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南风骤起

乐进和曹休最终还是未能擒下亦未能杀死周泰,被他顺利逃回了羊马墙内。却并非鲁莽匹夫,一瞧曹军早有准备,竟然两路来攻,赶紧收拢步卒,身自断后,缓缓而撤了。乐进、曹休一直追近城壕,却被羊马墙后乱箭射出,只得喟然而叹,无功而返。

终究当日周泰于阵前搏命,那是为了掩护孙权逃走,如今无此需要,他要还酣战不退,被创十二,那绝非忠勇,反倒是无谋甚至有病了。

且说曹军收队回营,谋士们商议着,既然周瑜派了周泰出来打反击,那说明主力仍在城中,并未调去江夏啦,难道马良献来的降书确实为真?曹操手捻胡须,摇头而笑:“非也,吾礟威胁甚大,而敌不能奋勇破之,遇战即走,足证周瑜已将主力东向,此止惑我耳。”

众人大眼瞪小眼,心说您原本不是这么说的啊,口径怎么转得那么快?杨修、王粲等人不禁都将目光投向那几位一流的谋士——荀攸、贾诩和程昱——心说你们倒出来说句话啊,要么反驳丞相所言,要么站在丞相的立场上多解释几句,也好让我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其实哪有什么道理,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缺乏足够细致和准确的情报的前提下,对敌军动向的判断,往往就靠着, 主将的经验,甚至是直觉和灵感。荀攸等人心中仍然存有疑虑,但并没有十足的信心,可以推翻或者附和曹操所言。那就只好暂且闭口不言了。杨修那些小年轻可以随便发表意见。中则有功。即便说岔了,那也是阅历不足之故,曹操必不会因言而罪人;荀攸之辈就不同了,献言若错,往小里说是大挫自家威望,反为小辈所笑,往大里说,可能直接影响到曹操的决策。破坏了有利的局面,所以——正如是宏辅昔日所言:“百言百当,不如一默。”

现在正是该默的时候。

曹操左右瞧瞧,听不见任何反对的声音,不禁一摊双手,说咱们暂且就先如此认定好了,周瑜遣马良诈降,欲图诱我往攻江夏,并在彼处设下了圈套。若真如此,吾等又该如何应对呢?他设了圈套。我就不敢去,难道继续顿兵江陵坚城之下。一筹莫展不成?

就算周瑜真的抽调了两万多兵去增援江夏,只要他守御得法,咱们也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攻破江陵城防的,周瑜见咱们不上钩,再把兵调回来也完全来得及。说不定他所谓的圈套,正是要逼我强攻江陵,妄图抢在他赶回来之前破城呢——倘若如此,则折损必大,吾不为也。

黄射说我愿意再写信去江夏,劝说父亲归降——他昔日不肯降,是因为感念刘表的旧恩,如今刘表都被周瑜给软禁起来了,若要相救,只有降曹抗孙一条道路可走。倘若父亲肯降,这局自然便破。

夏侯惇建议继续推出礟车来攻打江陵城,迫使周瑜回援,待其返回后,咱们再前去攻打西陵不迟啊。

曹操一时也无良策,只好一方面派黄射写信给黄祖,另方面安排夏侯惇翌日主攻,李典辅之——既要给城内造成强大压力,又力求少损兵马,这城该怎么攻,你们下去好好谋划吧。

天色也晚了,于是散会,各归营帐。曹操卸了盔甲,抱着被子盘腿坐在睡席上,左思右想,就是琢磨不透周瑜将会在江夏设下何等圈套,难道仅仅是靠马良的诈降信吗?我要不要遵从前议,亲自跑一趟江夏,当面摧破其谋?还是稳妥起见,暂且不去攻打西陵?

