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四处扩张(三)

“老夫人、少夫人放心,龙骧师全体将士必定效忠二哥,绝无二心。”,于永凯率先站起来表态道。

周良才等人此前也都商量好了,这会儿他也跟着站了起来捋须笑道:

“天命无常,天下有德者居之,如今既有仙君明示,我等岂敢不效犬马之力。”

“我等愿听二少爷差遣,绝无二心。”

有这两人牵头表态,其他的各房主管纷纷跟着开口,一个个抱拳捶胸的样子,仿佛不让他们效忠便是要他们去死一般。

刘陈氏和谢纯熙对视一眼,两人眼中满是笑意。

刘陈氏也站起身来朝众人不断点头,“我刘家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本就是靠的大家齐心协力相帮,我们对于大家自然是十分信任的,这一点也请大家放心。”

“正是如此”,谢纯熙跟着接话道:“妾身夫君也在信中说道,多谢大家鼎力相扶,我刘家绝不会亏待一路跟随之人。”

“现在妾身便宣布妾身夫君所安排的几项事务,这第一项便是提高全家福利待遇。”

“龙骧师、虎贲旅、警房人员最低薪俸由一两调整为二两,旅长一级将官月俸为八两,其余人员依次提升。”

“各房管理人员参照军队提升薪俸福利,各房执事月俸八两,帮办六两,协理四两,其余普通工人最低月俸为一两五钱。”

刘锡命给刘家新定下的薪俸标准让屋子里众人突地欢呼起来,相比其他许诺,这可是眼下马上就能见到的收益。

要知道,在此之前,就算是陈翊定这样的执事,月收入也不过三两多而已。

这个收益在眼下大概是什么标准呢,参照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工资,高级商务员每月90盾,相当于18两银子,中级商务员50盾,相当于10两银子,初级商务员20盾,相当于4两银子。

就算是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身份最高的职员,东印度委员会委员,月薪也不过250盾,即50两银子。

刘家施行的是大同主义,自然不能如荷兰人这般大的收入差距,鉴于荷兰人漂洋过海来赚钱,刘家的这个薪资水平已然是极高了。

如此一来,刘家村众人怎能不欢呼雀跃。

于永凯哈哈大笑道:“二哥开出这样的薪俸,咱们村子只会更加上下一心,还请干娘、少夫人勿忧。”

“你们倒是高兴了,咱们家的财政开支可又得缩水了。”

于巧曼听到于永凯这话小嘴一嘟抱怨道,这话也就她敢说出口。

谢纯熙马上笑道:“夫君说了,赚了钱就得花,咱们家现在开销多,可赚的不是也多了嘛。”

“哈哈哈”,书房内一片大笑。

谢纯熙笑眯眯地看了看于巧曼,再次看向众人:

“说完福利便来说其他事情,为了扩产增收,同时也为了便于向吕宋运送人员,咱们家要将商铺扩展到南方各大城市中去,尤其是湖广、广西、广东等地,就算把龙骧师派上去护卫,也一定要抢占住市场。”

“第三件事便是人员安排,为了保证吕宋将军府的运转,妾身夫君正式任命苏谨苏先生为吕宋将军府政务院总理,舅舅陈翊定陈老爷为都察院总都御史。”

刘锡命最关心的自然是吕宋将军府的人事任命问题,鉴于自己不能亲自坐镇,他只能把自己最信任的两个人派往吕宋。

为此他还专门手书了两封信,分别转交苏谨和陈翊定。

随着许卫担任盩厔县知县,苏谨便不用再关中时常盯着,可以腾出手来准备吕宋的政务了。

至于陈翊定,作为刘锡命的亲舅舅,虽然刘锡命觉得他的思想还有些跟不上来,但是在这个宗亲社会里,除了他,谁又能承担起监督苏谨的重任呢。

为了这件事情,刘陈氏和谢纯熙还专门找陈翊定谈了一次话,一起诉说一下亲谊,这才能把他说动。

谢纯熙清脆干净的声音继续在书房中响起:

“除此之外,为保障吕宋将军府对外开拓,将再从家中调派两个营4000人的兵力前往吕宋,同时从各房之中抽调精锐骨干充入将军府各级衙门。”

谢纯熙说道这儿放下了手中的文件,一脸笑意地看向大家:

“妾身夫君说了,这次先到吕宋将军府的优先授官,其中政务院总理和总都御史都是正三品,其余官职依次降低。”

“当然了,这次未能到达吕宋的人也不用担心,未来我刘家还会有很多职位,大家终究都可以授官的。”

“哗”

“二少爷万岁!”,书房内一阵欢呼。

这可是授官!

