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直言进谏

刘秀颁布了征兵令,河北地区投军的人可不在少数,各县各郡设置的报名点,几乎都是人满为患。

这几日,上疏弹劾邓禹的奏疏也激增。看着这一封封的奏疏,刘秀禁不住长叹了口气。伺候在旁的张昆躬着身子,小声问道:“陛下有烦心事?”

刘秀拍了拍手边快要堆积如山的奏疏,说道:“这些都是弹劾司徒的。”

张昆小心翼翼地说道:“这次大司徒的确是作战不利,不仅大司徒自己吃了败仗,还连累了冯将军的数万将士!”

“所以,你也认为我该罢免仲华的官职?”刘秀撩起眼帘,看向张昆。

张昆身子一震,抬手给了自己一嘴巴,说道:“是奴婢失言!是奴婢失言!”

刘秀向他摆摆手,又再次拿起邓禹的奏疏。

邓禹的这封奏疏是请辞的,也可以说是一封辞呈。刘秀都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他看了片刻,随手又放到一旁,说道:“以后再说吧!”

别看邓禹作战不利,还连累了冯异,但让刘秀罢免邓禹,他下不了这个决心。

其实对于自己的亲信,刘秀一直都很护短。哪怕不是亲信,只是普通的臣子,刘秀也会尽量去维护。

这天早朝,大司空宋弘率先出列,他手持笏板,说道:“臣启陛下,大司徒于弘农湖县,率军冒进,导致我军大败,损兵折将十万之众,微臣以为,大司徒不适合再领兵作战,也不适合大司徒之职,还请陛下明鉴!”

尚书宗广抬起笏板,说道:“微臣附议!”

看到大司空和尚书都在弹劾邓禹,许多的文臣武将也都附议弹劾。

别看邓禹是大司徒,贵为三公之首,但在他朝廷里,根基很浅。刘秀还没称帝的时候,邓禹就已经领兵西征了。

可以说自打刘秀建立建武朝廷以来,邓禹就没在朝中待过一天,与后来的这些文官武将,也没什么私交。邓禹之所以能坐稳大司徒的位置,全靠刘秀。

刘秀环视一眼弹劾邓禹的众人,暗暗皱眉,你们上疏弹劾,看我没有做出回应,现在又当朝弹劾,这是逼着我非得罢免仲华不可啊!

对于众人对邓禹的弹劾,刘秀心里很不痛快,感觉这些人更像是合起伙来欺负邓禹。他目光一转,看向伏湛,问道:“惠公的意思呢?”

惠公是伏湛的字。目前,伏湛的职务是行大司徒事,也就是代理大司徒的意思。刘秀把要不要罢免邓禹的问题抛给伏湛,就等于是没有给伏湛说应该罢免的机会。yuyV

伏湛是代理大司徒,现在讨论的问题是要不要罢免正牌的大司徒,伏湛若说应该罢免,那就显得他太急功近利,迫不及待的想转正了。

听闻刘秀发问,伏湛暗暗苦笑,他向前欠了欠身,说道:“陛下,微臣以为,胜败乃兵家之常事,陛下也不能以一场胜败来论英雄。”

宋弘看了伏湛一眼,正色说道:“伏公此言差矣!大司徒西征不利,并非才刚刚开始,而是一直都很不顺,对阵赤眉军,负多胜少,白白消耗了朝廷大量的钱粮和兵马,如此战绩,还如何配统领西征军将士,如何还配继续担任大司徒?”

伏湛看看宋弘,暗暗咧嘴。其余大臣们也一个个低着头,都不敢再言语了。宋弘的这话说得太狠了,其他大臣完全不敢再做附议。

谁不知道陛下宠信邓禹,宋弘的这番言论,简直都快构成对邓禹的人身攻击了。人们偷眼瞧瞧刘秀,果然,刘秀脸色阴沉,目光也是冷冰冰的。

宋弘说完话,偌大的却非殿,静得鸦雀无声,刘秀不说话,其他人更不敢说话,人们甚至都能听到自己嘭嘭嘭的心跳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刘秀深深吸了口气,锐利的目光也渐渐变得柔和下来,不过他还是面无表情地说道:“此事,以后再议!”

