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蛮瑶归服

青玉坊,既不是里坊,也不是酒肆,而是开封城内极富盛名的一座伎院,坐落在汴河边上,这些年来,名伎汇集,自从新开封落成之后,几乎日夜充斥着丝竹之音、欢笑之声。

身处在一间临河的雅室之内,隔窗能够清楚的看到外边的水景,汴河之上穿梭的舟楫,两岸攒动的人影,可谓尽收眼底。虽然显得喧闹,但这种繁荣的景象,还是令人陶醉的。

有衣衫单薄的胡姬,妖娆舞动,展现着曼妙的身姿,席案边,也是美人相伴,轻言细语,低眉顺眼,恭顺侍酒,予取予求......

这样的日子,对赵延进而言,并没有什么新奇的,早已收心,家里不乏美姬,在扬州时也有不俗的见识经历。

因此,此番来这秦楼楚馆,不是为了渔色娱乐,释放天性,主要是为了招待宾客。而能成为陕国公的座上宾,身份当然不一般。

在他对面,是一名身材精悍、面貌粗犷的壮汉,喝得面红耳赤,眼睛却盯着肚皮半露并朝着他抛媚眼的胡姬。这种身材饱满、气质妖艳、透着放浪的胡女,对他这样的汉子而言,诱惑力是满满的。此人,正是平堑军使、瑶族首领秦再雄。自当年进京,臣服朝廷之后,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入京了。

“我们瑶家女,虽然也不乏美人,但这等风情,还是难得啊!”秦再雄醉眼发亮,冲赵延进道。

当初秦再雄初至东京时,就是赵延进奉命陪吃陪喝陪玩,二者之间,终究是结下一份情谊。酒兴上来了,这话茬子也就打开了,秦再雄对赵延进道:“我上次进京,想要寻赵兄,结果得知赵兄在扬州就职,未能谋面,甚为遗憾。如今再度相会,兄已为一方大将,爵至国公,不可高攀啊!”

这些年,秦再雄这瑶蛮,显然学了不少汉文化,说话都显得文绉绉的。感受到他羡慕语气,赵延进笑了笑,道:“我也只是有幸承袭家父的荫庇与恩泽,论功绩,可还差得远。相较之下,还是秦兄,奋起拼搏,上达天听,只要再立些功劳,封公晋爵,也是早晚的事!”

听赵延进这么一说,秦再雄脸上也不由露出了些笑意,这些年,在湖南的日子,可谓滋润异常。除了组建统领平堑军外,更重要的,背靠朝廷,在招抚湘西蛮瑶族人的事情下,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而因为他早年闯出的名气,再加上他率本部部民投靠朝廷,生计得到改善,也吸引得诸州少民,争相归附。当然,这其中少不了李筠在当地的铁腕手段压迫。

于秦再雄自身而言,则是飞黄腾达,上得朝廷的嘉奖,下有诸部民的拥护,可谓名望、财富、权力多重收获。

因此,这些年,招抚成果可谓显著,虽然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蛮、瑶民,仍坚持旧有的生活习惯,但也承认了大汉朝廷对他们的统治。不过,那近十万,完全归附朝廷少民,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尤其对荆湖官府而言。可以说,同化的成果显著,汉化的进程再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虽然,负责管理的官员,大多出自于他原本的族长、酋长,对于蛮瑶百姓而言,统治阶级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只是头顶又多了一个朝廷。

而其中,得利最多的,便是秦再雄及其家族了,同时,当年随他一起到东京的首领们,或多或少,同样得到了朝廷的封赏,回去之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也渐渐与他离心了。毕竟,共患难易,同富贵难。

但是,秦再雄在湘西蛮瑶中的影响,却是在不断提升的。所幸,此人虽是一匹夫,但确实有见识,够聪明,并没有飘。

此番回京,却是来做引荐人的,陪同“溆王”苻彦通入朝。苻彦通,乃是一名蛮瑶老酋,崛起的时间很早,在马殷崛起的时代,就开始纵横湘西了,参与了一系列湖南的纷争,在三代时期的湖南算是个风云人物。

哪怕大汉崛起中原后,也是湖南地区不可忽视的一个角色,当初,南平湖南之时,就曾遣使联络,争取其支持。苻彦通呢,选择了两不相帮,坐观成败,因为固有的印象,他也只把大汉当作以往的马氏对待。

