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困兽之斗

“郭使君真乃当世豪杰,智谋精悍,目光犀利,明锐果断,我不如也!”山阳衙堂内,赵匡胤收起郭荣发来的军文,递给陈思让,嘴里不由慨叹道,言语中透着些敬佩。

“哦?”陈思让微感讶异,接过快速地浏览起来。

“那皇甫晖号称名将,郭使君以四千步骑却敌,非但击溃敌三万大军,还将皇甫晖生擒于阵中,并趁机南下,进夺清流关。清流关一下,滁州必失,滁州一失,面对我军兵锋,伪唐短时间必无可应援之兵。若非泗州有事,长驱直入,饮马长江,隔岸而望金陵,伪唐君臣必然震恐!”赵匡胤语气中充满了可惜,啧啧而叹。

当然,感慨之余,难免有些兴奋。郭荣所发,除了滁州一线的战况以及对泗州兵败的通报之外,便是那一道“攻取扬州”的军令,这才是让赵匡胤最为欣喜的原因。

收到赵匡胤联合陈思让内外夹攻,破了围城唐军,逼退姚凤的战报。综合淮东形势,郭荣也看出来南唐在沿江一线的空虚,故果断下令,让赵匡胤与陈思让携新胜之势进军,不与姚凤军喘息之机。

至于山阳,郭荣另遣人手驻防,盘踞盱眙之郭廷渭,由他亲自盯防,必不致其再于后方作祟,让他们大胆去里打,进则取扬州,退还能守山阳。从郭荣的军令中,便能看出其自信果断,锐势难当,同时,赵匡胤隐约还体会出了一丝愤怒。

“郭使君确乃当世俊杰,后生可畏啊!天子用他以经略淮东,岂能无功!”陈思然也跟着发出些感叹,看着稍稍忘情之后,迅速平复下心情的赵匡胤,问道:“军令既在,老夫断没有迟疑的道理。对于南进,赵使君决定何时动兵?”

“兵贵神速!陈公与我,各拣能战之精锐,今夜再休息一晚,自民间征集运船。明晨一早出发,乘舟船南下,长驱直袭高邮!”赵匡胤果断道。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根据探报,兵败之后,姚凤直接领军,退缩到一百多里之外的高邮去了......仅从其动向,便可知其怯战之态,赵匡胤也打算来一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好!”陈思让没有多废话,直接应道。

“陈公豪情!”赵匡胤赞一句:“这饮马长江,就由我等,先行试之了!”

......

在赵匡胤与陈思让筹谋南下之时,淮东经略使郭荣这边,已然回师北返泗州。清流关那边,以安守忠率五百卒戍防之,唐军降卒中,他收编了三千卒充军用,剩下的则遣几军校,分批押赴濠州,交给濠州知州王溥调用。

隔淮相望之都梁山汉寨,寨前弥漫着交兵的气息,上千的唐军尸首被遗留下来,正被汉军士卒清理。显然,在郭荣南下之时,都梁山寨也遭到唐军的袭击。

一干留守指挥,迎候郭荣归来,贺其得胜。不过,郭荣的脸色并不算好看,一直沉着脸,有些骇人。

待入帐落座之后,方才有所缓和,郭荣看向守寨的石守信,夸奖道:“此番,面对盱眙唐寨,你沉着镇定,指挥有方,保我军寨不失,还痛击唐军,做得不错!天子将你调配至本使麾下,便叮嘱可重用你,果真不负厚望,可肩重任!”

时下还年轻的石守信,有些欣喜,自是一番感佩之言。前番刘承祐调一支龙栖军与郭荣,特地将石守信那一营也拨给他,却是寿春行营那边,上下将校太多,有心想让石守信跟着郭荣在淮泗之地建功。果然,是金子总归是会发光的。

“只可惜,唐军袭击城北大营之时,末将等在淮南,一时间未及援应,累徐兵大败!”石守信首先检讨自己。

见状,郭荣摆手:“此非尔等过失,保守山寨,已尽其责!”

“另,泗州淮贼水师,兵分两路,顺溜东下之军已归,溯流西进之军未返!”石守信又禀道。

闻报,郭荣眉头顿时便皱了起来,看向石守信:“唐师溯流而上,其目标为何?”

“末将猜想,极有可能,是涡口浮梁!”石守信严肃道。

“命哨其骑西去打探!”

初安顿好士卒,又得淮阴县报,郭廷渭领军过境之时,破城,杀了北汉委任的县令,将城中钱粮搜刮一空。郭荣当即便砸了下帅案,怒气头一次爆发出来。

自都梁眺望盱眙城,望着北岸的水寨,悄然下定决心,定要先其水寨破了,灭其水师,否则始终难以严防郭廷渭率舟师驰骋于淮上。此前以各方情势、气候及郭廷渭驭兵之能,未及实现,此番郭荣是打算沉下心来,好好同郭廷渭扳扳手腕。

未己,军卒来报,武宁节度使武行德凫水南来,欲求见郭荣。

“带他进来!”郭荣随口答之。不过很快,平复下情绪,道:“罢了,我亲自去迎!”

汉寨前,武宁军节度武行德,正满身狼狈,神情萧索,袍脚皆湿,看起来,估计是真搭着舢板,凫水而来。身旁,是节度副使成德钦。

见到郭荣亲自出寨相迎,武、成二人,当即拜倒:“败军之将,特来告罪,请经略使处置!”

