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靖江军

开封西郊,夹汴河金水之间,地势低洼处,有一池。乃是乾祐二年秋冬之际,王朴奉命开凿,以为大汉水师训练。

池周围十三里有余,南北走向,东西径长,导汴水灌之,其南设坝,通金水,用以行洪泄急之用。当初,凿成此池,共征召军民逾四万人,前后耗时约两月,费三千万钱。

池新成,未特殊命名,直接呼之为“新池”。池成之后,刘承祐又拨钱粮,于汴水之侧造大小战船三百余艘,又于禁军及中原、淮北各州选拔习水之青壮,编练水军。加上自荆北州县征调士卒,方才凑得七千水师,号靖江军。

而靖江军都指挥使,刘承祐左思右想,反复考量,调任向训。刘承祐也是没有办法,北方实在缺少长于水战的将领,直接用外人,刘承祐又不放心,毕竟这是他耗费了大代价方才打造了一支“水军”。

用向训,算是“旱将水用”,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思,但刘承祐也当面请教过其意,虽有些为难,但向训还是咬着牙应下了,立誓练成水军。

当然,刘承祐也知道不能过于勉强,为了减轻向训的压力,刘承祐自襄、安、郢、复等南方州县,调动了一批军校北上,辅助向训,编练水军。

而向训,得了刘承祐的使命,深感责任重大,在战船、官兵、钱粮配备齐全后,便带着十余名不同来历的水军将领,一心投入到靖江军的编练之中。

就刘承祐所知,向训为水军主将期间,知己所短,不耻下问,以襄阳来的两名指挥使为师,向其请教。又多阅兵书,研究古今水师作战战例,总结其经验得失,在训练、排阵、接战上,也同麾下积极讨论。同时,向训还主动学习起天文地理知识,到馆藏之中查阅国家河流水文情况,尤其是江淮之地......

主将起了带头作用,官兵效之,如此半年多下来,原本如一盘散沙,杂糅而成的乌合之众,渐有了水军的样子。

操船排阵、接舷作战,都有模有样的了,刘承祐巡视了几次,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

季春的新池,风景宜人,碧野连天,绿树成荫。新池周围十数里,都被划为皇家园林,平日里有一支铁骑马军于其间训练游弋,实则就是为了避免水军的训练情况为人所刺探。

开凿池湖,训练水师的消息无法隐瞒,但水军的具体情况,能隐藏便隐藏,作为庙算者,就当多虑多思。就金陵传来的消息,南唐君臣听说汉帝在开封掘池灌水以练水军,并未以为意。

只有韩熙载进言,让李璟要小心北汉,只可惜,李璟信重韩熙载,也难以忍受韩熙载那种“我才是对的”进谏态度。作为大汉的“良师益友”,冯延巳还嘲笑,说北汉天子于平地之上凿池练兵,属好大喜功,事倍功半,不足为惧。

虽只付之一笑,但也不是一点反应也没有,李璟还遣侍郎李德明为使,至开封,联络合兵伐楚之事。刘承祐命陶谷好生招待了李德明一番,并令其回报李璟,唐兵入楚,汉军必从之。

显然,上钩之后,南唐那边,比刘承祐这边想象中的还要积极。时值三月,唐廷已然开始准备起发兵入楚的准备了。

阳光和煦,清风徐徐,周遭景色,让人备感舒适。此次,算是刘承祐一家人出来踏青,皇后、贵妃、贤妃都带着皇子来了,这一回,刘承祐没忘记把长子刘煦也带上,由皇后符氏亲自照料着。

在远处,搭了一座营地,草长莺飞之际,高贵妃与折贤妃正在放着风筝,迎风而奔,尤其是贵妃高氏,欢声笑语间,美妙的娇躯颤得动人心魄......

刘承祐则还来得及欣赏那美景,他的目光还落在新池之中,数十艘正成攻击阵型操练着的大汉水军。

在大内卫士的保护下,让向训随驾,策马轻骑于新池之畔,由南向北,缓缓而行。

关于水师,刘承祐基本算是纸上谈兵,虽然看不出什么名堂,但遥观其舰阵,近观其士卒,风采却是感人。

“星民,你果不负朕望,朕每观一次水师,都有不同的体会,水师渐成啊!”刘承祐遥指池中行进,号旗挥舞,呼声不绝的水师,对向训道。

向训已年近不惑之年,不到一年的水师生涯,似乎让他老了三岁一般。

此时闻刘承祐之言,只觉天子有些乐观了,骑在马上,直接予以打击:“不瞒陛下,新池乃静水,完全无法与江河水情之复杂相提并论,激流、暗涌、礁石,各类凶险,都非静水之师能够轻易克服。距离成军,尚远呐!”

听向训这番保守的回答,刘承祐对他的理智与冷静,表示赞赏:“看来朕选用星民为将,是个正确的抉择,以陆将统水师,以外行率内行,乃迫不得已之事,然将军能积极学习以进取,确是更加难得!”