想着想着,就有点儿迷糊,正打算躺下来睡了,忽听帐外传来嘈杂的人声。曹操裹着被子喝问,就听许褚禀报道:“高将军遣军士来,有军情禀报。”曹操说我已经躺下了,就不起身了,且隔着帐门说吧。随即就听到军士的声音:“漳水上有火光闪烁,似有南军欲袭我后路也——请求增援。”

这所说的“漳水”,并非邺城附近的漳水,而是一条长江的支流,又名南漳,发源于荆山山脉,在江陵以西注入长江。南漳水很狭窄,又颇浅缓,与长江不同,行不得大舟,却易涉渡。曹军十余万众,列营三十里,最西面临近南漳水的,乃是曹仁部将、裨将军高迁之营。所以高迁发现水面上有火光闪动,怀疑是南军趁夜潜出城外,或者妄图偷营劫寨,或者妄图插到曹军背后,断其粮道。

可是曹操听了禀报却不禁笑出声来:“何其拙劣乃耳!”下令高迁紧守营寨,以防偷袭,不得随意出战,自己也不会派遣援军过去。军士领命去了,许褚忍不住挑开帐帘,进入大帐向曹操请教——他是曹操心腹爱将,不怕见到主公衣衫不整——“丞相何以不惧其潜出我后耶?”

曹操耐心地给许仲康解释:“若图扰吾后也,何必涉渡南漳?”你悄没声地从南漳水西岸过去不完了吗?道路虽然难走一点儿,总比跑东岸来被我军发现行踪要强啊——“若图袭吾营也,何必举火?”哪有高举火把,大摇大摆前来劫营的道理?

“彼欲图东,乃故出其西,使吾以为江夏无防备,易取也……”这分明是声东击西之计,周瑜想在东线打我的埋伏,所以假装要从西线发起反击——“若遣军往援,是自乱阵脚,反为所疲,吾不取也。”大半夜的要是派兵过去增援,结果扑一个空,白白地使士卒疲惫,反倒正中周瑜下怀啊。我才不会上当呢!

许禇闻言拜伏:“丞相妙算,周瑜焉能惑也。”随即躬身退出。

许褚出去了,曹操不禁自顾自地冷笑,可是突然间一阵寒风从帐门缝隙中扑面袭来,吹得他一个冷战。赶紧双手掖住被角。裹得严严实实的。于是吩咐许褚。赶紧给我把帐门闭严实点儿,别让风刮进来。许褚领命而行,曹操随口问道:“是何风也?”现在刮的什么风啊。许褚答道:“适才南风骤起。”

曹操微微一皱眉头:“不想严冬之时,本地尚有南风……”话说到这儿,突然间顿住了,再往深里一琢磨,不禁面色大变,急忙下令道:“速速派将增援高迁。勿使敌军靠近!”

唉?许褚心说丞相最近不大对啊,怎么一会儿一个主意,总在变呢?才刚说守军倘若发起反击,则马良所献之书为真,江夏无备,一转眼却又说这反击不给力,所以江夏那儿仍然会有圈套。才刚说不必增援高迁,让他严守营垒便可,一转眼却又下令增援?难道说丞相老了,糊涂了吗?

正打算再度请令。问清楚是不是自己听错了,就见帐帘一挑。曹操裹着被子、光着脚就跑出来了。许褚大惊,赶紧上前帮忙丞相挡风,就见曹操紧锁双眉,仰头望天,面上阴晴不定,自言自语地道:“南风骤起,若敌施以火攻……”

许褚说丞相您想多啦:“风雨雷电,天之象也,凡人岂可预测?便南军欲以火攻,亦不在此际耳。”这南风才刚起来啊,他们就算想玩儿火攻,那也得有准备的时间啊。曹操冷然道:“天下奇人异士正多,岂可料也!”再次下令,赶紧派兵去增援高迁。

话音才落,许褚还没来得及去传令呢,突然就见正西方向一道红光,直冲天际,随即江陵方向也骤然腾起一片亮点,仿佛正有无数南军举着火把直扑过来!

曹操的直觉是对的,马良确实为周瑜所遣,献上的是诈降书,然而周公瑾却并不认为就此可以骗过曹操。且说当日退守江陵之后,他就跟刘琦、刘磐、关羽,以及其他主战的荆州将吏们商议,一方面请文聘率领一支游军南下长沙,稳定局势,争取拔出黄忠等部,北援江陵,另方面提出自己的一层顾虑。

周瑜说如今江陵城固防若金汤,曹操恐难攻陷,持之以久,敌军粮秣不继,必然退却,趁隙而攻,可保全胜。问题咱们如今所要守备的并非江陵一城,西陵那儿是个薄弱点,曹操必要往攻,恐怕黄祖防守不住。一旦被曹操攻克西陵,将东线也推到长江边上,然后沿江筑垒,则即便大军退却,咱们也无力收复失地啊。被曹操得了北部荆州,收拢人心、积草屯粮、建造舟船,则数年后再来相攻,恐怕吾等亡无日矣!

