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郭威病了

十里开外,遥对濮阳城,郭威一行,暂歇于道左,两百余龙捷军士(侍卫军马军)巡卫于周遭,进食喂马。

郭威看着自东京发来的密文,老眉高耸,一抹阴云罩于额间,神情严肃异常。

“你此来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稳住心神,郭威朝飞马北来的信使说道。

“是!”

“枢相,发生什么事了?”见郭威脸色不对,身旁一名三十来岁的下属不由问道。

下属名为王赞,位卑而气质出众,少为小吏,原本为濮阳一刀笔吏,郭荣迁镇宁军节度之时,发觉其能,认为此人处事干练,明析律令,是个难得的人才。

后以郭威身边乏人(郭威原本的班底,快被刘承祐挖干净了),向其推荐。郭威纳而察之,果以为贤,用以枢密院郎官,充秘书之职能,两年下来,已倚之为心腹。

迎着王赞好奇的目光,郭威将密信递给他,旋即朝边上一名亲校唤道:“李审!”

“在!”亲校应道。

“十丈之内,不许有人靠近!”郭威厉声吩咐。

虽有些迷惘,但那亲校李审没有丝毫犹豫,应声过后,便安排起随行护卫来。

王赞这边,看完信,与郭威作相似的表情,甚至还大吸一口凉气。信上所书,言简意赅,就是刘承祐对魏仁浦的任命以及划分权力的决策。

看着背手而立,表情漠然的郭威,王赞忍不住道:“枢相,陛下此举,名为改革职官,实为分枢密院权柄,是为了制衡枢相啊!”

郭威直立的身形很稳,只有随风飘动的胡须与衣袂衬托着他心中的波澜。

“老夫早有所预料,却没料到如此突然,如此方式!”郭威感慨道。

“当今天子,也算是发于行伍,非养于妇人之手,知兵马之重。这几年来,放逐老将,提拔后进,分割侍卫司,无不是加强禁军控制。而今禁军基本操之于手,全国军务收归枢密,以天子心性,又岂能容枢密一家权大?”

“魏仁浦几乎从立国之初,便被安排在枢密院。后王峻调任枢密副使,分明也是制衡于我。王峻调任侍卫司,这不及半载,便有削权之举......”

听郭威这番感慨,王赞沉声道:“军政分制分司,确是利于皇权君威的巩固,然于此时国家,并非有利无弊。枢密院耗费三年之功,方使大汉内外军令畅行,通达于边塞。此番又进行如此大动作,必然引起混乱,军队,是万万不能乱的。而况,公身为枢密主官,陛下越过枢相执行此事,如此做法,实在......”

实在什么,王赞没有说下去,但语气间很明显替郭威不平。

“如今想来,天子让我北巡之时,便已存了此心思!”郭威晃了晃头说道:“我们这个皇帝,虽然年轻,但其手段,有的时候是不得不让人佩服啊!”

王赞以一种提醒的语气道:“只是,陛下越过枢相而为此事,落入朝中有心人眼中......”

“我明白你的意思!”郭威说。

那是一种,郭威即将失宠失权的信号,就怕有人趁机落井下石。这些年来,河东元臣中,就属郭威最受刘承祐看重,父子二人,皆为重臣。在中央独树一帜,声望日隆,向受人羡慕与嫉妒。

而郭威在大汉代表的,可不只他郭氏一族,悄然间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军队、官僚,盘根错节。一旦郭威倒了,那必然影响一大批人的前途,比如,眼前的王赞。

当初苏逢吉、史弘肇、杨邠倒台的时候,可牵扯了许多文武臣僚,去职夺爵,下狱流放,甚至丢掉性命。

“枢相打算如何应对此事?”平静下来,王赞问。

“事已至此,还能如何?”郭威终于偏过头,看着王赞问。

王赞想了想,深吸一口气,拱手,下意识地将声音放得更低:“陛下做此决策易,落实难,想要平稳过渡则更难。枢密在任多年,朝中军中威望不低,一旦不配合,甚至抵触,其事势必陷入困境。倘若引起机务政令之混乱,有碍上情下达,军队生乱,或可使陛下妥协,改弦更张亦未可知......”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王赞的话,让郭威表情凝重不已,竟生不愉。

不过,还未待郭威给出反应,王赞又兀自苦笑着,补充了一句:“只是如此,后患无穷,不可取也!”

