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钦点状元(二)

刘锡命拿起试题一看不由心中一跳,他忍不住抬头朝还在龙椅的崇祯悄悄看了看, 却发现崇祯有些促狭地朝他眨了眨眼睛,吓得他赶紧低头。

不过刘锡命心中却是嘿嘿一笑,考题上赫然写着的策论题目是:

“制曰:所与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今士习不端,欲速见小。兹欲正士习以复道,何术而可? ……尔多士留心世务久矣,其逐款对答毋讳,朕将亲览焉。”

短短的数百字已经将崇祯关心的几个核心问题全都提了出来。

官员腐化,士风败坏,如何能救?

东虏地小民少,为何本朝却打不过?

流寇肆虐地方,国家无钱,既要体恤百姓,又要养活军队,有何办法两全?

屯田和盐政是历代的生财之道,为何不能见效?

为什么文武对立牢不可破?

看到这些问题,刘锡命心中叹息。

就凭这些来看,崇祯当真是比他的那些祖宗更有有为之心。

可惜啊,无治国之人、无治国之术、无治国之道,如何能够不亡呢。

虽然心中感慨万千,但是刘锡命既然猜到了崇祯此前的用意,便不会对此没有准备。

装作思考的样子沉思一刻钟,刘锡命拿起笔来提笔便写。

……

殿试持续一整天,崇祯自然不会在建极殿待这么久,实际上他也就是开始的时候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等到下午申时走出考场,刘锡命同窦玉泉、黄宗会等人相视一笑,默默跟着引导的太监走出紫禁城。

刘锡命等人解脱了,参加殿试的诸多官员却才刚刚开始忙活。

三百份考卷经过受卷官、掌卷官等诸多程序预先筛选定级之后,再由读卷官评审并向皇帝呈读。

等到众多考官商议出一个大致的等级,温体仁、孔贞远、张志发三位阁臣便各执一卷,依次向崇祯读卷。

虽然评定一甲的庄园、榜眼和探花是皇帝的权力,但是这么多年基本已经养成了惯例,首辅读的卷子一般定为状元,另外两位阁臣则按顺序读卷。

只不过让温体仁没有想到的是,等到他读完试卷,崇祯却面无表情地点点头不置可否,只是示意孔贞远继续读卷。

“下一个呢?”

孔贞远读完,崇祯却依然不置可否,继续看向张志发。

温体仁小心问道:“陛下,可是对这两人的试卷不满意?”

崇祯轻笑一下摇了摇头,“虽然文辞上佳,奈何所言之事不能施行,先看看其他人吧。”

温体仁心中坠坠,只得示意张志发上前。

待到这份试卷时,崇祯却是眼前一亮。

里面所说创办官营商号从商贾中获利,即可不损百姓,又能弥补财政之说深得崇祯之意。

等到听到其言创办武校,择落第生员为学子,专习武备诸事,如此更可破文武之别等建言时,崇祯已然有些两眼放光,按捺不住了。

“就是此人,这便是朕的状元之才”,耐心等到张志发念完,崇祯哈哈一笑看向温体仁等人。

“速将此人考卷找来,核对姓名,朕要看看是哪位贤才。”

“陛下,这榜眼和探花如何确定?”,还是温体仁老成一些,他没有急着取卷,反而先请崇祯将第二三名一起定下。

崇祯此时已然有些兴奋难耐,直接挥了挥手道:“就按方才顺序取吧。”

温体仁、孔贞远等人面面相觑,怎么搞得榜眼探花像是大白菜一样。

还是曹化淳机灵,一路小跑着就将三人的试卷取来,到得跟前便咯咯笑道:“皇爷,恭喜皇爷,您钦定的状元乃是新安伯刘锡命,榜眼名叫刘同升,探花陈之遴。”

“哈哈哈,果然是国士之才,朕没有看错。”

崇祯坐在御座上抚掌大笑,随即看向温体仁道:“阁老,就按此发榜吧。”

“臣等遵旨。”

温体仁面色如常地躬身行礼,心中却有些烦躁。

这新安伯自上次见过之后,便再也没有到自己府上拜会过,听说他最近又和黄宗羲等复社中人走的近,说不得又是一个孽障。

如今看皇帝的这个样子,显然还对他十分上心,温体仁心中对刘锡命的提防心理顿时拔高到了张溥这个层面。

崇祯兴致却未减低半分,朝曹化淳吩咐道:“将新安伯的试卷誊抄一份,朕要再看几遍。”

曹化淳满脸笑意弓腰驼背,“老奴这就去办。”

才走出建极殿,曹化淳就朝自己干儿子林安招了招手。

“快去给新安伯报喜,皇爷钦点了他状元。”

林安一脸吃惊的表情,“干爹,这新安伯如此能耐,果然还是干爹看人看的准。”

曹化淳的脸上挤出几道褶皱,满脸都是得意之色。

他将手中拂尘一甩,哼笑一声道:“咱家在宫里这么多年,你以为都是白混的吗,赶快去,现在还能给人家卖个人情。”

林安忙不迭地笑着点头,“干爹放心,儿子马上就去。”

新安伯府内,刘锡命都已经准备睡下了。

明天就是传胪日,当众便要宣布名次,他可不想明日在殿上闹出什么笑话。

然而李彪大呼小叫的声音很快便将他惊醒了,连带着将陈翊定、窦玉泉等人都吵了起来。

“二哥,宫里来人了,还是上次那个林公公。”

刘锡命忽地翻身而起,披上衣服就冲了出来,“快带我去。”,心里却是嘀咕起来,这个点儿能有什么事情。

新安伯府正堂里,身着一身绿色圆领内监服饰的林安一看到刘锡命的面便马上站起身来,大笑着朝他贺喜道:

“恭喜伯爷,贺喜伯爷,曹公公专程叫小的来报信的,主子钦点您为今科会试状元,往后就可以叫状元公了。”

“什么?”