还有一层担心周瑜没说出来,那就是荆州将吏的老家大多都在江北,一旦被曹操长时间占据江北地区,以其家族为要挟,估计这些人全都得步了蒯越的后尘,起意降曹,到那时候,只怕不必动兵,这整个荆州就全完了!

关羽提议,说荆州内部不是有很多投降派吗?不如借他们的名头去跟曹操联络,献诈降之计,争取把曹操的主力牵制在江陵城下。周瑜点头:“关将军所言有理……”可是随即又摇头:“曹贼多疑,恐此计未必能相瞒也。”

一边夸关羽,一边低头思忖,想着想着,周瑜不禁笑了起来:“老贼多疑,吾乃故疑之可也。”于是他就假造了蒯越的书信,派马良前去曹营诈降,但信中所言不但不求牵制曹操,反而鼓动曹操去打西陵。随即周瑜即在城中散布消息,说自己打算亲率兵马去增援江夏。

因为周公瑾知道,城内荆州人士多有降意,虽然自己把蔡瑁、蒯越等人软禁了起来,但不可能堵住所有的漏洞,消息迟早会外泄。那么曹操两相对比,自然便会怀疑马良所言——蔡瑁派去的那名信使倒确实是真的,周瑜故意放其成行也。

倘若换了一名敌手,或许不管不顾,继续去打江夏——反正我本来就是如此计划的嘛。可是曹操多疑,周瑜越是怂恿他去打,他就越是不敢动,而要反复试探,力求真相。所以曹操先派曹仁假装东进,继而又列礟攻打江陵城,周瑜就猜到了——老贼中计也!

那么自己下一步计划,自然便是反击,施以火攻!(未完待续……)

第1章 两面三刀第23章 此新声也第10章 平定上郡第12章 乃可掳去第11章 科考之弊第14章 帐下壮士第16章 举贤任能第20章 城守秘策第3章 曹洪之怒第14章 封藩凉州第22章 国中无将第5章 渭水鲤脍第35章 江船上陆第33章 城下遇难第17章 亡羊补牢第32章 出入此门第10章 挥斥八极第15章 乱世能臣第18章 二事不朽第21章 意外重逢第7章 寄身豪门第38章 矜功失节第25章 初步较量第5章 寿春城下第29章 舌灿莲花第4章 法不可废第32章 秦失其鹿第25章 又闻噩耗第25章 谁堪伯仲第7章 寄身豪门第18章 光禄新丞第21章 史上有名第9章 平州智士第2章 飞龟舞蛇第31章 玩弄人心第21章 吾等何往第15章 酒池肉林第12章 人心不足第16章 数算之道第13章 族灭匈奴第13章 深入虎穴第9章 请救无辜第7章 置之美稷第36章 铁券丹书第20章 射戟小支第29章 人亡政息第3章 世家短视第12章 覆巢之下第8章 谋策定乱第30章 厚买人心第9章 惊雷投箸第17章 以身为饵第2章 朋友无隐第1章 夹袋中人第14章 帐下壮士第12章 观其决断第20章 前程无限第17章 养寇自重第16章 良宵闻变第三章 食蒉之思第25章 鄠县落凤第20章 人臣当言第2章 言不及义第8章 欲加之罪第14章 龙旗九旒第31章 逃出生天第3章 夷寇临城第28章 阵前杀将第23章 此新声也第14章 人治社会第17章 延年按剑第24章 兖州叛将第9章 文和诡谋第14章 龙旗九旒第17章 州郡罢兵第10章 临阵手谈第20章 郭氏假子第13章 从情从礼第6章 乐浪故人第19章 请征句丽第13章 深入虎穴第15章 黄须封侯第22章 小枝槊头第31章 烈风袭寨第10章 隆中访贤第23章 幽州谄臣第18章 投鼠忌器第25章 初步较量第1章 天无形质第17章 子桓发礮第30章 釜底抽薪第20章 鞭长莫及第15章 不王而王第14章 无奈窃国第4章 豆中有膏第10章 天下英雄第5章 王中国死第15章 不王而王第5章 白波谷前第14章 再作冯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