无论是经受了几年的大同教育,刘家众人对于官位的渴求就如同这个时代的所有中国人一样,是深刻在骨子里的追求。

谢纯熙抿嘴一笑,继续念道:

“第四件事便是船厂,这一批战船建造完毕后便停止建造,转而建造沙船等内河商船,用以扩充长江舰队,同时将船厂人员批量向吕宋转移。”

吕宋原本就有西班牙人建造的造船厂,其工匠竟然多是招募的中国工匠,著名的马尼拉大帆船就是在吕宋直接建造的。

刘锡命这么做自然是要继续扩大乾州造船水平,为了打开日本和朝鲜市场,刘家和郑家的争斗已然不可避免。

要保障伏波师的舰队维护和扩充,因此只能将造船厂外迁。

谢纯熙拿着刘锡命的书信继续念道:“最后一件事便是人员运输工作,为了充实吕宋人口,一方面要扩建内河舰队,另一方面大力招募河南、陕西、四川等地难民向吕宋运输,争取在十年内输送五十万人。”

“这,这不大可能吧……”,书房中的各级管理人员面面相觑。

不远千里跨海运送这么多人,就算是刘家也很难做到。

谢纯熙一脸肃穆,“妾身夫君也知道此事的艰难,但是为了我刘家发展,就算再难也要去做。”

“夫君在信中说了,这件事正是锻炼我刘家组织能力的时候,凡是在这中间表现突出的,将来一律优先提拔。”

“我等遵命!”

书房中的众人一下子被激发起了熊熊斗志。

刘锡命的这一纸文书就如同战鼓一般,一下子点燃了刘家村所有中高层的激情。

随着会议的召开,刘家村里的百姓突然发现各房主管最近仿佛打了鸡血一样,做起事来雷厉风行。

还没等大家弄个明白,关于刘家全体人员调整薪俸的告示已经在政务所和各大工坊门口张贴出来。

这下子可不得了了,全村百姓的情绪一下子被点燃了,什么叫收入突然爆炸式上升,讲的就是这种情形。

一时间人人都对刘锡命歌功颂德,刘家的声望再次向新的高峰冲击。

不过随着这份告示出来的还有另一份通知,各房将抽调部分人员在龙骧师的护送下南下吕宋,同时为了增加吸引力,对于南下人员将会再增加每个月五钱的南下补贴。

村子的百姓茶余饭后又多了一些讨论的内容,你去不去吕宋成了人们见面时的第一句问候语。

到了七月底,刘家关于南下的各项动员已经完成,龙骧师和虎贲旅不仅要抽调两个营南下,还要增派两个营的士兵护送商房在湖广、广西等省开设商馆。

到了八月份,重庆、岳阳、长沙、武昌、衡州、桂林等府城内纷纷出现了几家打着汉元商号和恒顺商号招牌的商铺。

这些商铺不仅店面装饰别出一格,更兼窗明几净、货物优良,不仅有难得一见的南洋香料、宝石等货,还有质优价低的各类棉布、丝绸等货,一面世就受到了这几地百姓的欢迎。

不过刘家的这番扩张已然抢占了当地其他大户人家的生意,虽然有刘锡命这块新安伯的牌子在,但是急红眼了的当地豪族自然也不会善罢甘休。

第二百七十章 仓皇而逃(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尾工作第一百三十七章 顺流而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不如匪第二百九十五章 献忠兵至(一)第二百章 守株待兔(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勾连外界第三百六十一章 怒为红颜(四)第七百三十章 南明离火(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崇祯问策(一)第七百零九章 新朝气象(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怒为红颜(一)第七百二十六章 朝鲜安南(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逆案中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府城角力(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龙归大海(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谋划布局(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救疫河南(十八)第三百九十九章 建立船厂(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怒为红颜(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意呆利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吕宋汉王(五)第三百八十一章 京城盘桓(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俘虏闯王(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明覆灭(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细细查访第七百零二章 驱逐鞑虏(十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下大乱(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崖州基地(二)第二章 乡村见闻第三百五十八章 怒为红颜(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购买军械第三章 恶客上门第四百二十六章 钦点状元(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明丞相(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占领台湾(三)第三百五十章 夜探唐府(二)第七十九章 顾盼生辉第五百四十四章 救疫河南(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守株待兔(一)第七百一十章 新朝气象(五)第六百二十四章 吏治改革(五)第五百二十二章 争夺海权(十四)第三百零五章 再见总兵第八十七章 炼制钢铁 二第二百三十章 夜间突袭第八十二章 城镇规划第四百一十章 刘家大婚(二)第三百一十章 名振府县(五)第二百六十二章 浙江宗羲(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吕宋汉王(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奔赴府城第七百一十九章 征服蒙古(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奔赴府城第五百七十七章 天下大乱(六)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略安南(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钦点状元(三)第七百零二章 驱逐鞑虏(十四)第六百二十三章 吏治改革(四)第八十一章 再教子弟第六百零一章 督师中原(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武装交易(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钦点状元(二)第四十二章 老师良才第一百零六章 纺织工坊 一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师中原(十三)第六百零三章 督师中原(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苏州香君第一百九十一章 包藏祸心第九十五章 学子聚会 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取道湖广(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唐王聿键第六百五十九章 改换衣冠(三)第二百零八章 工作计划第六百五十九章 改换衣冠(三)第九章 府城见闻 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汉中风云(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应该如是(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街头械斗第六百八十三章 攻取江南(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怒不兴师第二百二十四章 龙骧升格第三百七十九章 崇祯问策(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汉中风云(五)第四百二十一章 弹劾天官(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献忠兵至(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怒不兴师第五百七十章 围攻武昌(二)第十六章 小人泼妇第五百四十九章 救疫河南(十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下大乱(一)第七百一十一章 新朝气象(六)第三百八十九章 小战建虏(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场外闲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路遇盗匪第九十八章 私相授受第七十一章 建窑烧砖第四百七十八章 四处扩张(四)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战而破第一章 魂入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