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日常

至于发兵的时间,尚早,初拟在今岁秋时,还有约半年的时间,足够大汉朝廷做准备。在这点上,却也由不得刘承祐,南方气候所限,尤其是岭南,按照潘美的建议,最好在冬季发兵。

刘承祐呢,也非逆势逆时,任意而为的君主,该等还是得等的。因此,等真正开启南征之时,大汉已然休整近四年了。

“具体事项,有何疑问,所涉将帅,可详咨枢密院。尤其是回京的将军们,他们有些意见,枢密院也需多作交流,综合军情敌情,适当调整完善平南军略!”扫视一圈后,刘承祐看向枢密使李处耘。

“是!”大权在握的李处耘,在皇帝面前,姿态一向放得很低,闻令,立刻应道:“策略无恒定者,当因时势变化以制宜,臣本有事务需请教诸将军!”

点了点头,刘承祐站起身来,他这一动,一干人都紧跟着离席,见状,刘承祐对柴荣几人道:“诸卿皆奔千里还京,旅途劳顿,正需歇息,走,陪朕去琼林苑,朕好好犒劳你们一顿!”

四人正当道谢,赵延进却占了出来,道:“陛下,关于平南方略,臣有一问!”

“有什么疑问,枢密正副使皆在,问他们!”看着赵延进,刘承祐微微一笑。

赵延进却道:“陛下,臣之疑问,只怕两位枢密使也难以解答!”

“哦?”刘承祐眉毛微挑,看了看同样有些意外的李处耘、赵匡胤,扭头看着他,脸上表露浅笑,说:“你且说来!”

“敢问陛下,朝廷四路用兵,其他三路,主将明确,不知兵力最重、实力最强的江淮大军,谁人为帅?”迎着君臣齐齐投来的目光,赵延进沉声道。

听其言,刘承祐默然了,这个问题,他仍在迟疑之中,是以在枢密院的计划中有如此体现。如果李谷的身体康健,那毫无疑问,帅位无忧,但他毕竟身体欠佳,军事战争,统战灭国,是容不得这等风险的。

当然,这种情况,如果心中觉得亏欠,刘承祐大抵可以与李谷名义上是帅位,而另遣将帅掌兵,实际指挥平南。然而,于李谷而言,需要这种补偿吗?

当年的允诺,使其展其高志,率北兵平江表,最后一步却不由他来走,刘承祐怕把这老臣心头过不去。说起来,为平南战事,李谷在扬州已经待了三年多了,若是各项准备都妥当了,又差其他人去摘果子,对李谷却也有些不公了。

不过,究竟如何,也还需参考李谷本人的意见。再者,也许等到发兵之时,李谷的身体有所改善呢。当然,刘承祐心里并不乐观,风痹之症,怕的就是天冷湿寒......

赵延进这一问,有点把刘承祐问住了,不过他心思很灵敏,面色不改,轻笑道:“关于平南的主帅,朕心中早有人选,届时便知!”

随驾前往琼林苑的路上,潘美向曹彬道着喜:“恭喜曹将军,独领一军,大展身手,乃酬英雄抱负之时啊!”

二者并辔而行,偏头看着笑眯眯俨然心情不错的潘美,曹彬也稍微笑了笑,一副淡泊的样子,道:“比起将军独灭一国,在下自愧不如啊!”

闻言,潘美嘴角的笑容又上扬了几分。可以说,在平南的战事上,潘美胜过了曹彬。两位名将在湖南的时日中,是不免有所比较的,曹彬虽然为人谦慎,但不代表懦弱,在行事上,在战场上,都有与潘美一争高下的表现。从十二年的汉粤战争,就可以看出了,当初曹彬移师夺取连州,就是在得知潘美取下桂州之后的决定。

因此,在平粤将帅的人选上,刘承祐选择将二人拆开,以潘美为主略粤国。而相较于潘美灭粤,曹彬被委任为上游主将,也是大用,但终究只是一路偏师,配合助攻江南,在江淮行营的节制之下,在用兵的自由度上,当然无法和潘美相比。

这也是曹彬如是说的原因,潘美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开怀。并且,从二者的语气中,可以听出,江南苟延残喘的诸国,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个战功了......

“郴、连的戍军,还望将军善待!”难得地,曹彬主动向潘美道。

闻言,潘美当即道:“国华所率之军,都难得的壮士,军中健卒,可堪重用,只要不违军纪军令,自当视之为手足!”