追随刘承祐以来,向训被夸得也算多了,只有此次,不似以往的从容淡然,叹息着应道:“陛下以水师付臣之手,臣深感其重责,唯有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报陛下!”

点了点头,刘承祐道:“就冲你向星民这番话,异日征伐淮南,靖江军足堪大用!”

两眼一亮,向训双拳一抱,言辞激昂道:“纵然我军缺少实战,臣不敢保证,但论将士操训敢战之心,必胜于贼军!”

“这话听着,提气!”刘承祐说道,想了想,对向训吩咐:“接下来的水师训练,当出河入江,在江河翻涌之上,纵舟驰骋。实战经验或不可得,但其他,该熟悉的,该操练的,不得放松!”

“是!”

向训向刘承祐感慨着:“我北方长于步骑,如论水战,还得数南方诸国啊。就臣所知,南方诸侯征伐,战船上千,水卒数万,乃是常事。而我北方,自三代以来,有记载者,却是屈指可数。规模最大的,还得数梁晋夹河鏖战之时,晋军火烧梁船,彼时也不似水军接战,更像步军操舟......”

闻言,刘承祐则说:“正是因此,水师的编练必不可少。仅以步骑强兵征伐淮南,是不足够的,纵使能拿下,也不知要多付出多大代价。伪唐水师数万,只需移一部至淮上,横绝两岸,如无水师策应,必定给我军造成极大的麻烦。”

“陛下所言甚是!”向训附和道。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而朕欲彻底扫平南方诸国,更更需仰仗水师之力。新池练兵,只是小打小闹,待夺下荆南,当于江峡编练,甚至打造海船,出海上奇兵......”

听天子的大略,向训再拜感慨:“陛下宏图远略,令臣心驰神往啊!”

又与向训简单聊聊水师操练,以及推演了一番征淮的水师战法,刘承祐意犹未尽,却不得不放其离去。已然引得后宫不愉了,说好了出来游玩踏青,却逮着个将军讨论个不停。

“官家,来陪我放纸鸢!”

折小娘笑吟吟地,策马而至刘承祐身旁,手上还牵着线,一只制作精美的纸鸢已高悬于蓝天之下。折小娘骑术也确实是好,一手拉线,一手策马,稳稳当当的。

刘承祐来了兴致,驱马相随,奔驰于原野,竟入边上一密林。很快,纸鸢断了线,顺风飘落,天子与折娘子则变成了共乘一匹马,马震的难度太高,但逞逞手足之欲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如此一来,却是苦了随行的卫士,既然全神贯注保护,以防意外,又不敢多看,很是为难。

官家难得浪荡,即便是豁达大方的折娘子,也是羞臊得不行......

等刘承祐尽兴而还的时候,看着缩在他怀里,小脸残留着红晕的折娘子,皇后与贵妃,都有些不乐意了。

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15章 马楚内乱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18章 轻取江陵2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54章 临阵指挥,尽委诸君第504章 最后的旅途4第1779章 四王毕第151章 我,慕容彦超,委屈第298章 王著罢相第267章 国难之际第49章 南国风起第340章 杭州登陆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745章 东京大爆炸第152章 压抑的成都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418章 刘皇帝有请第76章 处置决议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427章 晋王要做忠臣第235章 开封新城第321章 矛盾第73章 解决第81章 嘉庆节与太子的烦恼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142章 铁索横江第326章 再用老将第147章 孟昶的觉悟第177章 耶律妃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176章 接风洗尘第359章 难以揣摩的心理第353章 楚蛮归化的标志性人物第32章 郭氏之虑第7章 小人物议大事第296章 缺人了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28章 东路进展第143章 园苑中弥漫着自在的气息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时代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5章 刘皇帝的考验又来了第40章 郭党俊杰第29章 劝谏第193章 杨邠案(1)第113章 军改伊始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项任命第202章 钱粮百万计第275章 当与众乐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121章 大朝第50章 额手称庆的南唐君臣第347章 割韭菜第342章 敏感的刘皇帝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76章 王峻用兵第184章 张德钧的汇报谈一谈本书的一些问题第15章 马楚内乱第248章 西撤!第86章 笼络人心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第138章 破寨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70章 卫公辞世第143章 园苑中弥漫着自在的气息第158章 善后第7章 小人物议大事第140章 大获全胜第251章 寿国公第101章 这就是开宝盛世?第352章 十万汉师围金陵第240章 南口大战9第14章 大论第24章 巡游第143章 艰难度日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64章 朕要亲征为耿公复仇!第434章 还得是王禹偁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96章 刘皇帝就是定海神针第170章 全线动员第38章 湖南无战事第73章 纸上谈兵第235章 开封新城第121章 登乾元第319章 大将早逝第162章 薨逝第66章 陷河阳第240章 南口大战9第48章 瑶蛮的格局第474章 立场第142章 铁索横江第174章 互揭其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