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河东风云(1)

河东,太原府,晋阳。

原太原王府以及晋阳宫室,还是那般雄伟壮丽,静静地坐落于城中。在前些年,有僚属附和刘崇的心理,建议他将搬入王宫抑或宫城,但被刘崇“艰难”地拒绝了。不过,他新造的北京留守府,虽不如晋阳宫的规模,但论富丽堂皇,更甚之。

满透着奢靡浮华的大堂中,刘崇再一次将麾下几名心腹将吏召集起来议事。刘崇气色,看起来并不怎么好,整个人感觉有些虚,数年的奢侈生活下来,不知节制,其身体明显有些亏损。

不过,仍旧保持着他太原王的威严排场,坐在王座上,待河东将吏们参拜结束之后,方才开口。

手里拿着一封文书,刘崇语气中透着不满:“枢密院那边再度降诏,让孤挑拣精壮,补充东京禁军!还派了那个什么殿前都虞侯赵匡胤,带人前来晋阳选兵,简直欺人太甚!”

差点将手中制书摔了,刘崇气息起伏,扫视一圈:“你们前番,让孤不作理会,以表抗议,但现在看来,朝廷根本不作理会!制命连传,沁州来报,赵匡胤已带人自潞州入境,孤当如何应对?”

“大王,朝廷派了多少人?”牙将李鋋,不由问道。

“不过一营禁军!”刘崇说。

“区区五百卒!不足为虑,翻手便可解决!”李鋋当即道。

听其语气,刘崇还未表态,太原府尹李骧当即开口:“大王,李将军,此乃犯逆之举,取祸之道,断不可存此念!朝廷势大,占据大义,既有制命,怎可不应!”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李府君说得轻巧!”李鋋高声道:“五千精壮,这是欲将我河东精锐抽调干净啊!河东诸军,是大王与我等多年积攒所得,朝廷一纸制书,就要拱手相让,天下岂有这样的道理。再者,兵马要是交出去了,岂不任人宰割?”

李鋋此言,明显是说出了刘崇心中所想,只见其下意识地点着头。

见状,李骧有些激动了,起身瞪着李鋋,厉色道:“将军此言大缪!河东是大汉的州镇,大王是陛下的臣子,治下兵马,亦当为国家所有!有所征调精简,为臣下者,岂能怨言对抗!”

“李骧!”听其言,李鋋暴喝一声:“你还是不是大王的臣子?你不要忘记了,若不是大王赏你这身官衣,你不过一落魄书生罢了!不知感恩戴德,还敢妄于大堂之上,谈什么国家大义,岂有此理!”

“臣正是感大王恩德,才不愿大王,因一时猜疑,行差踏错,自取灾祸啊!”李骧也激动着应道,朝刘崇跪拜道。

“够了!”刘崇看向李骧的目光,有些不善,挥手道:“孤召你们来,是商讨解决之道,不是听你二人争吵的!这是王府大堂,不是巷曲村野,由得你们撒野!”

深吸了一口气,刘崇冷冷道:“皇帝志气高了,看哪里都不顺眼,这些年,改这变那,不曾消停。而今,又取得南征大胜,更是不可一世。也难怪,其下制令,都这般强势!

而今大汉庙堂上,都是些什么人,元勋宿将,还余几人?孤这个皇叔,只怕早已不被其放在眼中了!”

发泄了一通,刘崇喘了几口气,额头竟流盗汗,猛地看向节度判官郑珙,这是他最信任的僚属:“郑珙,你为何不开言啊?”

郑珙似乎有些心不在焉,闻声之下,竟不禁抖了下,迎着刘崇的目光,低声应道:“大王,臣以为,朝廷的制命,不可不听!”

方出此言,便察觉到刘崇的脸色变了,又赶忙改口:“不过,虽不可如李将军之言,激烈抗制,却可拖延、诿迟,另朝廷虽言五千精壮,若我河东,只能选出两千卒,那也无可奈何啊!”

郑珙拎着胡须,露出一抹精明的笑容,建议道:“大王只需上表朝廷,尽陈此情,想必朝廷也不会过于逼迫!”

听其言,刘崇来了点精神,两眼发亮,但转念一想,略显迟疑道:“朝廷如何能够相信?那赵匡胤已入河东,听闻此人颇为干练,在淮南数立大功,如何能瞒得过他?”

李鋋忙道:“大王坐领河东多年,这是大王的领地,那赵匡胤何人,手下也只区区五百卒,还轮不到他逞威!”

李鋋此人,看起来,有些莽,但刘崇就喜其这种态度,对自己忠诚!面上露出一抹笑容,想了想,冲李鋋吩咐道:“你带两千牙兵,前去迎一迎那赵匡胤,士卒要拣晋阳精锐,让那赵匡胤见识见识,我河东强兵,不可堕我威风!”

