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

“党兄!”听党进的嘀咕,赵匡胤突然转过身来,分外严肃地看着他:“你我共事相交,时间虽然不长,南征以来,大小数战,皆是同生共死,赴艰历险。袍泽之情,可谓深矣!赵某待你,亦作手足兄弟,有些话,直言相告,望善听之!”

见赵匡胤说得郑重,党进不由一愣,应道:“赵兄请讲。”

招呼着党进,一同踱步于扬州罗城之上,赵匡胤缓缓道:“自唐末以来,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数十年间,中原已换了四代王朝,可谓纷乱至极。然自古以来无常乱,季世之中,自有雄主应运而出,再开太平。

以我观之,当今大汉天子,便是那英明雄略之主。改革弊政,平抑方镇,中央集权,整饬禁军,却后蜀,平内乱,抗契丹,击南唐,一步步,无不显示其智略武功。

当此季,天下正由乱而归治,处大变之际,我等逢其时,当顺势而为,不可固守三代以来的陋习......”

“赵兄且直言吧!”党进听得头脑发胀,不由挠头,呲牙道。

见状,赵匡胤有种白费表情的感觉,微微苦笑着,讲话说得直白些道:“思唐季乱世之根源,不过藩镇权重,武臣难制罢了。当今天子欲变乱为治,必当约束武臣,这些年,禁军军纪,愈加明细严苛,便是佐证。而我等,也当约束自己的行为,方得善果!”

此言落,党进犹有些迷糊,赵匡胤干脆说道:“扬州乃淮南大城,既然全城而获,就当完好献与陛下和朝廷,稳秩序,抚民心,如此必得大功。然一旦我们如你所言,放纵兵卒,掠夺士民,扬州必毁。痛失人心不说,一座破败的扬州城,在天子那边,非但无功,反生其罪!”

这下,党进终于反应过来了,道:“原来,赵兄之意,还是让我等不要抢扬州,直说便是,我等又岂会不遵令而行......”

观党进这反应,赵匡胤自己也乐了,有些无奈地摇摇头,自己显然,是诉说错对象了。抬指道:“这不是我的命令,这是陛下的诏令。侵国之战,淮南百姓,遭受侵害,是难保的事。南下大军十数万,不管其他军队是什么情况,但我赵匡胤,必严格遵循陛下诏令!但有违令者,斩!”

事实上,北汉王朝的封建军队,想要完全做到对百姓秋毫无犯,那是基本不可能的,尤其南下汉军,成分复杂。纵使有天子的严令在,底下诸军,也难免有偷摸之举动。

毕竟在异国作战,作为征服者,北汉的骄兵悍将们,少不了放纵。在濠州之时,赵匡胤便亲历了一事,有一队汉军取巧,伪装成唐军败卒,劫掠村民,残杀上百人。郭荣闻之,将那一队汉卒,尽数斩杀。

见赵匡胤这一副狠决的表情,党进只得应道:“是!”

“哎!”应命的同时,也不禁疑问道:“只是,不准抢掠,不能滥杀,那将士们卖命厮杀,为了什么!长此以往,只怕士卒们会生怨气啊!”

“你在禁军这么久,那些宣慰使的话,就没听进去?”赵匡胤反问。

随即不待其回答,神清肃重,认真道来:“将士征战,为国,为君,为民,为了一统天下!”

见其有些不以为然,赵匡胤又说:“至于将士们的军功,陛下与朝廷自有犒赏与抚恤,这么多年了,陛下何曾在这方面,短缺过将士?”

“这倒也是!”党进摸着下巴应道。

赵匡胤对于刘承祐,最欣赏的,还得数他数年以来,对大汉禁军的控制与改造。一个头脑清晰,目光犀利的有为之君,也值得追随。

“扬州,这满城的财富,赵兄就一点也不动心?”啧啧而叹,党进不由看向赵匡胤。

闻言,赵匡胤则是满脸平和,看着党进轻笑道:“实言相告,纵使我等真将扬州劫掠了,使兵燹盈城,传到天子那边,也不会过于苛责我们。甚至于,仍会嘉奖我等收取扬州之功!

但是,此后,你我弟兄,便失前途了!”

“满城财富,难动其心,我不如也!”党进说道。

在二者言谈之间,忽有军校来报:“启禀经略使,沂州兵生乱,正在内城劫掠!”

骤听此言,赵匡胤顿时色变,怒意蓬勃,下令道:“通知陈使君,让他带人弹压,否则,莫怪赵某不客气!”

扬州城,终究没能完全避开兵祸,这是汉军南来,所占地方最大,人口最多,财货最足的城池,乱花渐欲迷人眼啊。

作乱的,不止是沂州兵,宿州兵也没忍耐住,还有一些投诚的唐卒,他们最是积极。乃至于,城中的地痞流氓,牛鬼蛇神,也都跟着跳了出来。

对于此等状况,赵匡胤自然没有丝毫手软的道理,亲自带人镇压,就一个字,杀。所幸,反应及时,又采取强硬措施,方才未使乱象扩大。

内城,是乱兵作乱的主要区域,毕竟职官、富商及有产者,多家于此。

伪唐东都留守府,进城之后,赵匡胤便有严令,派兵驻守,不得侵扰,但仍旧未能避免。东都留守名为周宗,年纪甚长,是南唐老臣,在南唐资历名望皆不低。

一家人聚在堂间,妇孺家眷,皆畏惧不已,嘤嘤哭泣之声不绝。周宗一头皓发,但精神看起来甚足,此时作为家长,站在头前,面无惧色,目光冷冽地看着那些如狼似虎的汉兵,将抢掠的东西放下,狼狈而退出堂间。

赵匡胤登上堂来,扫了一眼,上前两步,朝周宗一礼:“周公受惊,是在下的罪过,家人可曾无有恙?”