刘承祐听说了这个“溆王”的名声,也曾派人送信,邀请他的东京一游,结果被拒绝了。东京再好,也没有自己的草窝来得安全、舒服。

不过,在湖南归治后这七年,湖南诸蛮的发展,却让他心惊不已,外有强势的汉军,内有秦再雄这种背离者,湘西诸州的蛮瑶局势也跟着大变。

朝廷并吞蚕食的行为,苻彦通感受到了,其中不是没有反抗过,暗中鼓动组织了一些蛮人,离洞出山抢掠,结果面对的是汉军果断而残酷的镇压。

这也与早年蛮民侵袭湖南州县的结果大异,尤其是李筠,那老家伙完全是个杀神,镇压蛮民,毫不手软,在他手下死伤者达数千众。甚至于,李筠曾直接放话,归顺朝廷、做大汉良民的人,都可得到善待与保护,敢有反抗、违法、作乱的,一律依汉法处置。

前番,李筠被调走,也是因为镇守湘西的这些年,李筠犯下了不小血债,固然震慑了蛮民,使之臣服,但也惹下了不小民怨。将之调离,也是进一步收心。

眼看着形势不妙,蛮瑶之民,陆续臣服,归于朝廷治下。这是有榜样在前的,能够得到土地,安定生产,而原本的首领基本都得授官职,并且通过与汉人的深入交流交易,生存状态与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这等情况,就更吸引人了,再加上有秦再雄这样的有名的豪杰勇士在带头。一直到如今,苻彦通终于坐不住了,几经犹豫,终于决定上京,向天子表示臣服,彻底归附朝廷,接受统治。

秦再雄属于后起之秀,闯下了不小的名头,然而,论及声望,与苻彦通这样的老蛮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而苻彦通的入京,具备里程碑的意义,代表着湖南蛮瑶之民,彻底纳入大汉的统治,编户齐民的这种。等朝廷消化结束,那么对于湖南的统治,其巩固程度将远超前代,当然,这也是在湖南上千年同化基础上进行的。

而一旦成功,那朝廷的影响,也将向黔中、黔西地区深入拓展。

“我早就劝过苻彦通,只要归附朝廷,朝廷都会厚待,地位、财产、名望乃至权力,都将得到保留,只是成为朝廷的属民罢了!”秦再雄还在向赵延进说:“可是,他就是不信,终究人老了,几番拒绝朝廷的善意,到如今了,为形势所迫,方才进京,岂不是晚了?我想他,肯定后悔......”

“识时务者为俊杰,似秦兄就是黔中俊杰,如何不能功成名就!”听其言,赵延微微一笑。 wωw▪ttκΛ n▪¢〇

秦再雄也哈哈一笑,显然很受用。见他目光始终游弋在那胡姬上,赵延进也很贴心,说:“秦兄难得回一次东京,就好好享受一番吧!”

作为同道中人,秦再雄嘿嘿两声,一副不客气的样子,不过临时想到了什么,说道:“此番来京,我从族中带了几名美貌少女,最美丽的明珠自然是献给皇帝陛下了,次之的,我挑一名送到赵兄府上?”

“秦兄美意,那我可就却之不恭了!”赵延进来了点兴趣,眉色微扬,应道。

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208章 君臣密议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择君,兄弟之间第1798章 宴无好宴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64章 回鹘汗之死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61章 北使南归第292章 赵普复命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273章 萧思温跑了第15章 名单第250章 大军会于威武城第146章 许州事了(1)仁宗篇7 官僚新贵,倒范集团第115章 瀛州第140章 崇政殿听政2第139章 众臣拾柴第75章 敖莱小城第199章 潞州来客第225章 辽国的应对第194章 减税难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297章 心虚第46章 不满与警惕第326章 刘皇帝的态度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475章 赵卢之间的龃龉第97章 宣慰司将提上日程第439章 自请其罪第40章 濮州案(3)第158章 刘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第139章 王昭远:此乃战机第364章 汉宫之内第 283章 皇帝还朝第199章 潞州来客第1775章 调整第327章 派系第185章 赐宴第265章 秦凤既定第1708章 格局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358章 手执朱笔第224章 邺都文武第61章 晋阳来人第101章 大整军第124章 轻取扬州第182章 征唐之议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404章 冬夜第148章 还京第165章 夏猎、祥瑞以及进贡第247章 留给辽阳的时间不多了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89章 谈话第71章 兵临寿春第113章 西使归来第90章 交趾收复第225章 辽国的应对第142章 准备杀鸡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336章 橐相第2145章 世宗篇20 刘旻走了第21章 捷音已先来第451章 完颜来朝,东北将乱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1712章 叛贼内情第484章 不对劲!第97章 宣慰司将提上日程第91章 吉兆动兵,再临寿春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65章 开封府尹的问题第248章 西撤!第217章 李国舅治政第35章 杨村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264章 强硬的道理第106章 敲打第200章 天子的态度第9章 写得不错!第507章 一缕叹息第30章 “宽刑简政”第333章 养子、南征在即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20章 屯务废改第80章 春夜第161章 河东风云(8)第62章 难得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