散朝之后,宗广追上宋弘,与他并肩同行,他小声说道:“宋公刚刚在朝堂上所言,太过了。大司徒领兵西征,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何况,邓禹并非没有功劳,邓禹的西征,也并非一无所获,河东郡就是邓禹西征打下来的,三辅地区的百姓,很多人都有被邓禹救济过,为朝廷在三辅地区竖立起不小的威望,也颇受当地百姓的景仰,赢得了民心。

宋弘正色说道:“我亦是就事论事而已!在弘看来,大司徒的确不能胜任,陛下的用人,也不能任人唯亲!”

刘秀当初提拔邓禹,宋弘完全能理解。

首先两人是同窗,又是好友,其次,陛下刚刚建立朝廷的时候,麾下基本都是武将,要说打仗,那是一个顶俩,但要说治国,都是外行,陛下是从众多的武将中,矬子里拔大个,选出了相对有才华的邓禹。

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朝廷越来越大,控制的郡县越来越多,天下的有识之士纷纷来投,朝廷可谓是人才济济,有多少有才干的人,因朝中没有空缺,而无法得到启用?有多少人才就这么被白白浪费流失掉了?

大司徒,贵为三公之首,这么重要的职位,邓禹真的有资格担当吗?真的有能力担当吗?

宋弘没和邓禹接触过,他甚至都没见过邓禹,但他听说邓禹才二十出头,比陛下的年纪还小,就这么一个毛头小伙子,配做汉室朝廷的大司徒吗?

听宋弘有指责陛下任人唯亲的意思,宗广吓得一缩脖,用力拉了拉宋弘的袖子,提醒道:“宋公慎言啊!”

宋弘不以为然地说道:“忠言逆耳!因直言不讳而降罪于臣子,那是昏君所为!宗尚书认为陛下是昏君吗?”

宗广的冷汗都冒出来了,他向宋弘拱了拱手,急声说道:“下官还有事,先行一步!”宗广可不敢再和宋弘说话了,人家是不怕死的主儿,可自己还怕死呢!

群臣弹劾邓禹的事,被刘秀压了下来,邓禹的辞呈,也被刘秀压了下来。他认为此事可以告一段落了,可没想到,宋弘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要弹劾邓禹。

接下来的早朝,宋弘是每次必奏,启奏的内容一致,就是认定邓禹不再适合担任大司徒之职,请刘秀罢免邓禹。

一次两次是这样,次次都是这样,以至于刘秀一看到宋弘抬起笏板,他就知道他接下来要说什么。刘秀也是被宋弘的坚持,搞的一个头两个大。

这天,散朝之后,刘秀回到清凉殿,刚刚落座,龙渊从外面走进来,拱手说道:“陛下,王左曹求见!”

王左曹就是王常。听闻王常求见,刘秀扬头说道:“请颜卿到清凉殿。”

“是!陛下!”龙渊插手应了一声,快步离去。

时间不长,王常从外面走了进来。“微臣参见陛下!”

“颜卿请起!”

等王常起身,刘秀向旁摆摆手,示意王常落座。后者道了一声谢,在旁坐了下来。有名小内侍上前,给王常道了一杯茶。

刘秀笑问道:“颜卿来见我,所为何事?”

王常正色说道:“陛下,设于洛阳城外的军营,已有兵马十万余众。”

刘秀闻言,眼睛顿是一亮,才短短几日,竟然就有十多万人投军。他笑问道:“所征之新兵,现由何人操练?”

“由景公之子,景尚景将军操练。”

“哦。”刘秀沉吟片刻,说道:“栎阳侯实战经验不足,操练兵马,有欠妥当。”稍顿,他话锋一转,说道:“颜卿,此事,不如就由你去做吧!”

王常眼睛顿是一亮,连犹豫都没犹豫,急忙起身离席,向前叩首,说道:“微臣遵旨!”

目前,王常的官职是左曹,官是不小,而且还亲近皇帝,掌管枢机,受人尊敬,但王常不喜欢。

wWW ●Tтka n ●Сo 他是武将出身,早已习惯了征战沙场,现在让他做个文官,哪怕官职再高,职权再大,他做起来也不顺心。

这次陛下让他去操练新兵,虽说是个苦差事,可却有可能借此机会,由文转武,他心里自然是欣喜万分。

王常谢恩之后,笑吟吟地说道:“陛下,军中有不少的河北老兵,他们还都想再见见陛下呢!如果陛下恩准,可以让他们聚集在皇宫外,陛下于宫墙之上,与老兵的相见。”

刘秀沉吟片刻,意味深长地说道:“河北的天下,正是这些老兵帮我打下来的啊,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后来,迁都洛阳,朝廷几次精简兵马,许多老兵领了钱,便还乡了。”

王常正色说道:“这些前来投军的老兵们也都说了,知道是陛下要御驾亲征,他们才重新投军的,倘若是让他们跟着旁人出征,他们肯定不会回来的!”

