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天命

与刘迁一同前来的金玲儿、长御和莫书三人虽离得较远,但也听到了争辩的过程。

金玲儿幽静的眸子泛起了异色,喃喃自语道:“没想到夫君经过梦魇之后,还真的多了一些主见。”

长御却是露出了担忧之色:“听说王后为少君养了四位小丫头,其中有王后的娘家人,也有乖巧俊秀的家生子,少君之前还不懂男女之事,此番有了主见,可别和那些小丫头纠缠在了一起,细君你可要多上点心!”

四个小丫头?

金玲儿先是一惊,然后就看向身边的莫书笑道:“长御无需担心,王后给夫君安排了四个妾室,我也有少御、莫书两个通房,我还需要怕什么?”

此言一出,刚见识了一场精彩辩论的莫书张月舒忽然一愣,然后就略有些失神,她虽因知书达理而被金玲儿任命为书房总管“莫书”,但实质上跟普通宫女并无区别,之前她还想过通房之事,没想到这件事情真的落在了她身上。

长御见莫书张月舒愣神,还以为她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不由冷声道:“张月舒,你本是灌家女眷,灌家灭族之后大部分人被充了营妓,一部分成为了官吏的奴婢,你能成为细君的宫女,已经是极其幸运的一件事情,成为细君的通房后,你更是有机会成为少君的妾婢,难道你不该感恩细君吗?”

王太子除了太子妃之外,还有良娣、孺人,妾婢三等,其中太子妃、良娣和孺人地位都不低,只有妾婢地位跟奴仆仿佛,生了儿子后,才有母凭子贵的一丝可能。

张月舒本名灌月舒,只是因灭族之后赐姓被除,这才恢复了本来的姓氏,以她早就没有了人权的罪人家眷身份,能活下来就已经是万幸,哪里奢想成为王太子刘迁的妾婢?

“细君能提拔我做书房管事,已经是奴婢之福,未曾想细君还想着将我当成通房,奴婢不由受宠若惊,这才有些失态。”

金玲儿不由带着些叹息声道:“月舒,你也曾出身贵族,只是受到祖上牵连这才成了奴婢,以你才学必然能引起夫君兴趣,到时你和少御可要好好辅佐我哦!”

金玲儿也不想将她的夫君分给他人,可是事实却不能如愿,刘迁还是王太子时,就要有妃、良娣、孺人、妾婢四类,等淮南王刘公干作古,成了淮南王的刘迁后宫就有王后、八子、孺子、良人、妾婢五类,所以金玲儿趁着现在就要培养亲信。

就在莫书张月舒拜谢之时,刘迁派来的内侍来到了不远处。

“少君和文学祭酒前往了郡国学书库,少君说太子妃听完庄大儒讲法之后,可去寻他,也可回紫竹苑等他。”

与此同时,进入书房的刘迁沉思良久之后,竟是没有找到一种东西可以类比元精,仔细一想他才恍然,先天一炁乃是道生一,一生二就是元精和元神,此二者也有先天的特征,故很难以后天之物类比之。

一念至此,刘迁只能暂且无奈的放弃了询问元精之事,转而问起了炼命的“采气”事宜。

“晋师,我昨夜忽然感觉到了气感,此时已然是采气修为,在食气积累、采集天地元炁之上,晋师可有教我之处?”

晋昌方才见刘迁直闯而入时,还担忧刘迁犯浑惹下乱子,没想到刘迁竟然是要帮助他和庄青山辩论,这时他才发现,本来上课都晕晕沉沉的刘迁竟然如此冷静,不仅言语条理清晰,还言之有据,实在是让他这个做经学老师的心中高兴。

此时刘迁又说他有了气感,成为了采气修士,这更是让他惊喜的同时,心中为之一动:“莫非少君产生的气感排出了脑中浊气,这才变得聪明了不少?”

晋昌越想越觉得这个猜想很有可能,只是他若是直接问出,恐怕会让少君刘迁尴尬,毕竟谁都不想和憨傻有一丝的牵连。

于是乎,晋昌就着刘迁的问题,仔细回答了起来。

“少君,食气涉及各类阴阳冲和之物。地有五谷,却只是各类谷物的总称,真正能吃的谷物种子有几十种之多。接着就是种类更多的果仁、各类禽卵等物。在食气阶段我们分不出来哪些谷物、果仁和禽卵适合自己,而到了拥有气感的采气修为后,我们就能通过定量比较的方法,查探出哪种阴阳冲和之物对自身更有益。”

说着,晋昌就从书架上翻出了几捆竹简,里面不仅有阴阳冲和之物的类别,还有各种烹饪方法。这里的烹饪方法可不仅仅是煎、炸、煮、烤、蒸等烹饪过程,还有各种阴阳冲和之物的处理手段。

