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契丹异动,后顾之忧

乾祐四年三月中旬,汉帝刘承祐率两司禁军精锐并一部奉宸军士,行猎于顿丘,后、妃随行。奉宸营两个指挥使,去的是王彦升,两人比剑,史彦超乃马上猛士,与有“王剑儿”之称王彦升比试,自然毫无意外地落于下风。

春猎三日,满载而归,贵妃高氏与贤妃折氏,亦策马执弓以射猎,折氏胜之,得野鸡五只、野兔两只。

刘承祐也下场,纵马驰奔,猎狗走逐于前,骑士围堵于侧,天子弯弓而射,一发即射杀一鹿,众军观之,山呼万岁。

当然,最让刘承祐开心的,在随后诸军对战演练中,涌现出了好几名表现出色青年军官,虽是营、队一级的低级军官,但明显,除了早入天子之眼的潘美、马仁瑀之外,另有石守信、韩重赟、韩令坤、党进等人。

尤其是石守信,多让刘承祐看了好几眼,没办法,此人的“名气大”,不下于潘美。一时间,刘承祐有天下英雄,已尽入吾彀中的畅快感,还京之后,刘承祐便着令枢密院,对这些人进行赏拔,兵部录籍。

经过足足三个月的时间,枢密院与兵部,已然析分结束,职权明晰,全国军政之令,重新进入正轨。当然,还保留了少许界限模糊的地方,比如兵籍、迁补,不是不察,只是为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崇政殿内,魏仁浦、王朴、高行周、慕容延钊几名文武重臣受命齐聚,观其配置,便能知晓,皇帝是在议军。

看着几名重臣,命人茶汤伺候的同时,刘承祐环视一圈,直接道:“幽燕、定州、沧州、瀛洲、代州等州,陆续上报,契丹入寇,犯我边境,掠我士民,北面诸州,不胜其扰,朕深患之!”

魏仁浦在旁,补充介绍道:“距离栾城之战,已三年有余,根据细作探报及诸边州县及商贾往来所察,综合各方消息可知,契丹在这段时间以来,实力已然恢复不少。”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前两年,碍于元气大伤,又在幽州城下受了几次挫,便再未大举入寇。但自去岁秋至今春,契丹骑兵南下,侵我汉境,大小已有七十余次,仅今春,便有三十余次,北边诸塞,可谓处处烽烟。”

“并且此番胡骑,少者百骑,多者不过千骑,专事杀掠黎民,乱我生产,官军出击,利则战,不利则退,甚至放弃缴获财货,从不纠缠,作战十分灵活。燕王赵匡赞,河北都部署何福进,皆派军出击,但斩获甚少。”

慕容延钊在河北镇守过两年的,此时闻讯,不由气愤:“胡寇如此猖獗,恨不能效卫霍,北驱草原!”

当然,这话也就只能说说了,燕山、长城之险,都还在敌方手中,骑兵也不足,根本无所出。纵然勉强出击,背后无所倚凭,也只是送死。说得难听点,实力有所恢复的契丹人,就是可以在大汉头上拉屎撒尿,而无所顾忌。

心里清楚这等现实情况,但慕容延钊的志气,还是值得鼓励表扬的:“慕容将军,其志可嘉,其气可扬!”

“契丹扰边如此之急,战法如此狡诈,似乎有些不寻常啊!”老丈人高行周则拧着老眉,捋须说道。

看了老帅一眼,魏仁浦道:“临清王所言甚是,契丹骑兵最南者,竟深入到河间,虽为何都帅调兵捕杀,但犹见其张狂!恐怕契丹人,另有所谋。”

魏仁浦言罢,在场所有人神情都凝重了。刘承祐起身,驻足于殿侧所悬舆图,每每看着缺一块少一片的大汉疆域,就十分不顺眼。

其他人也跟着走上前来,此番契丹扰边,动兵规模看起来不大,但波及范围很广,自东向西,绵延千里。

“你们说,这是不是契丹大举南侵的征兆!”突然,刘承祐回头问。

“陛下!”此言落,王朴站了出来,此时的一脸苦相,郑重地向刘承祐道:“只怕,我朝不能不做好最坏的打算!”

“你怎么看?”刘承祐抽了口气,看向他的首席谋主魏仁浦。

魏仁浦表情严肃,认真思量几许,慎重地道:“陛下的猜测,再联想契丹国内这几年的情况,很有可能!”

