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县令雷洪(一)

然而还没等长沙城里的这些豪绅们商量出个结果来,一封封来自京城的信件打断了他们的谋划。

“这些竟然都是新安伯、翰林院侍读刘锡命家的产业?杨公竟然叫咱们收手?”

几家官绅人家全都面面相觑。

聚集起来的几家官绅全都有家人在京中做官,不止他们,湖广所有的地面上都被楚党打了招呼,要给予刘家的两家商号方便。

这里面自然有刘锡命回朝后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但是更多是刘锡命此时的自身价值已经显现出来,让楚党也不得不进行拉拢。

至于两广方面,刘锡命则是向已经担任五省剿抚总理的熊文灿讨了个人情,请他帮忙说和了一二。

加上龙骧师在地方上配合汉元商号和恒顺商号的扩张,几个月的时间里,刘家在几个省内的商号据点全部建立完成。

刘家第一次体会到了官绅勾结所带来的便利。

当然,为了避免引起众怒,刘家也并非是一味压制,在出让部分利益拉拢了一批经销商后,刘家的势力迅速在这几个省份铺开了。

到了崇祯十一年底,产自刘家的布匹、丝绸、茶叶、酒水、琉璃制品以及各种南洋特产便流入到了这几个省的市场当中。

因为成本低,特别是刘家的布匹生意,以比江南棉布底上一分到两分的价格,加上质量更胜一筹,近乎倾销地占领了这几个省的市场,大大打击了江南的棉布生意。

不过刘家预想中的人员运输通道却没有这么简单,在无法击败郑家的情况下,刘家只好小规模通过澳门向吕宋运送人员。

为此,龙骧师、伏波师全都憋了一口气,摩拳擦掌想要和郑家大干一场。

不过这些要求通通被刘锡命压了下去,在刘家舰队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前,他不会贸然轻启战端。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崇祯十年九月,就在刘锡命等人还未出海之前,河南南阳府内乡县终于迎来了久未的县官。

雷洪一行是沿着黄河一路向西而来的,沿途上无论是河北还是河南,全都是一片凄惨悲凉之色。

大批的田地被抛荒,大量的百姓直接饿毙在田间路边,加上这些地方因为战乱不断,已然有许多疫病流行,死伤的百姓更是数不胜数。

到了洛阳之后,雷洪等便从这里登岸转道向南,遍地流民的情况也变得更为普遍。

这里是流贼活动的主要地区,往日里富庶繁华的河南也已经残破不堪,强盗土匪更是层出不穷。

好在刘锡命专门给他们这些新进进士配备了一个屯的警卫,不然他们可能都到达不了各自的就任州府。

进入到内乡县,雷洪顿时发觉县中的情形比洛阳等地还要严重。

因为地处商洛古道的出口处,内乡已经被来来去去的流贼肆虐了十几遍了,早已是饿殍遍地、生民困顿。

要知道整个河南此前也不过六七百万人口,如今至少已经因为战乱饥荒殁去了四分之一了。

崇祯十年九月十二日。

内乡县衙役白役孙平今天一早起来就觉得院子里的喜鹊在叫,总感觉像是有什么好事要发生。

当他把自己心头的担心给自家婆娘说了以后,反而迎来了一通无情的嘲讽,“你还是想想今天能不能捞几个钱儿回来吧。”

眼下内乡县基本都快停摆,吃不着饱饭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他还是仗着自己有亲戚在县衙里当差,这才混了个白役身份,好歹能混口饭吃。

“捞钱,到哪儿捞钱去”,孙平嘀嘀咕咕地将自己粗瓷碗里的稀粥一口喝碗,扔下就朝门外走去。

“现在兵荒马乱的,连商旅都没多少了,我他娘的一个看大门的到哪儿给你捞钱去,败家娘们儿。”

早知道就请人调去看大街了,好歹还能从商铺里收点儿油水,孙平一路愤愤不平地朝城门走去。

好在眼下已经是九月,太阳没那么毒辣,孙平跟着几个白役窝在城门洞里守了一个上午也没见到几个人,搜刮过路费更是不可能了。

谁知到了下午的时候出了转机,跟孙平同乡的任河有些激动地捅了捅他肩膀,“孙哥,有大鱼来了,你看。”

孙平睡眼惺忪地朝城外大路上扫过去,一片倒伏在道路两旁的流民当中,三十多号人骑着马,赶着车正在朝内乡县城门处走过来。

“有大鱼来啦!”

这一下城门洞里的二十几个白役全都打了个激灵翻身而起,一群人眼巴巴地望着来人的方向露出贪婪的眼神。

但是等到这三十几人的队伍渐渐靠近城门的时候,孙平等人火热的内心却渐渐凉了下来。

这他娘的是什么富贵人家啊。

当先的十来个骑兵全都身着青色鱼鳞齐腰甲,头戴齐沿帽,手上握着腰间的腰刀,背后更是背着一杆鸟枪。

孙平探了探头朝骑兵身后的马车和殿后的人看过去,这些人竟然全都是这个打扮,吓得他哆哆嗦嗦地就想要往城里跑。

“有兵马过境!”

早已被流贼弄得心惊胆寒的内乡县众人全都狂呼起来,一个个全都朝城门洞子里钻,一边想要把城门关上。

城外的流民也被他们这动静弄得鸡飞狗跳,哭喊着就想要朝县城里挤。

好在一名骑士飞奔而来,口中的话让孙平等人手上一松。

“新任内乡县知县、新科进士雷老爷驾到,尔等还不赶快迎接!”