刘迁先是一怔,然后就露出了恍然之色,当年编撰《鸿烈》一书之时,那些门客除了炼丹炼药、研究变化之术和编撰经学之外,还让人意外的搞出来了一个好吃的食物——豆腐。

此时他方才知晓,有些门客吃豆子转化的阴阳冲和之气最多,然而豆子不论怎么烹饪都极难消化,吃多了甚至还会腹胀、多臭气,所以就有门客开始研究怎么才能把豆子做成好吃还容易消化。

在他父亲刘公干大力支持下,门客们有了取之不尽的豆子用来实践,没想到研究烹饪豆子的门客没成功,将废弃水磨豆汁培养“丹苗”的炼丹师,竟然阴差阳错的鼓捣出了豆制品“菽乳”。

门客们闻之大喜,继续钻研改良制作方法后,最终获得了美味易消化的“豆腐”,许多门客也因此获得了一种廉价的炼命食气之物。

文学祭酒晋昌似乎也想起了当初编撰《鸿烈》时的热闹场景,不由露出了感慨之色道:

“当年因豆腐一物受益者有数十人之多,他们大多数在编撰《鸿烈》之后离开了寿春,有人凭借所得功法修为精进,应该也有人靠着豆腐炼出了胸中之炁。但不论这些人之后的际遇如何,他们都要感谢主君,UU看书 www.uukanshu.net感谢为此付出心血的每一个人。”

刘迁这时才真正发现,原来父亲刘公干当年编撰《鸿烈》并不只是得到了一本著作,还直接或间接帮助了许多修身、炼命、养性修士。

刘迁想到这里忽然脑海一震,他父亲刘公干因为编撰《鸿烈》成为了黄老之学的代表人物,冯唐老先生因为无私传法而使得鬼神、元神修士和他们父子心服,他乃是元神成仙之人,又何必敝帚自珍呢?

况且文学祭酒晋昌不仅不爱惜名声,还对他父亲忠心、对他的教学尽职尽责,与爱惜名声、对事务不上心的雷被可谓是两个极端,他若是连文学祭酒晋昌都不信任,除父母之外还有谁可以信任呢?

除此之外还有刚才以《荀子》替他辩论的舍人余七,余七与他亦师亦友,同样也能听一听这经络元精法,或许余七得到此法之后,也能借机一求仙缘。

一念至此,刘迁就先将文学祭酒晋昌找出的竹简小心放在一起,接着露出了认真之色:“我父王不久前曾从它处得到一门炼命先修身的功法,只是我修炼之后颇有疑惑之处,正好今日晋师和舍人余七都在,我就将此法说上一说。”

与此同时,广场上的大儒庄青山正好说到了痛快之处,不由声音激昂道:

“董夫子《天人三策》曰:天令之谓命,气非圣人不行;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情非度制不节。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

第五十章 因果第四章 乘鹤第六十四章 唐突第一十二章 无为第一十九章 君臣第二十九章 天命第一十一章 易老第九章 勾结第四十二章 龙珠第三十三章 造化第四十二章 龙珠第四十八章 金丹第九章 勾结第六十二章 火!第五十五章 杀!第五十六章 独霸第二十章 修身第三十章 炼精第五十三章 愚昧(养书的大佬们可以开宰了!)第二十六章 儒道第五十六章 独霸第一十八章 志向第四十五章 方士第七十四章 崇拜第四十章 焦姑第七章 使者?第一十七章 约定第四十五章 方士第三十一章 化炁第七十三章 自处第四十三章 白猫第六十章 言灵第九章 勾结第五十六章 独霸第九章 勾结第一十八章 志向第三十五章 鬼神第五章 神山第六十二章 火!第六十章 言灵第六十一章 闻道第三十四章 天魂第三十一章 化炁第五十二章 道别第六十三章 心神第五十四章 怒!第二十五章 主张第一十九章 君臣第六十三章 心神第二十八章 天人第六十六章 悟!第三十七章 仙饵第七十二章 【点化】第三十一章 化炁第七十章 共识第一十五章 无有第六十九章 赎罪第四章 乘鹤第七十一章 相副第八章 酒色第二十七章 天意第五十四章 怒!第五十六章 独霸第二十三章 小大第五十三章 愚昧(养书的大佬们可以开宰了!)第八章 酒色第三十章 炼精第一十三章 道物第六十章 言灵第三章 谋事在人第六十九章 赎罪第三十二章 损益第一十八章 志向第三十二章 损益第二十九章 天命第六十六章 悟!第五十八章 找死第五十六章 独霸第六十四章 唐突第九章 勾结第一十四章 问仙第七十一章 相副第四十四章 青童第二十四章 休沐第一十七章 约定第四十二章 龙珠第三十章 炼精第五十八章 找死第二十七章 天意第四十八章 金丹第一章 成仙?入魔?第六十四章 唐突第三十九章 宝物第二十三章 小大第二十六章 儒道第一十八章 志向第五十四章 怒!第六十二章 火!第七十三章 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