不待刘承祐发问,魏仁浦解释道:“契丹乃我朝大患,近年来虽未有大的交战,但始终不敢大意,枢密院下军情司也投入了不小力量,探查其国内情况。”

“契丹先主亡于陛下之手,那契丹主耶律阮四年前率师北上,争夺帝位,幽述律后与叔李胡于祖州,本就得罪了一大批契丹贵族。继位之后,威加诸部,削其部民,以强本部。大赏亲信之臣,任用北亡汉臣,而轻视契丹贵族。种种举措,都使契丹主大失宗室、贵族之心。乾祐元年至乾祐二年,耶律天德、萧翰等宗室,先后谋叛政变,就是明证,契丹内部,并不安稳。”

“而那契丹主耶律阮,虽有仁厚之名,然野心盈胸,时怀南侵之意。当初失了幽州,稍作整顿便遣耶律安抟率大军南下,为燕王赵延寿率军民拼死以抗方休。”

“念及契丹国内局势,臣大胆猜想,契丹主举兵南下,一可起以邻为壑之效,压制国内不满之贵族、部族;二可借机掌控诸军;三则报当年大败之仇;四则复夺幽燕、乃至河北之地,至不济,可夺财货子民,再不济也要坏我河北诸州生产。”

听完魏仁浦的解释,殿中静极了,气氛一时有些压抑。

注目舆图良久,刘承祐不禁一叹:“魏卿所言,虽属揣测,然析有条理,综合其形势,朕不敢不慎重。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啊。诸位,倘若契丹当真大举南下,如何应对?”

此问一出,王朴脸色变了又变,一咬牙道:“陛下,如契丹当真大举南侵,那我朝攻伐淮南战略,就必须要做出调整,乃至延后!”

看得出来,王朴进此言,是下了很艰难的决心,要说臣子中,最在意南征的人,非王朴莫属了。这毕竟是他,一出山就提的“平边策”,并且一路跟着准备、调整、优化,耗费了极大的心力。

刘承祐都诧异地看了看他,当即摇头:“不!南征战略,已然筹备那这般之久,朝廷投入巨大,岂能轻易改弦更张!”

“别说如今就是个猜测与征兆!”刘承祐面上一狠,抬手用力一拂袖,霸气地说道:“就是契丹当真大举南侵了,朕苦心孤诣,朝廷戮力同心,军民缩衣节食,大汉积三载之功,爆发出的能量,难道还不能抗契丹而取淮南吗!”

听刘承祐一眼,高行周、慕容延钊这样的武人,皆有所感染,情绪上来了。王朴也有所恍惚,但很快调整过来,拱手向刘承祐:“陛下,臣当年提出‘先南后北’战略,便有言,需待良机,除南方局变,我朝攻伐准备完成之外,北方契丹的威胁,也不得不顾。甚至于,北方的威胁,首在其冲!”

“契丹如有南侵之意,则必非良机,否则,北寇南袭,而南方战事不顺,淮南不能骤下,大汉绝无两面作战的实力!”

连王朴这个为了“淮南战略”呕心沥血的人,都这般说了,刘承祐有些发热的头脑强行冷静了下来,想了想,意外地朝王朴一礼:“得良臣如此,是朕之幸,是大汉之幸!”

“陛下,臣受不起啊!”王朴意外之余,赶紧回礼,腰弯得更低。

起身,刘承祐看向魏仁浦,郑重地问道:“如契丹南侵,我军于河北采取守势,全力南击江北,速战速决,可行否!”

迎着刘承祐认真的目光,魏仁浦也冷静地思量许久,然后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恕臣直言,不行!兵者国之大事,容不得轻忽冒险!”

第227章 强势破城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130章 御汉大计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当国,得安半载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124章 轻取扬州第1777章 东平王的谢幕第13章 举城同欢第264章 孺魏王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亚风云明城会战第394章 永远在猜忌的路上第453章 注水的开宝功臣第334章 喜讯传来第18章 诏议国策第286章 进兵方略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49章 降表仁宗篇4 范公秉政,苦苦支撑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第151章 听政2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458章 再临东京第338章 棋手与棋子第140章 杀心大起第119章 寿春终于破了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当国,得安半载第128章 蜀中乱象第1770章 总要杀些人第41章 刘信遭贬世宗篇42 极盛背后的阴霾第86章 笼络人心第226章 冯道请辞第11章 归来谒天子第427章 晋王要做忠臣第384章 反响第135章 韬光养晦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38章 湖南无战事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227章 延州事第403章 抓起来!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67章 满廷反对亦无效第85章 少壮派第428章 用心第43章 “梳理”、“优化”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218章 进兵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65章 选择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15章 渐不自知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180章 过邺都第236章 母、妻、子第77章 间策第389章 宫廷秘闻第271章 青年骁将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337章 特权第40章 濮州案(3)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207章 燕王心迹第1章 柩前继位第129章 叔父第203章 幸灾乐祸第299章 温情脉脉第94章 大动干戈的节奏第74章 根由在朝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338章 争执第1818章 慈母败儿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当国,得安半载第78章 火油弹第33章 西巡结束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466章 亟需改变第116章 凉甘瓜沙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国的棉第281章 全军覆没?第41章 卷甲入城第175章 蜀定,凯旋第147章 许州事了(2)第162章 晋公南游见闻第364章 过韩府第62章 难得迟疑第17章 附议第1694章 盐州第119章 赌博式北伐第31章 议治湖湘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321章 瑶女第1720章 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