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临阵三射

杀到后世菊‘花’岛附近堠堡前面的,正是典韦所率阳乐三百壮士,但要说速度,其实一点儿都不快。阳乐距此,道路还算平直,不到三百里地,正常行军两三天也该到了,加上此前的反向急报耗费掉一些时间,典韦率部不眠不休、兼程赶来缩短一些时间,就理论上来说,昨日半夜即当抵达目的地。

问题阳乐城中没有那么多马匹,结果三成部属只好骑骡,而且所部虽皆勇壮,却也并非人人都惯于骑马的,即便有马镫辅助,奔跑的速度仍然提不上去。还有典韦本人,手足无力,勉强可以骑马,却难以奔驰,只好命部众用皮索把自己绑缚在马背上,就仿佛货物一般。

就这么着半速前进,好不容易赶到地方,兵卒们全都呼哧带喘,骨软筋酥,典国藩的双‘腿’更干脆麻木了,得靠两条大汉解开皮索,把他抱下马背来。这种状态又如何作战呢?恐怕稍一接触,便会全数溃散——然后光留下一个典韦,跑又跑不了,打又打不动,只好闭目等死。

所以典韦下令,全都下马、下骡,除少数还有力气的执械警戒外,余皆席地而坐,稍加休息,并且饮水吃干粮,以备厮杀。他有些懊悔,自己跑得太近了,应该在一里外就停下来,等歇过劲儿了再靠近堠堡。谁想到心情过于焦急,跑得太过匆忙,没估算清楚路程,等到远远地瞧见敌方旌帜了,才想起来勒马,然后因为惯‘性’,又多冲出去几十步……如今敌我相距不到两百步,敌军要是往外一冲,眨眼间就能到得面前啊——当然啦,这时候更不能退,一退便恐再也无可收拾。

典韦所部的这番举动,自然全都落在刘煦眼中,他心说怪不得来得那么快,想必这是阳乐仅有的骑兵……哦,还有骡子,未必全是骑兵,这是来打前站,探查我方数量和举措的吧,必然还有大军在后。那么,我是按照原计划抓紧完善寨栅,准备好打防守仗呢,还是先冲出去杀他一阵为好呢?

眼瞧着敌兵纷纷下了骡马,席地而憩,似乎疲累到无以复加,就有几名将佐兴冲冲地跑来请战。刘煦皱着眉头:“此恐乃‘诱’敌之计也。”有将不以为然地道:“若为‘诱’敌,则其后必有大军应援,然计算时日,恐才出阳乐不远矣。何惧之有?”你以为敌人全都骑得起马啊?即便后面确实跟着大部队,那也八成都是步兵,可是阳乐的步兵这会儿能杀到咱们面前吗?你想太多啦。

然而刘煦向来谨慎,由不得他不多想一层:“彼若引乌丸来,恐皆为骑也。”要是对方招‘诱’了辽东属国的乌丸骑兵过来,那么距离远近、行军速度,咱就不好估算啦。对方一撇嘴,回答说就算乌丸兵原本就屯驻在辽西境内,那也得对方派人去招‘诱’啊,去调动啊,就不需要时间了吗?

倘若是勋在,并为刘煦麾下将佐,他肯定会想啊,除非阳乐和乌丸之间通了电报、电话,那才有可能一叫就走,这会儿便有大批乌丸骑兵隐藏在典韦他们身后啦——在这年月,全是妄想。

刘煦捻须沉‘吟’,也觉部将所言有理,并且对方还说,若不趁着当面之敌疲惫之际冲杀一阵,先折其锐气,等到他们歇过来了,后面的大部队也跟上来了,恐怕咱们将会受到极大的压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于是最终刘煦狠狠地一咬牙,好,咱们就先出阵,吃了这小股敌兵再说。

那边典韦靠着一棵大树休息,同时环铃双眼一错不错地紧盯着对面的堠堡,突然便见堡上旗帜摇动,然后有兵出来扳开鹿角。他心说坏了,对方不让咱们歇息,这就要杀出来啊,看起来老子今天是凶多吉少!

