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天下大乱(二)

朝廷中关于武昌城破所发生的一切,刘锡命此时还不太知情,因为他已经离开邓州踏上了回家省亲的道路。

严格算起来,李自成等人之所以围攻武昌,还是因为他故意放水,让闯军所部南下。

不知道杨嗣昌如果地下有灵,会不会想要上来掐死他这个始作俑者。

不过想来就算他知道了也不会当回事,听到李自成等人包围武昌的消息,刘锡命反而还有些心中窃喜。

如果天下不乱,他怎么可能有机会出头呢。

自从派遣梁益智等人暗中资助流寇开始,刘锡命就已经在拨动天下这件事上越走越远了。

况且眼下大明内外交困,杨嗣昌虽然颇有才干,但是面对这种危局也只有败亡一途而已。

随着时间转到崇祯十三年底,来自刘家村的各类抗鼠疫药物和物资的到位,肆虐了中原近一年的鼠疫终于得到了控制。

在向朝廷呈报此事,并且为孙传庭、窦玉泉、顾炎武等数百人表功之后,刘锡命便动身返回四川。

在奏折中他专门点名了窦玉泉、雷洪等人的功劳,言明至此动荡之时,邓州等地生民安泰,赋税如常,足见其人有治政之才,理当特别拔擢。

特表窦玉泉为南阳知府,雷洪为邓州知州,另以南直隶丁卯科进士陈子龙不畏疫病,亲赴河南助疫,表其为内乡知县等等安排。

这一番安排在刘锡命看来,除了窦玉泉升任南阳知府一事有些为难以外,其他的应该都还好说。

加上此事他还专程找河南巡抚杨一鹏另外上了一道奏折,想来朝廷也不会专门驳斥掉两位高官的意见。

留下刘锡贤刘锡安两兄弟继续在邓州锻炼,刘锡命自己则带着妾室曹婉仪沿汉水北上到达汉中,再从利州一线返回顺庆。

“妹婿,我在这儿。”

洋县码头上,身着常服的谢文乐一脸兴奋地朝着船头的刘锡命大力招手。

刘锡命这一行浩浩荡荡数十条船,由不得他认不出来。

“哈哈哈,智障兄,不对,至正兄,三年不见,你更,丰润了啊。”

直接从船头蹦了下来,刘锡命当即便拿起谢文乐开起了玩笑。

两人不仅是郎舅关系,更是多年好友,自然没什么好客气的。

谢文乐也不怵刘锡命现在堂堂二品大员的身份,抬起一掌便捶在他胸口做出一副凶狠的模样。

“你个负心汉,说好的只宠纯熙一人呢,怎地在京师里又纳了一房妾室,看本大舅哥不教训教训你。”

刘锡命脸上尴尬一笑,“嘿嘿,这个嘛,岂不闻天下男人都会犯这个错乎?”

“哈哈哈”

谢文乐当然没有想要去管刘锡命家事的想法,朝着向他施礼的曹婉仪点点头示意,搂着刘锡命肩膀便往洋县城里走去。

“走,也让咱们的刘中丞看看,如今我洋县是何风景。”

还真别说,一离开码头,刘锡命便仿佛觉得又回到了刘家村治下一般。

来往县城和码头的洋县百姓人来人往十分繁忙,刘锡命入目所见,百姓衣着最差的也是素色棉服,但也是衣着整洁,不见一点补丁,显然是用不着像别处大明百姓一般省之又省。

除此之外,洋县码头全都用木料搭建起了不少货摊,整个货摊四面通透,只有四周的几根柱子加上一个顶棚,看起来非常简陋。

但是就算如此,还是有大量的小商贩正在向过往路人兜售各式各样的货物。

见刘锡命仔细观察着这些摊位的建筑结构,谢文乐笑道:“这可不是我行懒政,实在是流寇过境太过频繁,要是修建得太好,一定会被他们抢掠烧纵,还不如这样简单一些,大不了被烧了再重新搭建就是。”

“眼下整个县内除了粮食、布匹等大宗货品全部控制在咱们手中以外,其余的小型商业活动已经放开了,准许百姓自行经营,从这一年的效果来看,对经济发展很有裨益。”

刘锡命闻言点头,随着刘家摊子的扩大,原本刘家村中坚持的纯集体化经济已经有些难以实施。

这里面的关键在于一个是信息流通不畅,刘家决策层无法对经济数据进行有效收集、判断和分析,进而选择最好的经济措施。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等到邓州、内乡等州县入手之后,刘锡命才赫然发现,刘家的人才体系无法支撑这样涵盖几个州县、数百万人口的经济体系运转。

要知道我兔时期的中国可是先后经历了清末、民国以及苏联援助等多个时期,才能建设成完善的人才梯队,刘家显然不具备如此条件。

因此,迫于无奈的刘锡命只能于崇祯十一年向各地发出指示,除却粮食布匹等关键经济体以外,开始准许刘家下属百姓自行经营小本买卖。

结果这么一来,市场经济立刻发挥出了它自动自发的优点,迅速地为刘家下辖地区带来了繁荣。

谢文乐乃是官绅世家,但是即便是他这样的人物,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发展经济、保障民生之类的说法,在洋县当官这三年,成了他这二十多年不可多得的新鲜经历。

听着谢文乐如同连珠炮一般说完自己的感受,刘锡命转而笑道:“看来文乐兄这几年官没有白当,洋县百姓有你这么个父母官,也算是他们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了。”

