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非友即敌

到得三伏,太上皇和皇帝都带着自家婆娘离京避暑去了,无官位在身的王侯勋贵们更是早已离开闷热得如同蒸笼般长安城。

王侯虽因京居令的限制,不得擅离京畿半步,然长安周边的诸多避暑圣地足以供他们悠闲安逸的渡过酷暑,反倒是离京较迟的文武百官须得花些心思寻找合宜的避暑之地,除却公卿将相,高爵勋贵们是绝不可能主动为寻常官员腾地方的。

世家子弟们的日子却不怎的好过,盖因诸多世家大族见得刘氏天家的王侯子嗣每岁三伏多入黄埔军学暑训,觉着也不能让自家子弟太过安逸了,否则就如去岁那场马赛赌局般,被刘氏天家压得实在憋屈。

老刘家是大汉皇室不错,然众多世家大族合力择出的优秀子弟竟是比不过刘氏子弟,这说不过去的,尤是大汉铁血尚武,军武世家众多,在骑术上输得如此惨,简直是将祖辈父辈的脸面都丢尽了。

随着各大官学的暑休从三伏延展至三暑,世家权贵们纷纷上书皇帝陛下,请让四大学府与诸多贵胄官学的学子在三伏亦进行暑训,虽不宜皆入黄埔军学,却可从军学延请教官,负责督导教训。

皇帝刘彻觉得此举合宜,自是欣然应允,只是念及黄埔军学的学子本就经年累月的刻苦训练,难得有暑休长假,还是让他们归家休歇,故是将黄埔军学排除在暑训名单之外,且各学府和贵族官学的暑训也只为两年一训,无须年年如此。

汉代的平均气温本就比后世高出不少,加之是六月盛夏,长安城处处热浪滚滚,若非长秋医学已然研制出十滴水和清凉油等医治中暑的药物,且不懈改进,只怕常年锦衣玉食的世家子弟们会在暑训时病倒大半。

刘氏子弟们却是不同,多年暑训下来,自幼便是如此的他们早已习惯,除却偶尔哀嚎悲叹两句,端是人人活蹦乱跳,尤是每当操练结束,便是纷纷冲到黄埔军学内的人工湖畔,脱下衣裳就往水里跳。

黄埔军学,视同军中,向来无须拘泥礼数,打着赤膊的粗豪汉子随处可见,即便是平日温文儒雅之人,想要融入这环境,也会不自觉的变糙,很糙很糙。

乘氏侯嗣子刘典生性清冷自持,且喜好诗词歌赋,实乃同辈刘氏子弟中最为内秀之人,堪称地痞出身的老刘家中的另类奇葩。

按说他是不愿在光天化日之下,宽衣解带,袒胸露背的,奈何众多族兄族弟却是见不得他“端架子摆清高”,硬是将他剥得仅剩亵裤,便往湖里抛。

向来护短的太子刘沐却是嬉笑旁观,虽有些幸灾乐祸,刘典对他却也没甚埋怨,若非有刘沐在场,只怕族兄族弟们连他的亵裤都要扒下的。

然而,将刘典剥光抛下湖中,刘氏子弟们却反是更郁闷了,这厮非但样貌俊秀,那身白净如玉的肤色更是晃眼,无论晒脱多少层皮,仍是瓷白如斯,不似众人般皆晒成焦炭般,真真气人得紧。

刘典在群狼环伺下,周身如同针扎般难捱,往往只能深泅水中躲避那些目光,长久下来,倒是练就了身好水性。

太子刘沐可不似刘典般“娘气”,大咧咧的脱下短襟武服,露出常年锻炼出的精实身躯,噗通就往湖里跳,每到此时,在暗地远远盯着的内卫和暗卫们皆是神经紧绷,直到太子殿下从水里冒了头,才是长疏口气。

