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王中国死

在荀攸等人看起来,吕布这头猛虎是必须要除掉的,所谓让他“当窦融”,都只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真要是吕布放下地盘、武装,光杆儿一个跑安邑来向曹操称臣,要收拾他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吗?

然而是勋竟然建议蒋干劝说吕布“西走而王”,这是要走到哪儿去?谁都不会想到是让吕布一直往西,从亚洲跑欧洲去,去祸祸罗马帝国——因为除是勋外没人有这种地理政治的概念——只能想到是让吕布杀去西域。问题那地方偏远而辽阔,中国鞭长莫及,万一吕布真能够站住脚跟,到时候聚集了西域各国的仆从军再杀回来,必为中国之患啊!

中国从汉武帝开始通西域,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断匈奴之臂膀,其后建西域都护,警护各国,也是为防匈奴势力死灰复燃。“丝绸之路”勾连欧亚,对整个旧大陆人类历史的发展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中原士大夫限于时代局限性和天然眼界,是从来也没人能够看得清的。自西域而来的奢侈品固然风靡社会上层,但对于传统士大夫来说,并不足为宝;自西域而来的异方物产促进了中国本土的经济发展,传统士大夫更是视而不见。所以西域对于他们来说,只具备了战略层面上的用途,以及在政治层面上,外藩来朝,面上有光而已。

只是在匈奴已不足为患的前提下,就很少有人再去关注西域啦。就理论上而言,那种蛮荒之地,真要把吕布扔过去。就跟流放也没啥两样,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荀攸、贾诩等人终究并非目光短浅之辈,他们能够看到更深一层的问题。西域固然无法与中国相比,但地方也极广袤,人口再如何稀少。十几乃至几十万户还是有的。昔日匈奴得西域而富,乃可侵扰中原,失西域则贫,终于被汉军连年北伐给揍得支离破碎。那么,倘若真把吕布那般猛虎纵去西域,将来会不会变成新一代北匈奴呢?

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玉门不足为守,凉州也将岌岌可危啦。

所以他们领会了是勋的眼神,暂时不加以驳斥,等到送走蒋干以后,便匆匆当面质询:“宏辅何出‘西走而王’之语?若吕布得西域。恐难复制也。”

是勋微微一笑,便即解答他们的疑问:“布在凉州,亦颇难制。败之或易,灭之却难,兵连祸结,恐不下于昔日之羌乱也。汉因此衰,魏其独可免乎?”

以咱们曹魏如今的军事实力,只要再恢复、休养个两三年。想打败吕布并不为难,问题凉州地方广袤,胡汉杂居。吕布又擅长运用骑兵,真要是打不过了就跑,完了又杀回来骚扰,恐怕再有几十年都难以彻底平定——想当初马腾、韩遂、宋建就在凉州折腾了多少年?吕布的能量不更在那三人之上吗?

“若使西走,终其一世,未必能真王西域。今西域诸国兼并。小者附庸,大者七八。吕布岂可仓促而定?即定也,安能驱彼以侵中国耶?即来也。军塞玉门,与即今与战凉州,孰易?”

你以为吕布真那么容易跟昔日的匈奴人一般,很快就能平定西域吗?如今的西域跟那时候可不同啦,当时大小国家数十个,力量分散,乃可逐一击破,如今相互兼并之下,相当于中国一郡甚至一州的大国就有七、八个,吕布且得打上好多年哪。好吧,就算他运气好,能够很快平定西域,治理尚须时日,哪儿那么容易就率领西域各国兵马回来侵扰中国呢?再退一步,就算他真来了,那么到时候派兵堵塞玉门通道,跟咱们这几年就发兵去跟吕布争夺凉州,究竟哪个比较简单一些?

贾诩听了是勋的解释,不禁笑道:“宏辅乃欲纵寇,以待后人乎?”你是想把困难的问题扔给以后人来解决吧?

是勋笑道:“汉室陵替,中国分裂,今之户口较永元间三不存一。但使魏王芟夷群雄,复归太平,二三十年间必臻大治。则中国愈强,而西域未必更强也,又何惧吕布?”只要咱们把中国稳定下来,实力自然会越来越强,还有必要担心后人打不过吕布吗?

