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徐家15屯圆桌会议2

徐世杨长舒一口气,每月30斤也凑合了,现在不能要求太多,反正他手里也没那么多能用的火器。

“就30斤!定下标准来!分解工序,把那些孩子分组,每个小组学一个工序,这样还能快一点。”

“三郎大才。”

只是随口的恭维而已,公孙胜并未把这话放在心上,对十五屯来说,制造火药最大的麻烦不是时间,而是原材料的匮乏。

分工制造,简易流水线这种事,听起来确实蛮好的,可现在也就能起到一个保密的作用。

徐世杨跟公孙胜说火药的问题时,张铁匠一直在座位上扭扭捏捏,似乎是想走,但又不敢。

他是十五屯唯一的一户铁匠,手艺还算不错,但总有些敝帚自珍的小农思想。

徐世杨屡次要求他多带几个学徒,从流民孩子中多挑几个人,哪怕让孩子们认他当干爹都成,但张铁匠就是不同意。

他有两个儿子,心里想的是,自己带出徒弟,庄子里铁匠多了,将来会抢儿子们的饭碗。

徐世杨很不喜欢这种思想,虽然这在当下的时代很常见,似乎也很合理。

而且他拿张铁匠并无太好的办法,毕竟对方是“高技术人才”,徐世杨可以随便杀胡老头这一级别的庄中老人,但不会随便杀一个铁匠,连赶走都不会。

铁匠是这个时代,唯一一种到哪都吃得开的人(江南出外,那里仍然是士人的天下)。

话虽如此,可张铁匠每次与会,听到徐世杨跟公孙胜商量火药的事,都感到浑身不自在。

火药这种东西,是徐世杨发明(实际上自然是剽窃自另一个世界)的,他非常无私的把这个秘密与公孙胜分享,两人做了不少实验,最终确定了目前的工艺和配方,然后又要扩大生产。

相比之下,张铁匠这种行为未免显得小气了。

何况,徐世杨还把他在庄中的地位提升到可以参加这种“高层”会议,与胡老头平起平坐的地步。

这事要是传扬出去,很难说张老头会不会被人骂做忘恩负义。

“我要的火铳,你每月能造多少?”

解决火药供给,徐世杨的下一个问题自然是使用火药的武器。

“还得修农具……,一杆。”张铁匠低着头,小声说。

“你还是不愿意带徒弟?”徐世杨接着问。

“少爷,您还是别让小老儿来这坐着了,小老儿担当不起啊……。”张铁匠带着哭腔哀求道:“小老儿就是一打铁的。”

不来参加高层会议,张老头心里还能好受一点。

“不行。”徐世杨直截了当的拒绝:“我需要知道铁器的生产情况,你不来可以,让你家老大来!”

张老头不说话了。

他儿子来,和他来有什么区别?

既然都要被人骂忘恩负义,还不如让他这个半截入土的老头子担着。

“你就想让你那俩儿子永远打铁?不想过上动动手,指挥别人干活就有吃食的好日子?告诉你,我最少还能从我爹那里继承2个庄子,到时候我手上肯定不止你家一户铁匠,好好想想吧!”

说完,徐世杨不再理他,而是转向李木匠问道:“上次造的那种木炮,2个月内我要20尊!”

李木匠不像张铁匠那么难说话,木匠也不像铁匠那么珍贵(虽然徐世杨现在仍然只有这一户木匠)。

于是,这老头大包大揽的回答:“一个月就成!只是……。”

木匠瞥了坐在身边的铁匠一眼,缓缓地说:

“铁箍还得老张来。”

“这成!铁箍好打造!”发现徐世杨又一次看向自己,张铁匠赶紧表态。

徐世杨点点头,进行最后一个议题。

“徐大徐二。再挑30个孩子出来,原来庄上的和新来的都行,给我把亲兵队凑足50人!”

“遵命。”

这些孩子们从不向徐世杨叫苦——他们过过最苦的生活了。

他们也不会向徐世杨抱怨什么。

因为他们怕被赶出庄子,徐大徐二都知道庄子外的流民到底过的是什么日子。

“行了,没有事的话,今天就到此为止,各自去干活吧。”

徐世杨宣布散会,众人走到门口的时候,胡老头又折了回来,在他耳边低眉顺目的小声说:

“少爷,您不如回本家看看。”

“嗯?”

