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孟昶:七宝溺器,好用

时值九月,成都城内,遍种之芙蓉,迎风盛开,绽放多姿,遥遥望着,花团锦簇,恍若一片锦绣,繁盛景象,梦幻而醉人。城墙边上,处处亭榭,游人如云,人头攒动,纵览繁华盛景。

两川承平二十余载,而无战祸,蜀国士民,尤其是成都平原上的士民,也享受了二十多年的太平。在蜀主孟昶的治理下,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不过,最能肆意享受乃至挥霍这份繁荣的,却是蜀国的官僚、地主、富商们,这是他们的乐园。蜀主治国宽简,而对于他的臣僚们,素来宽仁乃至纵容。

成都城中,达官贵族,巨富之家,数不胜数。今岁五月,蜀相毋昭裔,出私财百万营学馆,发展教育学问,一时轰动,“无私”为国,为人所赞誉,受蜀主孟昶所褒奖。

然盛名之下,似乎无人在意,轻易之间,便可出钱百万,豪掷巨资,其家之富,尤可知也。而纵宰相之尊,仅以其俸禄,除去日常开销费用,给他二十年,又能积几何?

当然,二十多年的时间内,于蜀国的普通百姓而言,还算是幸福安逸。至少与在战乱与灾害之中苦苦挣扎的中原百姓相比,他们要幸运得多。能够享受蜀主的轻徭薄役,苦依旧苦,至少衣食能够得到满足。

不过,无外患之忧时,蜀国的权贵们,能够闭关锁国,待在成都享乐,朱门酒肉。一旦国难临门,则末日将近。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有识之士,看到了繁花似锦下隐藏的危机。中原王朝,日益强盛,兵锋渐锐,削平诸国,一统天下的脚步,已然临近。

但是,对于更多的蜀国官僚贵族而言,享乐当下,麻痹腐朽,才是现状。国家两度北伐,损失巨大,但以蜀国的底蕴,足以承受,更重要的是,对于蜀中官僚、贵族们的影响没那么大,损失的,毕竟只是国家。

北汉举大兵于西南,大张旗鼓,意欲伐蜀,最初是引起了一阵震动的,毕竟这是中原朝廷的反攻。当其时,成都城内议论纷纷,紧张是真,然而更像一种吃瓜谈论。

一直到如今,汉军在两国边境动作不断,持续一年多了,仍未动兵来攻。显然,那是北汉的疲蜀之计,只为恫吓。

而成都城中,议论北汉伐蜀的声音都没了。该享乐者,持续享乐,该谋生者,继续谋生,就如二十多来了,习惯的那般。

于蜀国而言,更加值得忧虑的,是皇帝孟昶也渐渐开始松懈了。

蜀宫,牡丹苑内,佳音袅袅绕梁,蜀主孟昶,正与其慧妃徐氏,相偎调情,言笑不止。坐在画布前,孟昶亲提画笔,轻蘸彩墨,以绘牡丹......

身边佳人,身材婀娜,姿容俊秀,气质动人,娇靥如花,堪称美眷。双眸楚楚含波,满带爱意地看着孟昶。

不提孟昶的身份,人长得俊朗,多才多艺,实为良配。美人爱慕的目光,似乎给了孟昶极大的动力,下笔有神。

“这副《牡丹图》,有娘子相伴,画了半个月,总算完成了!”放下画笔,看着洁白画布上已经成景的《牡丹图》,孟昶露出点笑容。

“此图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比苑中牡丹更具灵气,陛下画艺,已登堂入室!”徐慧妃在旁,轻笑道,柔声酥人。

孟昶闻之,眉头却轻凝,微微摇头:“娘子不用奉承我,我的画艺,难称精湛,与当世大家相比,还是相去甚远。虽得其形,却少神韵!”

见状,徐慧妃玉面上,再度绽放醉人的笑容,温婉道:“陛下精于辞赋,如不满意此图,何不题词其上。有陛下诗词,则起点睛之效!”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听其建议,孟昶两眼一亮,颔首道:“娘子之言,甚是有理!还笔!”

在题词作诗方面,孟昶确实有天赋,也有自信,笔走龙蛇,边写边吟,一首闺中调情之词,立时书下。其间艳丽露骨之言,听得徐慧妃面红耳赤,眼泛秋波,娇羞不已。

“取我玉章来!”又吩咐了句。

很快,蘸上红泥,印上私章,孟昶再览之,内容充实了许多,点了点头,终于满意了。看向徐慧妃,孟昶道:“这副画,就赐与你了!”