他嘴里虽然这么解释,似乎只是为了把吕布从中原给诓跑喽,以便国家尽快统一,生产尽早恢复,其实跟心里想的还并不完全一致。某一势力占据了西域,确实可能会对中原王朝形成一定的外患——虽说烈度比北方游牧行国要低得多了——比方说后来的吐谷浑、高车、柔然、突厥等等,就此而言,荀攸等人的顾虑不为无因。但具备后世两千年历史经验的是勋知道,中国之祸,主要在北,北而并西,祸始惨烈,除非吕布拿下西域以后还不满足,进而发兵平定漠北,否则那真造不成什么太严重的后果。

尤其以中原王朝传统的羁縻、监护西域各国的政策,最多也就派几千驻军守在那儿,若真有强大外部势力介入,根本是拦不住的。然而要命的是,自宋以前,足够插手西域的外部势力,大多是从漠北而来,也就是说,吕布自西域而取漠北,这只是一个从来也没人完成过的历史假设,而漠北游牧民族并吞西域,却是即将反复兑现的历史事实。

还是那几个名字:吐谷浑、高车、柔然、突厥,再往后还有回纥、契丹,直至蒙古……

是勋知道,这一系列西迁潮流,不到一百年后就会开始上演啦,鲜卑、柔然、高车、厌哒等部族将陆续从漠北草原杀向天山南北,在西域地区展开长期争夺。在这些野蛮落后的游牧民族面前,什么车师后王部,乃至焉耆、龟兹、鄯善之类,所有如今的西域大国,都几乎没有一丁点儿的抵抗能力。很快就被推平……

与其让那些游牧民族去占据了西域,反复蹂躏丝路,那还不如让咱们汉人去占了哪。吕布不管再如何粗蛮无学,他终究还是汉人不是?肯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汉文、汉字。中原文明,还能在广袤的西域大地上占据统治地位,即便日后被同化,被融合,也必然留下难以彻底磨灭的印迹啊。

那才是足以影响后世的重要遗产。

再说了,丝路难行。光有个西域,就真那么容易东扰中原吗?就算偌大的西辽,一心东进复国,不还是跑半道上就铩羽而归,没伤着女真人一根汗毛……

所以基于以上考虑。他才会建议蒋干把吕布往西域引。其实原本他就以重建西域都护为名,想把吕布的目光引向西方,荀攸、贾诩等人想要趁此机会谋夺凉州。倘若吕布真的陷身西域,一时赶不回来救凉州,最终他还不得留在西域吗?无论凉州还是西域,都终究不是徐州,哪儿那么容易把擅长机动的吕布给团团围住,进而使其将领缚之请降啊?与其将来在西方兵连祸结。长久无法平定,还不如让吕布主动迁往西域,把凉州给让出来哪。

当然啦。某些想法是构建在未来历史的基础上,他不可能跟荀、贾等人解释,只好说——“布据西域,不足为祸,亦可安中国也,君等勿忧。”

蒋干蒋子翼就这么着怀揣是勋的秘计。跑凉州来游说吕布了。但他终究并非普通说客,而是“间者”。不可能到地方马上就劝吕布或者降曹,或者西走。他必须先好好地观察、了解吕布,同时也争取赢得吕布的信任,那说出话来才够分量。

就表面上看起来,吕布倒似乎确确实实地信赖上了这位蒋子翼先生,但通过观察,蒋干也发现这位吕凉公天性骄傲,不甘屈于人下,估计说动他降曹的可能性非常之低。蒋干私下也与杨阜、姜叙等人商谈过,那些凉州士人都认为吕布不但并非命世之主,就连普通地方官也当不好,要不是他乃朝廷钦命的凉州牧,进而凉公,大义名分在握,杨、姜等人才不会侍奉他哪。这些凉州人之所以辅佐吕布,主要目的是安定乡梓,还真没想傍着吕布去做成什么大事业。

所以说,估计吕布不肯降,而想靠着凉州与曹操相对抗,只要不让他跟刘备联起手来,应该胜算也不大,这一点乃可无忧。既然如此,那就不妨试试是勋所授的第二条计,把吕布往西域诓吧。

正巧今天吕布诚心问计,蒋干仔细斟酌了一番利弊得失,终于将此言和盘托出。

不过看起来,吕布对于这条计策并不怎么感兴趣,当下一皱眉头:“孤中国人,安能王异国?”

