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大帝国4

对这个时代所谓的豪族来说,三百万两的损失真的太沉重了。

尽管这笔钱不是一二家的损失,但绝对数量太大,所有参与的士绅、豪族也都付出数万到数十万不等的代价。

这其中损失最大的就是金陵贾家,他们损失了差不多40万新币两,加上当初修大观园花的钱,之前从前周巡盐御史林如海那里,以林家小姐的嫁妆为名义得来的钱帛,就此彻底耗尽,甚至还留下几十万两的亏空。

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贾家只能指望他们送往北方的小姐能帮上一点忙——有这想法的倒也不知他们一家。

一些同样损失惨重的士绅、豪族,不得不派人跟户部的业务主管商议,希望帝国能以“相对公平合理”的价格,比如4两一石,回收他们积压在仓库里的粮食。

这理所当然的被严词拒绝了——帝国对粮食统购统销是为了赈灾和平衡物价,不是为了赔本赚吆喝。

士绅如果想要出售粮食,那么很好,2两一石,有多少帝国收多少,多了一分钱都别想多拿。

没有拿到自己想要的政策,士绅立刻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获得“开明士绅”匾牌的,干脆直接抬着匾牌去金陵,试图告御状,说内阁“与民争利”。

没有匾牌的,比如金陵四大豪族这样,就得找相熟的,在朝廷做官的人出面,给户部施加压力。

有的家族,甚至直接把自己的意愿送到了徐世杨的办公桌上!

“这是干涉帝国施政方针,与谋逆同罪。”

徐世杨的回答简单,但充满令人浑身发颤的寒意:

“着刑部彻查。”

徐世杨的意见是,以谋逆罪剥夺所有参与的士绅家族一切官方Z治地位,原来有贵族头衔的,一律撤销;原来是公民的,一律降级到平民;原来是平民的,降级为庶民。

只要参与这次在灾区屯粮的豪族,一律没收其“开明士绅”门匾。

同时,彻查他们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秩序,趁灾荒时节侵吞公私财产的罪名,然后分别处以有期徒刑、发配、罚款等刑罚。

彻查所有江南富商、豪族、地主、士绅家族的奴婢使用情况,要求一年内,东家与所有汉仆签署活期合同,并且按帝国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发放月薪。

如果有侵害汉仆人身权利的案件,帝国将以相应的法律予以严惩。

当然,庶民和奴隶不在清查范围之列。

士绅、豪族们根本没有想到,帝国不仅没有退让的打算,甚至还想着更进一步,给他们更大的打击!

鉴于每个家族在前周时代都曾经有些汉人奴仆被因各种原因而私刑处死,如果帝国真的按照徐世杨的命令彻查,那么这些曾经前往灾区试图大捞一笔的家族,恐怕要被帝国铲除了!

现在,他们不再关心那些粮食和亏损,而是竭尽全力准备如何掩盖自己以往的罪行。

毕竟,是个人就能明白,家族生存下来,可比赔点钱重要多了。

……

江南正在酝酿一场更大规模风暴的时候,徐世杨还在巡视全国的路上。

他一边走,一边对照内阁的报告,实地检验,抽查报告数据的准确性。

事实证明,处在上升期的帝国,基层执行力还算可以,徐世杨获得的报告准确性不错。

根据报告中的数据,此时帝国拥有公、平民人口6650万,庶民750万,奴隶因为增加了大量交趾人而增长到1100万。

总人口8500万,以长江为分界线,最重要的公、平民人口中,北方(含辽东和西北)有1600万,南方有5050万。

北方人口中有200万是统一之后由江南迁往江北的,这个移民速度还算可以,但仍需加大移民力度。

北方的好处是,帝国毕竟崛起与江北,虽然核心人口相对少很多,但公民比例远远高于江南,因此帝国官员中江北出身的比例很大,内阁对江北的掌控程度仍然远远超过江南。

想要让江南江北在Z治上获得完全平等,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徐世杨必须花费很长时间,让新式教育在江南代替旧式私塾和为科举而生的旧式教育,并且让新式教育普及到普通汉人百姓。