“谢陛下!”徐慧妃盈盈一礼。

如今的徐慧妃,乃倾城之佳人,尚且年轻,如初开之花蕊,娇嫩诱人。望着那如花玉颜,孟昶不由心头一热,探手揽过苗条的腰身,拥入怀中。

高耸的胸脯几乎满盖在脸上,狠狠地嗅了口,孟昶抬头,一副迷醉的样子,好奇问道:“改用了何等香料,这般好闻,宜人心脾!”

徐慧妃答道:“是妾身新调制而成,唤‘流云香’!”

孟昶颔首,又在美人身上嗅了嗅,而后忍不住环抱而起,径往玉榻,滚在锦被间......

一场欢愉尽兴之后,孟昶回到自己宫殿,理政之所。哪怕是在三年前,孟昶的宫廷中,也是一片朴素,未有锦绣之物,更少金玉之饰。而今,却已增添诸多华丽,当然,作为皇宫,天子居住的地方,还谈不上奢靡。

继位后的十五年间,孟昶勤俭节约,爱民如子,宽刑简政,一副明君之像。当把一个个掣肘他的老臣权将,都给剪除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政不改,但在私生活上,已开始放纵。

仍然称得上明君,但在后宫的时间多了,衣食也逐渐精致了,享乐之心已开始滋生蔓延。毕竟,当了那么多年的贤明君主,治蜀乃有今日之盛,享受一番,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值得怪罪的。

再者,那么多年来,他的臣僚们,生活奢靡成风,诸多享受,岂有独让他这个天子受罪的道理。孟昶选择,他要把近二十年的节俭朴素,都给补偿回来。

“陛下,这是内监新打造的溺器!”方回殿,内侍宦官,满带着笑容,献宝似地,将一个夜壶,呈与孟昶。

这是一个十分精致的尿壶,装饰异常绚丽,玛瑙、翡翠、夜明珠等珍奇贵物镶饰其上......

只看了一眼,孟昶即怒道:“不过一溺器,竟如此靡费打造,简直荒唐!尔等欲坏我简朴之风,节俭之德?”

内侍吓了了一跳,当即跪下:“陛下恕罪!是小的等擅作主张,这便拿回去,命工匠拆毁......”

“罢了!”孟昶怒容稍敛,似乎考虑了会儿,叹道:“已耗如此珍奇造之,再毁之,传将出去,岂不更显奢靡浪费!既已制成,就拿来用吧!”

“是!陛下英明!”

摆了摆手,孟昶目光从那溺器上收回,毫不留恋的样子。坐上御案,开始翻阅起下边呈上来的奏章,只稍微看了几封,精神便有些恍惚。

对于如今的孟昶而言,皇位稳固,大权在握,府库充盈,黎民安定,除了北汉的威胁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他紧张的事务了......

夜间,自徐慧妃的香榻间起身,命人取过那“七宝溺器”,这才发现,在晦暗之中,竟然闪着多彩的光线,如梦似幻一般,他都有些不忍心以尿液污秽之。

不过,释放之后,一股难以名状的满足感,逐渐填满心胸,这夜壶,确实好用......

第60章 家事、国事第128章 蜀中乱象第188章 永清军议第329章 西域风云第196章 战略之议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第502章 最后的旅途2第66章 这个冬季不寻常第348章 老皇帝第93章 噩耗连连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90章 交趾收复第451章 双双去世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196章 战略之议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349章 圣驾过府第68章 婚宴第24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247章 兵临、敌情、决策第80章 春夜第134章 乾祐元年终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169章 辽国政坛的暗流第43章 事毕第442章 矛头直指第29章 劝谏第320章 见机进言,权归中枢第122章 睡仙第176章 去邺都第175章 军略第2045章 最后的旅途16第129章 勋贵与官僚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夺嫡第338章 争执第151章 开宝七年第81章 嘉庆节与太子的烦恼第10章 老将出马第208章 君臣密议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第74章 根由在朝第1745章 东京大爆炸第410章 克制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声音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472章 一山岂能容三虎第32章 后宫不平静第249章 武德司时况第169章 王溥的补充第99章 北使南归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90章 栾城之战(2)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240章 家宴第216章 初夏第303章 赵普北上第154章 南唐来使1第1章 何谓开宝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172章 潦倒的钟谟第23章 由郑州站发往洛阳站第128章 二使携礼来第344章 王师已过大江来第328章 默认第9章 写得不错!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372章 封王第51章 以镒称铢第97章 扩*整顿第281章 全军覆没?第35章 东归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193章 卢多逊治河西第128章 开宝宰相之死第15章 襄阳第365章 枢密军政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158章 朝官实用第464章 难产的封禅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89章 安南冬归人第78章 南北并发第1737章 生民百遗一第334章 交待第92章 金陵冬寒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195章 王、韩遭贬第76章 效郭威战法第129章 叔父第391章 暗箭第153章 杨业戍代第1702章 头疼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