典韦并不清楚敌军总数,只是根据前线禀报,少说也有一千人——这个下限倒是揪得‘挺’准的——他没把阳乐的留守兵马全都带出来,原因有三:其一,典国藩是从没指挥过大军团作战的,几百人的恶斗,原本没谁敌得过他,真要统领成千上万,他自己心里完全没谱;其二,带得兵多了,集结和行军速度都会降低,而典韦希望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打通运路,否则恐怕前线军中就要断粮;其三,他知道辽西走廊这一带,一侧为丘陵和密林,一侧为海岸,道路狭窄,兵带多了施展不开,那也无用。

正如赵奢所言:“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于‘穴’中,将勇者胜。”典韦带出来的,三成是自家部曲、百战老兵,其余七成亦皆勇壮,真要在狭道搏起命来,他自认还是有一定胜算的。

然而可惜的是,自己跑太快了,这还没歇过来呢,敌人便发起了攻击……再善战的队伍,你让他不眠不休地连跑一天两夜,气都没喘匀,早饭都没吃完,那还能剩下多少战斗力?

然而事到临头,不搏命便只有死路一条——跳上马背逃蹿?理论上也不是不行,问题长途奔驰,战马全都小‘腿’肚子打哆嗦,其状态比骑士们好不了多少,更别提那些骡子了……况且典韦手足皆软,来的时候是被绑缚在马背上的,否则必然颠落于地,眼下可未必有足够的时间再绑他了。真要是溃逃,典国藩第一个跑不了,而手下这三百余人,也必然会被敌军用弓箭、长矛放倒一大片——起码三成。

典韦一咬牙关,拚了吧!就手从地上捡起一枚树枝来,两尺多长,略有弯曲,状若马鞭,随即手扶树干,硬撑着站起身来,暴喝一声:“敌至矣,若不甘心就戮,唯死战耳!”

首先跟着他站起来的,都是他自家的部曲,也即那些百战老兵,连喝骂带踢踹,硬生生把余众全都拉扯起来。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刘煦所率辽东兵大多都已出了堠堡,开始集结列阵。典韦定睛一瞧,就见长矛手夹杂着刀盾手,各二百余人列成了左、中、右三座方阵,此外各阵间还布置了数十名弓弩手,纷纷‘抽’出箭来,搭上弓臂。

典韦当即下令,全都举盾,伏低,以防敌军的远‘射’。

倘若典韦麾下全都是他自己的部曲,也即那些百战老兵,料来虽然手足皆软,气喘如牛,外加仓促遇敌,但只要他一声令下,数息间即可完成最简单的战斗准备。问题绝大多数只是临时甄选的阳乐城中勇壮而已,那些人单挑出来,靠其膂力和武艺,足可以一个打仨,但却缺乏足够的军事训练,典韦接连呼喝三声,仍有不少人还在原地打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说时迟,那时快,敌军在刘煦的指挥下,统一迈前十步,便是一轮箭雨袭来。

这一轮箭,按照后世演义小说中的说法,叫做“‘射’定阵脚”,主要作用不是伤敌,而是防备敌军趁着己方阵列未完抢先发起突击,同时也测定敌我之间的距离。有经验的将领,或许根本就不需要这头一轮箭,而即便确实需要,大多数箭矢都能堪堪落在敌阵第一列身前,甚至还真有可能伤人——因为仅靠目测,他们便能将敌我之间作战前的距离保持在百步左右了。问题刘煦熟读兵法,然而欠缺实战经验,这轮箭‘射’出来的时候,距离典韦所部足有一百二三十步——就算人人都是吕布、黄忠、太史慈,也未必能‘射’得了那么远啊!

