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杨邠案(4)

“既是小人,防他又有何用?而况,杨兄此间境遇,又岂是区区小人作祟?”面对杨邠的提醒,王章似乎并不在意。

“你是这是话里有话啊!”杨邠抬手指了指外边,语气中无限讥讽:“此言若真传入皇帝之耳……”

不待杨邠说完,王章轻轻地笑了:“或许这诏狱之中,又要添我王某一间囚室了!”

二者对视,短暂的沉默过后,杨邠以低沉的语调打破寂静:“皇帝遣你来何事?”

遭逢巨变之后,杨邠似乎并未沉沦下去,数十日的囹圄生活,并未让他思维生锈,在看到王章的那一刻,就意识到了什么。

“陛下让老臣,审问你的罪行!”王章平静道。

闻言,杨邠坐直了身体,声音依旧沙哑,面上确反显得轻松了:“老夫下狱已久,这暗无天日的囚室却也难熬,正该解脱。王景崇那等宵小,给老夫罗织了什么罪名?”

王章自袖中拿出了一封册页,递给杨邠道:“谋逆,及其余不赦之罪十条。”

闻言,杨邠“哑然失笑”,接过册页浏览起来,神色平静,但慢慢地,眼神还是不禁暗淡下来,:“此贼倒是用尽机心了!”

“杨某下狱,朝中是什么反应?”杨邠问。

“初起波澜,其后平乎静潭。”王章的回答,让杨邠有些失望。

“是吗?”笑意变得凄凉,杨邠将那罪状随手弃在地上,抬首看着王章,道腹心之言:“我尝料想过今日,然至于斯,仍不免感伤,他竟这般急切!”

杨邠嘴里的“他”是指何人,王章也清楚。打量着老友,凄凉的样态令人感慨,叹了口气,说:“何苦呢?陛下虽然年轻,然神武之姿,明主之像,观其胸襟,并非不能容人。若你能早放下心中芥蒂,何至于此?”

杨邠摇了摇头,嗤笑道:“皇帝确有容人之量,然看是何人,是这两年他在朝中亲自提拔的所谓‘英才’!对于我等前朝老臣,只恐早被视为眼中钉,除之而后快!”

说到这儿,大概是情绪到了,杨邠神色终于有所动容,再度提起他引为憾事的刘承训:“倘魏王殿下尚在,断不至此。天子心性凉薄,于我等而言,并不友善,我之下场,便是明证!”

听其言,王章老眉不由皱了下,待杨邠情绪自我平复之后,方才开口道:“杨兄之言有失偏颇,魏王殿下虽则宽厚仁善,然于此乱世方休之际,群狼环伺,天下争雄,再是纯良仁厚,亦不及权谋手段!陛下能力、眼光、胸怀,皆副其位,可堪雄主!”

“这便是你逐渐与皇帝靠拢的缘由?”杨邠突然问王章。

没有什么迟疑,王章点头默认!

摆摆手,杨邠脸上保持着他相国以来固执的高傲,说:“于此囚室之间,我也勿需同你争执此事了......”

停顿了一下,杨邠语气仍带着嘲弄,问:“可知皇帝打算如何处置我这个罪臣?既遣你来,想必已秘授机宜了吧!”

看着杨邠,王章缓缓道:“陛下有言,杨邠乃大汉功臣,必不致谋逆!”

有那么刹那的意外,又与王章对视上,从其目光中了什么,点着头:“明白了!”

垂下头,又拿起被他丢在地上的册页,细细研读起上边的“罪状”,道:“也不需使王兄为难了,除谋逆事外,所列罪状,我部应下了,供认不讳!”

杨邠这干脆的反应,让王章再度沉默了,他平日本不是个健谈的人,此景此景,更不知要多说什么了。

“只盼兄能应我一事!”杨邠说。

“请讲!”王章点头。

“杨某是在劫难逃了!我不惧死,唯念府中家小。若皇帝真念我开国之功,不作株连,我死之后,还请王兄照看三个子侄。我膝下三子,长子向来安分,三子平庸,我不虑之。唯独二子廷伟,若有不肖之举,勿需庇佑,免害了家门!”

杨邠敞开了托付后事,神情之间头一次露出不舍,很快被隐去,继续道:“若皇帝欲诛我杨氏一门,那么王兄万不可求情,当善求自保!”

听杨邠这番交待,王章有种心酸之感,神情动容,张了张嘴,只发出几声重重的咳嗽。缓了一会儿,化作一声短短的叹息:“我应下了!”

慢慢地转过身体,盘腿坐于草席之上,杨邠似失去了所有精气神一般,佝偻着身体,语气无限萧瑟:“杨兄去吧,从来小人难防,同我这个罪臣,不适合久谈,勿落人口实!”

......