见状,郭威神色这才缓和下来,闭目凝神良久,一睁眼,却是恢复了平日的从容:“军队,是没那么容易乱了。魏仁浦之才,我也知之,纵事务繁杂,只怕也难给其造成多少麻烦。与其逆上意而行,莫若顺势而为......”

说着,郭威呵呵笑了几声,声音中竟带有几分凄然:“开国元老,辅政之臣,苏逢吉、史弘肇、苏禹珪、杨邠、王章,乃至诸多军中老将,或贬、或罪、或隐,我郭威何德何能,得以独善其身?”

“罢了,识时务者,还是不要与天子对着干!他要改制,他要收权,由他去,郭某还是退避三舍,勿缨其锋芒!”

“枢相打算韬光养晦,以退为进?”王赞问。

郭威摇摇头,淡淡然道:“徒自保也!”

西南向遥望,伫立良久,冬春之际的凤,仍旧彻寒侵骨,但此刻却也不及郭威心寒。

“传令下去,加速南下,回东京!”郭威对王赞吩咐道。

王赞一愣,询问道:“枢相不见郭使君了吗?”

“这等时候,我父子,还是不要见面的好!”郭威如是说道。

就这般,郭威带人,过濮阳而不入,视养子而不见,绕过城池,直向渡头。行色匆匆,冷肃的面容,反衬出他并不平静的心情。

在傍晚时分,踏上黄河南岸之时,郭威却作恍然,兀自呢喃道:“我何必如此急于回京,那岂不是给人家添麻烦?”

言罢便朝左右吩咐着:“今夜暂宿于渡头,明日再行赶路,慢慢走,不必急躁!”

自黄河口至东京,不过两百多里的距离,随行又多为马军,车马齐全,在郭威有意的控制下,硬是花费了十日,方才回到开封。

进宫,向刘承祐述职巡边之事,所察之问题,上呈整改意见。

回府之后,郭威便病了,言车马劳顿,风寒侵体,亟需休养,向刘承祐请假休沐。

第104章 驾临历城第232章 西域形势一片大好第107章 练将如砺剑第 283章 皇帝还朝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239章 进退第1810章 军队得求稳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339章 不登宰堂,终为人所制第293章 生于忧患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117章 赵匡义也慌了第336章 这仗怎么输?仁宗篇1 正统时代第77章 刘知远终于动了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乐第1737章 生民百遗一世宗篇50 花落谁家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103章 强势、阴谋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31章 功成第55章 符氏姐妹第93章 完了第272章 被放弃的耶律斜轸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390章 武举选官定制第175章 在滑州第240章 城塌了第105章 卢多逊急了第2054章 太宗篇1 变天第90章 老将可用第114章 三月为期第448章 刘皇帝:朕不需要佳丽三千第119章 回京第120章 开始着手对付辽国第244章 皇子赴军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猎天子第44章 太后相召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164章蜀臣第84章 无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39章 众臣拾柴第1747章 出点意外很正常吧第138章 破寨第178章 头脑清醒的乾祐帝第41章 高丽国王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47章 诱其北上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404章 冬夜第495章 市场的形成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109章 治政以安军民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462章 一地鸡毛第139章 众臣拾柴第84章 无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20章 开始着手对付辽国第53章 兵制改革第98章 军心可用第62章 形势一片大好第105章 卢多逊急了第109章 制举收尾第9章 新官上任第96章 李少游的新去向第507章 一缕叹息第91章 栾城之战(3)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201章 正面交锋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世宗篇36 不一样的完颜部第121章 招降纳叛第227章 延州事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86章 发落南臣第169章 辽国政坛的暗流第258章 辽河战役,高奏凯歌第103章 缺少一个系统的李从益第119章 节度进京第227章 席卷半岛第420章 老年丧子第346章 文人风骨第163章皇后染病,储君人选第61章 南北之争第380章 饶乐国第31章 首义三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