刘锡命一边和谢文乐畅聊,一边步行朝城里赶去,道路两旁的百姓显然认得谢文乐这个父母官。

虽说不少人眼中还有许多畏惧之色,但是却也有不少人露出笑脸直接向谢文乐问好,这一幕看的刘锡命欣慰不已。

能够让百姓不再畏惧官员,这就是大同社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一个极大的转变。

整个洋县驻有刘家正规军3000人,另有民团三万余人,这么强大的武装力量有力地保护了整个洋县不受流寇的威胁。

在洋县待了三天的功夫,刘锡命亲自接见了荀博文等刘家管理人员,在视察了洋县民团之后便再次踏上了返回四川的道路。

一直到四月底,他才正式踏上刘家村的土地。

“夫君”

看着码头上的热烈气氛,还在船上的曹婉仪忍不住又去牵住刘锡命的手紧张喊道。

船头触碰码头的声音轻轻响起,大笑着安慰了曹婉仪两句,刘锡命大踏步地走下船去。

码头上,刘陈氏带着谢纯熙、李香君、董小宛和于巧曼等众女在刘家一众高层的簇拥下已然等候了许久,在队伍的最前头,谢纯熙等人身旁赫然还站着几个丁寸大的小萝卜头。

刘锡命强压住心中的激动,整理了一下身上的从二品官服,走到刘陈氏面前便直接深情下拜道:

“拜见母亲,未能侍奉母亲于屋前,请恕孩儿不孝。”

刘陈氏从看到刘锡命身影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泪眼婆娑,现在听到他的声音,赶忙泪流满面地将他扶起,嘴里只能不停地说着“好”字。

等到把刘陈氏安慰下来,刘锡命这才有功夫看向谢纯熙等妻妾和她们手中的孩子。

“辛苦你们了。”

想到自己一播种完毕就离家两年,颇有些拔X无情的感觉,刘锡命见到谢纯熙等人心中的愧疚感更加浓厚了。

谢纯熙已经变得丰腴成熟的脸上泛起一抹激动,有些哽咽地牵了牵自己手中的长子刘嘉善和长女刘嘉蔚,“快叫爹爹”。

长得轮廓分明、粉嫩乖巧的两个孩子有些惧怕地紧了紧抓住母亲的手,怯生生地喊了出来,“爹爹”。

“哈哈哈,乖儿子,乖女儿。”

两声呼唤一下子将刘锡命与这个时代紧密联系起来,让他心中顿时变得汹涌澎湃。

有了刘嘉善两人的开头,李香君、董小宛几人也纷纷带着刘嘉佑、刘嘉亨等人前来相见,码头上的气氛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刘锡命便赶紧趁着气氛还算和谐,将曹婉仪带来拜见刘陈氏及谢纯熙这个正房。

好在此事他早已通过书信征求过家中意见,加上曹婉仪的曹家身份无疑会对刘家的事业有极大帮助,刘陈氏和谢纯熙等人均是含笑见礼。

“恭迎二少爷归府!”

刘陈氏等人身后,以刘锡禾、周良才为首的刘家高层大笑着迎了上来,一帮人这才向着村中走去。

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下大乱(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斗智斗勇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打凤阳第二十九章 稳定人心第一百零五章 整顿流民第三百四十章 贿赂中官(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争夺海权(六)第五百二十八章 关于治理(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卢象升死(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村大会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明覆灭(四)第五百四十七章 救疫河南(九)第二百零五章 过年准备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唱一和第六百八十三章 攻取江南(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长腿美女(一)第五百三十章 关于治理(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献忠兵至(五)第二百零八章 工作计划第五百六十四章 救疫河南(二十七)第五百零三章 赈济京城(五)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振府县(七)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家旧宅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明丞相(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受封伯爵第六十二章 智退敌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卢象升死(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追兵又至第四百八十九章 京营点兵(二)第三百二十章 汉中风云(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家旧宅第七章 卖菜准备第四百六十五章 占领吕宋(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追击逃贼第三百一十四章 名振府县(九)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下崖州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下大乱(五)第三百零五章 再见总兵第五百一十章 争夺海权(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吕宋汉王(十六)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探唐府(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谋划布局(一)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气象(九)第二百九十一章 清理行动(二)第一百五十章 打道回府第五十五章 张家阴谋第一百九十三章 杂学之士第十七章 张家大户第七百一十六章 继续北伐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中头名(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唐王聿键第五百九十章 图谋宗室(六)第三百零三章 献忠兵至(九)第三十四章 做戏全套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度建设第六百九十九章 驱逐鞑虏(十一)第三百零六章 名振府县(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入读县学第一百四十三章 四川总兵第五百三十八章 日本开关(八)第三百五十一章 复社大才第四百四十五章 香港海战(二)第六百二十章 吏治改革(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取道湖广(三)第五十章 明轩不明第六章 我是地主第一百五十五章 制度建设第三百六十二章 怒为红颜(五)第六百一十二章 督师中原(十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河西巡检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下准备第五百九十章 图谋宗室(六)第三百五十三章 亮相复社第九十一章 编练曲兵第二百八十三章 府城角力(五)第四百六十七章 占领吕宋(十)第三百六十一章 怒为红颜(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下大乱(四)第六百九十五章 驱逐鞑虏(七)第二十三章 脱身逃命第五百三十章 关于治理(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吓清军(四)第七百一十九章 征服蒙古(三)第五百五十章 救疫河南(十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钦点状元(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同道中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京城盘桓(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钦点状元(二)第七百零三章 驱逐靼虏(十五)第四百七十七章 四处扩张(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钦点状元(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村中秀才第六百七十章 吕宋汉王(十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吏治改革(六)第三百四十章 贿赂中官(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返回顺庆(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救疫河南(二十五)第四百六十五章 占领吕宋(八)第一百一十二章 鼓舞技能第二百五十五章 成都府城