62章 形势一片大好第1725章 见微知著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难测第378章 辽国近况第1750章 《桃兰赋》第20章 屯务废改第387章 契丹终被打回原形第195章 辽帝第215章 手忍不住颤抖第402章 太子有后了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33章 有人想腐蚀孙将军第11章 大败蜀军第62章 奸宦昏主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336章 怪圈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102章 辽国现状第178章 祭拜第197章 刚愎依旧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36章 虒亭第162章 薨逝世宗篇27 南洋勾吴第387章 就国第129章 勋贵与官僚第227章 席卷半岛第14章 腹黑之谋第137章 终于埋了第61章 淑妃病危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2045章 最后的旅途16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125章 冬至宴第81章 内外变动第451章 完颜来朝,东北将乱第232章 南口大战1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58章 当太子与首相共同针对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1727章 府尹正纳妾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1675章 血战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356章 被忽视的皇子第298章 事泄了第26章 名将第2094章 太宗篇41 “议政楼”,整顿的风吹第39章 长沙第52章 对峙第311章 为太子刘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325章 和约缔成,平南准备第56章 是非第90章 安东国王?第368章 荣宠第1714章 百姓苦第1768章 崩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2053章 终章第55章 山上山下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119章 幸西京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265章 杨无敌第129章 既进京,总有些变动第126章 冬至宴2第475章 吃人的河陇备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