见状,郭荣赶忙上前将武行德扶起,毕竟是大州方镇,纵使兵败误军,郭荣自诩,还当不起其如此大礼,即便要处置,也轮不到他,需得上报汉天子。

将二人引入寨中,武行德语气中还满是愧悔之情,哀叹道:“皆赖我不备,大意之下,为淮贼所趁机,累兵士伤亡过半。若非使君用兵得当,退了敌援军,否则恶果伤及大局,我百死莫赎其罪啊!”

看得出来,武行德对于自己的败绩,还是有一定认识的,甚至从其语态之间,能够感受到一丝惶恐。

见状,郭荣微微一叹,在去岁春,他就任徐州巡检使之时,便与这位使君有过交往。在郭荣看来,此君虽则也是行伍出身,骤及高位,也未得意忘形,在天下诸多如狼似虎的方镇之中,能够保持住一份“仁德”,也算是难得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使君不必过于自责!”郭荣开口,宽慰道:“此事也是我思虑不周,布置有所疏漏。使君新来,未识敌情,乃有此败。此后,我等协心齐力,共敌郭廷渭,拔除盱眙这颗背刺,以赎前过!”

听郭荣之言,武行德当即拱手道:“临淮尚有徐州近四千卒,悉听经略使调遣!”

在郭荣还营之时,盱眙城内,连番出击,皆取得战果的郭廷渭,回到州衙。当堂而坐,同样面有怒气,死死地盯着跪在堂间的一名唐军裨将,厉色斥责道:“我出发之前,几番叮嘱,只需稳守城池,不得出战,待我归来。谁让尔等自作主张,南渡攻击都梁山的?”

面对郭廷渭的质问,裨将有些紧张,低着声音答道:“城北汉军溃败,末将等也探得,都梁山只有两千战兵,其余都是一些民夫。我等想,若能趁虚拿下......”

“结果呢?”郭廷渭直接打断之,冷冷地训斥:“损兵过千,伤我士气!”

对于两路援军的情况,郭廷渭已然不抱什么希望,尤其在郭荣领军折返的情况下。可以猜想,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泗州盱眙,又将处于孤军之势。这样的窘境下,一兵一卒,于郭廷渭而言,都是宝贵的,要省着用。结果被这匹夫,一战便丢了上千卒。

“擅自出击,背我军令,断无原宥之理,拉下去斩了!”没有丝毫容情的意思,郭廷渭直接下令。

郭廷渭的部曲,没有丝毫犹豫,不顾其挣扎求饶,将之拉出,手起刀落,斩杀立威。在场的唐军将校,无不凛然。

“都下去,好好整军!”深吸了一口气,郭廷渭吩咐道:“将此番缴获的粮食、兵甲,都搬运至城中,分发下去!”

稍晚些的时候,郭廷渭得报,西进袭击涡口的偏师归来,斩获颇丰......

没有差太长时间,郭荣也收到了军报,来自濠州王溥所转急报,一支唐师西进,突袭涡口,守军不备,被其得手,涡口浮梁被毁,屯于其间七万石粮及各类辎需,损毁近半。

对此,郭荣愁绪顿时上来了,处春夜,叹其寒。想了许久,伏案下笔,亲自将淮东这边的战况,事无具细,落字成书,差人连夜飞骑西向,呈报寿春行营。

有些事情,是得通报皇帝的。不过,于郭荣而言,也没什么可过虑的,他所率淮东汉军,已是功勋隆著,郭廷渭再是闹腾,不过困兽之斗,垂死挣扎罢了。

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42章 岭南在望第56章 弥月之喜第235章 难以乐观第85章 善后争议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201章 擎天保驾之臣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368章 荣宠第134章 回府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167章 重建的云中第184章 教训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1798章 宴无好宴第294章 北伐的尾声3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193章 辽国上层的忧患意识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32章 郭氏之虑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430章 刘皇帝弄孙第69章 祸事了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98章 军心可用第112章 整风第84章 刘承祐的决定第235章 开封新城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66章 陷河阳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谏第72章 颐指气使VS意气风发第65章 选择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498章 六十年来第一遭第2045章 最后的旅途16第151章 开宝七年第22章 “郑州站”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751章 结束了第106章 陈觉怯战观成败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323章 党侯的智慧第327章 派系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150章 听政第144章 两月灭蜀?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679章 太子过问军事第163章皇后染病,储君人选第56章 腹心之谈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206章 赵思绾落网第116章 凉甘瓜沙第34章 惊陶谷第391章 大汉第一将帅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47章 战略所向第365章 枢密军政第49章 花里胡哨不管用第252章 两面攻势,四路进兵第5章 王朴走了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60章 皇后进言第1808章 老来丧女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70章 安东大开发1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结束第1736章 试炮第325章 和约缔成,平南准备第261章 大捷第35章 室韦覆灭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亚风云(上)第465章 “教匪”第394章 还欠着外债第78章 南北并发第50章 小满与临盆第442章 金玉满仓,堆积如山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128章 治安问题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60章 平定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300章 灵州换任第104章 在真定第319章 大将早逝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419章 离宫、噩耗第114章 欲谋大功第449章 宦官之间的撕咬第147章 孟昶的觉悟第59章 睡王上位第135章 许州兵匪半岛史话终 极限第125章 文盲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