即便最远的一支箭,距离典韦所部最靠前的一名老兵,还相距整整一丈之遥。

典韦长出了一口气,心说这是对方送上‘门’来的机会,我可得好好把握住喽——其实敌方根本就不必要列阵,直接集结起来往前一冲,我等全都得丧命,天幸对面的将领持重谨慎,给了我不多的布阵时间。于是继续挥舞着树枝吆喝,让自家部曲相帮收拢起队伍来,并且全都伏低防箭,以待白刃相拚。

所以等到刘煦所部辽东兵又各迈前二十步,‘射’出第二轮箭来的时候,典韦所部阵形虽然还很散‘乱’,却已经全都手持刀盾,伏低了身子。但即便如此,仍有数箭‘射’入阵中,其势虽衰,仍有两人高声呼痛,肩膊负创。

原因也很简单,首先,为了便于长途奔袭,众军虽然着甲,却都暂且卸去了披膊(或筒袖)和甲裙,只有胴部有所防护;其次,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列成阵势,只好三五成群,组成一个个松散的最基本的战斗单位;第三,只有三成兵卒携带了长矛、弓箭,其余的只带着环手刀和小步盾——那些步盾也就三尺多高,而典韦带出来的却几乎全是身高在七尺以上的汉子,就算蹲下并且蜷缩成一团,那也无法遮护全身啊。

对面刘煦一瞧,嘿,有‘门’儿!那咱们先不着急冲锋了,整列而进,再向前十步,然后继续放箭好了。

这第三轮箭‘射’出来,当即便有数人惨呼栽倒——第二轮箭虽有入阵的,其势已衰,即便中‘肉’也楔不进多深去,而这一轮箭,虽是偶然得中,也足够杀人了。典韦一瞧不好,敌人要是就保持着这个距离继续‘射’箭,本方损失虽然不大,但被彻底压制着只能防御,很快便会士气衰竭,甚至彻底崩溃的呀!左右是死,干脆——

将手中树枝一挥,喝令道:“冲锋!”p--47444+dsuaahhh+25414871--

第33章 而魏其死第9章 凉州用间第20章 大科学院第8章 单家俗吏第34章 踏破铁靴第3章 曹洪之怒第9章 德不可见第23章 霸王铩羽第28章 毋失我望第37章 千年展布第19章 训诂之师第12章 覆巢之下第8章 欲捧杀也第27章 东吴骁将第32章 暗流涌动第24章 偃师御胡第23章 一身是胆第26章 城门射的第27章 遂乡认亲第29章 驻马浿阳第6章 仿如濮阳第30章 南风骤起第14章 客已满矣第17章 命促早终第15章 初攻邺城第1章 远方来客第20章 郭氏假子第29章 伏地气绝第29章 舌灿莲花第31章 逃出生天第11章 须臾顷刻第25章 汝国何在第19章 枭雄入蜀第10章 新式算法第16章 屯敌必取第9章 大山在前第6章 乐浪故人第1章 远方来客第1章 两面三刀第23章 幽州谄臣第8章 选士之策第7章 卿何人也第19章 屈身蛮夷第25章 所忠者天第12章 阿承丑女第12章 尚书空台第18章 工人运动第22章 国中无将第17章 命促早终第1章 洛阳僧人第16章 举贤任能第13章 大势已去第25章 修仁之战第12章 阿承丑女第26章 往征不难第15章 新野之宴第5章 天赋上限第11章 首鼠两端第13章 口舌之间第3章 曹洪之怒第23章 岂可无马第11章 魔鬼之声第15章 解衣衣之第5章 观卿者心第25章 又闻噩耗第8章 谋争为上第20章 作死节奏第7章 圆周几何第8章 红脸白脸第11章 科考之弊第4章 孤屯义士第10章 不合逻辑第29章 难为田横第34章 丞相司直第4章 不肖之子第14章 倭使入觐第14章 海外异闻第18章 无心插柳第7章 宛城宣诏第20章 图穷匕见第24章 英雄少年第12章 乃可掳去第8章 红脸白脸第29章 关中之战第14章 衣带之诏第22章 军泛马訾第27章 狐假虎威第14章 三不可立第10章 枭雄之死第29章 人亡政息第3章 九品官人第32章 暗流涌动第21章 衣锦荣归第30章 师恩如海第29章 人亡政息第6章 此胡匪也第8章 欲加之罪第28章 超愿弃父第8章 佛国之愿第3章 祸不旋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