在王章复命之前,刘承祐这边已然受到了王景崇打的小报告,对其“不务正业”,有些不满。而听着他对王章的中伤之言,刘承祐没能压制住怒火。

这个王景崇是把不错的刀,但显然,如不控制,容易忘乎所以。

刘承祐很是生硬地转折了话题,表情淡漠而问:“在邢州的时候,杨邠曾给巨鹿郡王手书一封,诱其举兵作乱,可曾查到送信之人?”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皇帝的目光分明平静如水,然于此时王景崇而言,却是那般恐怖,如芒刺背。当刘承祐提到送信人的时候,王景崇心头惊骇到了极点,然过硬的心理素质让他稳住了剧跳的心脏,声音仿佛从嗓子里挤出来的一般,小心地回答道:“回陛下,臣有遣人调查,武德司亦在搜捕,想来很快便会有结果的!”

目光在王景崇身上停留着,观察着他紧张的反应,待其越发局促之后,刘承祐方才淡淡地说道:“一个小人物罢了,无关痛痒,找不到,也就罢了!”

“是!”心神渐稳,王景崇躬身应命。

埋头的一瞬,冷汗还是不禁自额头渗出,王景崇已然意识到,自己在邢州使的那点手段,并没有瞒过天子。当然,他也并不是愚蠢地以为能完全瞒过刘承祐,有一个词叫心知肚明,只是瞒多少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而天子如今的反应,让王景崇心里没底了。

没有管王景崇复杂的心理活动,刘承祐继续以平淡的语气说道:“在杨邠案上,你前后奔波,出力甚多,朕都看在眼里。有功,必赏!”

刘承祐话,明显意犹未尽,但言尽于此,效果也是达到了的。从王景崇千恩万谢的动作中就能瞧出,他显然领会到了皇帝的警告。

经过皇帝的敲打,王景崇踏出大殿之时,脚步都不禁蹒跚,在殿中的情景,让他如临深渊。

恰逢入宫觐见的王章,也无心思上前打个招呼,找几句骂。急匆匆地出宫,他打算回府,让刘承祐提到的那名送信人,彻底消失。从天子的态度看,无需他再作他用了,留着反而是个祸害......

在殿中接见王章,对其复命,刘承祐表示意外。这才多长时间,对杨邠的审讯便有结果了。

“认罪伏法!这便是杨邠的态度?”刘承祐琢磨着王章的禀报。

“臣以条问杨邠,对所列罪状,供认不讳,唯待陛下处置!”王章一板一眼地回答道。

眉毛稍微挑了下,翻开王章所呈认罪之书,好生想了想,忽地释然,刘承祐意识到,自己终究有些小看了杨邠。

朝诏狱方向看了看,视线透过重重宫闱,似乎能瞧见那道孤处囚室的老迈背影。

“朕该如何处置呢?”刘承祐似在自语,又似在询问。

王章嘴皮动了一下,求情之言卡在喉咙,思及杨邠的托付,只拱手:“伏惟陛下圣裁!”

起身,背着手在殿中踱起了步子,缓慢的步调透露了少许刘承祐的迟疑。对杨邠,杀还是不杀,刘承祐此时仍有些无法下定决心。

站在殿门前,斟酌良久,刘承祐望着外边明净如蓝的天空,轻声道:“废杨邠为庶人,流三千里,不复录用,永不还朝!卿可代朕公示其罪,安安朝臣们的心,此事,就此为止!”

听刘承祐的决定,王章一下子不禁松了口气,望着刘承祐的背影,长拜道:“是!”

第339章 走向“词帝”之路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第81章 两日而克第72章 安东大开发3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28章 下狱第42章 天上掉下来的禁帅之位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击开始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467章 萧思温的价值第158章 刘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222章 阉宦之虑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514章 最后的旅途13第91章 今日开宝第358章 刘家的天下第59章 明贬实升第141章 祭关公第285章 家务事第285章 家务事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209章 各执己见第410章 枪打出头鸟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157章 提亲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半岛史话·桓王第1813章 雍王不当这出头鸟第83章 辽帝之亡第52章 联姻第489章 不好收场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128章 蜀中乱象半岛史话·话说林邑谈一谈本书的一些问题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63章 武德奏事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30章 边情暂解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325章 和约缔成,平南准备第31章 边公在任第288章 殿议总结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415章 皇孙归来第59章 皇帝与太子第9章 啖耳将军亦回京第375章 少林寺第1709章 心猿意马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492章 事发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358章 刘家的天下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216章 马政第266章 蜀廷的争执第69章 祸事了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仁宗篇2 正统六年第380章 饶乐国第143章 园苑中弥漫着自在的气息第380章 投汉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159章 还朝第70章 卫公辞世第1675章 血战第309章 江淮将帅第143章 艰难度日第215章 确立太子第65章 决议南征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1758章 关系经营第46章 郭荣的激进建议第225章 光靠水军也不行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120章 征服者刘承祐第155章 汉帝的反思第1689章 高规格第99章 全面对抗的两司第317章 修法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70章 唐主忙乱急点兵第354章 扯后腿的在朝中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贸易的真正爆发第1775章 调整第7章 风波第48章 耿崇美第109章 再破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