新任的县老爷?

孙平等人面面相觑,内乡这都已经两三年没有县令上任了,有谁会到这种兵荒马乱的地方来。

这人怕不是个憨憨吧,孙平等人心中已经给雷洪下了个定论。

一群白役哪里敢做这等主,见来人似乎没有要抢城的意思,几个白役连忙朝县衙跑去通知,孙平等人则呼啦一下出来跪倒在雷洪等人的车驾前面。

“我等拜见大老爷”

孙平趁着跪倒在地的功夫,偷偷抬眼看了看从马车里出来的这人,只见他身着一身绿色七品知县官服,面留短髯,锋眉虚张,一股刚烈之气扑面而来。

这人真的是知县!

不用核验身份,直觉告诉孙平眼前这人确属无疑。

正在他胡思乱想间,那马车上的年轻官员指着他直接喊道:“你等是何人,上前来答话。”

孙平抬起头来不敢相信地用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我?”

“当然是你”,雷洪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孙平畏畏缩缩地站了起来,凑到马车近前弓腰驼背地杵着,“老爷有事请吩咐。”

雷洪指了指城外的一大帮流民,“这些人都是怎么回事?”

又是个不通庶务的书呆子,孙平心中鄙夷,这还用问吗。

不过他面上仍是恭恭敬敬地回道:“回老爷,这些都是内乡乡左近的流民。”

“本官知道是流民,只是县衙为何不安排救济,难道就让他们在此饿死不成?”

孙平有些汗颜道:“大老爷,县衙里现在连个官儿都没有,全靠一群书吏老爷们撑着,谁敢做这些事啊,再说了,咱们内乡县衙也没粮可发啊。”

“你倒是对县衙挺熟”,雷洪随口问了两句,没想到眼前这人竟然能答的上来,顿时对他有了些兴趣,开始仔细在他这儿打听起内乡县衙的情形来。

几分钟的功夫,城门处呼啦啦涌来了一大帮身着青黑吏服的书吏们,见到雷洪的车驾停在城门前,一帮人蜂拥着挤了上前跪地行礼。

当头的一个书吏行完礼看向雷洪,“大老爷,不知朝廷的文书可带着?”

跟着前来的刘家亲卫屯长姜保林上前将文书掏了出来,一边不耐烦道:“怎么着,还想让大老爷在城外等着吗,快带路去县衙核验吧。”

“对对对,大老爷里面请”,一帮书吏赶忙闪开一条路来。

第四百一十七章 武当山上(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俘获闯王(四)第四百八十七章 坐观其变第五百五十六章 救疫河南(十九)第二百一十六章 场外闲事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覆灭(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救疫河南(十七)第一百九十章 出馊主意第七百零八章 新朝气象(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安之行第八十二章 城镇规划第九十五章 学子聚会 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名振府县(六)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下大乱(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吕宋汉王(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浙江宗羲(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朝堂争斗(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下广东第三百二十六章 汉中风云(九)第二十九章 稳定人心第三百六十四章 董家小宛(一)第二百零一章 守株待兔(七)第三百六十七章 应该如是(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钦点状元(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追击逃贼第三百零九章 名振府县(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中头名(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汉中风云(九)第三十五章 杂事处理第五十九章 趁夜杀贼第五百四十九章 救疫河南(十二)第五十八章 连夜遁逃第五百一十四章 争夺海权(六)第八章 府城之行第二十八章 制作火药第六百八十九章 驱逐鞑虏(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永凯当官(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尾工作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房落成第一百三十一章 技术研究第六百零三章 督师中原(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献忠兵至(三)第一百九十章 出馊主意第四百零九章 刘家大婚(一)第六十九章 招揽人手 二第六十八章 招揽人手第四百二十五章 钦点状元(一)第十四章 县学疏通第九十八章 私相授受第四百七十章 占领吕宋(十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刘家生变(六)第二十五章 家中安顿第四百三十章 谋划布局(三)第六百九十四章 驱逐鞑虏(六)第二百九十七章 献忠兵至(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恐吓清军(一)第三十七章 拜师入学第二百五十二章 到达成都第二百六十九章 仓皇而逃(一)第三十二章 真假难辨第二百四十章 商业联盟(一)第四十九章 县丞巡县 二第一百九十章 出馊主意第六百零七章 督师中原(八)第六百四十八章 联姻公主(一)第五十二章 家丁乱战第四百五十三章 攻略安南(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长腿美女(四)第九十八章 私相授受第一百九十一章 包藏祸心第六百一十五章 督师中原(十六)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不如匪第五百二十二章 争夺海权(十四)第五百零六章 治理吕宋(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武当山上(三)第三十四章 做戏全套第四百九十七章 勾结流寇第二百章 守株待兔(六)第四百四十章 英国商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明覆灭(八)第三百五十九章 怒为红颜(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舅老爷第三百九十六章 回村诱惑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房落成第三十六章 求学乡里第四百零五章 大获全胜(一)第五百零一章 赈济京城(三)第二十七章 转让交易第五百五十章 救疫河南(十三)第二百七十章 仓皇而逃(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中头名(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日本开关(八)第二百七十一章 返回顺庆(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四处扩张(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坐观其变第三百七十五章 功在社稷第二百三十六章 攻打水寨第七百三十一章 南明离火(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苏州香君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下大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