刘秀闻言动容,说道:“既然老兵们都是为我而来,我又岂能站于宫墙上,与他们遥遥相望?明日,我亲自去趟新兵大营!”

王常倒吸了口气,说道:“陛下……这,这不妥吧!”

赤眉刺客猖獗,景丹就是吃了刺客的亏,新兵大营里有十多万人,龙蛇混杂,谁敢保证其中一定没有混入赤眉刺客,万一陛下有个闪失,谁又能担待得起?

看出王常的担心,刘秀微微一笑,说道:“老兵们于秀,重情重义,不离不弃,秀理应亲自前往,与老兵们相见才是!”

一支军队战力的强弱,除了与统帅有关,老兵的多少,也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战场之上,一个老兵所能起到的作用,胜过两三个,甚至四五个新兵。

乱世当中,人命不值钱,武器装备也不值钱,经验才最值钱。你能活着走下战场一次,那么在下一次的交战当中,你便有可能带着身边的弟兄,都活着走下战场。

这便是老兵在军队当中的价值所在。

河北老兵都是冲着自己而来,刘秀在感动之余,对此也非常之重视,即便明知道自己贸然进入新兵大营会有危险,但他还是得走这一趟,不能让老兵们寒了心。

第八百六十章 舆论战争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之战第七百零六章 堵乡之战第六百四十四章 千秋万代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劲敌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阳第五百二十章 高歌猛进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来投奔第一百八十章 收获坐骑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失所望第三十七章 帅才之能第五百零七章 血战兖州第四百四十二章 正面交锋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伦之乐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儆效尤第八百九十九章 变数到来第十三章 行进汉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变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获全胜第五百八十八章 紧急军情第七百四十七章 赤眉落幕第八百五十章 最终决战第三百三十八章 印象深刻第九十四章 赤霄宝剑第七百三十一章 人为刀俎第一百六十四章 邓县易主第六百三十九章 暗中相助第五百一十七章 领袖风范第三百五十五章 决战开始第六百三十八章 当年旧识第八百八十八章 人选难定第四十六章 骑兵来袭第五百零八章 无愧于心第八百八十四章 主动请辞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贼难防第四百一十章 继续努力第六百二十六章 祸不单行第五百一十二章 计谋得逞第四百四十八章 顺利联姻第七百三十章 提人出走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变战术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祥之地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中剧毒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补第一百一十四章 阴险小人第十七章 明修栈道第二百五十二章 香消玉损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六百八十九章 营中刺客第八百三十八章 处理结果第四百八十二章 执法如山第八百一十四章 进献宝物第七百六十七章 主动请缨第六百九十八章 走投无路第五百四十五章 内部矛盾第一百九十三章 稳定局势第四百二十四章 扬名河北第三百九十四章 双喜临门第四百四十二章 正面交锋第五百一十九章 卷土重来第七十七章 支持反莽第三十九章 及时赶到第三百二十四章 顺水人情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劲敌第五百七十一章 行事机敏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九十九章 阴沟翻船第一百四十章 危机前兆第二百三十四章 终于来了第八百七十三章 歪打正着第四百四十七章 定下亲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赏群臣第七百二十一章 节外生枝第二百一十四章 出城作战第二百七十七章 节点之战第四百九十四章 厚颜无耻第八百八十三章 伯姬求情第一百零六章 攻其不备第六百一十五章 头号酷吏第三百七十九章 攻占郡城第六百三十三章 营外相遇第八百八十章 大难临头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乡之战第八百四十六章 告老还乡第七百六十七章 主动请缨第八百五十三章 一败再败第一百二十七章 暗中挑唆第六百一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四百零七章 发展壮大第九十八章 现身示警第二百八十九章 道家药品第五百五十三章 家事难平第三百零二章 应对之策第五百五十一章 夫妻相见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郡报信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八百零五章 宫廷宴会第八百五十九章 权掌九州第二百八十四章 贾复参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