徐世杨一挑眉毛,看向低眉顺目的胡老头。

“为什么?说说看。”

“不管少爷您缺什么,二老爷还有4个庄子,每年还有两条船跟南边朝廷通着路,小老儿想……。”

“让我回家要东西?”

徐世杨摇摇头:

“你也不是不知道,我家里还有个二娘呢。”

俗话说,有后娘就有后爹,这一世,徐世杨对此感触颇深。

二娘总是想着给他那弟弟多留一点财产,早早鼓动徐世杨他老爹,徐家二老爷徐睦河塞给他一个最弱的屯堡,让徐世杨独立出来。

那个女人似乎是以为,这样做,徐世杨就算自生自灭,二房剩下的4个屯堡都可以留给她自己的儿子。

有这种心态,徐世杨回家要东西,在她眼里自然成了哥哥谋夺弟弟的财产。

冷嘲热讽几句是免不了的,徐世杨还不能不听,因为她确实是徐睦河在他娘死后明媒正娶的老婆,也算是他徐世杨的娘。

“夫人那边,说两句其实也不算什么。”

胡老头低着头,继续小声说道:

“何况,少爷这次,可以带上礼物去。”

“跟家里交换物资?”

这倒是可行。

“只是给二老爷的礼物,您是二老爷的长子,父慈子孝,二老爷自然也会回赐一二。”

“唉……,是我想岔了,你说得对。”徐世杨叹了口气说道:“你觉得准备什么礼物好?”

不能太差,太差拿不出手,也“换”不回东西。

得拿些好东西。

十五屯现在倒是确实有些好东西。

“牵几匹鞑子的马?”胡老头小心翼翼的问。

“为什么?说来听听。”徐世杨头也不抬的问。

这个问题算是考究胡老头了,也是给他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鞑子的战马都是好马,咱这轻易得不到,去年莒州城的范老爷不知从哪得了一匹,爱若珍宝,据说价值百两。另外,另外……。”

胡老头稍稍抬头,瞥了徐世杨一眼,似乎有些由于由于该不该把剩下的话说完。

第625章 扶桑局势第630章 安全第49章 破寨1第545章 军改2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760章 和虎第228章 这个朝廷做不到,就换个朝廷第718章 大帝国3第372章 财政第203章 问题第315章 马贼第327章 旅顺1第343章 女真的应对第746章 殉爆第285章 鞑奸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755章 最后一年第398章 降服4第47章 互相忌惮第751章 民心1第128章 训狼第601章 濑户内海海战2第328章 旅顺2第588章 沙尘之中3第421章 移民车队2第451章 周军的实力第759章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第450章 对扶桑政策第628章 1793年年终总结第569章 辽北攻略4第57章 胜利果实1第89章 剿匪第654章 南北1第258章 战黄河1第250章 乡绅第487章 期待决战第455章 目的地第571章 百户第719章 粮食第618章 兴灵5第40章 午夜故事会第111章 间歇第274章 猪突3第299章 海盗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315章 马贼第104章 开始第153章 洽谈第113章 坞堡血战4第537章 等待第214章 祝家庄1第618章 兴灵5第80章 别矫情第459章 布局1第557章 1790年第47章 互相忌惮第122章 徐家重组2第547章 军改4第704章 南征4第452章 陆文昭第605章 突变2第344章 辽南布局第137章 私仇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731章 寺产第760章 和虎第357章 劫掠2第713章 胜利果实2第1章 鞑子来了第463章 辽阳之战2第580章 新的战争第625章 扶桑局势第425章 决心第747章 株连第217章 祝家庄4第734章 名门正派2第729章 拦驾告状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90章 严肃军纪第618章 兴灵5第596章 从一而终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373章 财政2第559章 三沙1第364章 激战2第702章 南征2第747章 株连第760章 和虎第748章 请内附第582章 为什么第496章 新春3第209章 武器生产第36章 女权第288章 狗第468章 28级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186章 主战派的野心第498章 新春5第46章 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