太子殿下若是下水后,却再上不来,他们的身家性命也就算彻底交代了。

太子殿下在黄埔军学辛苦操练时,他那不靠谱的母后却是欢实得紧,盖因今岁皇帝刘彻带着自家婆娘前往终南山北麓的皇苑避暑。

有孕在身的泰安公主已随太上皇和太后前往渭北甘泉宫,驸马桑弘羊也获准随行,依照诸多往例,估摸着在泰安公主临盆产子前,太上皇和太后是不会摆驾回京了。

刘彻的两位胞姊,阳信公主和南宫公主则是带着自家驸马张骞和公孙贺,随帝后一道前往终南山,待得三伏过后,她们也是要前往甘泉宫陪泰安待产,与自家驸马怕是要分隔数月之久,故趁着离去前好生腻歪腻歪,也是人之常情。

乘氏侯刘买及其夫人楋跋子亦是随行,毕竟楋跋子与皇后和诸位公主皆是好闺蜜,彼此间的关系倒是比刘彻和刘买这对族兄弟要来得亲密得多。

皇帝,皇后,两位公主,大行令,卫尉卿,太常卿,此等出行阵容,禁卫岂敢有半分懈怠,殿内中郎将仓素亲领麾下三千郎卫随扈,外加五千羽林卫,连带虎贲骑营的两万虎贲卫也倾巢而出,浩浩荡荡的护卫着帝后南下。

如此大的阵仗,即便再轻车简从,也没摆出甚么天子仪仗,仍是惊动了沿途官民,尤是沥青大道上的商旅行人,闻得要给帝后让道,忙是纷纷退到路沿,齐齐拜伏在地,山呼万岁,以迎圣驾。

六月酷暑,沥青路面上热浪滚滚,沥青都要晒化了,可见温度何等惊人,然商旅行人们却是不管不顾,直至见得御辇粼粼而来,又目送其粼粼而去,方是起身久揖,可见实乃言行由衷。

不少外邦使臣见闻此等情形,皆是深自感叹,汉人对天家崇敬若斯,实非外邦之福。

大汉本就铁血尚武,当今天子更是杀伐果决之人,对外邦向来强硬异常,如今皇权甚重,且为万民所向,帝曰可诛者,则万民皆曰当诛。

外邦兴衰存亡,皆系汉帝一念之间,怎能不领他们这些使臣噤若寒蝉?

即便在这炎炎烈日下,亦是让人脊背直冒冷汗。

诚然,常驻大汉帝都为使臣,对他们是个肥差美差,毕竟汉都之富饶,汉物之精美,皆非外邦可比,然出使大汉也是个不轻省差事,掌外邦事宜的大行府属官大多态度强硬,看似礼数周全,然但凡涉及大汉利益,端是寸步不让,使得各国使臣很是憋屈。

然形势比人强,本国国力远远不及大汉,他们这些使臣又如何能挺直腰板与大行府属官争辩,顶多略作周旋拖延,尽量为本国争取些利益,即便是大汉吃肉,本国喝汤也成,最怕惹得汉帝恼怒,出兵“砸锅”,那可就闯下滔天大祸了。

在诸多外邦使臣中,倒是西域诸国的使臣过得最为安逸,原因无他,早已认清了自身地位,以大汉藩属之臣自居了。

倒非他们不爱国,更不是想叛国投靠大汉,只因他们本国的君臣亦多是这般想法,大汉征服西域已足足十二载,传承久远的西域大国早已尽数覆灭,取而代之的是百余城邦小国,各国国君皆是在汉廷扶持下才得以登位的。

昔年西域诸国君主为表忠心,皆将嫡子送来长安为质,后逐渐形成惯例,十二年过去,早先的质子们有不少都已归国继位,又将自家嫡子继续送来长安。

这些曾为质子的国君,见识过大汉的强盛,又自幼受汉人教养,以说汉话,书汉隶,着汉服,行汉礼为荣,多是心向大汉的,不会更不敢生出半分异心,至少在大汉国力仍旧强盛之时,在西域诸国没人敢不识时务的作死。

老老实实向汉廷缴纳什一税,让属民向汉廷服什一役,就能安安稳稳的享受荣华富贵,即便不得整军经武,却也不用忧心被邻国进犯,也不怕国内贵族造反,毕竟没有汉廷的敕令,西域诸国的国君就不得受封,擅自称王者,举族诛绝!