蒋干以退为进,趴下来再度稽首:“是干妄言,主公恕罪。既主公不欲闻此,干乃告退。”

吕布赶紧捉住他的手,说别介啊,究竟为什么想让我去西域为王,拜托你说得详细一点儿,真要是有道理,我吕奉先也不是听不进劝的人啊。

于是蒋子翼微微而笑,便即答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主公中国人也,必留中国,则或君或臣,岂有他哉?公之建也,为使魏王晋爵耳,非久制也。魏王因公而王,因王而异日必帝矣,主公安可仿效?况自秦乱以来,异姓而王者,无不首身异处,主公而欲王中国,可乎?”

你既然要呆在中国,那么只有两种身份可以选择,一是皇帝,二是臣民,既然当不成皇帝,又怎么可能不向未来的皇帝曹操屈膝呢?你想一直当公爵?那是不可能的,这本来就是一个为了让曹操可以进位为王的过度性临时设置,不可能长久。你想当诸侯王,那也不可能啊,你想想看,自从秦末大乱以来,异姓而封王的,哪个能有好下场?

汉初所封异姓王,几乎全都被刘邦给剿灭了,诸吕受封为王,也陆续地掉了脑袋。想在中国当异姓诸侯,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啊。

“若不王中国,而王异国,则史有所载,皆可保安也。”(未完待续)

第24章 孱陵惊魂第10章 天降单于第27章 平原搬兵第7章 包办婚姻第8章 头风复发第8章 跨境追捕第21章 朔州互市第9章 明察秋毫第3章 夷寇临城第26章 城头箭书第12章 尚书空台第16章 廊下故人第25章 嘴炮无双第32章 出入此门第8章 名马金槊第27章 遂乡认亲第11章 熟悉剧情第29章 律有明文第18章 陶牧拜表第11章 官场狡诡第4章 法不可废第21章 舅传婿也第24章 要当磔也第29章 何者为君第20章 是郎才尽第9章 德不可见第24章 英雄少年第22章 祸其始此第18章 盖章生效第29章 驻马浿阳第10章 枭雄之死第28章 天命何在第11章 捕风捉影第21章 舅传婿也第13章 族内之争第15章 烽烟四起第10章 天下英雄第20章 谋划江东第1章 两面三刀第21章 异兽逞凶第16章 混世魔王第31章 曹氏麟儿第28章 毋失我望第19章 朕惧是卿第25章 席藁待罪第32章 太阿倒持第1章 两面三刀第34章 猛虎出柙第13章 从情从礼第25章 万人敌也第24章 军功酬爵第31章 曾母投杼第7章 不忠不孝第23章 元龙之谋第19章 妇诵夫录第14章 婚宴惊魂第15章 乱世能臣第22章 八字真言第5章 刺奸密奏第16章 废立之思第26章 文姬归汉第33章 贤良孝廉第27章 败絮其中第27章 尽屠公孙第18章 为国牺牲第31章 曹氏麟儿第27章 东吴骁将第29章 降汉降曹第7章 谋身谋国第23章 岂可无马第20章 郭氏假子第14章 再会枭雄第18章 姻戚之重第24章 所以饵敌第18章 东海傲来第4章 使徐三事第15章 不王而王第4章 浑人心思第5章 鲜花牛粪第13章 坚壁清野第1章 远方来客第15章 君不宜择第26章 城门射的第21章 老马恋栈第8章 头风复发第29章 国乱先兆第2章 或为智囊第35章 江船上陆第13章 木秀于林第17章 摇唇鼓舌第21章 吾等何往第4章 攻心之计第21章 史上有名第23章 刺客奇才第22章 医者仁心第14章 倭使入觐第12章 安汉之志第2章 飞龟舞蛇第1章 帝后对泣第32章 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