帝国对基层的掌握远远超出封建社会应有的水平,再加上国家企业、皇室企业,以及为普及教育而设立的公立学校等等,帝国所需要的人才也远远超出以往朝代的正常水平。

前周时期开科取士,一科4、5百人,就被评价为“冗官”,而帝国现有大学,每年毕业生已经超过两千人,他们无一例外都被授予“进士”文凭。

即使这样,徐世杨仍然认为人才严重不足。

毕竟,华夏的大学生有接近一半的人被新成立的各大国有、内府工业企业科研部门吸纳,还有很多人进入院校和新成立的科学院、工程院工作。

真正成为公务人员的大学生,并不比前周时期的进士多多少。

为此,徐世杨还是不得不用军队退伍老兵,以及干部培训班委培出来的毕业生,结合部分大学生、高中生,到各级乡镇基层工作。

之前,徐世杨曾经要求吏部做出规定,所有官员,若是升迁,必须有五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

通俗来说,想成为乡镇干部,你必须有在行政村里有至少五年村干部经验,想升任县级官员,必须在乡镇有五年工作经验。

www ▪tt kan ▪C〇

以此类推,从村屯级开始,乡镇级、县级、州级、高官、内阁级,即使一届升一个级别,一个干部进入内阁至少也要工作三十年。

当然,毕竟本质上还是个封建国家,宗室和贵族仍有特权。

比如皇帝、太子就直接拥有内阁名额,其他亲王、郡王级以及有领地(都是属国)的贵族,考核成绩合格后可以省却一些步骤——亲王级相当于拥有省级工作经验,郡王州级,以此向下类推。

无领地的贵族,第一代都是有功劳的,因此可以酌情减免基层经验时间,最高一个级别可以减到两年。

当然,贵二代们绝大多数都没那么多功劳了,因此内阁要求,国内贵族逐代递减等级(你是公爵,你儿子继承爵位后就是侯爵,你的嫡孙就只有伯爵了),递减到平民为止(汉人不犯罪,最低就是平民)。

徐世杨希望以此来控制贵族数量,免得2、3百年后贵族人口太多,转化成纯粹的食利阶层,成为国家的负担。

第276章 稳住第15章 徐世松第337章 狼烟第313章 非常事第384章 灭蝗1第266章 情报2第385章 灭蝗2第56章 破寨3第156章 时局图2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54章 准备总攻第153章 洽谈第134章 执干戚舞第145章 畅快的海战第744章 杀徐世杨1第748章 请内附第754章 霸权2第25章 未来2第 544章 无心插柳第588章 沙尘之中3第521章 晋省1第181章 杀鞑子去喽!第174章 人市第284章 投降第287章 醉酒的黑旋风第521章 晋省1第558章 去北方第140章 登瀛洲第141章 起航第96章 我敢!第747章 株连第667章 暴秦7第578章 窥探南洋第349章 屯垦村第547章 军改4第353章 疑虑第540章 兵力第117章 胜利第46章 莫名其妙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693章 南下北上第101章 备战3第257章 一级战备第57章 胜利果实1第598章 奴隶战争2第405章 信第562章 北行记2第288章 狗第384章 灭蝗1第48章 追击第626章 海外开拓第116章 坞堡血战6第228章 这个朝廷做不到,就换个朝廷第540章 兵力第35章 赵琳第235章 马第7章 欢呼第422章 无胆第309章 市场第366章 盈利第237章 枪与枪第 86章 第一次扩军第639章 际遇第346章 未雨绸缪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11章 杀鞑子第76章 开打第246章 牵制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743章 突发第729章 拦驾告状第719章 粮食第107章 来了第287章 醉酒的黑旋风第138章 平定五莲山第562章 北行记2第725章 麻六甲2第680章 大捷1第577章 海岛攻略第601章 濑户内海海战2第531章 少年兵2第589章 沙尘之中4第578章 窥探南洋第666章 暴秦6第297章 改编1第394章 伐高丽6第16章 买卖第70章 信使第257章 一级战备第593章 反华夏包围圈第258章 战黄河1第35章 赵琳第79章 畅快第141章 起航第193章 战斗第697章 吉尔吉斯山2第17章 莒州徐家第530章 少年兵1第596章 从一而终第32章 浮来山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