西域诸国比诸多汉郡承担了更重的赋税和徭役,却从未获得大汉郡县所享有的诸般好处。

大汉郡县至少能编练府兵,西域诸国却连兵士都不得擅自征募。

西域诸国的属民倒是对此喜闻乐见,若能吃饱穿暖,谁特么愿去入伍从军,西域诸国非是大汉,西域胡兵更不似汉军,若非出身贵族,鲜少能靠军功加官进爵的。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即便是武风昌盛的大汉,在未面临亡国灭种之祸的承平岁月,皇帝刘彻也极难要求汉军将士无欲无求的为国捐躯,毕竟这实在是有违人性的。

精良的军备,优渥的军饷,剽悍武勇的铁血军魂,公正完善的奖赏和抚恤制度,再加上百姓的崇敬景仰,才能支撑起攻无不克的百战雄师,赋予汉军将士勇往无前的力量。

汉七十七年,六月上旬。

汉军水师舰群抵达身毒次大陆东南外海,将搭载的两万巽加兵马送上斯里兰卡岛,随后彻底封锁保克海峡,将胆敢出海查探的注辇国舟兵战船尽皆击沉,彻底断绝了注辇国出兵援救狮子国的海路。

弩炮隆隆中,行人令季籍率大汉使团登岸,悍不畏死的前往注辇国都欧赖宇尔城,只为向注辇国君呈递大汉国书。

国书有云:世间万邦,于我大汉,非友即敌,你国何去何从,还须尽速决断!

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为皇商第四百三十章 惊闻卫青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现世第九十二章 帝国物流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国石油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异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七十四章 劳工权益第二十六章 营建之事 第二百六十八章 黄埔军学第二百四十七章 贵妇入伙第二百六十八章 黄埔军学新书征询,免费章节,请大家务必看看,拜托!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众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七百九十一章 放眼漠北第五百四十章 凤翔珠宝第十二章 虎贲羽林第七百八十八章 阳春三月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随行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发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四十四章 山寨皇城 第三十章 长安望雪 第六百二十一章 鲜衣怒马第二百四十三章 联合制衣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见第七百二十八章 归化名额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变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摄政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认怂第七百七十五章 寻获玉米第四十章 王府缉凶第四百九十五章 掌控西域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阵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舍辞官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八百一十章 天罗地网第六百三十章 入宫观戏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两关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线出击 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家诸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变第八百二十九章 何须多言第五百八十六章 驰道驿站第七百三十一章 汉帝之谋第三百九十四章 长辈震怒第二百零一章 简单粗暴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归乡第三百二十章 兵发西域第五百七十九章 去病观赛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八百零一章 搅屎棍子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七百九十四章 诸般迁调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报传来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敌都第五百七十二章 岭南铝业第七百七十五章 寻获玉米第七百四十七章 太子登门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会议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六百六十九章 涤纶衣料第二百五十七章 外戚转型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凉畜牧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酱血案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阳南侵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氏阿娇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四百一十一章 刘乘飞天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六百二十五章 电力照明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条约第六百九十章 惩戒学子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来婆家第五百九十章 觊觎太子第七百八十章 迈向成熟第三百五十四章 亲王选妃第一百七十四章 铸币乱源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扩张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闯禁区第四百四十四章 军事预算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宫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饰第三百五十五章 为越正名第四百八十七章 属国三等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陈仓第十章 天上人间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四百七十章 购舰计划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饰改制第四百五十一章 鸣炮贺寿第六百零八章 商贸代表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