“遵命!”李鋋一副来了兴致的模样,嘴角掠起,颇见张狂。

“大王这是欲以此慑之!让朝廷心存忌惮?”郑珙问道。

“非我欲如此,只是朝廷逼迫太甚,一味的软弱,只怕会让东京以为孤好欺,任他鱼肉!”刘崇回道:“孤如此做,只是想让朝廷,多些忌惮!”

“另外,让泽、潞的人,给孤多盯着点,看看是否有异动。还有,告诉忻州的李存瑰,让他善防代州,那杨业是皇帝的忠犬,容易咬人!还有,晋阳驻军,都给孤警戒起来!”

刘崇吩咐完毕,在场的河东文武,脸色俱变,面面相觑,都没想到,刘崇已然打算进行这番激烈“抗争”。

太原府尹李骧是反应最激烈的,起身直视刘崇,高声道:“大王切切不可如此啊!这般做,只会加深朝廷的戒心,与双方之间的矛盾。大王与天子乃血亲,又是臣属,岂能行此悖逆之举!”

“李骧!”听其言,刘崇面浮愠色,瞪着他:“你给孤闭嘴!”

“大王,难道欲谋反乎?”李骧怒目而视。

“你大胆!你放肆!”刘崇彻底爆发,恶狠狠地注视着他,不过目光却快速地扫过堂间文武,观察其表情。

但神情之间,怒不可遏,直接瞪着李骧:“你骄狂了!自负才学,以直邀宠,当孤可欺吗?来人,将此人下狱!”

待李骧被带下之后,堂间气氛已然很不对劲了,毕竟是太原府尹,说拿下就拿下了。刘崇则道:“李骧不识时务,狂言造次,不可再居府堂!”

深吸了一口气,环视一圈,刘崇叹道:“诸位,孤为先帝嫡亲兄弟,奉命镇守河东,就是为大汉保留一条后路。对于大汉江山的忠臣,天地可证,日月可鉴,孤可问心无愧。

而今,天子重用郭威等外臣,而薄亲戚。你们也看到,孤安分守己,朝廷却欲夺孤之权,只恐是天子受到小人佞臣蛊惑,乃有此亲痛仇快之举。

孤实无意谋叛,但面对乱命,却不得不有所应对!”

顿了顿,刘崇又沉着声音,格外严肃道:“看那范质,入河东,打着巡抚州县,核查刑狱的旗号,对孤治下职吏,施以打击,罢官夺权,下狱问罪。这才多久,州县职吏,已黜置二十余人。

你们大都是孤镇守河东以来,亲手提拔的,跟随多年,倚仗为心腹。若任由朝廷整饬,只怕尔等,今后也保其身啊!”

听其言,在场文武,多有动容。毕竟,是如刘崇之言,多为其所提拔,与他亲近。

“大王苦心,臣等明白!”郑珙说道:“然,以臣之见,适当动作即可,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动刀兵啊。否则,一旦彻底与朝廷决裂,于国,于河东,于天子,于大王,都没有好处啊!”

“孤自然晓得!”

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167章 请辞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第154章 灭门第114章 耶律阮称帝第42章 难得积极第469章 视察澶州第191章 北巡结束第71章 北齐镇第96章 李少游的新去向第183章 下一盘大棋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452章 皇孙第121章 招降纳叛第374章 推倒重来第65章 开封府尹的问题第79章 父子问对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290章 燕王在京,军制改革第121章 大朝第85章 善后争议第225章 光靠水军也不行第300章 统归地税第115章 困兽之斗第330章 党侯并不傻第2099章 太宗篇46 军售 枢密院变局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146章 许州事了(1)第101章 刘知远在洛阳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6章 进士楼第11章 请教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15章 襄阳第255章 雍王犒军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283章 云中之围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111章 暂息伐蜀之心第3章 台怀之事第23章 室韦女真一番战终,宗亲无特权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谋略第123章 咨之以边事第296章 三处余音第112章 整风第147章 负荆请罪第283章 降将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425章 开宝十年第2106章 太宗篇53 迟暮第232章 南口大战1第2094章 太宗篇41 “议政楼”,整顿的风吹第1678章 保守与扩张第374章 推倒重来第54章 病虎獠牙第441章 登闻鼓又响了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第494章 轻轻放下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第291章 淮东大案第164章 监国第220章 啖耳将军第122章 奏章满案第420章 老年丧子第265章 杨无敌第353章 楚蛮归化的标志性人物第160章 魏王病笃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676章 惨重第452章 终罢西征第127章 不允第7章 贵戚解权第83章 辽帝之亡第50章 喜讯第68章 二次北巡第1731章 一缕惆怅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340章 《开宝总类》第441章 登闻鼓又响了第26章 郭枢密过相州第31章 功成第109章 治政以安军民第1782章 数百年后的问候第428章 用心第341章 实在是敌军不中用第1689章 高规格第420章 老年丧子第38章 赏第145章 了结第104章 平息第229章 孟昶:七宝溺器,好用第146章 近亲通婚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国第202章 刘皇帝已至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