相较于曹彬的宽厚,潘美实际上是个狠人,敢杀人,也舍得杀人,不论敌我,事实上,在对粤作战的过程中,已经表现出一定的残忍性。当然,作为一军主帅,为了保证军事胜利,怎么做都不能说过分,开国的高级将帅,哪个不是杀人如麻的。

用潘美,也正是因为他对粤人的威,粤人对他的畏,更重于曹彬。

“这琼林苑啊,是陛下修建的唯一一座皇家园林,坐落金明湖畔,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每逢省考,及第士子,都会于此参与琼林宴,天子亲自宴请。听说即将开始今春科考,或许我们也能借机沾染一些文气......”多了些闲情雅致,潘美又主动向曹彬介绍道。

在琼林苑,自然是沐浴、饮宴、女色,一条龙服务,对于归来的将领,每个人,刘承祐都赏了两名舞姬。

春夜微凉,坐在案边,刘承祐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披着的单衣。明亮的烛火微微闪动着,光线照在刘承祐脸上,却是一片认真像。

刘承祐还在考虑事情,想的是,如何安排柴荣,就朝局而言,似乎没有适合的职位,低了肯定不行,高职又没空缺。

看起来合适的,是把他放到平南战争上去,但是,刘承祐这心里又不怎么踏实。不是猜忌他会造反谋逆,只是如果他在军中威望过高,实权太重,不管对哪方面而言,都不是好事。

西北巡阅使,最终,刘承祐提起笔,写出这五个字。

“官家!”一阵香风袭来,悦耳的声音仿佛勾引着他的灵魂。

抬眼看,美人出浴,身裹单绸,姣好的面容,搭配着成熟诱惑的身材,正是伴驾的周淑妃。放下笔,刘承祐双眼中流露出“欣赏”之意,朝着她招招手,美人娉婷而来,轻入怀中,娇臀与他大腿有了紧密的接触。

周淑妃如今已然二十七岁,容颜身材趋于完美,不变的是那知书达礼的才女气质,为刘承祐诞下了一男一女。

或许是因为征服才女的成就感,抑或是出于其他什么心理,最近,汉宫的妃嫔中,最受刘承祐宠爱的,就是周淑妃了,几番临幸,让在宫内存在感不怎么强的淑妃被滋润得艳丽了几分。

不堪轻薄,再听得刘承祐略显浪荡的话,大周娘子气息急促了几分,面色红润,更添娇艳,道:“官家近来是怎么了?为何如此,如此......”

看她似乎有些难以启齿,刘承祐则兴致愈盛,盯着她泛着艳光的面庞,问道:“如此什么?”

“轻佻!急色!”檀口中吐出两个词。

刘承祐略愣,收回手,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疑惑地看着她:“有么?”

不过,很快就笑了,直接揽起淑妃,往榻上而去,嘴里则强势地说道:“那就再急一点......”

这段时间,皇帝的欲望似乎特别重。

第208章 君臣密议第275章 令人绝望的未来第413章 分食第140章 大获全胜第46章 郭荣奏事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401章 王彦升之死第96章 刘皇帝就是定海神针第342章 势如破竹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392章 抢救一下第45章 靖江军第1731章 一缕惆怅第171章 东京火灾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1766章 噩耗连连,皇后病危第167章 重建的云中第319章 大将早逝第276章 玉如意第94章 善后第502章 最后的旅途2第326章 刘皇帝的态度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殇第68章 撤了第113章 十年之争也该结束了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449章 皇帝对太子第146章 到了还得亲征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83章 下一盘大棋第478章 开宝二十九年第226章 一溃百里第31章 边公在任第395章 大商人第490章 御宴继续,王钦若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89章 破财赎罪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21章 祸从口出第2099章 太宗篇46 军售 枢密院变局第45章 同样的选择第83章 惠妃母子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182章 大汉最北端第2081章 太宗篇28 剑南“玩”脱了第471章 另起炉灶第134章 王师已克敌都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63章 武德奏事第127章 不允第129章 叔父第413章 分食第15章 小人行径无题第354章 可以讨论出降了第151章 凋零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421章 为什么不喝酒?半岛史话终 极限第108章 先取许军第474章 补漏匠第137章 后宫那点事第2章 父母兄弟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32章 不惜代价第206章 赵思绾落网第26章 名将第449章 皇帝对太子第469章 视察澶州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79章 “抚远之战”第1736章 试炮第218章 走私第341章 向钱看第79章 滏阳之捷第443章 板子来得毫无征兆第268章 西县第71章 兵临寿春第82章 不手软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773章 质问第15章 小人行径第160章 军政分离的尝试第317章 这山庄还是不建了第1752章 放手第26章 要坚持做大汉的忠臣第155章 河东风云(2)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274章 老当益壮第1章 自闭少年刘承祐第276章 君心难测第86章 发落南臣第82章 辽营之中的暗流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国第513章 最后的旅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