“不敢当!”周宗正身,理了理袍服,简单地回了个礼,指着外边的一干军兵,不咸不淡道:“这便是赵使君口中所言之仁义之师?军纪严明?如此强凶霸道,在我看来,和天下残暴之武夫,并无二样!”

“是赵某御下不严,还请周公见谅!”面对其嘲讽,赵匡胤显得很平静,说道:“赵某必给周公,以及扬州士民,一个交代!”

这个时候,陈思让也赶来了,他和赵匡胤,是分别弹压。满脸的晦气,见到赵匡胤,叹道:“赵使君,我驭兵无方,劫掠的军官士卒,我都押来了,任你处置!”

赵匡胤转身,目发冷芒,直接下令道:“不管是宿州还是沂州下属团练,什长以上军官,全部斩首,其余士卒,军杖二十。投降之扬兵,参与乱事者,还有那些泼皮无赖,一概押到运河边上,斩杀!”

“是!”

听赵匡胤下令,上千人头,便要落地,而其色不改。对于此君,陈思让是真有些佩服了。

“周公,扬州定然不会乱!”赵匡胤再转身,微微一礼,恭敬道:“不过,要烦劳周公辛苦,我准备为周公一家,换个地方!”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悉听尊便!”周宗是听着赵匡胤下令的,知道这不是个善人,老脸微白,但兀自倔强应道。

“传令下去,周公为长者,上下军校,不可轻辱,违令者斩!”带人退下,赵匡胤高声下令。

党进跟着赵匡胤:“对那老朽,是否太客气了?”

“派人,将周宗一家以及那姚凤,一并押赴行营,献与天子!”赵匡胤抬手吩咐着。

而留守府堂间,待汉兵退去,周宗一家人,方才放松下来。周宗也一样,面对一干武夫丘八,实在没什么办法,所幸的是,汉军主将赵匡胤,还算明理。

“爹爹!”一道轻灵的呼唤声响起。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在其周宗身后,是一名容貌妍丽,气质温婉,正值芳华的少女,穿着粉罗裳,亭亭而立,此时花容玉貌之间,尚且残留着惊惧。

轻按其手,周宗以示安慰:“没事的!”

在周宗的妇眷之中,另有其妾,身材丰腴,面含媚态,怀里抱着一女童,牙牙学语,清亮的眸子乱转,丝毫不知世事之艰难。

周宗这老儿,有些意思,中年得女,老年又得一女,身体真是不错。

见得这满堂之后眷,周宗便暗念,自己不能倒下。否则,这一干妇孺,必遭祸害。尤其是自家长女,培养出来不容易,素为之自豪,若无自己的护佑,在这国破家亡,兵荒马乱,如何能保全。

“让家丁们,将东西都整理整理吧,你们也各收拾行囊细软......”安抚了一下家人,周宗作为一家之主,吩咐着。

周宗之女,周娥皇,岁十六。

第95章 真定府、寿国公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4章 君臣同心第204章 解决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8章 杨苏还京第325章 和约缔成,平南准备第282章 善后之议第434章 还得是王禹偁第257章 上京叛乱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205章 辽国新君第87章 对夏绥事宜第2106章 太宗篇53 迟暮第25章 周世宗与杨令公第62章 形势一片大好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88章 党项人的现状第151章 广政殿议第86章 活下来,就是名将第173章 阔别多年的东京第42章 一心求财王巡检第365章 枢密军政第30章 满堂春宴第26章 潘美守城第427章 饶乐国的困境第1794章 魏王回来了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88章 童谣第137章 迂回之师第82章 四件大事第136章 迎奉第34章 惊陶谷第79章 势孤危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222章 銮驾临幽州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击开始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19章 轻取江陵3第40章 入长沙,定湖南第144章 堂审第316章 状元、探花两条路第378章 东水门外第138章 破寨第49章 安东都督府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转移阵地半岛史话·百年基调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78章 沧州府第20章 小民犹能议国政第96章 战损与战果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166章 一座庄园第174章 帝崩第505章 最后的旅途5第79章 楚昭辅之政第380章 投汉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贤绅,手段频出第1787章 讲个笑谈,说个趣事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409章 两千贯也能扯出天大的干系?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126章 近臣之殇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41章 小风波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1745章 东京大爆炸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1696章 藏兵于民第34章 苦难第197章 决断!第47章 八十万军队带来的压力第436章 乾元之巅揽月台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133章 西征!第36章 虒亭第159章 河东风云(6)第75章 高贵妃第53章 兵制改革第425章 开宝十年第36章 西面来人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44章 听政湖湘第208章 南北战略之争2.0第47章 战略所向第421章 梁孝王第129章 各怀心思第269章 爱将第236章 南口大战5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115章 困兽之斗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22章 “郑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