跟在刘锡命身后的李彪猛然听到这个消息一愣,随即马上返身朝内院跑去,一边大笑着大喊:“二哥中状元啦,二哥中状元啦。”

“哗”

原本安静的新安伯府里刷刷亮起许多灯火,陈翊定等人全都一脸惊喜地走了出来。

刘锡命看到李彪这举动笑骂一声,“这皮猴子,还未张榜呢,着什么急啊。”

林安连连作揖陪笑,“皇爷开口了,这便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伯爷不必过谦,对了,小的提醒您一句,可以准备谢恩表了。”

“哈哈哈,承你吉言了”,刘锡命一面大笑,一面掏出五张京城丰泰钱庄的一千两银票递了过去。

“这些小钱,就请曹公公和林公公吃酒了,替我多谢曹公公。”

“小的一定带到”,林安笑的嘴都合不拢了,接了银票赶紧告辞。

内院之中,看着已经被惊醒起来的窦玉泉等人,刘锡命轻轻一笑,又得上前解释几句。

因为第二天还要唱名,哪怕窦玉泉和许卫等人再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也只能先行躺下养精蓄锐。

不过大家这精神头却是焕然一新了,今科状元,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传胪日这天的规矩很多,就在殿试结束后的第二天,刘锡命等人便来到国子监,领取专门的进士服。

进士服比之举人服更为大气,衣服为深色蓝罗袍,头巾为两侧带有垂带的进士巾,等到赐宴礼部时,还要插上簪花。

到了这一关,实际上刘锡命等人便已经算得上是朝廷官员了,因此每人还配有槐木制成的笏板。

但是,这些进士服并非是赐给他们这些贡士的,在传胪日等诸多仪式上穿完之后还要归还给国子监。

刘锡命有些哭笑不得,这他娘的不是和大学毕业的学士服、硕士服和博士服一样嘛,看来我大萌也还是懂得节俭的道理。

好在一帮人都是准进士,国子监也不敢怠慢,这些进士服都是浆洗得干干净净并且熨烫齐整,穿起来没有什么负担。

不过刘锡命却是心中一动,将来自己肯定要开办各级学校,这其中的礼仪服饰貌似都有现成的啊。

想到以后的大学生毕业后不用再去穿白皮那些狗屁倒灶的博士服,反而要穿我华夏的华美进士服,刘锡命心中如同吃了冰棍一般爽快。

第六百零六章 督师中原(七)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气象(四)第七百三十二章 南明离火(四)第三百零四章 献忠兵至(十)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明丞相(五)第六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四)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气象(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奔赴府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再次寇关第一百零一章 再斗黑虎 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攻略安南(六)第一百四十章 其间缘由第二百四十六章 家中日常(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家中日常(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救时司徒(二)第四百四十章 英国商人第九十六章 学子聚会 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镇内大战第四百八十章 县令雷洪(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锦衣卫所第三百一十七章 动身北上第四百零八章 筹建教堂第六百四十六章 占领山西第三百一十章 名振府县(五)第三百一十六章 临行安排第五百九十章 图谋宗室(六)第七十五章 再临府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追兵又至第三百二十一章 汉中风云(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联结楚党(三)第六百零四章 督师中原(五)第九十九章 再斗黑虎 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汉中风云(八)第四百零六章 大获全胜(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振府县(七)第五百八十章 救时司徒(三)第十二章 明确志向第七百零八章 新朝气象(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长腿美女(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俘获闯王(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另寻他法第四百八十六章 请战建虏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荣从军(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打凤阳第五百五十二章 救疫河南(十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县试消息第五百三十四章 日本开关(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攻略安南(九)第六百零一章 督师中原(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义愤填膺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取江南(六)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明覆灭(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攻取江南(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围攻武昌(三)第四百零一章 安抚后院(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应该如是(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名振府县(八)第五百七十章 围攻武昌(二)第七百零八章 新朝气象(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府城角力(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本色尽显第二百一十二章 多方角力第五百一十六章 争夺海权(八)第三百八十一章 京城盘桓(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围攻武昌(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应该如是(一)第三百零一章 献忠兵至(七)第一百八十二章 路遇盗匪第六百九十四章 驱逐鞑虏(六)第三百二十四章 汉中风云(七)第一百五十三章 击退贼寇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名深陷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气象(九)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广东第六百六十四章 吕宋汉王(五)第六百八十章 北伐建虏第一百一十二章 鼓舞技能第三百三十八章 见洪承畴第二百二十九章 临机应对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战而破第二百七十章 仓皇而逃(二)第三章 恶客上门第六百九十七章 驱逐鞑虏(九)第四百一十章 刘家大婚(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本色尽显第二百六十八章 街头械斗第四百一十四章 俘获闯王(四)第二百一十章 玉落钱票第四百八十九章 京营点兵(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汉中风云(二)第七百零四章 驱逐靼虏(十六)第三百九十六章 回村诱惑第五百五十一章 救疫河南(十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家旧宅第一百一十一章 村庄激战第六百七十三章 吕宋汉王(十四)第七百三十二章 南明离火(四)第五百一十章 争夺海权(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永凯当官(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守株待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